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注意了!逗孩子開心時,這個動作真的很危險,不要再做了!

2020-12-16 誠誠媽育兒記

文/誠誠媽育兒記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首很火的抖音歌曲,其中有一句歌詞是:是不是我們都不長大,你們就不會變老;是不是我們再撒撒嬌,你們還能把我舉高高。這首歌除了表達對父母的感恩之情,也讓人看到了曾經美好的親子互動畫面:父母舉高高,孩子樂呵呵的場景。

「舉高高」是很多孩子都喜歡,家長也樂意做的一個動作,看著孩子開心的樣子,心裡湧滿了幸福的感覺。在親子的互動中,孩子不僅得到快樂,而且也有利於其成長發育,但逗孩子一定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之上,否則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危險。

很多人都看過《大宅門》,白家姑奶奶白亞萍逗孩子開心,舉高高的時候,沒有接住孩子,導致孩子喪命,由此開啟她悲劇的一生。

在現實生活中,因為舉高高而發生的事故也時有發生,一樁樁一幕幕都是血的教訓!

父親和兒子玩舉高高遭遇意外

陳先生有一個可愛的兒子,晚飯之後,和兒子玩樂,特別是當父親把兒子舉過頭頂再落下的時候,孩子格外高興,就這樣正當父子倆互動的時候,忽然一不小心,父親失手,導致兒子一頭栽在地上,孩子立刻陷入了昏迷狀態。

一家人嚇壞了,立刻把兒子送往醫院,經過CT檢查,孩子硬膜下血腫並腦疝形成,情況十分危急,需要緊急手術,否則危在旦夕。後來醫護人員開通「綠色通道」,對孩子進行了手術,終於轉危為安。

舉高高這種逗孩子樂的玩法,由低到高,再從高到低這種落差感帶來的刺激,讓孩子很開心,但同時也很危險。潘建南醫生提醒,由於孩子的腦部發育不健全,而且頸部肌肉較軟,這樣的動作很容易導致孩子腦部組織移位,對腦神經造成傷害。如果不小心沒有接住,那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除了「舉高高」,還有哪些逗孩子玩的動作是危險的呢?

1、開飛機

有的地方叫「拔蘿蔔」,就是雙手託住孩子的下巴往上提拉。每當看到有家長這樣做的時候,心裡是十分擔心的,甚至有種想要指責的意思,這個動作真是太危險了,孩子的頸部組織多脆弱啊,怎麼經得起這樣的拉伸!

2、轉暈暈

有的家長為了哄孩子玩了,就雙手掐著腋下飛快的轉圈圈,直到自己暈了轉不下去了才給孩子停下,看著孩子像喝醉了酒似的東倒西歪的時候,就哈哈大笑。孰不知這樣玩對孩子一點好處都沒有,孩子的腦部神經發育還不完善,這樣做對孩子會造成很大傷害。

3、喝酒

特別是一些爸爸,感覺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男子漢」氣概,喝酒也是一種鍛鍊。所以在飯桌上會拿著筷子蘸一點酒讓孩子品嘗,或者乾脆拿著杯子讓孩子舔上一口,看著孩子滑稽的表情,自己反而樂不可支。其實,這樣做真的很無知啊,孩子處於發育階段,酒精的刺激只能給孩子的消化系統和肝腎造成負擔和傷害,甚至發生酒精中毒。

4、撓痒痒

當孩子躺在大人懷裡的時候,家長會通過撓孩子腋下或者腳心的動作,來逗孩子開心,當孩子哈哈大笑,家長就愈發開心,接下來會不斷重複這個動作,孩子就一直不停的笑,但時間長了,孩子會有不適感,輕則會打嗝,重則會導致缺氧窒息。

孩子是我們手心裡的寶,因為我們愛孩子所以才逗孩子,但逗孩子一定要把握好度,一定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之上,不能因為逗的方式給孩子造成傷害,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今日互動話題:平日裡,你是怎麼健康又安全的逗孩子呢?希望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育兒方法。

