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工行全行員工上下一心,克服疫情影響,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金融服務。 圖片由工商銀行惠州分行提供
「十三五」期間,工商銀行惠州分行(以下簡稱「惠州工行」)緊跟惠州市委、市政府的統一步伐,在分行黨委和經營班子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理念,以支持惠州經濟建設和為廣大客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為己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創新中成長,在發展中奮進,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奮力開創轉型發展新局面,成長為系統內優秀的標杆行和同業領軍者。2017年至2019年經營考評在全國二級分行中連續三年位居榜首。第14次進入30強行列,連續6年躋身前10強。在全省經營考評保持前列,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別排名第1、第1和第2。榮獲中國金融工會全國委員會「全國金融五一勞動獎狀」、總行「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稱號。
黨建引領樹新風
戰鬥堡壘夯基礎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團結帶領群眾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的戰鬥堡壘。為持續夯實黨建基礎,把黨員力量監督好、發揮好,惠州工行黨委以深化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和「兩學一做」專題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主線,以專題知識競賽、利用「融e聯」、簡報、H5等信息媒介,堅持理論學習,把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引向深入。根據「應設盡設」原則動態調整、優化黨支部設置,對基層黨組織進行全面梳理調整,實現黨建工作「三覆蓋」,即黨支部全覆蓋、網點負責人黨員全覆蓋、網點黨員全覆蓋。建立分行班子、部室支行黨支部、網點黨小組掛點聯繫制度,定期下基層調研指導,及時解決員工反映問題。例如,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分行黨委班子嚴格落實防疫要求,全面做好員工安全防護和對外金融服務。抗疫事跡受到省人行、省銀保監局的報導和表揚。
與此同時,惠州工行注重從發揮黨員的先進性著手,按照「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把政治素質好、能力過得硬、有作為敢擔當的黨員幹部選拔擔任支行班子及網點負責人。如,榮獲「全國金融五一勞動獎章」的楊惠蘭同志,擔任惠陽支行行長後仍十年如一日地保持韌勁,貼近員工,貼近客戶,貼近市場,用「白加黑」、「六加一」的激情,以「向我看齊」的勇氣,管好自己,帶好隊伍,大大提升了黨總支部及班子決策的感召力,近年支行經營業績連續保持分行系統第一和全國系統前列。該同志樂於奉獻、敢於拼搏的事例是惠州分行眾多奮戰在基層的優秀共黨員的真實寫照。他們敢擔當,講奉獻,催人奮進,感人心扉,激勵著每一位基層黨員和員工,全行呈現出風清氣正、團結奮進的精神風貌。
改革創新謀轉型
精細管理強筋骨
近年,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複雜多變,銀行盈利增長及業務發展面臨巨大壓力。為保持業務可持續發展,對此,惠州分行把改革創新作為破題核心,認真研究完善經營績效考核方案,行之有效的精細化管理創新,培育盈利增長新動能。在考核上創新推出「三張表」機制,突出「價值貢獻」,逐步形成涵蓋全行機構網點、全部產品、全員參與、全過程管理的考評體系,激勵全行員工比貢獻、比業績,形成了全員聚焦經營發展、聚焦客戶服務的良好氛圍,為提升可持續盈利能力注入強勁動力。「三張表」精細管理應用是一個創舉,得到了總、省行領導的充分肯定,作為經營管理手段創新,在全行系統深入應用推廣。
2020年,為緩解疫情嚴峻形勢給經營管理帶來的壓力,惠州工行創新實施「以公提私,以私拓公」方案,堅持以利潤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團隊建設為核心,壓實基層主體責任,落實分層次管理,以「三定(定目標、定人員、定考核)」為統領,及時傳導戰略理念,狠抓執行力建設,通過組建e抵快貸服務中心、調整結算與現金管理職能部門、成立支行金融市場部、調整支行個貸業務管理職能等創新改革措施,逐步提升網點銷售人員佔比,持續加強客戶經理資格認證和崗位培訓,引導網點做大做強e抵快貸、個人按揭等信貸業務,進一步做好公私業務的統籌發展和資源整合,形成公私營銷合力,逐步提升網點綜合競爭力。
網點強,則支行強。支行強,則分行強。通過機制體制的創新,惠州工行的經營規模不斷壯大。本外幣全部存款從2016年初的683億元增加到2020年9月末的1292億元,各項貸款從2016年初的398億元增加到2020年9月末的954億元。存貸款餘額保持同業第一。
不忘初心履責任
牢記使命助實體
