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從曼徹斯特開往倫敦的火車上,一位戴著眼鏡具有神秘氣質的小男孩,讓J·K·羅琳女士萌生了創作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想法。自1997年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出版後,十年間《哈利·波特》系列7部小說相繼問世,被翻譯成70多種語言,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銷量超過4.5億本,成為全球最暢銷小說之一。
20多年來,「哈利·波特」的魔力驚人,這個額頭有道閃電疤痕、帶著圓框眼鏡的大難不死的男孩和他所經歷的奇幻故事,迅速徵服了全世界的未泯童心。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和吸金力IP的TOP10成員,哈利·波特的衍生周邊數不勝數,人們似乎在嘗試以各種方式尋找通往那個魔法世界的入口,以之為背景的桌遊自然也是努力的方向之一。
今年11月,K社在KS上發起了新作《哈利·波特:抓住金色飛賊/ Harry Potter: Catch the Snitch》的眾籌,目前已有1300多位支持者。受小說中知名運動「魁地奇」的啟發,玩家們將成為霍格沃茨四大學院的學生,在桌面上騎著飛天掃帚來一場動感又刺激的魁地奇比賽,目標也和原著中一致——抓住那隻調皮的金色飛賊。
不過,這款桌遊的更多信息和玩法仍在更新中,所以暫且先按下不表,先來看看過往歲月中,哈利·波特這個經典IP為我們帶來了哪些充滿魔力的桌遊作品。
1.巫師們的群毆——《哈利·波特:霍格沃茨之戰》
《霍格沃茨之戰》是一款DBG(牌庫構築)合作類桌遊,玩家們扮演哈利·波特、赫敏、羅恩等英雄角色,通力協作應對反派食死徒們對魔法世界各個地點的攻擊,並最終擊敗伏地魔。遊戲共包括7大冒險場景,難度不斷提高,當反派們控制了所有地點,則玩家們全部失敗。
在冒險途中,每一輪次玩家們首先需要處理事件卡和反派的能力,接下來才進入正式的出牌階段。玩家們使用手牌主要進行兩種行動,賺錢買牌和應對敵人。賺錢後可以購買更為強力的卡牌,應對敵人主要是收集攻擊標記來將反派的血量打空,或者打出其他諸如療傷、破壞對手控制點等行動。回合結束後,會棄掉未使用的卡牌,再抽取五張卡牌。
玩家需要一邊構築自己的牌庫,一邊打敗反派,防止控制點全被佔據,因此既要追求速度,同時還必須有耐心。各大冒險劇本結合背景讓人十分具有代入感,尤其對於哈迷們來說更是完美的體驗。
2.刺激的1V1——《霍格沃茨之戰:黑魔法防禦術》
不同於《霍格沃茨之戰》的群毆反派玩法,《霍格沃茨之戰:黑魔法防禦術》是一款定位於雙人對決的作品。
當然,在很多地方這款桌遊和原作類似,玩家每回合還是需要先處理負面事件的影響,然後用基本手牌來賺錢和獲得強力卡牌構築牌庫,主要區別在於原來的打反派變成了相互對打,通過閃電來擊退對手,通過愛心來使自己向前移動。回合結束後棄掉未使用的卡牌,補滿五張手牌進入下一回合。當把對手擊退到最後一格就可贏得一局,先贏得三局的玩家獲得最終勝利。
遊戲比較有特色的地方有以下幾點。首先,初始可以選擇一個具有特殊效用的寵物。其次,許多咒語牌、道具牌包括一些夥伴牌都擁有自己的學院,當使用的牌和自己所屬的學院相同,就會有額外效果。第三就是消除區存在,一些卡牌可以讓自己選定的牌進入消除區不再進入牌庫,有助於靈活調整自己的構築。
遊戲玩法比起原版來說更加緊張刺激,頗有針鋒相對的感覺,五局三勝的設定,讓整個對局充滿了你追我趕的跌宕起伏之感。
3.行李箱裡的朋友——《神奇動物在哪裡:危險追擊》
這款桌遊取自於《哈利·波特》系列衍生和帶有前傳性質的電影IP《神奇動物在哪裡》。玩家們在遊戲中將扮演主角神奇動物學家紐特·斯卡曼德和他的朋友們,試圖將那些從紐特行李箱中逃脫的傢伙們抓捕回來,避免它們造成混亂從而被麻瓜世界得知神奇動物的存在。
具體玩法來說,每回合玩家們要通過將6枚不同類型的骰子最多投擲三次,來執行相應行動。不過,在執行行動前,需要先將準備就緒區域和設置行動的區域填滿,然後再使用同類型的骰子來激活這一行動。
玩家可執行的行動包括將神奇動物移向紐特手提箱的捕獲、捕捉,以及保護野獸、洞察等動作。目標是協力合作來成功捕獲五隻神奇動物,一旦有兩隻動物逃脫,或者玩家們的角色受到攻擊生命值歸零,則遊戲失敗。因為每回合玩家們只能執行一個行動,因此要獲得遊戲勝利還是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的。
不過,主要以骰子驅動和行動較少、節奏流暢的特點,讓這款桌遊易於上手、老少鹹宜,同時,可以將自己的骰子分給同伴以及動作聯動等玩法,則讓玩家們在整個遊戲過程中都能參與進來,很適合合家歡。
