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春節]臺灣春節裡的大陸元素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海峽兩岸同胞與家人團圓歡聚的日子。與大陸過年的氛圍相似,這一天台灣同胞也十分重視,往往在節前做好各種準備,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

大陸為臺胞創造便利春運

  圖為高崎出入境邊檢站民警為臺胞送上新春福袋。  陳雨琦 馬漢順攝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所以我每年過年都要回家。」在接受採訪時,在江蘇工作的臺籍員工慧如正出桃園機場,坐上了回宜蘭的大巴。她告訴記者,回鄉之旅很順利,一路上不管是坐動車去機場,還是辦理出關手續,都得到了工作人員的協助,感覺很貼心。

  愛心通道、閩南語服務、用居住證自助取票、贈送春節禮包……為了更好地服務臺胞返鄉過春節,大陸有關部門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做實做細各項服務工作,讓臺胞在返鄉路途中更安心、更開心、更省心。 

  有了加班機更安心

新春佳節到來前夕,林建雄向永和豆漿門店的員工贈送年禮。(新華社記者狄春攝)

  「去年臺灣方面沒有同意東航的加班機申請,可苦了我們這些在華東地區的臺籍員工。今年就好了,多了加班機,我們回家就方便多了。」慧如表示,兩岸關於春節加班機安排的順利達成,讓臺胞們返鄉更安心。

  根據兩岸民航主管部門的公告,1月22日至2月19日期間,11家航空公司共計提供528班次加班機,各航點中以上海浦東增加238班次為最多。所有加班機中,臺灣的3家航空公司共提供109班次,大陸的8家航空公司提供419班次。其中部分航空公司還換大機型、優化服務流程,提供充足運力保障。

  在「小三通」方面,泉(州)金(門)航線、廈(門)金(門)航線都於1月21日啟動春運模式。負責廈金航線運營的元翔(廈門)海岸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2019年春運期間,廈金航線每天有出入境船班共36班。為了保障航線運輸的安全,相關部門對輪船做了全面檢查,並加密對航線水域的巡航。

  福建平潭至臺北、廈門至臺中/基隆,浙江台州至基隆的滾裝輪航班也都做好相應準備,應對春運高峰。

  居住證取票更省心

  2019年的春運對臺胞來說有些不一樣,因為持港澳臺居民居住證,就可直接「刷卡通關」進站搭動車、高鐵等。

資料圖:臺灣居民居住證。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就算有的臺胞還未領居住證,自2018年底起,臺灣民眾持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以下簡稱「臺胞證」)在鐵道部購票網站12306用戶註冊時,先是大陸手機號改為非必填;二是添加常用聯繫人時,用戶僅需填寫相關資料,系統可實時對用戶信息在線核驗,全部流程均可在網絡上辦理,用戶無需再去車站窗口核驗證件,即可完成網絡訂票,為臺胞創造便利春運。

  這次春運對在大陸生活的臺灣人來說,已可享受和大陸民眾同等便利。除已申領居住證的臺胞可直接刷卡進站乘車外;若是僅持有「臺胞證」者,自2018年底,鐵路部門推出優化措施,持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以下簡稱「回鄉證」)與「臺胞證」,均可網上註冊核驗流程。詳細>>>>>>>

  還可「刷臉」快速進站

  數位化的「智能春運」,是2019年春運的又一大亮點。

  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22日通報,持臺灣居民居住證等證件的旅客,可直接在福州、廈門等重點車站及滬昆高鐵、杭深鐵路所有車站的自助售(取)票機上換取紙質車票,並且通過「刷臉」完成票證人核驗的快速出行。

  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客運部客票管理所所長熊建平指出,為進一步提高臺胞出行體驗,該局境內已進一步擴大加裝專用識讀設備自動售(取)票機的車站範圍。

  去年9月1日,大陸啟動臺灣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工作。這是大陸為了讓臺灣同胞共享大陸發展機遇、落實「同等待遇」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積極回應廣大臺胞訴求、為臺胞排憂解難、切實解決多年困擾臺胞實際困難和問題的具體措施。

  目前,處於兩岸交流合作前沿的福建著力深化閩臺融合發展,積極為臺灣同胞特別是臺灣青年來閩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同等待遇。詳細>>>>>>>>

