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4個必須」 侯友宜:兩岸交流信任很重要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新北市長侯友宜。(數據照/新北市新聞局提供)圖片來源:臺灣「ETtoday新聞雲」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午在元旦文吿中提到「四個必須三個防護網」,其中一項提到在「臺當局」或「臺當局授權」的機構才能跟大陸對談。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回應,兩岸之間交流,就像是人跟人之間的信任是很重要的,信任基礎要建立在多交往、多溝通。

    侯友宜1日中午出席「新北市政府市民服務團隊共識營」,針對蔡英文的元旦文告,他受訪表示,自己現在身為新北市長,他會在兩岸之間,一定會常常在城市交流上,建構為兩岸市民創造更大的經濟、更大福祉,「不管是安全對等、不管是什麼條件,我們要走出去人家走進來」,大家緊密站在一起,有些問題只要有誠意化解、溝通,一定會更好。

    媒體追問是否不認同蔡英文的說法,侯友宜則響應,做為新北市的市長,兩岸之間互相信任,互相為子民們、市民們想想看,怎麼幫助他們生活過得更好、往前走。他強調,有些事情是不是要想得那麼複雜、像得那麼多,當然臺當局有自己的考慮,地方來講積極交流,創造城市的雙贏。

 

來源:臺灣「ETtoday新聞雲」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和國民黨唱反調,侯友宜盧秀燕出席520,真是有求於蔡英文?
    蔡英文520就職,島內「六都」市長除高雄市長韓國瑜留在高雄專心市政及防疫紓困,其他包括臺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鄭文燦、臺中市長盧秀燕、臺南市長黃偉哲等,不分藍綠白,全數出席,祝賀蔡英文就職。
  • 蔡英文強推「反滲透法」,條條指向兩岸交流,這是要「獨」到底?
    奇蹟中國編輯:十二距離臺灣2020選舉越來越近,蔡英文強行推動的「反滲透法」已經通過,對於反滲透法,許許多多人都有不同的擔心。蔡英文強推的「反滲透法」條條指向兩岸交流,不禁讓人發問,蔡英文這是要「獨」到底嗎?所謂的「反滲透法」有如下幾個定義,第一,境外敵對勢力之團體及所屬組織機構獲其派遣之人。第二,境外敵對政黨或其他訴求的政治目的之組織,團體或其派遣之人,第三,前兩款各組織機構團體所設立監督管理或實質控制各類組織機構團體或其派遣之人。
  • 蔡英文今日赴美「應試」 兩岸南海問題都需表態
    ;6月4日與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蒂奇會面,次日轉往紐約,隨後赴休斯敦和舊金山,參訪思科系統公司和臉譜總部,預計6月9日深夜抵臺。政治大學學者甘逸驊表示,英方此舉具有很深的戰略意涵,代表對馬當局兩岸及「外交」政策的肯定。《聯合報》28日分析稱,在蔡英文即將赴美「應試」前夕,英美同時對臺灣做出聲援動作,且背後均指向一個重要事實:肯定臺灣這些年來維繫東亞區域和平的努力,勢必對蔡英文形成壓力。
  • 侯友宜真是「藍皮綠骨」?葉毓蘭:他反「臺獨」立場毋庸置疑
    2020年「大選」期間,侯友宜因對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態度冷淡,在藍營受到不少質疑,有人甚至抨擊他是「王金平第二」、「藍皮綠骨」,「是民進黨派在國民黨的臥底」。韓國瑜敗選後,有韓粉列舉「戰犯」,侯友宜也是其中之一。國民黨敗選,不團結肯定是一大原因,這毋容置疑;但候選人韓國瑜正當性不足,也成為很多選民不挺的重要因素。
  • 侯友宜聲稱:各國應舉雙手歡迎臺灣加入WHO