支持實體經濟是金融發展的落腳點。惠州工行始終牢牢把握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的本質要求,堅持普惠金融理念,緊抓惠州市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崛起及七大千億級園區矩陣聯動帶來的機遇,在推動金融創新、提升服務水平上持續發力,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助力大灣區經濟建設,得到當地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優化信貸結構,支持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科學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的重點、力度和節奏,提高信貸支持經濟發展的質量,多渠道增加有效資金投放,多方式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信貸規模上,重點支持小企業貸款和個人貸款業務,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促進社會消費需求和升級。特別是,2020年加快發展普惠業務,普惠從業人員從65人增加到200人,支持小微企業的拳頭產品「e抵快貸」業務實現新的突破,業務辦理網點覆蓋率從47%提升至100%,比年初增速達246%,在全省排名第一,成為全國系統內的一匹黑馬。同時,集中優質信貸資源,支持全市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加大對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幸福產業的支持,以及對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重點客戶的支持力度,優先投向能源、交通、城建、電力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行業。近年來,大力支持石化區一大批重點項目以及電子信息龍頭企業的發展。目前,大亞灣石化區90%以上企業選擇惠州工行作為業務主辦行。其中,為某大型石化企業量身定做的銀企直聯、法人帳戶透支、票據託管系統、異地支付、循環保函等業務均為當時的創新產品。多年來,信貸資金投放額始終保持當地同業第一,持續為實體經濟「輸血」「供氧」。
堅持以市場和效益為導向,努力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優質服務格局。加快渠道建設步伐,深化重點鄉鎮網點支行綜合改革,實施網點渠道升級改造和布局優化,推動智能銀行建設,實現對網點的全面升級改造及資源升級配備,提升網點綜合服務能力。同時,順應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步伐,加快推動智能化網點建設,加快推行「融e購、融e聯、融e行」等重點產品,努力構建線上線下服務營銷新模式。全轄網點實現智能設備全覆蓋,受到客戶的一致歡迎和好評。持續開展「服務品質提升年」「服務體驗建設年」「抓黨建 促服務」等接力式服務改進計劃,從服務形象、服務技能、服務效率、服務環境、服務考核等一系列工作入手,以推行標準化規範化服務、加快標杆網點和星級網點創建、落實基層服務現場督導等手段,全面規範服務行為,妥善應對客戶投訴,改進客戶服務體驗。
精準扶貧勇擔當
回饋社會保民生
惠州工行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恪守「源於社會、回饋社會、服務社會」的責任理念,通過服務百姓民生、參與公益事業、扶貧濟困等多種方式回饋社會,爭做優秀的企業公民。
扶貧開發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金融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舉,也是工行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惠州工行深入貫徹黨中央及上級黨委關於精準扶貧的戰略方針,圍繞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金融服務需求,聚焦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落實「精」「準」「實」的工作措施,全力以赴加大金融精準扶貧工作。
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惠州工行大力支持縣域加快發展先進位造業和優化升級傳統產業,大力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響應國家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方針,積極支持鄉村振興。進一步加快精準扶貧貸款投放、加強產業與項目扶貧,切實做好減費讓利,減少涉農貸款中間環節費用等提升「三農」、扶貧金融服務水平,促進「三農」綠色發展。進一步加大「幸福產業」金融服務,促進民生水平改善。
惠州工行用足用活金融服務手段,既「輸血」又「造血」,既「扶貧」又「扶志」。多年來支持扶貧點四眉山村修繕灌溉農田水利渠道、為有勞動能力農戶購買耕牛、養雞等,每年中秋、春節兩節慰問為貧困戶送上幫扶資金,為殘疾村民捐贈殘疾輪椅,為重病患者家庭高考生籌集學費等,累計投入資金50多萬元,目前35戶79人已全部脫貧摘帽。
此外,惠州工行主動介入社會保障卡、銀醫一卡通、衛生信息平臺等基礎項目,支持政府企事業單位工資、養老金發放,全力開拓民生領域金融市場。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通訊員黃華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