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陸互動有利臺灣經濟!蔡英文第二任期,兩岸破冰很重要

2020-12-22 海峽導報

對蔡英文高票連任,學者認為,這不代表臺灣經濟上不需依賴大陸,蔡如何進行「兩岸破冰」還是很重要。其他部分,像是臺商回流的「五缺」配套、「非核」後的北部缺電能源議題、如何加入CPTPP等區域經貿組織,都是蔡第二任內亟待解決經濟問題。

面對打著「反中」旗號的民進黨贏得「大選」,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大年認為,這不代表經濟長期依賴對岸的態勢可改變,畢竟從2008年來,大陸佔臺對外出口的4成比例就變化不大。過去4年兩岸在政治上沒什麼往來,但經濟上要怎麼更密切互動,是蔡要處理的。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同意,「兩岸破冰」還是很重要,蔡英文還是要適度跟大陸保持一個比較好的互動,才有利臺灣經濟。

吳大任說,中美貿易大戰雖然今年因川普有「大選」,不會輕易重啟戰端,但是科技戰有其成因,卻不會那麼快落幕,這還是會影響全球貿易,臺灣身為全球供應鏈一分子,多少還是會受影響。劉大年直陳:「面臨貿易戰,我們不要去管選邊站,『政府』應該是要在這供應鏈重組過程中,精細去研究臺灣的定位,然後做出調整。」

