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味道:這壺春天的春菜是無數潮汕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2020-12-15 白色的船

轉眼間,春分就結束了,也就是說,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飲食也是如此,從「打春」(初春),很多地方都會吃一種叫做春菜的時令蔬菜。

春菜,顧名思義是春天吃的蔬菜,但是不一定是春天特有的,最適合春天。在中國北方,尤其是京津地區,吃春菜是立春後的傳統習俗,那邊的春菜是一種莖短的萵苣蔬菜,葉子佔很大一部分,味甘性涼,有清熱利尿的作用。據北方朋友介紹,在溫室技術出現之前,冬天他們身邊基本沒有綠葉蔬菜,冬天吃的蔬菜在入冬前都儲存在地窖裡,一般來說,除了胡蘿蔔是大白菜,非常單一。春天,一切恢復,終於可以吃到新鮮蔬菜了,對每天吃大白菜的人來說,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因此在春天的開始吃春菜就是告訴人們春天真的來了!

在南方,雖然很多地方都是常青樹,但畢竟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象徵著生命的開始,所以吃春菜是有意義的。聽珠三角那邊的一些人說,珠三角在某些地區有「春分吃春菜」的風俗習慣,他們的春菜指的是一種野生蔬菜,叫做馬齒莧。馬齒莧廣泛分布于田間菜園周圍,春分時節,許多老人回到田間摘野菜回家做飯「春菜湯」,有句俗話說「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春天吃春菜是對人們在新的一年裡健康的一種祈禱。

還有潮汕地區和春菜,這是一種家常菜,他對潮汕人非常熟悉,他屬於潮汕的獨特菜餚,在其他地方並不好。以前,我認為春菜是芥末,但後來我意識到我錯了,他是介於捲心菜和芥末之間的一種葉類蔬菜,既有芥末的苦味,又有心口的甘甜。春菜性寒,潮汕人認為其具有清熱解毒、疏通腸胃的功效,吃春天可以清除之前積聚的胃火,春菜意味著「萬物回春」,這使得他在潮汕地區中非常流行。

春菜排骨煲可以用春菜排骨煲來形容潮汕人,春菜是吸油高手,用他煮的任何油膩的肉都會有油膩的味道。在過去的潮汕家庭中,通常在家裡煮一大鍋肉湯,吃的時候,他們把春菜同煲放進去,然後再吃,這樣不僅味道豐富,而且省錢,這樣一來,一壺肉湯可以熬幾次。後來,人們意識到這是不健康的,所以他們沒有這樣做,相反,他們把排骨煮成湯,當湯骨香變濃後,再放春菜一起進去煮,當春菜又軟又爛的時候,就好了,這樣做的春菜嘗起來很甜。在許多潮汕餐館裡,春菜排骨煲是主菜。

除了排骨煲,普寧醬油炒春菜也是潮汕人最喜歡的方法。普寧豆醬是潮汕地區的特殊調味品,由普寧製成,潮汕人喜歡鹹鮮的味道。與其他地方的醬油不同,普寧醬油顆粒明顯,顏色淺,不會影響炒菜的質量。這道菜應該用豬油炒,這樣就沒有肉了肉香,也沒有苦味,添加普寧醬油使這道菜鹹鮮味道愉悅,使感受到濃烈潮汕味道!

雖然每個地方的所謂春菜都不一樣,但可以說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有清熱降燥的功效,在這個溼氣重和容易睏倦的季節,人們希望精力充沛,通過吃春菜來迎接來年的挑戰。潮汕中的春菜不僅是時令蔬菜,而且是家的味道!

那邊的春菜是什麼蔬菜?

本文是由老吳創建的,他每天都令人沮喪,請大家注意,把知識匯集到一起!