  方便臺胞春運出行

  自25日起,廈門機場春節出入境加班機正式運行,廈門高崎邊檢站正式推出對臺服務六項通關措施。供圖

  為更好地保障包括臺胞在內的廣大出入境人員新春期間出行,廈門高崎邊檢站推出對臺服務六項通關措施。

  在此次推出的六項通關措施中,最受臺灣居民關注的是在高崎國際機場口岸入境大廳增設自助通關人員信息採集備案點,方便包括臺胞在內的符合自助備案範圍的申請人就近辦理採集備案手續。

  自2014年12月31日在福建率先推行邊檢自助通關以來,高崎邊檢站推進自助通關服務,不斷擴建升級自助查驗通道,並實施空港旅客出境自助通關。目前,高崎國際機場自助通關旅客比例由2017年的17%提升至46.6%,佔福建全省自助通關總量的64%。

  持《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五年有效)的臺胞,由於必須進行備案採集後才能自助通關,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臺胞使用自助通關。高崎邊檢站此次增設口岸入境大廳自助通關人員信息採集備案點,將便利臺胞享受「10秒通關」的政策紅利。

  高崎邊檢站此次推出的通關措施,還包括在高崎機場邊檢出境、入境大廳檢後區域增加出入境記錄憑證自助列印設備,方便自助通關的出入境旅客免費列印最近一次自本口岸出境或入境的記錄憑證。

  針對高崎國際機場出入境高齡臺胞較多,旅遊團、探親訪友團、進香團出入境較為密集的特點,邊檢部門推出「愛心通道」便民舉措,便於攜帶兒童的合家歡旅客和年長旅客通關,也為攜帶大件進香儀仗的臺灣進香團通關提供便利。

  此外,邊檢部門還在口岸現場增加通關提示指引、為臺灣同胞提供閩南語現場引導服務等,以濃濃鄉音鄉情讓通關臺胞更加感受到親近感,營造溫馨通關軟環境。

高崎邊檢站同心橋服務組民警向臺灣旅客發放福袋春聯等年貨,送新春祝福。

閩臺春運增運力 11天發送旅客8.61萬人

臺灣民眾浙江奉化「過大年」 感知大陸新農村建設特寫:臺灣進入「春運」時間

  如同大陸春運,每年春節期間臺灣民眾也會迎來往返島內南北的「大遷徙」。31日上午,記者在臺灣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臺北車站看到,售票大廳人流已多了起來,不少民眾拎著大包小包席地而坐候車,更有不少乘客行色匆匆地踏上返鄉過年的班列。

1月31日,旅客進出臺北車站東3號門。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臺灣「春運」(春節疏運)31日正式拉開帷幕,今年長達9天的春節連假也即將在2月2日開啟。臺灣交通主管部門預計,由於今年春節連假天數長、預測天氣又不錯,公路車流和機場旅運量均有望創歷史紀錄,春節疏運面臨考驗。

  得益於網絡訂購票的便利,上午9時的臺北車站售票大廳裡,排隊買票的乘客不算很多,平均每列隊伍不足十人,秩序井然。據臺北車站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春運西線以高鐵運輸為主,東線以臺鐵、巴士和自駕為主。臺鐵春節期間預計日均旅客發送量70萬人次,較平常增加10%,運輸尖峰時段為2月1日、2日、9日和10日,節前去往花蓮等旅遊熱點縣市的車票均已售罄。

1月31日,旅客在臺北車站大廳內候車。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為確保運力,臺灣高鐵增加了客運班次,並增掛自由座車廂。從1月31日到2月11日,共加開482班次列車,總計開行2155個班次,運能較平時提升約28%。據統計,截至31日上午11時,臺灣高鐵對號座車票已售出約112萬張,尖峰時段南下部分對號座車票相對吃緊。此外,臺鐵共加開了531個班次,加掛1129個車廂來加強疏運。

  記者來到臺北轉運站(長途汽車站),這裡的購票窗口卻略顯冷清,大多數乘客都是隨到隨買。據車站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春節假期與學生返鄉潮沒有重疊,根據以往疏運經驗評估,今年過年轉運站不會出現往年大面積擁堵現象,除既有站外下客路線外,其餘各路線均維持站內上下客,不再新增站外下客路線。