一路有你,一路相伴。我是誠誠媽,有著豐富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分享能為你帶來幫助和啟示。(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這些逗娃方式看起來是逗孩子開心,實際上對娃的傷害很大,請停止
    有些家長在逗樂娃時,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但凡能想到的點子,這些「奇葩」家長都已經做到了。朋友圈有這麼一位家長,他學著小視頻裡逗孩子的方法,把門框底部位置,粘貼了好幾層的透明膠。然後,故意大聲的叫孩子名字,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小孩子跑過來。結果,出於對家長的信任,小孩子像往常一樣,非常快速的跑向爸爸。
  • 「最開心是和你在一起?別逗了」青春期孩子都這麼傷人嗎?
    十三歲的小宇在家裡是獨生子,爸爸媽媽都是大齡結婚,才有的這個孩子,所以格外嬌慣一些。小的時候還不覺得,夫妻倆感覺這個孩子很是聽話懂事,所以在養育的過程中沒有費多少事。尤其是做媽媽的,打小就愛帶著孩子玩,包括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每個周末孩子寫完作業,都帶著他出去玩耍。所以說,那幾年,小宇媽媽別提多開心了,覺得自己真是有福,生了個好孩子。
  • 怎麼逗女朋友開心?哄女朋友開心的小套路
    因為兩個人在一起肯定有生氣的時候,這個時候男人就疼痛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那怎麼逗女朋友開心呢?其實想要逗女朋友開心也是很容易的,這個時候先搞清楚自己女朋友的興趣愛好,當你知道一個人喜歡什麼的時候,想要逗她開心還不簡單,做一些她喜歡的事情,或者她喜歡的東西送給她,如果不是什麼大事情,一般情況下對方都會開心,女生生活當中都是比較感性的,這個時候如果你可以做一個調皮的動作,或者是做一個鬼臉,都有可能逗對方開心,同時也可以講一下比較搞笑的事情,大多數女生都喜歡幽默型的男人,因為在自己不開心的是可以逗自己開心
  • 這個不是「兒童玩具」,很多父母卻給孩子買,發生的危險很揪心
    剛搬到這個新小區的時候,有個非常壯觀的景象,每個孩子都在玩同一種玩具,不管是在小區的路上,還是在小區的門口,孩子們三五成群,騎得飛快。兒子看了也特別眼饞,總想讓爸爸媽媽給他買一個。我告訴他「等放寒假再買吧!」兒子就答應著,這又到了寒假了,我卻不想給孩子買這個玩具了,因為我的侄女出了一件事,讓我打消了這個念頭。
  • 逗女生開心的套路對話,撩女孩子開心的短笑話
    相處時逗女孩子開心,可不是那麼容易。作為男生,對於逗女孩子開心的套路,一定要了如指掌。這樣女孩子和你在一起才能感覺到開心。一起來學習一下逗女生開心的套路對話,好讓你及時變成一個高情商的人。吸引一個女孩子,說實話就是從套路開始,俗話說無套路不人心,當你學會去套路女孩的同時。
  • 親媽用鬼畜特效逗娃,哪想娃的反應讓人措手不及,網友:看著都疼
    所以大人們都喜歡逗孩子玩。在玩的過程中也能被孩子純真的模樣感化,感到放鬆。但是孩子畢竟對很多事物不了解,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些事情,大人們知道那是只是玩笑孩子卻信以為真。如果家長用孩子難以接受的方式逗孩子,孩子的反應會過激或者會給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影響。最近微博上一個視頻火了,視頻媽媽想逗一下孩子,就使用了一個較為鬼畜的特效。
  • 爸爸玩抖音女兒致殘,你的孩子是娃娃機裡抓來的麼?!
    我相信如果再給那個爸爸一次機會,可能打死他都不會嘗試如此危險的「親子遊戲」。還有武漢的爸爸帶著三歲兒子玩技巧動作「雙人翻跟頭親親」,結果造成孩子橈骨頭半脫位……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玩孩子成了一些父母花式曬娃的方式。「如果孩子不是用來玩的,那麼生他還有什麼意義。」本來只是一句段子,偏偏有人把它看作是道理。
  • 孩子的這些小動作在表達什麼?父母得注意了,請收好「嬰語」指南
    不停的踢腿很多父母發現,寶寶總是好動的,每次講些東西,坐在椅子上都要踢腿,其實這是一種寶寶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方式,一般會發生在和父母玩耍的事後,這代表著他們很開心與父母一起玩耍。所以如果我們發現孩子自己一個人在那踢腿,說明他心情還不錯。
  • 富養孩子真的好嗎?給孩子再好的生活條件,也不如父母的用心陪伴
    忙著工作的人,往往會給孩子很多零花錢,讓孩子自己去買喜歡的東西。而孩子從小手裡就不缺錢,自己又不明白爸媽賺錢時的辛苦,很容易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二、給孩子再好的生活條件,也不如父母的用心陪伴1、搞清楚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家長需要錢來養活孩子,可是錢是掙不完的,孩子卻一眨眼就長大了,孩子的童年如果缺失了父母的陪伴,那必定是遺憾的、是不完美的,家長要明白孩子內心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 闢謠特工隊|魚刺卡喉時大口吞米飯?這些危險做法不要再做了!