本文中的一些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務必通知刪除

相關焦點

  • 它是潮汕人餐桌上最認可的「第一鮮」,味道雖苦,可喜歡的人很多
    立春已過,媽媽提醒我說,該買點春菜吃啦!春菜,在北方,一般指的是春天當季的蔬菜,例如韭菜、芹菜、油菜、菠菜、香椿、春筍還有像馬蘭頭、薺菜這些在春天專屬獨有的野菜,還有一種是萵苣類的蔬菜,和南方人說的「春菜」並不是一個概念。
  • 潮汕人最愛的春菜煲做法,簡單少油味道好,同事:家鄉的味道
    它是潮汕的春天第一鮮,5塊錢1把,吃得貴不如吃得對,錯過等一年。雨水一過,許多新鮮當季的春菜紛紛冒出來,北方有韭菜,南方有春菜。前幾天做了一道春菜食譜,許多潮汕朋友都很喜歡,還有潮汕的同事說,隔著屏幕就仿佛聞到濃濃的春菜的味道,如果去菜市場買菜,一定要買春菜解解饞。
  • 潮汕人都愛吃的青菜,一年四季斷不了,上湯做法,有湯有菜味鮮甜
    說起潮汕美食,許多人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牛肉火鍋、牛肉丸,潮汕人的飲食之所以深受喜歡,還是源自於當地的傳統飲食文化一直保留得很好。潮味,一直是每一個潮汕人心中的驕傲,哪怕外來餐飲如何風雲變化,喜歡潮汕飲食文化的人始終保留著對自己家鄉這一份獨有的美食情結。
  • 潮汕春菜豆醬煲排骨,香滑入味做法簡單
    潮汕春菜為當地特產,貌似芥菜,卻比芥菜秀氣,它介乎於菜心與芥菜之間,既有菜心的清甜之氣,又有芥菜辛澀之味,潮汕人認為春菜好意頭,寓意「萬物回春」,且覺得它可以給腸胃洗澡,把過年積下來的胃火清掉。春天要吃春菜啦,當季時蔬,葉嫩味甘,這也是一道潮汕的傳統特色菜之一,排骨香味浸泡入菜葉中,煲得菜軟,一點點薑絲,一點點鹽,清單甘口,春夏的養生必備。潮汕話裡面的春菜學名是鳳尾春芥菜。別名:芥、大芥、雪裡蕻、皺葉芥、黃芥、霜不老、衝菜、嘎菜。植株直立,葉片基部淺缺刻,無茸毛,淺綠色,葉柄白色,極早熟,從播種至收穫30天,耐高溫多溼、稍耐寒。抗病,適應性廣。
  • 住在廣州的潮汕人,家鄉味道在這裡!
    廣州更是潮汕人的小天下而作為美食之邦的大潮汕潮汕人在廣州怎麼吃到家鄉味呢?對於廣州的潮汕人也不例外潮汕菜不僅是家鄉的味道而且也是日常解饞的美食在廣州這片腹地上就存在著很多很多寶藏潮汕菜等著我們一一挖掘朝記流沙腸粉
  • 春天的味道│一口春菜,滿嘴春
    今年我們換種方式,先從餐桌上體味春天,待疫情結束後,再去暢遊無限春光。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無錫人最熟悉的春菜,大概就是薺菜了。 薺菜用樸實的出身,鮮香的味道,延續了幾千年來人們對它的鐘情。
  • 做法簡單方便,潮汕春菜清炒薑絲豆醬
    潮汕話裡面的春菜學名是鳳尾春芥菜。別名:芥、大芥、雪裡蕻、皺葉芥、黃芥、霜不老、衝菜、嘎菜。植株直立,葉片基部淺缺刻,無茸毛,淺綠色,葉柄白色,極早熟,從播種至收穫30天,耐高溫多溼、稍耐寒。抗病,適應性廣。味道清甜、纖維少、適合炒食及作湯用。
  • 一顆小小的潮汕牛肉丸,美食是文化,味道是人生
    主食或小吃往往伴隨人們一輩子,兒時初嘗的味道,伴隨人們一生,在某時某刻某地,一旦聞到此種味道,將喚起童年的記憶和人生的過往。潮汕人是一個講究傳統文化的群體,對於飲食口味,也講究代代相傳。說起潮汕,潮汕吸引人的小吃莫過於勁道的牛肉丸、鮮甜的蠔烙、酥脆的春卷…其中,牛肉丸,看起來外表平淡無奇,卻有著潮汕人深沉的底蘊和執著的追求。牛肉丸要爽口彈牙,肉要精選黃牛後腿肉純手工捶打而成,杜絕一切工業加工和化學添加劑。
  • 過了這麼多年才知道,工夫茶居然不是源自潮汕?
    走在潮汕地區,感覺自己像被泡在茶壺裡。這裡家家戶戶都會喝工夫茶,從早晨到晚上,從家裡到車上,簡直是見縫插針的喝。說起愛喝茶,潮汕人自認第二,恐怕沒人敢稱第一,潮汕人具體有多迷喝茶,我們之前在《潮汕人喝茶有多野》裡已經做了詳細描述,想了解的茶友可點擊查看。
  • 大概只有潮汕人做得出吧,也就這種面才配!