1月31日,旅客在臺北車站大廳內候車。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臺灣公路管理部門預估春節期間湧現返鄉車潮的時段分兩波:第一波返鄉團圓車流預計自2月1日中午起開始出現南向車流,預估將集中於2月1日下午至4日上午;第二波預計自2月5日中午起至6日下午出現初二回娘家車潮,南北向主要交通要道皆可能車多。

  據了解,為疏導運輸壓力,臺灣公路運輸部門還推出電子票證、搭車半價優惠等措施,鼓勵搭乘公共運輸工具,14家從業者86條高速路客運路線提供優惠。機場方面,桃園機場預計春節期間單日客運量將超過15萬人次,整體客運量將較2018年同期增長6%。此外還增加航班共1196架次,全天航班總架次以2月10日的785架次最高。詳細>>>>>>>>

臺灣「尾牙宴」融入大陸元素

  臨近農曆春節的時候,臺灣最為熱鬧的景致便是「尾牙宴」了。歲末年終,對於島內的上班族來說,這是公司、單位對自己一年辛勤工作的犒賞,也是大家最期待的節目。而隨著兩岸文化的融合交流,近年來,《小蘋果》、《學貓叫》等大陸網紅歌曲,在「尾牙宴」上頗受歡迎。

  1月20日,市民和遊客在臺北市迪化街年貨大街採購。春節臨近,位於臺北市迪化街的年貨大街年味十足,各式年貨琳琅滿目,吸引眾多市民前來採購。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尾牙」是閩臺地區的傳統節日,在農曆新年前,臺灣多數企業通常會宴請員工,發放年終獎金,邀請明星或演藝團體演出,作為對員工辛勤工作的犒賞。

  又是「尾巴」又是「牙」的,怎麼就和節日慶典聯繫到了一起呢?在傳統習俗中,「牙」是一種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在過去,生意人每逢農曆初二及十六,都要準備一些祭拜的菜餚,如牲畜、水果、紙錢等,尤其必不可少的是一隻由雄雞拔毛煮熟的白斬雞,象徵著生意興隆、財運亨通,這種活動就被成為「作牙」。祭拜後,祭拜所用的菜餚會被分給大家食用,也就是「打牙祭」。根據傳統,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六月十六是「半年牙」,而臘月十六,也就是每年的最後的一個「牙期」,就被稱為「尾牙」,也是一年當中最為重要的「牙期」。

  在現代社會中,「尾牙」除了是一種傳統節日外,也成了一種企業文化。很多臺灣的企業都會選擇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日子宴請員工,一是保留「敬神」的傳統,二是借著這個節日來舉辦公司的「年會」,用一桌「尾牙宴」來感謝員工一年的辛苦勞作,有的會穿插文藝演出、抽獎以及聯誼活動,許多臺灣的企業還會在宴上發放年終獎。

  1月18日,1111人力銀行在臺北發布「上班族尾牙心聲調查」顯示,86%受訪的臺灣上班族稱今年能吃到尾牙宴。圖為記者會現場。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

  近年來,大陸元素不斷在臺灣尾牙上呈現。前幾年《甄嬛傳》在島內熱播,不少員工都會表演古裝創意節目,帶火古裝租賃行業。

  之後,大陸「神曲」《小蘋果》吹進臺灣。當時,一位長期從事尾牙、春酒助興表演的舞蹈老師說:「《小蘋果》是近期在臺灣最火的舞曲,曲風活潑歡快,也可以配合不同風格的裝扮,很適合尾牙的氣氛,所以大受歡迎。」

  而今年,有舞蹈表演者表示,像《學貓叫》等大陸網絡流行歌曲,在一些尾牙中頗受歡迎。她所在的舞團已接到尾牙表演邀約大概30場,較2018年增長一倍。詳細>>>>>>>

置辦年貨都是重要環節

  1月20日,在臺北市迪化街年貨大街,商戶在售賣春節飾品。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為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往往在節前就要做好各種準備。走在臺灣的街頭,街角和商店裡賣春聯、福字、紅包、紅燈籠的商家多了起來。紅紅火火的感覺,才是年的味道。

  除了過年期間的裝飾品,不論在大陸還是臺灣,置辦年貨,都是很重要的環節。除夕要吃年夜飯守歲,正月初一開始家裡要有親戚來拜年,不備點年貨怎麼招待大家呢?

