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重建被「偷走」的記憶家園 上海這家養老院搭出了一個「老...

2020-12-15 新民晚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9寸黑白電視機、蝴蝶牌縫紉機、工廠搪瓷杯、弄堂轉角的小賣部……每一處角落、每一抹細節無一不勾勒出人們對老上海的記憶。這裡並不是「老物件博物館」,而是為患有認知症的老人特別打造的記憶家園。

記者走進位於長寧區人壽堂頤養院內的記憶家園,電梯門打開,每一層都搭建了不同的記憶場景,仿佛時光倒流回到上世紀的上海老街。

樓內六層樓分別設有園藝療法、遊戲療法、電影療法、書畫療法、音樂療法、記憶療法,六種針對不同認知症患者的專業療法。通過樓裡懷舊的老物件,例如美多牌收音機、軍旅水壺、火油燈、中華牌牙膏等,與多種童年遊戲,例如下康樂棋、滾鐵環、觀看老電影等,為老人們重建一個他們記憶中的美好家園。

「這是為了給老人們打造一個他們熟悉的生活環境。因為患有認知症的老人們大多對近期發生的事情存在記憶缺失、認知障礙等症狀,一覺醒來不記得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卻對很久以前的事情記憶深刻。」人壽堂頤養院運營副總監王潔解釋道。

這一切,都是為了患有認知症的老人更有歸屬感,同時有助於穩定他們的情緒,也讓他們的記憶,流失得儘可能慢一些。

今年87歲高齡的曹阿婆也住在頤養院,經常來「記憶家園」看望朋友。她很喜歡樓裡的各處場景,她告訴記者,這些老物件她都記得,比如媽媽用的縫紉機,以前少數人家擁有的電視機等等。工作了大半輩子,曹阿婆以前很少有機會能像現在這樣和朋友一起下下棋,作作畫。住進頤養院後,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她心情也舒暢了不少。

這所記憶家園從去年起開始營業,共有48張床位,目前已入住5位老人。像這樣專為認知症患者打造的照護專區在上海還有許多。

2018年起,上海明確在養老服務機構(養老機構或長者照護之家)設置認知症照護床位,為認知症老年人營造家庭式住養環境,提供針對認知症老人的日常生活照護、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精神支持、社會交往等專業性、全方位服務。應民所需,2019年上海再次將「改建1000張認知症照護床位」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進一步擴大認知症照護床位的服務供給。(新民晚報記者 周慧婕 徐鳴慧)