來源:中時電子報

相關焦點

  • 川普「轉彎了」,蔡英文會修補兩岸關係嗎?港媒列四大觀察指標
    反觀民進黨當局,從蔡英文執政以來,其外事政策始終是堅持「親美反中」,並不斷升高兩岸敵意;尤其在對抗新冠肺炎的過程裡,也是一貫「抱緊美國大腿」,防大陸卻不防美國。這樣高度意識形態化的做法,已經讓臺灣在防疫過程中吃了大虧。
  • 兩岸經濟誰依賴誰?大陸學者:兩岸合作是臺灣保持增長的依靠
    日前民進黨發言人所謂「臺灣地區對中國大陸出口的增加,證明中國大陸需要臺灣」相關言論引起熱議。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盛九元日前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他表示,民進黨發言人持續炒作「兩岸經濟誰依賴誰」一議題,其核心就是要將兩岸經濟合作「泛政治化」,為民進黨「反中去中」張目。
  • 蔡英文「4個必須」 侯友宜:兩岸交流信任很重要
    (數據照/新北市新聞局提供)圖片來源:臺灣「ETtoday新聞雲」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午在元旦文吿中提到「四個必須三個防護網」,其中一項提到在「臺當局」或「臺當局授權」的機構才能跟大陸對談。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回應,兩岸之間交流,就像是人跟人之間的信任是很重要的,信任基礎要建立在多交往、多溝通。
  • 蔡英文忙著「抱大腿」之際,兩岸不聲不響地開展活動
    同時也在將臺灣向著危險邊緣不斷推進。好在島內總是有些能夠認清現實的有志之士,不斷地進行著兩岸交流互動。 兩岸交流會談,加深相互了解 近日,首先是在廣州有「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以及「臺灣青年嶺南行」兩場活動接連舉辦。
  • 讓蔡英文失望了,9日兩岸幹了一件大事!事實證明臺灣離不了大陸
    自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民進黨當局為了推動「臺獨」,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一方面,民進黨當局不斷推動「去中國化」,篡改歷史課綱,妄圖切斷兩岸之間的歷史文化聯繫。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又在島內製造「綠色恐怖」,大肆打壓兩岸之間的交流活動,甚至還提出要在經濟上和大陸「脫鉤」。
  • 港媒:處理兩岸關係黃金時間 蔡英文顯然錯過...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年終之際,脫口說出「不相信大陸會對臺灣動武」的表態,讓島內一驚。香港中評社3日發表評論稱,蔡英文如此對兩岸關係進行表態,意味著她要轉向愈來愈困難。蔡英文已錯過了在黨內處理兩岸問題的黃金時間。
  • 臺灣經濟持續增長,蔡英文要與大陸「經濟脫鉤」?臺灣或成孤兒
    抓住這個機會,民進黨當局開始鼓吹,臺灣在疫情中表現優異,經濟持續增長,乃是亞洲四小龍第一。還大言不慚的稱臺灣應當趕快脫離大陸的影響,獨自發展,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臺灣經濟與大陸密不可分換句話說,民進黨當局想要實現其「臺獨」夢想,那麼他們就得把臺灣的經濟和大陸之間聯繫完全隔開,不過終究是痴人說夢而已。
  • 蔡英文吹噓臺灣經濟成長「四小龍之首」,臺媒指出全靠兩岸貿易
    蔡英文今天在臉書上發文誇耀臺灣經濟的好表現,再次超越了預測。她聲稱,最近世界各地陸續公布2020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其中臺灣的經濟成長率來到3.33%,比預期更好,也穩居「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第一名。
  • 蔡英文甘做美國棋子,卻拿臺灣經濟下注
    編輯:常樂校對:百味民進黨「懼中」、「反中」,將臺灣的經濟競爭力作賭注,敢與大陸「脫鉤」?蔡英文試圖對陸資實行更苛刻的限制近日,臺灣地區「經濟部門」打算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進行修改,若此案通過,則對「陸資」投資審查會更嚴格,許多非陸企控制的合資企業也會被拒之門外,而這勢必會影響臺灣地區的市場競爭環境,不利於當地經濟發展。
  • 蔡英文的「空頭支票」,臺灣人不信了
    蔡英文的辯解蔡英文辯解稱,這是「臺美」深厚友誼的有力證明,稱相信換屆以後的美國政府會在「臺美」現有的良好基礎上,繼續加深臺灣(地區)和美國在各個領域內的合作。臺灣民眾卻對此嗤之以鼻,因為在蔡英文執掌臺灣政壇的這段時間裡,實在是承諾了太多的「空頭支票」。
  • 挑釁大陸,蔡英文太不自量力(日月談)
    剛在島內選舉中勝出,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就急不可耐地挑釁大陸。她近日接受英國媒體BBC採訪時聲稱,臺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中國侵略臺灣的代價將十分巨大」。這一暴衝式、赤裸裸的「臺獨」言論,引發島內輿論強烈憂慮和口誅筆伐。
  • 這次機會,對蔡英文很重要
    而川普下臺最失望的,除了川普的「鐵桿」粉絲蓬佩奧之外,就是瘋狂抱大腿的蔡英文。在這場競選盛會後,二人愕然已經成了失落者,希望抓住最後的機會,鬧出一點動靜來。臨時「加場」的「臺美經濟對話」就是二人的主臺。
  • 美再次給蔡英文餵投「空炮彈」,「臺北法案」真是臺灣之福?
    經貿部分,該國會意見聲稱,美臺之間有強健的經濟夥伴關係,美國是臺灣第二大貿易夥伴,臺灣為美國第十一大貿易夥伴,強化經濟關係將有助美臺雙方經濟成長。據了解,該法案本次通過表決之後,將交由眾議院歲計委員會對參院版的內容稍作修正,再送回參議院表決通過一次,就會送交美國總統川普籤署生效。
  • 賴嶽謙:島內行會焦急又不好明說,於是蔡英文又畫一張餅
    觀察者網: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王文淵11日建議蔡英文建立兩岸都能接受的互動模式,蔡英文回應時則強調,20日舉行的臺美經濟戰略對話也是臺灣機會。您覺得,此次臺美之間經濟對話能取得什麼成果?
  • 臺媒:大陸是臺灣經濟動力源 不應讓兩岸瀕於戰爭危險
    你好臺灣網12月9日消息 蔡英文一夥近期屢屢吹噓島內經濟表現,卻不談如果失去對大陸的貿易順差,臺灣將面臨整體貿易逆差,甚至經濟衰退。臺「大華網路報」今天列舉相關事實,指出大陸是臺灣「對外貿易順差的最大來源」,是臺灣經濟成長的動力源泉。
  • 數據見真章,臺灣11月對大陸出口續創新高
    降低臺灣地區對大陸經濟的依賴程度,一直是民進黨方面經濟規劃的目標之一。2020年,在蔡英文已開始第二任期之時,與大陸經濟「脫鉤」的主張,在事實面前,徹底淪為口號。
  • 賴嶽謙:李登輝死前早已失勢,蔡英文現在只想保住權力
    觀察者網:蔡英文已經在第二任期,她的表現可能會與第一任期有所不同。您認為,現在民進黨對大陸的政策主要是依據什麼來變動?他們的執政方針具體是什麼?賴嶽謙:目前來說,民進黨沒有一個明確的執政方針。如果根據蔡英文最近的講話,她唯一想要的、她唯一的所謂「執政方針」就是讓民進黨能夠在4年以後繼續執政,這就是她的目的,也就是掌握政權。然後蔡英文的第二個說法就是,民進黨在她這一任期內不會犯陳水扁的錯誤,也就是不會走入貪瀆政權,但這個問題就在於這是不是由得了蔡英文,我們也不確定。
  • 蔡英文今日赴美「應試」 兩岸南海問題都需表態
    英美同步施壓針對蔡英文「維持現狀」論調,大陸國臺辦27日強調,民進黨所指的「兩岸現狀」是什麼,需要做出明確回答,「1949年以來,海峽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 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事實再次證明,民進黨鼓吹跟大陸搞「脫鉤」,一如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  民進黨再次上臺之時,曾絞盡腦汁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痛下血本砸錢、大手筆給優惠政策,煞有介事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臺商「回流」。但從經濟數據觀之,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反而更高、對大陸投資更多、臺商對臺灣經濟貢獻度更高。倒是當局鼓吹的「新南向」,出口表現卻一路下探,甚至呈現近10年新低。
  • 海峽銳評丨「仇中牌」已近強弩之末,蔡英文彈盡糧絕
    撰文丨芸芸 冷風蔡英文一直以來實施「敵視」大陸的政策,尤其是在第二任任期時效果顯著。不僅解決了民進黨黨內的矛盾,還帶領民進黨再次奪得全面執政的機會。所以,蔡英文如法炮製,多次藉助美方來擴大民進黨及自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