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常說「不時不食」,講究的就是吃東西要應時令、按季節,到什麼時候吃什麼東西。春已來,這些高價值春菜,你吃了嗎?
豆芽
春天氣候乾燥,容易出現口乾唇燥等口角炎症狀,而豆芽味道鮮美,是滋養潤燥、清熱解毒的好選擇。豆芽的維生素含量高,對礦物質利用率也提高了,其中的蛋白質和多糖更易吸收。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開春吃豆芽,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
【豆芽湯做法】
1、 黃豆芽洗淨,大蔥切片
2、鍋裡放食用油,將黃豆芽炒2分鐘
3、加4杯水,蓋上鍋蓋,中火煮7分鐘
4、在煮好的湯裡加鹽調味,最後放蒜泥和蔥,關火
枸杞葉
都知枸杞是個好東西,卻少有人知道枸杞葉。枸杞葉味甘、苦、性涼,可以和肉作羹或煮水代茶飲,有清熱止渴、祛風明目、生津補肝的功效。在春風裡,人們眼睛總覺得乾澀,皮膚也變得乾乾的。
【枸杞葉豬肝湯做法】
1、取枸杞子葉200克、豬肝200克,枸杞子些許
2、將所有的材料都洗乾淨,在滾開的水中放入豬肝,等其變顏色之後立即撈出來待用
3、放水入鍋,加入薑絲,等水開了之後加入枸杞和枸杞子葉,加入焯過水的豬肝,調味後水燒開即可食用
薺菜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春寒料峭之時,別的春菜還未見蹤影,薺菜就已經生長于田野山頭了。薺菜營養豐富,其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以及各種礦物質含量較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含鈣量接近同等質量牛奶的3倍。薺菜性味甘平,具有清肝調脾、和血利水的功效。
【薺菜豆腐湯做法】
1、冬菇加溫鹽水浸泡30分鐘
2、其餘材料洗淨,切塊即可
3、出薺菜、豆腐外所有材料下鍋,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煲0.5~1小時
4、起鍋前10分鐘加薺菜、豆腐、食鹽調味即可
香椿
天氣轉暖,細菌也更加「活躍」。香椿性涼,味苦平,有清熱利溼、利尿解毒的功效。同時,香椿可謂是春天的時令名品,富含維生素C及胡蘿蔔素,有助於潤滑肌膚,也是個美容的好手。
【香椿炒雞蛋做法】
1、將香椿頭洗淨,用開水燙一下,再撈出放入冷水變涼,再切末
2、將雞蛋磕入碗內,加入香椿、鹽、料酒,攪成蛋糊,翻炒至熟即可
韭菜
韭菜雖然一年四季都可食用,但以初春時節品質最佳。韭菜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有效預防習慣性便秘和大腸癌的發生,故有「洗腸草」之稱。韭菜性溫,因而在春季吃可以固陽氣,提高人的免疫力,特別是平日手腳冰涼的可以多食用韭菜。但韭菜屬於素中之葷,肝火旺盛的人不宜多吃。
【韭菜炒雞蛋做法】
1、韭菜摘去黃葉和爛葉,放入清水中洗乾淨,甩幹水分,切成小段
2、雞蛋打入碗中,打勻成雞蛋液,繼續倒入適量清水,攪拌均勻
3、起鍋熱油,油熟後倒入雞蛋液,等到雞蛋成型變熟,搗散盛出備用
4、另起鍋熱油,油熟後,把雞蛋和韭菜一起倒入鍋內,炒勻後倒入適量食鹽,再次翻炒均勻即可盛出食用
萵筍
萵筍又叫「春菜」,是最適合春季吃的蔬菜之一。萵筍含豐富的維生素、鈣、鎂、膳食纖維等成分。日本研究發現,萵筍中的某種物質可以抵抗春季因過敏而引發的鼻炎,能夠緩解過敏病人的痛苦。萵筍可以用來涼拌、燒、炒,還能加工醃製醬菜、泡菜等。
【萵筍炒肉片做法】
1、根萵筍去皮洗乾淨切成薄片,大蒜拍碎
2、前腿瘦肉切成薄片裝碗,加入無添加醬油、香油、小粉拌勻醃製15分鐘。如果太幹,加一點點水稀釋
3、大火燒熱鍋,加適量油,放入大蒜,接著放入肉片,大火快速翻炒,炒出香味,放入萵筍一同翻炒片刻,加適量鹽,翻炒均勻,出鍋
藥補不如食補,休閒之餘不妨給自己給家人做道「春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