熱鬧的年貨大街(圖片來源:你好臺灣網)

  如果是在臺灣,迪化街的年貨大街恐怕是家喻戶曉。這裡早已是人山人海,部分路段側身都過不去。街上,攤販們售賣著烏魚子、魷魚絲、乾貝、鮑魚、海參、糖果、花生等商品,店家會熱心地準備好試吃的產品,讓顧客們先品嘗,後購買。一路走下去,很多民眾在吃飽喝足的同時也大包小包買了各種特產、熟食,準備在過年期間分享給家人。

  如果說迪化街等地的產品主要凸顯當下的「臺灣味」,那麼臺北的南門市場則會讓不少人,尤其是外省籍人士想起大陸老家的風味。比如金華火腿、湖南的臘肉、廣東的臘腸、南京板鴨、寧波年糕,這些食材在臺灣的其他市場並不容易買到,而南門市場往往一應俱全,而且品質不錯。

  當然,對於年長者們來說,過去的很多年貨是自己家裡親手製作的。尤其有眷村生活經驗的人士,他們很懷念以前各家做各自家鄉特色的美食,然後相互分享的日子。東北人灌血腸、醃酸菜,浙江人做湯圓、八寶飯,廣東人制燒臘,山東人做包子饅頭,大家相互分享之時,便吃遍了大陸天南地北的美食。

  1月20日,在臺北市迪化街年貨大街,商戶在售賣春節飾品。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除夕夜,往往是春節最熱鬧的時候。從除夕上午開始,臺灣的重要公路開始出現塞車,部分車輛的車速大約保持在每小時20至40公裡,許多人趕在這一時段回家「圍爐」(團圓飯)。而在下午時,火車站同樣滿滿是人。

  因為很多在臺北生活、工作的人都會回到老家過年,因此臺北在除夕夜時會像北京、上海一樣,變成一座空城。而臺南則相反,春節期間反而會變得很熱鬧。

  在臺灣,過年時不少家庭都會圍坐在有火鍋的圓桌上一起聚餐,叫做「圍爐」,寓意團團圓圓。

從早開始忙祭祖

  兩岸之間同根同源,同宗同祖,有著緊密的親緣和地緣關係。

   除夕一早,清掃門面,生火爐,搬桌子,準備祭祖儀式。接近中午時,各家各戶已擺好祖先牌位、香爐,桌上放置全雞、全魚等貢品,開始了祭祖活動。對於閩南人、客家人來說,祭拜祖先的儀式感不可或缺。當然,慎終追遠,本就是中國人的傳統理念。

  住家在忙祭祖,而店家這一天基本都打烊了。有的從除夕開始完全歇業,有的則經營到午後休息。而計程車晚上最多營運至六七點,因為要回家「圍爐」。再忙著賺錢,也不會捨棄晚上的團圓。

訂好年菜過除夕

    如意乾貝鮮鮑燉烏雞,選用人參、厚實鮮鮑、金華火腿、乾貝與烏雞等食材以小火精心燉製而成。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過年最重要的當然是準備年夜飯,雖然很多人說現在臺灣的年味很淡,不過除夕要吃年夜飯的傳統基本還為大多數人所保留。只是很多人不再親自下廚做飯,但又覺得在飯店吃飯沒有家的氣氛。於是,年菜外帶的習慣在臺灣便流行開了。

  提到年菜外帶,很多飯店、餐館,甚至便利店都不願意錯過商機,通常早在除夕的前一個月就通過社交媒體、網站、報紙廣告、廣告宣傳單、海報等平臺宣傳年菜外帶的價格和菜品組合,菜品組合的價格基本在1000至2000元人民幣之間,佛跳牆、蝦、鮑魚、雞湯等菜品往往會成為年菜裡的重要角色。每一份年菜大約有八到十道菜,可供十個人享受。如果人數少,可以選擇小份的組合,亦或是個別單一品種的年菜(主要是佛跳牆)。