    這些危險做法不要再做了!05:26來自瀟湘晨報魚刺卡喉時大口吞米飯?這些危險做法不要再做了!來自闢謠特工隊00:0005:26作為餐桌上常見的菜餚,魚因肉質鮮美、口感豐厚而頗受人們喜愛。然而,和美味相伴的還有魚刺帶來的風險。
  • 被孩子感動的5個瞬間,這些行為說明他真的很愛你,父母甘之如飴
    其實在很多時候,孩子也會給父母帶來意外之喜,可能只是不經意的一件小事,一個細微的動作,一句無意間的話……都在訴說著孩子的愛意。在這些溫暖的瞬間裡,你會感覺孩子突然間長大了,心中滿滿的感動。無數父母感動落淚的5大瞬間:經歷孩子的這幾個行為,說明他真的很愛你瞬間一:孩子把好吃的留給父母@孟婆熬湯我刷鍋:女兒中午在小飯桌吃飯,有一天回來告訴我有烤蝦吃,我假裝羨慕地說:「這麼棒啊!
  • 如果孩子學超人「飛行」,要及時讓孩子認清事實,避免出現危險
    如果孩子經常去模仿飛行的動作,進行一些難度比較高的跳躍動作,或者是爬高動作,很容易在這個過程中摔斷腿,還有可能磕傷其他身體部位,弄不好會讓孩子終身殘廢,所以為了避免孩子的身體受到傷害,家長應該及時去阻止孩子做這些動作。
  • 掙錢和陪孩子哪個更重要?家長需注意,不要等孩子長大後再後悔!
    其實,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面臨著強大的生活壓力,家長不得不犧牲陪伴孩子的時間,希望能給孩子提供好的生存環境。但是,對孩子來說,他們想要的真的只是物質生活嗎?這值得我們反思。真正陪伴白字的時間也就那幾年,錯過之後,真的不能再重來。多少父母在孩子長大後和自己不親近甚至抗拒自己而懊悔,因此,陪伴孩子成長這是一個需要引起家長重視的話題。
  • 鐵血硬漢吳京,在家COS恐龍逗孩子開心,這裝扮太逗了!
    是一位閒暇時能陪同孩子玩耍,給自己的孩子扮演恐龍逗他們開心的慈父。雖然在外工作時是嚴厲的導演,但在家裡即能立刻轉換慈父模式陪同孩子玩耍。想來這也正是我們喜歡吳京的原因所在,該鋼亦綱,該柔亦柔。從孩子們的笑臉上可以看出,吳京大哥的這波COS秀是成功的,很輕鬆的就逗得孩子們開心不已。孩子們是玩得高興了,不過吳京大哥就得遭罪咯。
  • 當孩子被欺負時,不要再說沒關係了,父母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但是殊不知這樣會讓孩子的內心覺得自己的父母從來不支持自己,從來不站在自己的這邊,時間一長這也會讓孩子和自己的關係越來越遠。我侄子今年5歲了,上的幼兒園中班,有一天我姐姐沒有時間去接送,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因為他們幼兒園的小朋友比較多,所以每個班級的放學時間都是錯開的,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 孩子發出的信號,父母要注意
    雖然孩子遇到的不一定是和死亡有關的時間,但是在手上畫傷疤的行為已經算是一種比較異常的行為了。 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最近有些奇怪或者反常的行為時,需要意識到這是孩子在無聲地訴說自己的心情十分壓抑,父母一定要有這個意識。
  • 用不尊重的方式逗孩子會付出代價,萌娃神奇腦迴路實在是清奇無比
    很多成年人都喜歡逗孩子,比如說,在一些農村裡,男性中老年人總喜歡逗小男孩,扒掉孩子的褲子,這種方式真的很討厭。中年男子,追著要揍小孩,小孩父母給攔住了。對他說:你看,你先給孩子扒褲子的,對吧?那他現在用同樣的方式跟你逗著玩,這也是無可厚非呀!為什麼我家孩子不扒別人的褲子?小萌娃大聲說:哼!讓你再扒我褲子!
  • 「我抱孩子的時候像個啞巴!」不會「逗」孩子的媽媽,該咋帶娃?
    但是等到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才發現能夠花樣百出的和寶寶說話,逗孩子玩兒,原來並不簡單。我有個朋友前段時間剛生了寶寶,說實話,我確實想像不出她帶孩子會是什麼樣子,因為她總說自己不知道怎麼逗孩子玩兒。那時候我生完孩子她來我家,看到孩子也非常喜歡喜歡,但是抱起來之後,就和孩子大眼瞪小眼。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時,父母學會這樣說,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
    孩子頂嘴,意味著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產生,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具備了自己的想法,若是父母仍然用自己的想法去壓制,去控制孩子,那麼只會讓頂嘴變得更加嚴重。 案例: 丁女士有個兒子,因為他從小便對兒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能夠考上自己夢想中的大學,並一直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
  • 《與內心的父母和解》:學習療愈自己,也學習做理解孩子的父母
    《與內心的父母和解》:學習療愈自己,也學習做理解孩子的父母《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的作者王雪巖老師是一名知名的心理諮詢師,也是一位專欄作家,她從事心理學研究十幾年,她的文筆優美流暢,解秘日常瑣事中隱藏的心理學,讓讀者很有親切感,她也成為了知乎的心理學大V,擁有了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