沸騰!合肥軌道交通集團回應!S1線設計時速最高達120公裡

2020-12-16 樂居網合肥

軌道交通3號線開通已經好幾個月了,怎麼感覺還是有點慢?針對乘客的反映,合肥軌道交通集團表示,當前3號線的旅行速度符合國家標準及整體運營實際。今後,6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都會快很多,而S1線會「更上一層樓」——最高時速可達120公裡,從新橋國際機場到合肥南站最多大約只要45分鐘。

乘客:3號線有點慢,停靠時間有點長

近日,有市民反映,軌道交通3號線開得有點慢,從始發站乘坐到底站大約需要73分鐘的時間。尤其是在一些換乘的站點,列車停靠的時間有點長。「3號線列車在關門之後,還需要十幾二十秒的等待才會啟動。」

4月底的一天工作日,在2號線和3號線的換乘站西七裡塘站。7點56分,一列開往幸福壩方向的地鐵開進了負二層3號線的站臺。

從列車停下計算,車門、屏蔽門打開,乘客上下完成,到列車車門關上,車輛啟動,長達1分26秒。不過,在五一假期的非高峰期,這個時間卻不到1分鐘。一些客流量較小的站點,35秒就完成了列車到站、出站。

回應:旅行速度符合國家標準及運營實際

對於市民反映的問題,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回應稱,「目前,軌道交通3號線設計旅行速度約為30~35公裡/小時。根據線路情況、站間距及匹配客流的停站時間,當前3號線的旅行速度約為31公裡/小時,符合國家標準及整體運營實際。」

作為合肥市第三條運營的線路,3號線開通時間是去年12月26日。軌道集團表示,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4個多月,但是目前這條線路還處於初期運營階段。綜合考慮設備運行維修、行車組織、客運組織等運營安全風險及實際客流需求,近期暫不提升旅行速度。

談及下一步的打算,軌道交通集團透露,在確保運營安全的前提下,後續將結合3號線各車站客流與線網整體客流情況,優化停站時間或採取大小交路運行方式,適時提升列車旅行速度。

分析:列車旅行速度受多重因素影響

哪些因素會影響地鐵列車的運行速度呢?「列車速度主要由信號系統主導,但是安全運營肯定是第一位的。」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建設分公司車輛處有關人士介紹,城市軌道交通列車旅行速度受到線路性質、車輛類型、車站數量、站間距、停站時間及客流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以行車間隔為例,從3月23日合肥軌道交通線網滿圖運營開始,工作日早晚高峰期(7:00~9:00、17:00~19:00),3號線的行車間隔均為4分50秒;在雙休日高峰期(10:00~19:00),行車間隔均為5分鐘。工作日和雙休日的非高峰期,行車間隔均為6分鐘。

目前,已經運營的1、2、3號線,正在建設的4、5號線的列車最高設計時速都是80公裡。3號線目前的實際旅行時速,在國內處於偏中下遊水平。該人士稱,設計時速80公裡的列車,大多旅行時速33~35公裡。比如,1、2號線平均旅行時速是控制在33~34公裡的樣子。

期待:6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都會快很多

3月底,合肥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已經獲得了國家發改委批覆,涉及6個項目。其中,6號線一期工程為東西向快線,線路橫穿合肥城區至肥東;8號線一期工程為南北向快線,由北城至中心城縱穿城區。

「這兩個項目建成後,線路最高運行時速將可以達到100公裡,比已開通的1、2、3號線和在建的4、5號線都快出不少。」該人士介紹,6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正式開通後,實際旅行速度也會快出很多,將節省市民出行時間,極大提升出行效率。

「這兩條線路的列車設計都是無人駕駛的。」該人士表示,屆時,這兩條線路的列車車頭部位的司機室就會被壓縮,車廂內的基本配置比如顯示屏、扶手之類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是一些乘客看不到的「內裝」會有一些差別。

延伸

新橋機場到合肥南站最多只要45分鐘

最近,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中,合肥新橋機場S1線成功入列。最近這段時間,在合肥市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上,市民關於S1線的討論非常熱烈。