「金豬年外帶年菜」,帶給食客味覺新享受。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這些年菜加工好之後,客人們可以在除夕當天上門取貨,然後回到家中待食用時作適當加熱即可。部分由便利店推出的年菜也可以讓客人到離家較近的便利店取貨。當然,這些菜餚的烹製主要以蒸、煮的方式為主,否則炒、炸、烤等形式的熱菜在二次加熱後口感會有較大落差。有了這樣的外帶年菜,一家人可以免去買菜、洗菜、做菜、洗碗的勞頓,又可以在家邊看電視邊團聚,享受家的溫暖和幸福。

「圍爐」菜品有講究

  雖然各家各戶沒有看見紅紅火火的裝飾,但是除夕的人氣在臺南還是很旺。因為「圍爐」在臺灣人心中有著重要地位,所以一早上的菜市場熱鬧非凡,雞鴨魚肉,蔬菜水果,各種海鮮都一應俱全。一些特色的菜品比如蘿蔔糕、碗粿等等,尤其受大家的歡迎。當然,個別菜品比如佛跳牆等菜品由於配料多,製作複雜,所以很多家庭會選擇去飯店訂購。

保留傳統粵菜風味應景年菜。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年夜飯之所以稱為「圍爐」,就是因為過去大家吃年夜飯時桌下置一燒木炭的火爐,現則以火鍋、砂鍋取代。此圍爐不但象徵全家人和樂圓滿,而且可以驅寒,一家大小在氤氳的氛圍中,熱乎乎地進食,充分感受幸福。

  而桌上的菜品也多有講究:比如全雞取雞、家諧音,意即食雞起家;韭菜與久同音,自有長久之意;蘿蔔閩南語發音菜頭,意味著好彩頭;備有魚圓、蝦圓、肉圓,就是所謂的「三元」,表示闔府團圓;多食燻、炸食物,因用火燻、炸過,象徵家運興旺;而吃蒸製菜餚,由於取火蒸食,表示著蒸蒸日上;炸芋頭,取其「遇頭」吉兆。

佛光山僧信二眾及兩岸文化表演團近三千人在佛光山除夕圍爐。圖片為主辦方提供

雲南少數民族表演歌舞。圖片為主辦方提供

除夕守歲看「聯歡」

    第三屆馬戲春晚26日晚在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舉辦。 楊伏山 攝

  除夕夜吃完年夜飯,看春晚是許多大陸家庭的保留項目。而對臺灣人來說,島內各家電視臺也會安排各種春節特別節目。例如今年中視除夕特別節目《新春旺旺冰冰Show》請來白冰冰總主持,節目內容包括華麗歌舞秀、爆笑歌仔戲、經典脫口秀、歌中劇等;其他電視臺也推出各種聯歡活動。大家會在家裡一邊吃零食,一邊聊天看電視,等著十二點的鐘聲敲響,甚至守歲到天亮。

  不過,臺灣的除夕夜並沒有隆隆的爆竹聲,因為許多城市都出於環境和安全的考慮,都選擇了禁止燃放煙火爆竹,或者允許在特定時間、特定區域燃放,否則將要處罰數千臺幣。這樣的規定有他的合理性,但也讓年味淡了不少。

大年初一搶頭香

 

  除夕「圍爐」之後,臺灣民眾有進廟宇祭拜的習俗,尤其是搶頭香。因為如果能趕在宮廟開門時進門搶放第一炷香,就意味著來年運勢順利,獲得最佳的祝福。所以除夕深夜各宮廟門口都等著很多信眾,門一開便拼盡全力奔跑搶頭香,場面衝擊力很強。

  除了搶頭香能討得好彩頭,一些宮廟也推出其他活動,吸引信眾的參與。比如臺中大甲鎮瀾宮的頭香得主可獲得價值18000元(新臺幣,下同)的金媽祖;彰化南瑤宮的頭香得主可獲得獎金11111元;臺南西港慶安宮舉行領歲錢、吃平安湯圓活動,限量6000枚歲錢送完為止。

