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香椿薺菜和春天一起來 今年下廚吃遍春菜也算賞春踏青

2020-12-15 騰訊網

歲食記|春分

特別的2020年,今日迎來春分。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是太陽黃經一個輪迴的開始,「分」字是指九十天之春分為兩半,自此踏入風和日麗、萬紫千紅。由此晝夜平分,冷熱均衡,一年中最好的氣候。

春暖,花開,

公園也在有序進行試開放,

大家還是要注意,不可扎堆賞春。

「雲」旅遊,「慢」踏春,對於春天的嚮往不會消減。

攝影 於新琴

食春菜 也是美好祈盼

踏春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有人賞花,有人放風箏,還有的人是在食物之中尋春,添幾道時令好菜,享受春光,祈盼美好。

此時吃春菜,在很多地方都是傳承已久的習俗,有一句順口溜:「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應景做幾道春菜,吃一口鮮綠,不負流光美意。食春菜,不僅解饞,也是迎接春天到來的一種儀式,更包含著美好的寓意,寄託了對家宅安寧、愉悅生活、身心健康的盼望和祝福。

攝影 周小迪

春之趣,不必糾結於戶外玩賞,在廚房裡嘗鮮也不錯。

香椿芽,挑最小株新鮮的入菜,炒個雞蛋,再好不過;萵筍忌鹹,烹調時不宜放鹽過多,清清淡淡就很好味;春季補鈣首選薺菜,炒食、蘸醬涼拌、做湯都可以, 做包子或餃子餡兒,做道薺菜粥,更是加分……

攝影 周小迪

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

順應節氣的特點,飲食方面忌大熱大寒,力求中和,且春季生發季節,肝火旺盛,可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牛奶、蜂蜜、山藥、蓮子、銀耳、蔬菜、水果等。

攝影 周小迪

春季是蔥和蒜在一年中營養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的時候,此時食之可以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

春天木旺,耗費的水分,相對大,應多飲水、粥、湯,可清除乾熱補充體內水分的流失。

作為生長發育的季節,枯木逢春,肝膽之氣生發,應該吃一些具有升發之性、味道偏於辛辣的食物,鼓舞肝膽之氣,化解冬天儲藏的能量,發散到體表,為人的體力和腦力活動提供充沛的能量。

宅家「煉」 別忘防寒春捂

即便是宅家,也可鍛鍊身體,平板支撐、深蹲、仰臥起坐、爬樓梯……都是最近的熱搜關鍵詞,或者跟著小視頻動起來也不錯。

有人調侃:動動手下廚房也算鍛鍊的方式之一。不過這多吃綠葉菜,的確有利身體健康。可以通過一些手段提高綠葉蔬菜中鈣的吸收:烹調前預先在水中焯一下,能夠有效降低草酸、植酸等阻礙鈣吸收成分的量;烹調時少加一點醋,或者配合高蛋白的食物食用,能夠將結合形態的鈣轉化為可溶性的鈣,增加吸收率;烹調時不要放太多鹽,否則影響鈣吸收。

綠葉菜的營養功效有很多,其中大量的鉀、鈣、鎂元素,有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其中的胡蘿蔔素和葉黃素,有利於保護視力。一餐當中吃同樣多主食的情況下,增加綠葉菜的攝入,可以延緩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預防糖尿病。綠葉菜膳食纖維含量較高,有效增加飽腹感,延緩食物在胃裡的排空速度,利於控制食量。

攝影 周小迪

天氣由寒轉暖,乍暖還寒,防寒防病是這個時節養生關鍵。春分常遇到「倒春寒」這樣的氣候現象,應做好保暖準備,老話講「春捂」,多曬太陽,常通風,保持衛生。

春季萬物復甦,請繼續注意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廚藝還可深耕,琴棋書畫、舞蹈音樂類陶冶情志的愛好也都可以嘗試,修身養性,愉悅身心。

不扎堆 賞春就在身邊

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並發出閃電,春雨不再瀟瀟,已是「花落知多少」了。

春分在傳統上還是節日和祭祀慶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中也提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攝影 趙怍忱

春分在古時可算是踏青的開始。婦女小孩往往這天會去放風箏,並在風箏上寫上祝福;男女老少也習慣這天簪花喝酒;包括去到野外挑野菜;各地還有「豎蛋」的習俗,豎起的是心願,玩法不難而富於趣味性。據說主要是因為這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處於「力」的相對平衡的狀態。

不過這特別的日子裡,還是要儘可能慎重,不能大意。

如期而至的時節,享受美好春光的同時,務必戴好口罩,積極配合工作人員的工作,不扎堆,閒庭信步,時刻注意自身安全,感受特別的春日愜意。

(據資料整理)

#春分準備吃啥好吃噠?#

請留言or私信好吃君

監製 | 大睿

編輯 | 流食吳小兜兒

你「在看」我嗎?