相關焦點

  • 我的親人被「偷走」了記憶
    這期間,老陳都會不厭其煩地和坐在後座的老伴絮絮叨叨:這是在咱們以前老來的早點鋪、馬路對面的菜市場剛剛改造完……坐在後座的老伴則總是笑著點頭。 妻子趙秋榮總管陳佔青叫「小陳兒」,因為陳佔青比她小兩歲,另一個原因是,患上老年痴呆的她,記憶似乎永遠「定格」在了年輕時。
  • 周口好人方凱:幫助貧困學子重建家園
    周口好人方凱:幫助貧困學子重建家園 2020-09-07 18: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上海女生用動森還原老上海:石庫門湯包館還有記憶中的童年
    (簡稱:動森)簡單來說 就是給你一個島 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把島嶼和屋子打造成你想要的樣子 不能去坎昆?自己建一個度假天堂!現在馬上要成為大四學生了~ 因為疫情,思鄉的她無法馬上回國,便通過動森復刻了一套「老上海」!
  • 上海市場背後的記憶(下):老洛陽人對上海市場有份獨特記憶
    現狀:今天的上海市場,依舊是休閒購物好去處  老洛陽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上海市場  現在說起逛街,可選的地方真不少,不過在很多洛陽人心中,上海市場依然是一個重要的選項,它仍然有著一批忠實的粉絲。
  • 靈籠:被舊世界拋棄的燈塔人,很難回地面重建自己的家園
    儘管很多人都開玩笑的說叫什麼靈籠,還不如叫鴿籠合適,因為這家經常放鴿子,可不是鴿籠嗎?但認真想一下,這部動畫取名靈籠還是有其特殊的寓意的。這恰恰形成了鮮明的諷刺和對比,燈塔人原先是重犯,是人類眼中的危險分子和渣子,但恰恰是他們這些被人看不起和見而遠之的人,卻擔負起了未來守護人類最後一片家園的重任,不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他們都儘可能的收容人類,直到燈塔的承載重量無法再收容人類為止。
  • 這家雞煲,銀川人記憶中的老味道
    小宇/主編/攝影老味道給人的念想。總是因為時間沉澱愈發濃鬱。多年前,我們還沒吃過太多珍饈美味,第一次吃到新廣州黎師傅雞煲,在那個永康巷熟悉的位子,和同樣青澀的夥伴們,一起聚餐,一口入喉,當時心中只有一個感嘆:真的太好吃了!聽起來多簡單質樸的一句話。
  • 《何處如家》點評 末日家園重建遊戲
    而是重建地球!《何處如家》(No Place Like Home)是一款Chicken Launcher製作Realms Distribution發行的火星背景生存冒險模擬遊戲。《何處如家》點評 末日家園重建遊戲人類毀了地球,離開它去了火星,只留下了極少數人。
  • 日本養老院老人日常生活曝光!這些「老baby」也太可愛了吧……
    最近,「老baby」這個網絡詞彙突然火起來了,這個梗其實源於一段網友之間的對話:——「如果有一個80歲的億萬富翁老頭子想和你結婚,你接受嗎?」——「什麼老頭不老頭的,有點禮貌,那是我的老baby!」現在,「老baby」被廣泛運用於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中,秀閨蜜、秀恩愛、秀親情、秀所有……幾乎都能用上「老baby」這個萬金油一樣的網絡詞彙。
  • 那些記憶中的上海早飯,每一個都是讓你早起的理由
    講真,小怪現在每天早上吃著手中的麵包和牛奶,就會開始懷念以前「群雄爭霸」的老上海早餐:生煎、鍋貼、豆腐花、老虎腳爪、麻球...不過,最經典、最讓小怪回味的還屬藏著老上海人記憶的早飯界傳奇「四大金剛」:油條、大餅、豆漿、粢飯!提到上海人切早飯的歷史,還要從大家都住在弄堂裡的日子說起。
  • 咬一口老上海人氣糕點,喚醒你記憶中的年味兒!-松糕,條頭,年糕,糕...
    有沒有一種老上海糕點?能讓你感覺春節就要來了?  條頭糕:忘不了的,還是這種老味道  對於土生土長的上海寧來說,愛吃甜食應該算是一種情懷。而傳統的糕點就是感情的寄託,更是童年的美好回憶。  推薦店鋪:  沈大成(匯聯商廈店)  推薦理由;  沈大成是老字號的糕團店,在上海有很多分店,這家店交通便利,
  • 金楊路這家只做夜市的三十年老店,吃到了老上海最愛的小鍋鍋貼
    鍋貼,是我最喜歡的一道上海點心之一,雖然生煎和鍋貼都是一類的,但有時候說不出為啥,就是更想吃鍋貼一點。那皮子的嚼勁,鮮美的肉餡,鮮甜的汁水真是饞人啊。老上海小吃就是這樣,並不是很起眼,但是就是好吃。今天毛哥就想帶大家來一家非常有特色的鍋貼老店,這家店在金楊這塊開了快三十年了,最早是由夜市排檔做起的,他家的鍋貼特色是都是小鍋一鍋一鍋煎的,在附近街坊這裡特別有人氣。就讓我們一起來金楊路542號這家「仇記特色小鍋鍋貼」嘗嘗。
  • 人類3歲前的記憶模糊不清,被誰偷走了?科學家發現2個關鍵!
    人類3歲前的記憶模糊不清,被誰偷走了?科學家發現2個關鍵!除了這些,記憶也是關鍵的要素,每個人都有記憶,有好的也有壞的,一旦人沒了記憶,每天都在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人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意味著生命的開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每個人在三歲前的記憶都是模糊不清的,按道理來說,人擁有長時間保留記憶的能力,為什麼三歲前的記憶就像被抹除了一樣呢?人類3歲前的記憶模糊不清,被誰偷走了?科學家發現2個關鍵!
