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要開放飛大陸六個城市的客機純載貨航線,理由是減少虧損。那客運航線和兩岸旅遊呢?
臺當局「交通部」評估,大陸各地已經復工了,臺灣到大陸的貨運量在增長,但是客運方面仍然恢復比較慢,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建議,可以增加深圳、廣州、重慶、青島、寧波、長沙六航點開放客機純載貨飛行,這樣可以改善臺灣航空業者的營運狀況,改善他們的虧損。
林佳龍
這一點,臺當局「交通部長」林佳龍證實有這個建議,「有在評估」,但能不能成行,還得看臺灣疫情指揮中心的態度。
林佳龍在確認有這個建議時,不忘記帶了一句說,既有的航線其實也帶來了很好的效益,如果要進一步擴大開放航線,都有持續的在評估之中。這大概是說,在不開放大陸航線的情況下,臺灣既有的航線已經很棒了,如果要開放大陸航線,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防疫優先」,要看臺灣疫情指揮中心的意思的。
那臺灣疫情指揮中心啥意思?還沒有見到對這個議題的具體回應。
但這個中心對解禁臺灣入境政策,似乎還比較不敢,尤其是對大陸,更是不想、不願開放。
可現實很骨感。不但是臺灣航空業,臺灣經濟的各方面都依賴大陸。
有數據顯示,即使全球疫情持續當中,今年前半年,臺灣總出口年增率為0.5%,但同期出口到大陸(包括香港)的年增率為9.8%,佔總出口的42.3%,創歷年新高。
同期出口到東協的年增率為負4.8%,不但是負成長,而且只佔總出口的15.7%,顯示出口到大陸(包括香港)是不降反升,民進黨當局即使想降低也降不下來,同時,民進黨當局的「新南向政策」基本是廢了。
臺灣航空業的確虧損嚴重,不救吧,虧損會越來越大,不好交代。要救吧,不靠兩岸航線,估計也行不通。
現在既然大陸復工這麼久了,貨運不比客運,比較安全,臺灣疫情指揮中心可以找到比較說得過去的臺階趕緊下,估計會勉強同意開放對大陸的部分貨運航線。
其實這一也說明了,臺灣各方面的發展,尤其是經濟發展根本離不開大陸。正如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楊澤軍所言:「臺灣經濟若得到良好發展,離不開兩岸經貿關係的有力加持,臺若徹底割斷兩岸經貿關係,必將是條走不通的死胡同,臺灣經濟將遭受重創。」
民進黨當局所謂「抗中反中」,大陸哪都不好,遇到經濟問題,身體就老實了,還得跟大陸要求開放,就如ECFA一樣,希望大陸不要停止他們曾經認定為是「洪水猛獸」「木馬屠城」的ECFA。
還有的問題是:
貨運可以向大陸開放,那什麼時候可以讓在大陸的陸配子女(「小明」們)可以回臺灣與父母團聚?
什麼時候可以開放兩岸客運航線?
什麼時候可以讓兩岸旅遊可以恢復正常?
其實,這才是對臺灣當局良善與能力的一個小測驗。
您是怎麼看的呢?
#頭條旅遊##頭條臺灣##海峽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