  但不管參與什麼活動,有什麼習俗,為的都是闔家團圓,求的都是美好祝福。

  臺灣是一個保存傳統中華文化相當完整的社會,春節習俗也盡顯傳統中國文化精神,體現兩岸文化一脈相承的特質。與大陸一樣,春節是臺灣民間最熱鬧、時間最長的節日。從過年前採辦年貨,以及除夕圍爐團圓,祭拜祖先、神明,拜年走春發紅包等等,都與大陸極為相似,有些方面甚至比大陸更為傳統更加精緻。

湄洲女媽祖服走紅臺灣「九莊媽」繞境活動

    身著福建湄洲女服裝及報馬仔裝扮的臺灣信眾。 王文賢 攝

臺灣「九莊媽」繞境,小信眾登場。 王文賢 攝

  「帆船頭,大海衫,紅黑褲子寄平安。」這是「媽祖故鄉」福建湄洲島上湄洲女的典型裝扮。隨著兩岸媽祖信眾交流往來密切,湄洲女媽祖服也深受眾多臺灣信眾追捧。

身著福建湄洲女服飾的臺灣信眾為媽祖掛脰。 王文賢 攝

臺灣媽祖繞境特別習俗鑽轎腳。 王文賢 攝

  近日,在臺灣臺中九莊媽祖繞境活動上,一位身著媽祖服的臺灣「湄女」就成為全場焦點。在充滿臺灣特色的臺灣「九莊媽」繞境團隊中,海藍色的上衣、紅黑兩截的下褲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位身著媽祖服的「湄女」成為主角,不僅為媽祖掛脰、整裝,還與報馬仔一起,頻頻吸引攝影師鏡頭。

臺灣「九莊媽」繞境現場隆重。 王文賢 攝

臺灣「九莊媽」繞境現場隆重。 王文賢 攝

  「九莊媽」是臺灣臺中新小區民間信仰組織,歷史久遠。一尊媽祖由新小區九個莊頭(現為八個莊)輪流祭祀,依序是新社、山頂、畚箕湖、大南、新社、土城、馬力埔、擺頭店、鳥銃頭等,八莊輪流,其中新社輪二次。

臺灣「九莊媽」繞境現場隆重。 王文賢 攝

臺灣「九莊媽」繞境現場隆重。 王文賢 攝

  一般民間信仰的神祇大部份有其廟宇,九莊媽卻不然,雖然歷史久遠,但迄今未建廟宇,而以九莊輪流的方式祭祀。九莊媽的信仰活動是新社地區獨特的傳統地方文化活動。由於九莊媽信仰之祭祀圈在清朝中期以前即已存在,與新社地方族群發展關係密切,具有古昔新社居民生活傳承意涵,富有傳統性、地方性、歷史性及特殊文化意義與保存價值。

兩岸文化交流活動為臺灣春節添年味

  春節長假期間,臺灣各地紛紛舉辦兩岸文化交流活動。來自雲南的普洱茶香、民族歌舞,來自河北的舞獅、年畫,以及福建的雜技等,給島內的春節帶來濃濃的年味。

  自大年初一開始,「諸事吉祥·雲茶聯誼」茶文化交流活動在高雄佛光山與臺灣民眾見面。每天三場的普洱茶品鑑會座無虛席,並將持續到2月13日。

圖為臺灣民眾體驗普洱茶。圖片為主辦方提供。

  據了解,每場品鑑茶會在沐手禮賓、靜心調息、普洱茶品鑑等內容中,還穿插了茶道美學表演、普洱茶主題講座。專業講師從地理位置、歷史軸線、製作工藝、品鑑技巧等方面向到場民眾傳播普洱茶文化,讓茶友們收穫滿滿。

  雲南省普洱茶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雲鵬女士表示:「很多臺灣朋友表現出對雲南普洱茶濃厚的興趣,我感到非常開心。有幾位茶友每場必到,不斷跟我們茶藝師交流、學習,特別令人感動。」

  來自臺灣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的朱老師是一名茶藝愛好者,每天坐一小時公交車來參加活動。「我喝了30幾年茶,10年前去過雲南,第一次嘗到生普(普洱茶生茶),喜歡得不得了。聽說在佛光山有這個活動,那我一定要來。」朱老師說。

