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濟學者:兩岸經貿合作創造互惠雙贏

2020-12-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廈門12月9日電 (黃詠綢 彭莉芳)儘管面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等諸多不確定因素,「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兩岸經貿合作一定可以創造兩岸互惠的雙贏。」臺灣政治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林祖嘉如是說。

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9日以視頻連線方式在廈門市和臺北市同步舉行,當天,林祖嘉在臺北以《東亞經濟整合與兩岸經濟合作》為題發表了主題演講。

林祖嘉談到,臺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經濟高度依賴出口和貿易。隨著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籤訂,一旦臺灣被排除在外,將對臺灣多領域產生衝擊。

林祖嘉認為,兩岸產業鏈結合已非常密切的前提下,臺灣企業應積極推動與大陸的經濟合作,順應市場,積極加入全球經濟整合。

大陸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在大陸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的格局中,林祖嘉鼓勵臺商臺企從中尋找並抓住機會。

林祖嘉指出,在5G、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方面臺商都有很多合作的機會;大陸服務業高速發展,在高端服務業、甚至未來金融、物流、醫療、教育等各領域,臺商大有可為;此外,還應鼓勵和協助臺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林祖嘉提到,許多臺商關心「31條」「26條」以及「11條」措施等多項惠臺政策在大陸各地落實落細,讓廣大臺商能夠更好參與大陸發展,分享發展機遇。

」我還是希望兩岸可以回到『九二共識』。在『九二共識』的原則下,兩岸可以共同探討、共同參與亞太經濟整合的途徑。「林祖嘉說。(完)