4.鳳凰社的集結——《行動代號:哈利·波特》
《行動代號》是一款異常經典的聚會類桌遊,自上線起就引起了玩家們的熱烈反響,並在之後推出了多個版本。哈利·波特版於2018年推出,玩家們要在時間用盡、召喚出伏地魔或食死徒前找出鳳凰社的成員。
玩法上這部作品和原版有一定的差別,原版玩家們要分為人數相同的兩隊進行競爭,人數越多越好玩,而哈利·波特版則被設計為一款兩人合作遊戲(當然人多也可以分為兩隊)。
遊戲開始後,會在桌面放置25張卡牌,一面是圖案,一面則是詞彙。兩名玩家依次說出一個詞彙加一個數字給以對面以線索提示,但這個詞彙不能與卡牌詞彙相同,只能相關,而數字則是這一詞彙的字數。
兩人依據對面提供的線索,來猜測鳳凰社的成員卡牌詞彙,每一回合結束都會消耗一枚時間標記,在時間標記消耗完前,玩家們要找出15張正確的鳳凰社成員卡才能成功。此外,若猜出了食死徒卡牌也會失利。
哈利·波特版與其原版最大的不同在於主題不同,會讓哈迷們倍感親切。在機制上,在原有玩法的基礎從競爭轉為合作的改變,也頗有樂趣。此外,這款桌遊還加入了任務玩法,通過其中的任務日誌來完成不同的挑戰,足以給玩家們帶來新穎的體驗。
5.傲羅的必修課——《妙探尋兇:哈利·波特》
想讓魔法師變身探員查案?在《妙探尋兇:哈利波特》中就可以做到,在霍格沃茨學校的地圖中,玩家們將扮演哈利·波特、赫敏、羅恩等角色,在城堡中四處移動,探查推理來解決學院學生失蹤的事件,當然,這也是魔法師們想成為傲羅的必修課。
遊戲在開始前,要將嫌犯卡、兇器卡和地點卡各隨機選一張,秘密放入中央秘密檔案袋作為事件真相。每回合開始,玩家們要通過擲骰來移動自己的嫌犯指示物,如果在版圖的角落房間,那麼則可以沿秘密通道到達對角的房間。
接下來進入到推測階段,首位玩家可以宣稱「我懷疑xxx嫌犯在xxx地點,使用xxx兇器使學生失蹤。」然後手中擁有相關卡牌的其他玩家,需要將這張卡牌秘密讓首位玩家看一下來否定他的推測,如果其他某名玩家手中存在多於一張相關卡牌,只需要讓首位玩家看一張即可。
依次類推,在第二回合,玩家們都已經掌握了不少信息,就可以進行推斷,宣稱自己已經推理出嫌犯、地點和兇器的組合,然後自己獨自打開中央秘密檔案袋查看。若推理正確,直接翻開宣布獲勝,若失敗,則保守秘密失敗退出。當然,如果感覺沒有把握,則仍可以如第一回合那般進行推測,但這麼一來,其他玩家就擁有了率先推斷出答案的機會。
不過,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自然也有一些與原版相異的神奇設定。首先是加入了特殊的骰子,允許玩家通過魔法之力來改變棋盤布局和秘密通道。其次如果特殊的骰子擲出了星星或是黑魔法標記,就要抽取一張物資牌或者翻開一張事件卡,物資卡會有一些特殊的效果,比如改變房間開關,有機會不受傷害,而事件卡則會對各位角色造成傷害。畢竟探案之旅是充滿兇險的,各種事件的發生都有可能受傷,生命值扣光也會出局。
總體來說,原本體現邏輯推理能力的《妙探尋兇》,在加入了哈利·波特背景元素後,變得越加有趣,上手快互動多的特點,讓其較適合家庭聚會。
6.迷宮尋蹤——《哈利·波特:迷宮》
《迷宮/ Labyrinth》是1986年的經典老桌遊,2019年它推出了哈利·波特版,只是主題不同,玩法上並無差別,但歷久彌新,依然有趣。
遊戲的目標是召出隱藏在迷宮中的哈利·波特系列中的知名角色,並將角色安全送回出發點的位置(原作是尋找寶物),在用遊戲板塊初始隨機生成的7×7版圖上,每回合玩家要執行兩個動作。
首先,拿取多出來的機會板塊,在特定的行列上以正面向上的方式任意放置,並將這一行列整體由外向內推出一格,從而讓某一板塊脫離版圖成為新的機會板塊。然後,將自己的指示物沿著白色路徑前進,只要沒有阻擋,就能停在路徑上的任意一格上。
每個玩家都有一疊初始角色卡堆並翻開最上面一張,當自己的指示物停在了對應圖案的路徑格子上時,就能獲得該角色。接下來,翻開下一張角色卡,繼續讓自己的指示物尋找對應的角色即可。當某位玩家尋找到了自己所有的角色卡對應的角色,那麼就可獲勝並結束遊戲。
這款桌遊十分考驗玩家們的觀察辨別能力及推理判斷能力,7歲以上的孩子都能輕鬆上手,同時大人也能夠樂在其中,相當適合家庭中作為親子遊戲來玩。
結語
都說遊戲是通往魔法世界的捷徑,它讓我們暫時忘卻自己是個不會魔法的「麻瓜」,拿起魔杖便是天賦異稟的巫師。而桌遊,始終追求現實感與沉浸感的交融,恰似現實與魔法世界之間的那座9站臺,既真實又玄妙,只有步入其中後你才會驚嘆於它的不可思議。
即便我們對魔法一竅不通,在桌遊的世界裡也可以成為大難不死的男孩,或是過一把當伏地魔的癮。以哈利·波特為主題的桌遊作品在延續經典的同時,必將不斷推出新作,在桌面上為我們編織出更為神奇夢幻的魔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