    肺炎疫情還沒被徹底殲滅,海峽對岸的臺灣的臺灣地區也已經確診了幾例,而且還有若干個疑似病例正在進行醫學觀察中。在兩岸應該攜同抗擊疫情的緊要關頭,蔡當局卻打算趁虛而入去參加世界衛生組織會議,想違背「一中」原則?近期新北市長侯友宜再次強調,世界各國應該高舉雙手,歡迎臺灣加入WHO。
  • 蔡英文忙著「抱大腿」之際,兩岸不聲不響地開展活動
    好在島內總是有些能夠認清現實的有志之士,不斷地進行著兩岸交流互動。 兩岸交流會談,加深相互了解 近日,首先是在廣州有「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以及「臺灣青年嶺南行」兩場活動接連舉辦。
  • 改善兩岸關係需要的是誠意,而這恰恰是蔡英文最缺的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2021年到來之際,蔡英文在元旦這一天發表公開致辭,如果是不了解蔡英文為人和行事風格的人,很可能在聽了蔡英文的這番表態後,會誤以為她態度誠懇,是真心想要改善與發展兩岸關係。但從近些年來蔡英文對待兩岸發展的態度來看,蔡英文這番看似誠懇的發言,不過就是在作秀而已,因為她打心底裡就沒有改善與發展兩岸關係的意願。而且,改善兩岸關係需要的是真正的誠意,可蔡英文缺的恰恰就是誠意。為什麼說蔡英文缺少誠意,那是因為她明知道兩岸關係癥結所在,卻故意假裝看不見。一直以來,發展兩岸關係最基本是要承認和接受「九二共識」,也就是要承認「兩岸一中」的核心內涵。
  • 蔡英文搞「暗獨」 兩岸關係不可能好轉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蔡英文發表「雙十講話」,多名臺灣學者認為蔡英文講話「了無新意」。蔡英文提出的所謂「四個不會」,表明她既不肯接受大陸的「九二共識」,改善兩岸關係;又不敢公開接受「獨派」推動的「臺獨」行動。
  • 蔡英文拋「震撼彈」,兩岸旅遊市場難出寒冬?島內企業界憂心忡忡
    臺灣「大華網絡報」18日發表臺灣資深媒體人韋灝文章指出,這透露出島內市場對蔡英文連任後看衰觀光產業的悲觀預期。而這個訊息也顯示,島內相關業界憂慮未來4年在民進黨繼續完全執政之下,兩岸僵局恐難以化解。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姚大光指出,去年8月以後,大陸遊客來臺縮減了100萬人次,觀光產值損失350億元新臺幣,而蔡英文當局推動的「新南向」產值偏低,根本無法彌補缺口,他憂心忡忡的說:「臺灣有200萬觀光從業人員,也就是200萬個家庭會受到影響,蔡英文當局豈能等閒視之?」
  • 蔡英文第二任期,兩岸破冰很重要
    對蔡英文高票連任,學者認為,這不代表臺灣經濟上不需依賴大陸,蔡如何進行「兩岸破冰」還是很重要。其他部分,像是臺商回流的「五缺」配套、「非核」後的北部缺電能源議題、如何加入CPTPP等區域經貿組織,都是蔡第二任內亟待解決經濟問題。
  • 兩岸警鐘長鳴!資深臺媒戳穿蔡英文陰謀
    編輯:初陽兩岸能夠統一,這是多少人都日盼夜盼的事情啊。很多臺灣同胞,一直都是期盼著能夠早日完成統一的,可是身處如今的臺灣,很多臺灣同胞們已經看到了蔡英文當局那張「醜惡」嘴臉了。對於今年來說,蔡英文當局獲得了「大選」的勝利這是一個十分重磅的消息。雖然說這件事情已經過去這麼久了,但是還有很多的事情似乎也在慢慢的「發酵」。伴隨著蔡英文為代表的民進黨繼續「執政」,如今非常嚴重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兩岸的關係已經深受民進黨的「阻撓」了,同時兩岸警告也再次拉響了。蔡英文當局的很多所謂的「政策」,都在嚴重影響著兩岸的關係。
  • 蔡英文「親美制中」 兩岸貿易如同走鋼索
    自大陸經濟開放以來,臺灣是兩岸貿易贏家,每年從大陸賺取金額可觀的貿易順差,挹注臺灣經濟成長活水,不過,中美貿易戰開打後,在臺廠悄悄轉移生產基地、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親美制中」的策略,更讓臺灣地區出口結構悄悄改變,失去大陸重要貿易要角,大陸一旦「反報復」臺灣,兩岸貿易恐從順差變逆差。
