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希望恢復兩岸航線,藉助大陸力量,以此拯救臺灣經濟!

2020-12-24 第一眼界

臺灣自古以來都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儘管臺灣當局有人搞「臺獨」政策,然而臺灣的經濟發展和未來走向卻要依靠著祖國的幫襯。好比一個羽翼未滿的鴿子在脫離了母親的保護後,畢竟會經歷挫折和打擊,然而想要變得強大,還得依靠母親的幫助。

近日有媒體曝出:臺灣希望恢復兩岸航線,藉助大陸的力量來拯救臺灣的經濟!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方面會考慮恢復兩岸之間的航線航班,由於之前受到疫情的影響,臺灣和大陸之間的航線只剩下北京、上海浦東、廈門和成都的機場在開放,而其他的城市目前還處於封閉狀態。

航班的停止意味著去臺灣的內地人越來越少,隨著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臺灣方面考慮到航空虧損嚴重,為了扭轉這一局面,臺灣欲增加深圳,重慶,青島,寧波,廣州和長沙等城市的航線,目前此項方案還在研議階段。臺灣方面表示:疫情給臺灣航空業帶來了不小的重創,如今疫情已被控制,是時候恢復正常的貨運航班,增加兩岸之間的經濟往來。

對於臺灣的這一提議有不少網友表示:這是民進黨在向祖國「示好」的信號嗎?他們已經意識到兩岸關係的重要性,儘早恢復兩岸之間的交流和經貿合作迫在眉睫。在疫情的衝擊之下,給臺灣經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只有緊靠祖國,才是臺灣發展的唯一途徑。在此小編想說:奉勸某些領導人切勿一意孤行的破壞兩岸關係,因為祖國人民和臺灣同胞血脈相連,這份親情是血濃於水的,是任何人也無法割捨的情誼。