相關焦點

  • 今日春分|這6種春菜記得吃,清熱防春燥,錯過就得等明年了
    「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明天我們將迎來春天的第四個節氣--春分,至此春天已經過去一半了。溫暖的春季乾燥多風,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些不適。比如皮膚問題、腸胃不適、感冒、煩悶等,因此,我們在飲食上要注意清淡,及時清除體內的積熱,避免春燥傷身。時令蔬菜是春季養生首選,蟄伏了一個冬天的各類蔬菜營養豐富,口感清新脆爽。講求時令的春菜們嘗鮮期很短哦,想吃可得抓緊了。
  • 6款適合春分前後吃的春菜,鮮美又應季,防春燥少感冒
    春分前後|這6種春菜記得吃,清熱防春燥,春天少感冒!關於春分,素有「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的說法,而正因為「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晝夜和寒暑平分,人們也應該適當的調整一下起居飲食,來保證身體健康~春天雖然很溫暖,但是乾燥多風,或多或少會帶給我們一些不適,比如皮膚乾燥、腸胃不適、風寒感冒、甚至心情煩悶
  • 明天春分,記得給家人吃這6種「春菜」,寓意一年健康平安又順利
    明天就是春分了,從春天開始,晝長夜短,萬物復甦,此時田地間都是綠油油的一片,所以在春分節氣,我們要多吃一些綠油油的「春菜」,而今天胡師傅給大家介紹的這6種「春菜」,一定要記得多給家人吃,因為它們寓意著一年健康平安又順利。
  • 春分時節,5種春菜常給家人吃,鮮嫩美味可口,比大魚大肉還滋補
    春分時節,5種春菜常給家人吃,鮮嫩美味可口,比大魚大肉還滋補。「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春分節氣,古時候稱為「仲春之月」。「分」意味著平分,春分晝夜平分。春分過後,晝長夜短。
  • 春天的味道│一口春菜,滿嘴春
    春分已至,期待的春暖花開也如約而來。今年我們換種方式,先從餐桌上體味春天,待疫情結束後,再去暢遊無限春光。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無錫人最熟悉的春菜,大概就是薺菜了。
  • 春分時節,別忘吃這5種「春菜」,清熱防春燥,增強家人免疫力
    春分時節,別忘吃這5種「春菜」,清熱防春燥,增強家人免疫力!春分,是春季的第4個節氣,這一天,晝夜對半開,各為12個小時。春分一到,春天也就真正的來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不知不覺中我們的心情也會更加的美麗。
  • 今日春分丨倚東風 陌上花開 聆聽春之物語
    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意思是說春分日後,燕子開始從南方飛回來,下雨時天空會打雷並發出閃電。春分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滿園春色,灼灼其華,引人心醉。
  • 春分,把這4道春菜做給家人吃,鮮嫩營養,不油不膩更健康
    中國人對節氣的重視,往往是帶有儀式感的,而這種儀式感主要體現在吃和玩上,聽上去是不是覺得特別沒譜,不就是想找個機會連吃帶玩嗎?其實吃和玩都有講究的,它們雖然看起來不太正統,但卻代表著我們對家庭團圓平安,生活幸福美滿的美好憧憬。
  • 把春天吃進肚子|幾塊錢的超值營養春菜,藥補不如食補,給我吃
    中國古人常說「不時不食」,講究的就是吃東西要應時令、按季節,到什麼時候吃什麼東西。春已來,這些高價值春菜,你吃了嗎?豆芽春天氣候乾燥,容易出現口乾唇燥等口角炎症狀,而豆芽味道鮮美,是滋養潤燥、清熱解毒的好選擇。豆芽的維生素含量高,對礦物質利用率也提高了,其中的蛋白質和多糖更易吸收。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開春吃豆芽,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
  • 春天適合吃的春菜,吃對就是補身體,養肝健脾胃,可別錯過
    比較適合春節吃的當令野菜,就是薺菜、馬齒莧、蒲公英,有很多人都喜歡用薺菜和馬齒莧包餃子、包子吃,新鮮的野生菜,口感很清爽。還有人喜歡用馬齒莧、蒲公英煮水、煮湯喝,味道也不錯。薺菜,可以清熱,還能健脾補虛,體質稍微差點的人,就可以沒事吃點薺菜、馬齒莧,做法就比較多,吃起來也比較美味,可以清熱和解膩,火氣比較旺盛的人,就可以適當多吃點。
  • 春分節氣吃什麼食物?春分吃的春菜是什麼菜?