對此,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表示,根據此前《合肥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為加強新橋國際機場和市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繫,合肥市規劃了S1機場線,該線串聯新橋機場、新西站、南站城際站、省政務中心、濱湖CBD。

目前,S1線的具體站點信息和線路走向還沒有正式對外公布,但S1線串聯合肥南站和新橋國際機場卻已經是大概率事件。S1線設計單位的權威人士透露,「按照目前的考慮,S1線設計最高時速為120公裡,未來乘坐軌道交通從合肥南站到新橋國際機場將控制在45分鐘以內。」

延伸閱讀

今後S1線列車或將採用橫排座位

在合肥乘坐過地鐵的乘客都知道,1、2、3號線列車的座位都是豎排硬座,分列在車廂兩側。已經出廠的4、5號線列車,也是如此。像公交車一樣,地鐵坐椅橫過來設置,你習慣嗎?未來,S1線採用的列車或將有新鮮的設置樣式。

目前在國內已經有一些開通了軌道交通線路的城市,少數線路列車內的座椅採用了橫向設置。這看上去就像是高鐵列車裡的座位一樣,感覺是不一樣的。在上海,16號線的車廂座位採用了橫排座位的方式,就像火車一樣,中間是過道。成都10號線是成都首條機場專線,全車一半的座椅採用橫向布置方式。

「橫排座椅這種方式對於遠距離的乘客,本身是比較舒服的,還可以方便乘客欣賞車窗外風景。」合肥軌道交通集團車輛處負責人蘇先輝表示,一般橫向座椅大多設置在城際線路的列車內。比如,前段時間在浙江杭州亮相的杭海城際鐵路。不過,對於不太遠的距離,橫向座椅並沒有太多實際的好處,反而會降低一部分列車的運力。

目前,合肥軌道交通1~5號線列車單節車廂設計最大載客量是2084人。以上個月出廠的4號線首列車為例,中間四節車廂分別有40個座位,靠近車頭的兩節車廂有36個座位。若改成橫向座椅的話,可以站立在車廂內的乘客數量就會明顯減少。

2020年合肥市政府敲定的重點推進工作中,就提到了力爭開工S1線。蘇先輝透露,未來合肥軌道交通S1線可能會考慮在列車車廂內設置橫向座椅。

目前,S1線的線路方案還處於前期研究階段,具體路由、站點及建設方案暫未最終確定。下一步,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將會同合肥市規劃部門深化S1線線路路由、技術標準研究,積極推進該線相關規劃報批和落實。

1號線北延段全面進入鋪軌施工階段

1號線三期項目天水路停車場道岔區已於近日開始鋪軌,這標誌著1號線北延段全面進入軌道工程鋪設施工階段。

該項目部相關人士介紹,天水路停車場道岔區庫外線主要為有砟道床有縫線路軌道,軌道全長約3.54公裡,共19組,包含18組7#單開道岔和1組交叉渡線道岔。

同時,項目部在確保各專業交叉施工穩步推進的前提下,通過倒排作業工期,將具體節點施工任務劃分到每一天,細化責任到每個人,優化現場勞動力、設施設備、材料資源,夯實現場施作管理。

除鋪軌施工外,目前天水路停車場單體室內外裝修、電力接觸網施工、場內景觀綠化等工序也在有序推進中。下一步,該項目部將嚴格依照交底方案組織施工,強化過程管控,確保7月底前優質高效完成停車場內鋪軌、植被綠化和其他收尾工作。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相關焦點