相關焦點

  • 臺灣當局要增飛部分兩岸貨運航線,那客運呢?旅遊呢?
    臺當局要開放飛大陸六個城市的客機純載貨航線,理由是減少虧損。那客運航線和兩岸旅遊呢?林佳龍在確認有這個建議時,不忘記帶了一句說,既有的航線其實也帶來了很好的效益,如果要進一步擴大開放航線,都有持續的在評估之中。這大概是說,在不開放大陸航線的情況下,臺灣既有的航線已經很棒了,如果要開放大陸航線,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防疫優先」,要看臺灣疫情指揮中心的意思的。那臺灣疫情指揮中心啥意思?還沒有見到對這個議題的具體回應。
  • 祖國大陸願意對臺灣開放航線
    主持人:近期臺灣航空業者向臺灣當局提出了申請,希望在美伊戰爭期間,臺灣當局能夠開放飛越大陸前往歐洲的航空線路,3月20日傍晚,臺灣當局的交通部門負責人宣布,同意臺灣業者向大陸相關部門提出申請,21號祖國大陸民航總局臺港澳辦公室主任浦照洲就臺灣航空公司飛越祖國大陸空域一事發表談話,表示為確保民航飛機的飛行安全,歡迎臺灣航空公司的飛機有需要的時候,改飛祖國大陸的開放的應急航路至中亞、歐洲
  • 兩岸經濟增長,臺當局:大陸根本離不開臺灣
    從會議數據中不難看出,臺灣地區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間維持增長的經濟狀況,很大的原因來自大陸。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將難以實現。但是臺灣陸委會卻認為,從臺灣地區的「出口額」能看出,大陸非常依賴臺灣地區「出口」的商品。
  • 大陸經濟很依賴臺灣?專家:兩岸互相依賴才是真相
    事實上,臺灣依靠大陸,大陸也需要臺灣,兩岸經貿相互依賴才是真相。首先,大陸市場對臺灣的重要性眾所周知。自本世紀初兩岸先後加入世貿組織(WTO)以來,兩岸貿易規模迅速擴張,大陸開始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據統計,2020年1至11月兩岸進出口貿易總額是2356.9億美元,佔大陸進出口貿易額的5.4%。其中,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高達1277.3億美元。
  • 兩岸經濟誰依賴誰?大陸學者:兩岸合作是臺灣保持增長的依靠
    日前民進黨發言人所謂「臺灣地區對中國大陸出口的增加,證明中國大陸需要臺灣」相關言論引起熱議。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盛九元日前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他表示,民進黨發言人持續炒作「兩岸經濟誰依賴誰」一議題,其核心就是要將兩岸經濟合作「泛政治化」,為民進黨「反中去中」張目。
  • 2020臺北夏季旅展開幕 兩岸展區邀臺灣民眾「雲遊」大陸
    新華社臺北7月17日電(記者傅雙琪、祁星)和毛茸茸的熊貓握手、與紫禁城天壇合影、體驗「騎行中華」動感單車……17日開幕的2020臺北夏季旅展上,兩岸展區為臺灣民眾提供了「雲遊」大陸的多樣化體驗。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主任任佳燕介紹,這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海旅會在臺灣參加的第一場旅遊展會。這次兩岸展區面積達225平方米,以「美麗中華——雲·遊大陸」為主題,設置了AR體感互動拍照區、單車騎行體驗區、LED多媒體展示舞臺、好康產品販售區和文宣資料打卡區等。
  • 大陸新開民航線,臺灣慌什麼慌?
    民航機場臺灣海峽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南北兩側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大陸的很多超級城市就分布在這一帶的海岸線上。民航飛機沿海岸線飛行,這是最合理的安排之一。讓一些航班穿越臺灣海峽,將大大緩解陸域上空的航線擁堵,這樣做不僅可以增加航班,而且可以大幅降低航班的延誤率。
  • 兩岸關係再不改善,臺灣可能出現經濟鐵鏽區?
    「我的結論是,希望民進黨當局回歸到『九二共識』,以便臺灣有機會參與東亞經濟整合,進一步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如果無法與大陸改善關係,臺灣很可能出現經濟『鐵鏽區』,而這個『鐵鏽區』就在以高雄為中心的臺灣南部地區。」
  • 臺媒:大陸是臺灣經濟動力源 不應讓兩岸瀕於戰爭危險
    你好臺灣網12月9日消息 蔡英文一夥近期屢屢吹噓島內經濟表現,卻不談如果失去對大陸的貿易順差,臺灣將面臨整體貿易逆差,甚至經濟衰退。臺「大華網路報」今天列舉相關事實,指出大陸是臺灣「對外貿易順差的最大來源」,是臺灣經濟成長的動力源泉。
  • 臺灣經濟學者:兩岸經貿合作創造互惠雙贏
    中新網廈門12月9日電 (黃詠綢 彭莉芳)儘管面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等諸多不確定因素,「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兩岸經貿合作一定可以創造兩岸互惠的雙贏。」臺灣政治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林祖嘉如是說。