    大家好,我是老吳,一個永遠嘴饞的潮汕人。它是潮汕地區眾多80、90後童年的記憶,它也是潮汕人的一種思家情懷,它更是在外的潮汕人的重要標誌,它雖不產自潮汕,卻被潮汕人奉為經典,它就是每個潮汕人都非常熟悉的蟹皇面!
  • 「潮汕三市要合併?」潮汕人,這次又要讓人羨慕了!
    他們出了名的團結、敢拼、講義氣、會做生意,但也有些會迷信、重男輕女、排外…這裡面有事實,有讚譽,但也有偏見。 潮汕人是較為特殊的群體,潮汕地區歷史上也一直分分合合。那真正的潮汕,你又了解多少呢?
  • 《潮汕人在廣州》有多酷,這群潮汕嘻哈元老這樣唱給你聽
    這首歌我們都知道它可以立足,幫我們在廣州站得住腳,就覺得它會火。」2007年,廣東汕頭一間名為「類聚物」的嘻哈服飾店,走出了潮汕第一支方言說唱組合——壹指團體。7年後,他們來到廣州,從《海墘個孥仔(海邊的孩子)》到《潮汕人在廣州》,這個潮語嘻哈團體用最熟悉的潮汕方言,在廣州唱出一片天地。
  • 潮汕吃喝攻略:對不起,我要去潮汕吃吃吃了!
    愛暴走的丸子,一個總是深夜發牢騷、文藝又沙雕的僧系遊客~一提起潮汕,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反應——哦~我知道!那裡的牛肉火鍋很好吃!這足以看出遊客對潮汕美食的痴迷。潮汕美食作為對外的一張名片,不僅為外人所嘖嘖稱道,更讓潮汕遊子魂牽夢縈。
  • 大多數人眼中的4大黑暗料理,卻是潮汕人心中的靈魂食物!
    在許多的吃貨眼中,其實潮汕這個地名,早就與美食畫上了等號,不過,在美食如雲的潮汕區域,還是會有那麼一些食物或味覺搭配,無法被外地的朋友所理解,甚至還被貼上了「黑暗料理」的標籤。當然,在潮汕人的眼中,它們依舊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味!大多數人眼中的4大黑暗料理,但卻是潮汕人心中的靈魂食物!
  • 「食在廣州,味在潮汕」的潮汕美食有哪些呢?
    美食家蔡瀾先生,曾說過,「食在廣州,味在潮汕」,那《老廣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國》這些紀錄片,都不會缺少對於潮汕美食的描述,潮汕人不僅吃的東西雜,而且花樣也非常多,潮汕地區呢,本身就是共用一個揭陽潮汕國際機場,從機場坐大巴到潮州或者是汕頭,僅需要一個小時就可以了,所以很多來旅遊的朋友,他都會選擇一次性地去吃遍這兩座城市。
  • 潮汕口味:著名的潮汕手工製作的魚丸,但是材料是魚骨多的魚
    眾所周知的潮汕牛肉丸聞名全國,但是對於潮汕人,做肉丸真的很容易得到,牛肉丸只是其中之一,我們要討論另一種肉丸,他不像牛肉丸那麼脆,但更精緻美味,他是潮汕手工製作的魚丸。他不是第一家用魚肉做丸子的,但他的味道和新鮮度絕對是一流的。
  • 潮汕人不吃這道菜,不算過完年!女人平時多吃清腸胃,減體重!
    我對這道看似清湯寡水,實則清香撲鼻的菜餚,甚是喜愛,每年都要完成這項「春節民間食俗」才肯回歸工作所在地。正月初七,很多地方的習俗都漸漸淡化甚至消失了,而潮汕人在正月初七,卻有「七樣羹」這樣的傳統美食,讓這天的民間習俗保留得很好。
  • 中國有那麼多丸子,為什麼潮汕的牛肉丸霸佔著丸子界的「C位」?
    不過潮汕人有一個特點讓人很佩服,那就是潮汕人特別團結,他們懂得互幫互助的道理,都說先富帶後富,這一點潮汕人做到了,所以潮汕地區才出了那麼多富豪。牛肉丸是潮汕人的鄉愁潮汕人的家族觀念是特別強的,無論身處何地,到了重要的節日,他們都會趕回去。而在外的潮汕遊子,這思念的莫過於家鄉的美味。在許多潮汕人的眼中,潮汕的牛肉丸就是他們的鄉愁。
  • 潮汕人是如何吃刺最多的「那哥魚」?這種做法味道出奇的好
    魚丸的彈性取決於魚肉的鮮美與否,魚丸與牛肉丸一樣,都是許多潮汕人記憶中的美食。那哥魚又叫多齒蛇鯔是海洋暖水性中下層魚類。體圓筒形。頭粗而圓,吻短,中間凹。體背部棕色,體側淡棕色,腹部白色。白天棲息於深水層之處,夜間向海面附近作垂直移動。生活於近海的中下層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