  • 合肥地鐵S1號線走向確定,走地下與高架結合設24座站點,途徑崗集
    備受合肥市民關注的軌道交通S1線最終走向確定,5月14日深夜,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合肥市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S1線供電系統設計公開招標消息,其中明確了S1線的路線。合肥市軌道交通S1線工程線路南起於廣東路,北止於新橋國際機場,途徑中山路、徽富路、黃河路、廬州大道、繁華大道、十五裡河、祁門路、東至路、青陽路、懷寧北路、合淮路、春蘭路、機場高速等,線路全長約59.7公裡,共設24座站點,平均站間距2.58公裡。其中地下站22座、高架站2座;地下線41.2公裡,高架段18.5公裡,線路南端設中山路停車場,北段設崗集車輛段。
  • 合肥將現「四線運營,十線同建」盛況 軌道交通讓生活更從容
    從無到有、從單線到初步成網王先生日常出行方式的變化,得益於合肥市在「十三五」以來不斷加快的軌道交通建設。2016年12月26日,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運營,合肥市率先在全省邁入了地鐵時代。這不僅對合肥建設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創新高地」具有重要意義,也對全省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起到了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
  • 合肥軌道交通4號線聯繫高新區、政務區、南站片區、包河區新站區
    截至2019年12月,合肥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共有3條: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合肥軌道交通2號線、合肥軌道交通3號線,線網覆蓋合肥瑤海區、包河區、蜀山區、廬陽區、肥西縣,運營線路總長89.58千米,全線共設77座站點。
  • 蘇州市域軌道交通S1線崑山段明年上半年開工
    根據江蘇政府採購網發布的信息,蘇州市域軌道交通S1線(崑山段)沿線城市設計項目中標供應商為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標金額為198萬元整。目前,S1線工程正在建設規劃研究階段,具體的線、站位方案要經過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多個環節,並結合運營組織方案及徵求市民意見才能最終確定。
  • 打通「咽喉」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龍泉山隧道貫通
    龍泉山高瓦斯隧道是一條穿越油氣田地層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也是18號線的最難施工節點,它的貫通標誌著軌道交通18號線工程繼橋通後又一次實現突破性進展,為全線建成開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起於火車南站,經高新區、天府新區後,穿越龍泉山至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為成都新機場專線,集市域快線與機場專線為一體。
  • 中國最快的列車,時速高達630公裡,究竟有多少人坐?
    中國最快的列車,時速高達630公裡,究竟有多少人坐?列車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我國作為世界上軌道交通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軌道線路幾乎遍布了全國各地,在任何一個地方乘坐上火車,就可以走遍祖國的天南地北。
  • 國內在建最快地鐵開始鋪軌,時速高達160公裡/小時
    ,標誌著國內在建的「最快地鐵」正式進入軌道鋪設階段。全線設16個鋪軌基地地鐵十八號線線路全長61.3公裡,起始於南沙萬頃沙樞紐,止於天河廣州東站,途徑南沙區、番禺區、海珠區及天河區,設9站8區間。其中,9座車站有8座車站為換乘站,最長站間距達25.9公裡,為橫瀝至番禺廣場區間,這是目前國內站間距最大的地鐵區間。
  • ...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範區: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工程樣車即將下線
    聚焦青島重點功能區③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範區: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工程樣車即將下線全國鐵路線上跑的高鐵動車,60%出自這裡;全國約25%的地鐵,也都是這裡製造。這裡有科技部和國務院國資委批的中國第一個國字號的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這就是青島唯一一個先有產業、後有園區的功能區——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範區。
  • 金堂軌道交通S1、S2、S4、D4有了新進展!
    12月18日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意見徵集中公示了「成都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優化方案」金堂S1、S2、S4、D4也進行了優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合肥產軌道車明年開造