  • [兩岸春節]臺灣春節裡的大陸元素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海峽兩岸同胞與家人團圓歡聚的日子。與大陸過年的氛圍相似,這一天台灣同胞也十分重視,往往在節前做好各種準備,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大陸為臺胞創造便利春運所有加班機中,臺灣的3家航空公司共提供109班次,大陸的8家航空公司提供419班次。其中部分航空公司還換大機型、優化服務流程,提供充足運力保障。  在「小三通」方面,泉(州)金(門)航線、廈(門)金(門)航線都於1月21日啟動春運模式。負責廈金航線運營的元翔(廈門)海岸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2019年春運期間,廈金航線每天有出入境船班共36班。
  • 跟大陸互動有利臺灣經濟!蔡英文第二任期,兩岸破冰很重要
    對蔡英文高票連任,學者認為,這不代表臺灣經濟上不需依賴大陸,蔡如何進行「兩岸破冰」還是很重要。其他部分,像是臺商回流的「五缺」配套、「非核」後的北部缺電能源議題、如何加入CPTPP等區域經貿組織,都是蔡第二任內亟待解決經濟問題。
  • 臺灣迫切希望大陸「拉它一把」!
    ECFA到期給臺灣帶來巨大損失 臺農香蕉產量無外銷渠道有數據表明,在端午節過後臺灣的香蕉價格就一路走低,巨大差價使香蕉的滯銷問題越來越嚴重,臺灣不得不啟動去化收購來作為暫緩之計。可是有議員站出來表示,這樣的方法治標不治本,不能緩解臺農的滯銷問題,眼下的當務之急應該是擴大外銷,以此來解決這些香蕉滯銷問題。
  • 聊點臺灣腔:兩岸經濟有來往,臺灣福氣又安康
    來源:海外網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近日在臺北、廈門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今年,臺灣經濟發展遭遇了不少挑戰,臺灣產業界人士難免擔憂。疫情以來,島內民生問題凸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10個月同比下降,反映了臺灣民眾的消費不振。根據臺當局統計部門的數據,臺灣放無薪假的職工人數自從疫情暴發就一直居高不下,工資收入得不到保障,有錢的人不敢花,沒錢的人沒法花,消費需求自然下降。與此同時,疫情中臺灣的股市、房價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漲了。
  • 臺灣經濟不必仰賴大陸?臺媒:兩岸和諧才有島內繁榮
    你好臺灣網12月18日消息根據島內統計,今年前三季度臺灣經濟成長2.28%。有島內輿論認為,臺灣終於擺脫昔日成長低緩、仰賴大陸的循環,找到了新經濟成長模式。臺《工商時報》今日發表社論駁斥稱,這顯然是過於樂觀了。
  • 大陸市場是臺灣經濟成長的動力源泉
    而今年前三季臺灣整體的貿易順差為403.1億美元,但是對大陸的貿易順差為619.4億美元(若是根據大陸統計則為992.8億美元),也就是說臺灣若是沒有大陸市場,對外貿易要呈現216.3億美元的貿易逆差,若是換算成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比率大約為143%,由此可見,大陸廣大市場絕對是臺灣經濟成長的動力源泉。
  • 國民黨專家:臺灣經濟增長,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
    臺灣2020年對陸出口依存度達43.8%,創歷史新高,蔡當局對此稱,是大陸對臺依賴度提升所致。中國國民黨智庫財政顧問施威全表示,該說法明顯違反正常認知,臺灣的經濟增長率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在大陸陸續促成一帶一路、RCEP的當下,蔡當局卻宣稱大陸對臺經濟依賴提升,恐怕過於樂觀,並悖於事實。
  • 臺灣經濟持續增長,蔡英文要與大陸「經濟脫鉤」?臺灣或成孤兒
    抓住這個機會,民進黨當局開始鼓吹,臺灣在疫情中表現優異,經濟持續增長,乃是亞洲四小龍第一。還大言不慚的稱臺灣應當趕快脫離大陸的影響,獨自發展,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臺灣經濟與大陸密不可分換句話說,民進黨當局想要實現其「臺獨」夢想,那麼他們就得把臺灣的經濟和大陸之間聯繫完全隔開,不過終究是痴人說夢而已。
  • 臺灣在哈哈鏡中看大陸?感受兩岸民間認知差
    連維基百科全書都收錄了相關詞條:指的是對臺灣綜藝節目和談話性節目對大陸社會現狀的討論,其中包含臺灣人對大陸經濟、社會、地域習慣和消費水平等各方面的誇張評論,是對以上種種言論的統稱。   「茶葉蛋」源自臺灣某電視臺三年前播出的一期綜藝節目,嘉賓在節目中稱大陸百姓收入低消費不起茶葉蛋。這期節目當年即被大陸網友截圖上傳,但如今老話題被再提,所引發的熱議和反響都遠遠超過當年。
  • 蔡英文吹噓臺灣經濟成長「四小龍之首」,臺媒指出全靠兩岸貿易
    蔡英文今天在臉書上發文誇耀臺灣經濟的好表現,再次超越了預測。她聲稱,最近世界各地陸續公布2020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其中臺灣的經濟成長率來到3.33%,比預期更好,也穩居「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