    春分是白晝和黑夜等長的一天,而在古代也被稱為「日夜分」。那麼春分節氣飲食如何養生?春分養生吃什麼好呢?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春分時節,春暖花開的季節養生吃什麼呢?春分時節有很多時令美食,消食化痰的春筍、養陽功效的韭菜、健脾養肝的黃豆芽等等,都是春分養生的美食,下面小編推薦幾種時令食物。
  • 春天的正確打開方式就是吃春菜!
    椿芽便落下枝頭,成為盤中之物打香椿頭也很有講究,穀雨前椿頭最嫩最好打側枝和旁邊逸出的將舒未舒的芽葉不去碰主枝頂端壯實的椿頭若打下的香椿頭一時吃不完就晾乾醃起,放入吸水罈子封好以保鮮香比吃肉還過癮,是孩子們愛吃的零食薺 菜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南方人最熟悉的春菜,大概就是薺菜了薺菜又名地菜,俗稱「百歲羹」
  • 今日春分,「吃春菜」才是北京人春分的正確打開方式
    04春分吃春菜舊時民間有「春分吃春菜」的習俗。咱們京津一帶的春菜一般是指野莧菜的一種,叫春碧蒿。也有人說,咱們這邊的春菜,最早是指萵苣屬的一種蔬菜,慢慢則把薺菜、榆錢兒、香椿也加了進來。相對於南方來說,北京的冬天更加漫長。
  • 春分是什麼時候,春分養生要注意哪些
    2、香椿     春分時節的香椿,香味濃鬱,鮮嫩清脆,口感和營養都是最好的。我國民間自古就有「食用香椿,不染雜病」之說。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功效;它味道芳香,能起到醒脾、開胃的作用。
  • 今日春分,記得吃「春菜」,現在吃正當時,推薦5種,收藏起來吧
    本期導讀:今日春分,記得吃這幾種「春菜」,現在吃正當時,推薦5種,收藏起來吧春分前後,氣候稍有回暖,說上有說總的原則要禁忌大熱、大寒的飲食,保持寒熱均衡,不適合吃大魚大肉的進補,最好是多吃一些春天的應季蔬菜。
  • 今日春分,白天終於要比黑夜長了!中教君邀你來「雲」賞春啦!
    「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快和中教君一起來「雲」賞春吧!根據三點構成一個三角形和決定一個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個「小山」和由這三個「小山」構成的三角形,並使雞蛋的重心線通過這個三角形,那麼這個雞蛋就能豎立起來了。 春分 · 放風箏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 明天春分,農村常說「春分吃春菜」,但很多農民也不知春菜是啥菜
    今天重點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農村常說的「春分吃春菜」這個習俗,順帶來帶大家看看真正的「春菜」到底是什麼菜呢?摘回來的春菜大多會與魚一起煮,煮出來的燙就叫「春湯」,農村也常說「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這天吃春菜煮魚片是非常吉利的習俗,春天是一年的開始,所以春季的很多習俗人們都會祈願,祈禱家人健康,莊稼分豐收。
  • 健康養生:春季潤燥飲食多吃「青白」食物
    傳統醫學認為,從春分至小滿節氣,是「火氣當令」,容易發生疫病。加之去年冬季氣溫偏暖,陽氣失藏,一定要注意預防火邪為病。瀋陽市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醫師李涵表示,春季防病潤燥,可以適當多吃「青白」兩色食物。
  • 食春:門口一株椿,春菜吃不盡
    人們喜歡在家庭的庭院或者門口都種有椿樹,整個春季,椿芽摘了又生,民間俗諺說「門口一株椿,春菜吃不盡」。 椿菜是應時令的,只有春季才是最佳採摘的時候,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在雨水的滋潤下,從春分到清明,椿樹都會綻出很多嫩芽,大約到穀雨之前,是採摘椿芽的最好時間,過了穀雨,椿芽就不好吃了。「雨前椿芽嫩無絲,雨後椿芽生木質」。
  • 【健康】春吃「春菜」保健康!幾款春菜吃法,不妨回家試試?
    ,天地俱生,大自然給我們準備了大量的新鮮食材,從土裡鑽出來的薺菜、春筍、韭菜、菠菜;從樹梢頂出來的香椿芽、枸杞葉;就連水裡的鯉魚,在經過了一冬的半休眠停食期,體內的脂肪消耗殆盡,肉質也更為緊實鮮美。為了不辜負這份春天的味道,每個家庭都有幾款喜愛的春日美食,如香椿炒雞蛋、油悶春筍、菠菜蘸醬、枸杞葉瘦肉湯……這些都是大自然搭配的食療菜譜,清了冬天的溼熱,助了升發的陽氣。下面就介紹幾款時下最流行的春菜吃法,快回家試試吧。天氣轉暖,細菌也更加「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