    2013年08月19日 03:38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商報   分享到:   繼北車集團承接合肥老淮南線有軌電車項目後,合肥有意在濱湖再規劃一條有軌電車線路。
  • 欲知未來幾年軌道交通市場走向!必看這份中車產品名單
    點擊「e車軌道交通資訊」關注我們定期推送第一手軌道交通資訊,新鮮的熱點新聞、權威的專家解讀、全面的技術分析,更有15萬+軌道交通採購商機,招標、招募、詢價......一號在手,隨時隨地查看!這種混合動力動車組時速可達120公裡至160公裡,尤其適合在裡程小於100公裡、平均站間距小於10公裡的路線上運行,用於中短途城際交通。未來,還能滿足與現有機車或動車組進行連掛回送和救援的要求。
  • 合肥軌道交通集團發布2021屆校園招聘公告
    根據合肥市軌道交通建設及運營需要,現公開招聘2021屆軌道交通類院校相關專業全日制大專及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700人。具體事項公告如下:企業簡介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6月,是市屬大型國有獨資企業,企業註冊資本53.59億元,集團下轄建設分公司、運營分公司、資源開發公司及多個控股、參股公司,現有員工7000餘人。主要從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及沿線相關資源開發。
  • 2022年 重慶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將突破500公裡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第1眼記者今天從重慶交通開投集團獲悉:我市目前共有192公裡軌道交通正在抓緊建設。作為我市骨幹軌道交通線路,全長超過32公裡的軌道交通九號線一期工程,橫跨沙坪垻區、渝中區、江北區和渝北區。
  • 中國新型磁浮列車主攻城際鐵路 下個目標時速200公裡
    和已在上海投入使用的時速430km磁浮列車不同,本次研發的是低造價、中低速的時速160km列車。  第五代列車的其中一個研究單位是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他們研發的國產動車組CRH380BL,曾在京滬高鐵試驗中,創下了每小時487.3公裡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本次,他們攜手國防科技大學、北京磁浮交通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研製新型磁浮列車。
  • 【交通看點】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制式探秘
    速度與地鐵和輕軌相差不大,但在工程投資方面遠低於二者,且運營費用相對較小,佔地面積最小,其轉彎半徑與爬坡能力也是最佳的,因此拆遷較小。此外單軌產生的噪音低,如重慶單軌2號線被稱為「中國最安靜的軌交線」。當前國內許多中等城市因達不到地鐵建設標準,均有意申報建設輕型跨座式單軌。 截止2019年底,我國內地有單軌的城市有1座——重慶。
  • 軌道交通上海崇明線東灘站東端頭井工程今起啟動建設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12月11日上午,上海軌道交通崇明線東灘站東端頭井正式開始啟動建設。軌道交通崇明線是國家已批覆的《上海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輪建設規劃(2018-2023)》中的一條軌道交通市域線,起於浦東金橋,途經長興島,終於崇明陳家鎮,線路全長約43公裡。崇明線是上海地鐵第一次以全地下形式兩次穿越長江,過江段大盾構隧道長度接近10公裡,需要攻克超長區間等一系列技術難關,保障長期運營安全。
  • 合肥人注意了!今天起,合肥軌道交通末班車時間有變!
    點擊"合肥運管"即可訂閱為更好地滿足廣大市民出行需求,配合推動夜間經濟發展,提高軌道交通與國鐵列車接駁效率,在保障夜間施工檢修時間下,1月8日起,合肥軌道交通再次延長1號線周五至周日末班車時間(試行)。
  • 坐著軌道車,遊虹口臥龍!全國首條山地軌道交通項目來了(附視頻)
    這是國內首條以齒軌作為運行軌道的軌道交通項目,總投資超200億元,項目建成後,乘客可坐齒輪軌道車,遊虹口、汶川、臥龍直至四姑娘山。記者從四川省交投集團了解到,都四項目起於成灌高鐵都江堰站,經虹口、龍池、映秀、耿達、臥龍、鄧生溝、巴郎山至小金縣四姑娘山鎮。線路全長約123公裡,全線新建車站11座,預留車站1座,總投資為215.9億元,建設工期6年。
  • 成都這個數據將與東京接近 2025年成都軌道交通力爭「破千」
    、18號線非首開段還將開通,裡程約216.3公裡,屆時成都軌道交通線網裡程將突破500公裡,達到518公裡,步入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第一方陣。9號線開通後,將是中國西部地區首條最高自動化等級運行的地鐵線路。 今天開通的18號線首開段,設計最高時速140公裡;考慮到雙機場一體化運行,線路在18號線、19號線共線段預留最高時速160公裡的運行條件。同時,結合複合線路特色,18號線還將採用快慢車組合、大小交路套跑的行車組織方式。
  • 淮南市城市軌道交通市區線由1號、2號、3號、5號、6號線組成
    淮南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及建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開始公示。 淮南市軌道交通線網全長188.7km,其中市區線由1號線、2號線、3號線、5號線、6號線組成,總長度為134.3km;市域線由2號線延長線、4號線、6號線延長線組成,總長度為54.4km。線網共設站105座,換乘站15座,共設置車輛段6座,停車場3座。軌道交通系統制式採用跨座式單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