相關焦點

  • 兩岸經濟誰依賴誰?大陸學者:兩岸合作是臺灣保持增長的依靠
    但「依賴」在經濟學中本身就是中性的,在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就是一個相互依賴的整體。兩岸經濟合作快速增長的事實證明,合作符合兩岸的共同利益,也是臺灣保持增長的依靠,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客觀事實。
  • 臺灣企業家: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步伐無法阻擋
    兩岸經貿交流合作事關民生福祉,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希望加強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讓更多臺企臺胞共享大陸發展重大機遇。李政宏說,當前兩岸關係形勢緊張,尤其是近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政治化操弄疫情,阻撓臺胞參加海峽論壇等兩岸交流活動,並通過「反滲透法」等實施「綠色恐怖」。種種做法已對臺資企業來大陸投資發展和兩岸交流互動產生明顯的消極影響。  李政宏表示,從今年的經濟數據看,臺灣對大陸市場出口依存度創十年新高。我們強烈呼籲民進黨當局回到正軌,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讓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道路。
  • 兩岸經貿不能脫鉤 臺灣搞「新南向」一敗塗地
    作者 朱穗怡  兩岸貿易,誰依賴誰?去年1月至11月,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是1277.3億美元。對此,臺當局陸委會竟聲稱是「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其言下之意,即「大陸經濟依賴臺灣」。這真是好笑。如果在兩岸經貿往來中,大陸依賴臺灣,那民進黨當局蔡英文為何還要搞所謂「經濟脫中」?為何還要搞以疏遠大陸為目的的「新南向」政策?
  • 臺灣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學者:服貿協議互利雙贏
    中新社臺北6月21日電 題:臺灣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學者:服貿協議互利雙贏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路梅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服貿協議)21日在上海籤署。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博士同日在臺北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表示,該協議是兩岸服務貿易開放第一步,要有信心這個方向是互利雙贏的。
  • 大陸經濟很依賴臺灣?專家:兩岸互相依賴才是真相
    事實上,臺灣依靠大陸,大陸也需要臺灣,兩岸經貿相互依賴才是真相。首先,大陸市場對臺灣的重要性眾所周知。自本世紀初兩岸先後加入世貿組織(WTO)以來,兩岸貿易規模迅速擴張,大陸開始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據統計,2020年1至11月兩岸進出口貿易總額是2356.9億美元,佔大陸進出口貿易額的5.4%。其中,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高達1277.3億美元。
  • 兩岸經濟增長,臺當局:大陸根本離不開臺灣
    從會議數據中不難看出,臺灣地區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間維持增長的經濟狀況,很大的原因來自大陸。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將難以實現。但是臺灣陸委會卻認為,從臺灣地區的「出口額」能看出,大陸非常依賴臺灣地區「出口」的商品。
  • 第十七屆贛臺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在吉安開幕 蘇輝出席
    易煉紅說,江西與臺灣人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通,兩地始終保持著真摯、緊密、深厚的同胞親情。2003年以來,贛臺會已經連續舉辦了17屆,逐漸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兩岸交流合作平臺,兩地經貿合作越來越密切,贛臺人民的情感交融越來越深厚。
  • 呈上四項建議,大陸的十四五規劃別忽略了臺灣
    但是就營建產業體系與發展經濟來說,臺灣與大陸在產業分工規劃上,如何能夠避免競爭產生摩擦現象,並且儘量走向分工互補合作,讓雙方都能夠互蒙其利,在經貿交易過程中達成雙贏結局,更是大陸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上,必須要重視之政治效應。但臺北執政者必然是會從經濟安全角度上來考量,避免過度依賴大陸市場,以免讓大陸得以透過經貿政策來左右臺灣政治局勢發展方向。
  • 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兩岸近70名學者「共...
    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廈門開幕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2日在廈門舉行,共有海峽兩岸近70餘位出版業界代表及專家學者與會, 共同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兩岸出版交流拓展深耕、出版與人文智庫平臺建設、「一帶一路」與兩岸出版合作新機遇、中文出版「走出去」與兩岸出版共創雙贏
  • ...易煉紅會見出席第十七屆贛臺(吉安)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臺灣嘉賓
    9月23日,省委書記劉奇、省長易煉紅在吉安會見了前來出席第十七屆贛臺(吉安)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的臺灣嘉賓。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全國臺企聯榮譽會長王屏生、郭山輝、丁鯤華等臺灣嘉賓;省領導陳興超、趙力平、朱虹、胡世忠、陳小平參加會見。
  • 臺灣希望恢復兩岸航線,藉助大陸力量,以此拯救臺灣經濟!
    臺灣自古以來都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儘管臺灣當局有人搞「臺獨」政策,然而臺灣的經濟發展和未來走向卻要依靠著祖國的幫襯。好比一個羽翼未滿的鴿子在脫離了母親的保護後,畢竟會經歷挫折和打擊,然而想要變得強大,還得依靠母親的幫助。
  • 兩岸關係再不改善,臺灣可能出現經濟鐵鏽區?
    「我的結論是,希望民進黨當局回歸到『九二共識』,以便臺灣有機會參與東亞經濟整合,進一步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如果無法與大陸改善關係,臺灣很可能出現經濟『鐵鏽區』,而這個『鐵鏽區』就在以高雄為中心的臺灣南部地區。」
  • 跟大陸互動有利臺灣經濟!蔡英文第二任期,兩岸破冰很重要
    對蔡英文高票連任,學者認為,這不代表臺灣經濟上不需依賴大陸,蔡如何進行「兩岸破冰」還是很重要。其他部分,像是臺商回流的「五缺」配套、「非核」後的北部缺電能源議題、如何加入CPTPP等區域經貿組織,都是蔡第二任內亟待解決經濟問題。
  • 蔡英文毀了兩岸關係!臺灣無法加入RCEP的嚴重後果
    臺當局破壞兩岸關係,使臺灣無法融入區域經濟,必然影響臺灣經濟發展。兩岸學者指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惡化,以致臺灣不能加入RCEP,無法融入區域經濟。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15個成員國經濟規模高達26萬億美元,佔全球GDP三成,整體關稅廢除率高達91%。對臺灣而言,RCEP經濟體是重要的經貿夥伴。
  • 中美經濟「脫鉤」給臺灣帶來機遇
    與此同時,根據臺灣當局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臺灣地區對大陸包括香港的出口額一直在增長,佔比與同期臺灣總出口額的43.8%,漲幅為臺灣5大貿易夥伴中最高,刷新近10年來最高紀錄。由此發現,大陸市場當仁不讓的是臺灣最佳的貿易合作夥伴之一。
  • 蔡英文吹噓臺灣經濟成長「四小龍之首」,臺媒指出全靠兩岸貿易
    蔡英文還吹噓,經濟能維持正成長,要歸功於臺灣人團結防疫、社會上百工百業認真打拼?她聲稱好成績就該延續下去,疫情過後,臺灣也不能忽視和其他地區的經貿往來。更自誇包括加速進行各重大投資計劃、推動產業轉型及布局跨境的供應鏈合作網路,都是她正在帶領「政府」團隊努力的方向。
  • 學者:兩岸法學系出同源 應共促法治發展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電 (記者 鄭巧)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22日在北京開幕,來自兩岸法學界、法律界近200位學者濟濟一堂,圍繞「兩岸法治經驗回顧與前瞻」這一主題進行交流探討。  臺灣海基會創會秘書長、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合伙人陳長文表示,兩岸法學系出同源,法律人要爭氣,共同促進兩岸中國人的法治發展。
  • 皖臺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漸入佳境 臺企獲五一勞動獎狀
    皖臺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漸入佳境 臺企獲五一勞動獎狀 2018-10-30 20:53:5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農交會上「品茗論道」 兩岸茶人共商壯大中華民族經濟之策
    農交會上「品茗論道」 兩岸茶人共商壯大中華民族經濟之策 2020年11月27日 23:0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共同弘揚中華文化。」而茶作為中華民族的「國飲」,數千年的歷史傳承早已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峽兩岸具有共同的茶文化,心靈相通。  11月27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簡稱「農交會」)在重慶開幕。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第26屆「魯臺會」開幕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臺商臺企在大陸發展基本穩定,規模以上工業臺企全部復工復產,兩岸經貿合作穩中有進,臺商對大陸投資總體保持增長,兩岸產業鏈供應持續穩固,兩岸融合發展走深走實,兩岸經濟互利合作的基本格局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