  • 85歲老戲骨住養老院,省吃儉用捐贈百餘名學生,被贊德藝雙馨
    12月11日,有媒體在社交平臺上上傳了國家一級演員牛犇住在養老院的生活場景的視頻,已85歲的老戲骨很樸素近人。牛犇穿著睡衣,坐在簡陋的餐桌前吃著簡單的飯,他滿頭白髮,卻精神矍鑠,已從影75年,卻絲毫沒有名人的傲嬌,他放下身段,就像一個普通的老人。雖然演藝年限超長,但平日裡他卻省吃儉用,還捐贈養老院,被網友贊為"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而且還有網友認為他是"有良心的藝人"。
  •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北朝鮮,他們在努力地重建自己的家園
    法國導演兼攝影師Chris Marker曾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走訪戰後的北韓,並拍攝了140幅珍貴的黑白照片,展示了當地人民如何從戰爭中努力重建經濟與家園。演員Hye-soon Li被拋棄在田間的戰車,照片捕捉了戰爭的傷痕以及人們重建家園的努力韓服店市場的一角一名婦女正在燙頭髮,牆上的文字貌似是「為和平統一歡呼」大興土木大同江上的疲倦船夫清晨的伐木工人站在巨型機器下的女工,眼神相當複雜舉行劍藝活動這個角度可以看到茅屋與磚屋的明顯分布
  • 疫情下 美國養老院「非正常死亡」或達數萬人
    美國專家指出,在美國各地的養老院,受疫情影響而去世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可能高達數萬人。不久前,83歲的卡羅琳·貝斯特在紐約長島的一家養老院被發現因脫水而去世。今年三月,卡羅琳的女兒道恩·貝斯特讓母親住進這家較有名望的養老院。誰知隨著美國疫情暴發,大量新冠肺炎患者也被送進了這家養老院接受隔離治療。
  • 一個上海人在南京尋找正宗鹽水鴨的故事,30年老滷和老鴨的美味
    說起鹽水鴨,在上海人心裡通常會想起「小金陵鹽水鴨」或者「桂花鴨」。但是如今要想在上海吃到地道而且新鮮的鹽水鴨就沒那麼容易了。小長假期間,好吃的小編一鹿去了趟南京,順帶開始了尋找鹽水鴨的旅程。我們大約是中午12:00左右抵達的,沒想到門口已經大排長龍,據說需要排隊1小時左右,這家伊斯蘭清真鴨子店可是百年老店,很多當地人和遊客都是慕名而來。可惜的是店家沒有堂吃,只有外賣。心想來都來了,還是嘗一下吧。於是打聽了下,如果不需要切配,買整隻或者半隻,可以不用排隊。於是立刻下單,並在對面的火鍋店付費找人切配,並以最快的速度品嘗起了這傳說中的正宗鹽水鴨。
  • 義大利南部一養老院護理人員集體逃離,有老人餓死
    醫務人員運送養老院內的患者 視頻截圖 下同 據義大利媒體La7.7日報導,該國南部索萊託市一家爆發疫情的養老院,出現老人死亡現象。 原來,這家名為Residenza La Fontanella的養老院日前爆發新冠疫情,然而護理人員數天前集體逃離,造成老人至少兩天無人看護。 當地醫生馬蒂亞·馬切羅(Mattia Marchello)表示,養老院被遺棄了,87位老人中至少70人感染。本該給他們提供水和食物的護理人員逃離後一去不返,老人們又髒又餓。
  • 美國一家退伍軍人養老院暴發新冠肺炎疫情
    央視網消息: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麻薩諸塞州一家退伍軍人養老院日前暴發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經有68人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報導稱,這家位於麻薩諸塞州霍利奧克市的退伍軍人養老院早在3月30日就暴發了新冠肺炎疫情。
  • 《重建家園》提幾個問題及萌新建議,網友直呼內行!
    《重建家園》這麼好的末世素材,能夠在不足100M的遊戲中有這樣的創意非常不錯,不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1.按照末世的套路,人類聚居地和近一點的地方,喪屍基本上都是被清理了的,可能有少數喪屍在遊蕩。2.職業選醫生或軍人,醫生發展快不用做一個死難的轉職任務,可以混。軍人後期轉遠程容易,不需要花錢再買書籍,拳擊手最廢,送的天賦中前期就可以換,不推薦。
  • 視頻|難說再見!上海市中心的這家花鳥市場要關門了,甩賣背後是留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新民晚報·新民網】夏至將近,走到西藏南路和會稽路路口,萬商花鳥市場裡的蟲鳴分外熱鬧這家在上海市中心開了20年的市場將在7月31日關閉。謝幕前的萬商,人氣又回來了,迎來了喜歡遛鳥、鬥蟲、養金魚的人們。清倉甩賣進行中,市場人頭攢動細數滬上花鳥市場,江陰路花鳥市場名氣最響,曹家渡花鳥市場規模最大,而萬商花鳥市場則因「第一鳴蟲市場」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