  • 臺灣女企業家代表發聲:蔡英文連任後態度強硬,兩岸衝突不可避免
    馬愛珍舉例,她原本計劃的針對企業婦女交流,今年即將打造臺陸港澳四地平臺整合,但現在計劃已被擱置,因為蔡英文「政府」顯然是要繼續走對抗大陸的路線,兩岸交流空間只會越來越窄。 馬愛珍於1941年生,河南省南陽市人,臺灣工商建研會第八屆理事長、臺灣女企業家協會理事長。
  • 聽4位不同領域從事兩岸交流的臺灣同胞,講講他們眼中的兩岸及未來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編者的話:4年一度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已經落下帷幕。回看過去4年,民進黨當局出臺了不少阻礙兩岸交流的措施,還與美西方一些反華政客一唱一和,這次選舉前更是強行通過所謂「反滲透法」,導致人心惶惶。未來兩岸關係會如何發展?
  • 港媒:處理兩岸關係黃金時間 蔡英文顯然錯過...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年終之際,脫口說出「不相信大陸會對臺灣動武」的表態,讓島內一驚。香港中評社3日發表評論稱,蔡英文如此對兩岸關係進行表態,意味著她要轉向愈來愈困難。蔡英文已錯過了在黨內處理兩岸問題的黃金時間。
  • 臺灣最新政治人物聲望排名:蔡英文第三 馬英九排十一位
    較2018年11月調查的61%,大幅下滑29個百分點。民調顯示,新北市長侯友宜是本次調查唯一滿意度高於七成的政治人物,不滿意比例只有7%。交叉分析顯示,50-59歲對侯友宜的滿意度最高,達84%,40-49歲及60歲以上民眾也達七成五左右,30-39歲滿意比例為68%,而20-29歲滿意度最低,但也有59%,明顯高於8%不滿意。
  • 央視熱評:蔡英文520老調重彈,兩岸難題何時才能有解
    蔡英文未提「一個中國」、未提「九二共識」,兩岸間的根本性問題就仍然無法解決,臺灣拿什麼去創造「安全」「和平」的機會?沒有一個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蔡英文又打算怎樣完成臺灣人民交付給她的「責任」?四年前蔡英文第一任期的那份就職講話被大陸視為「沒有完成的答卷」,今天這份則更加「不合格」。民進黨當局仍然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就是在單方面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 如何讓兩岸關係重回正軌?臺專家指出一條明路,蔡英文聽清楚了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幹擾和阻撓兩岸交流合作,推動一系列的謀「獨」行徑,勾連外部勢力進行挑釁,令兩岸關係愈發緊張。那麼如何讓兩岸關係重回正軌呢?對此,臺專家為臺當局指出一條明路。
  • 蔡英文不是說不缺口罩嗎?臺灣民眾為啥還瘋搶口罩?
    其實臺灣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蔡英文當局採取的一個昏招造成的。蔡英文當局最初只是擔心萬一群眾紛紛購買口罩就會抬高物價,更會讓一些不法奸商對口罩進行囤積這樣就能夠獲取暴利。所以臺灣當局全面徵收醫用口罩手段來希望能夠達到穩定供貨的目的,並且將口罩價格由疫情爆發後提升的8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元)降為6元,意圖安撫民心,讓民眾搶購口罩的熱度降溫。
  • 港媒:拜登上臺前,蔡英文當局竟然還在配合川普 升高兩岸對抗
    但臺灣最近為何不是降溫兩岸緊張迎新局,反而升高衝突全面緊縮交流?最近有幾項兩岸關係指標性事件,第一項是童書《等爸爸回家》被綠指控有大陸大外宣內容,臺「文化部」日前以此書未依規定申請許可為由,下令即刻起不得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