  「河北文化月」活動早在春節前夕就在佛光山拉開帷幕。春節期間,河北的武強年畫、井陘拉花、劉吉舞獅三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同時「登臺」表演,為臺灣民眾假日文化生活增添喜氣。

  其中,武強年畫展將持續到4月7日,現場的製作體驗讓不少參觀民眾躍躍欲試。有著「北獅王」稱號的劉吉舞獅,以粗獷熱烈的表演為大家帶來節日的祝福,在佛光山掀起「獅舞潮」。

  作為河北劉吉舞獅技藝的傳承人,盧春玲說,這是她第一次來到臺灣帶隊表演,希望能與當地的舞獅團隊切磋技藝。「我們的表演結合滄州的武術、吳橋的雜技,比較粗獷兇猛,展示北方人的那種豪壯。希望我們的演出能給臺灣同胞的春節增添歡樂,讓大家喜歡北獅。」

  中原文化寶島行活動也於大年初一在高雄登場,並將持續到2月19日。其中,河南民俗藝術展集中展出136件中原文化遺產珍品,包括「朱仙鎮木版年畫」,針法細密、格調高雅的開封汴繡,以及洛陽剪紙、方城石猴、豫北泥塑等。

  在澎湖舉辦的菊島兩岸藝術節上,福建省雜技團一連三天獻上精彩的節目。全場表演近兩小時,高潮迭起,高超技藝獲得觀眾如雷掌聲。

圖為福建省雜技團表演精彩雜技節目。圖片為主辦方提供。

  表演主題為「幸福啟航」,以「憧憬、啟航、夢想」三段式篇章敘述,由近20個雜技節目及技巧組成,包括《鞦韆》《軟功》《蹬鬥笠》《球技》《單杆》等,其中,《抖槓》《地圈》更是國際獲獎節目。

  澎湖縣長賴峰偉表示,兩岸文化春節交流已邁入第12年,成為鄉親最期待的春節盛事,感謝福建雜技團不辭辛勞遠道而來,為鄉親帶來高水平節目,讓鄉親感受年節歡樂氣氛。

(策劃編輯:任媛;根據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社、你好臺灣網等綜合整理)

相關焦點

  • 臺當局暫緩春節加班機遭痛批:昧於現實 罔顧人情
    昧於現實 罔顧人情  臺當局暫緩春節加班機遭痛批  臨近春節,大量大陸臺胞正準備返鄉,臺當局近日卻拒絕批准行之有年的兩岸春節加班機,大陸東方航空、廈門航空176班飛機恐無法成行,預計影響5萬人次。此舉遭到廣大臺胞和輿論痛批,大陸臺商直斥臺當局「喪心病狂」。
  • 臺灣社工在大陸的首個春節:走村串戶與村民迎新春
    中新社福州馬尾1月21日電 題:(新春見聞)臺灣社工在大陸的首個春節:走村串戶與村民迎新春作者 閆旭來自臺灣的專業社工詩盈,今年第一次在大陸過春節。去年,馬尾區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引入馬尾區新蓮花社會服務中心、馬尾區樂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及福建省博愛扶老救孤慈善基金會等3家社會組織及3名臺灣專業社工,參與「三社聯動」創新社區治理工作。
  • 中國臺灣的春節,街頭鮮見行人,關帝廟裡熱鬧非凡
    這個春節,大家都在牽掛武漢疫情。我也是,剛剛取消了計劃中的所有行程,安安靜靜宅在家裡。有網友神評,沒想到在家躺著,就是為國做貢獻了。今天要說的是一年前的今天,我在中國臺灣高雄過大年,我們去看看臺灣老百姓的過年方式,看看和我們有什麼不一樣?
  • 臺胞痛陳臺當局拒批春節加班機罔顧人情:難道要我們人在囧途
    臺胞痛陳臺當局拒批春節加班機罔顧人情:難道要我們人在囧途 新華社北京/臺北1月19日消息,春節臨近,在大陸的臺胞開始準備返鄉團圓,日前卻聽聞臺灣當局民航主管部門拒絕批准行之有年的兩岸春節加班機,東航、廈航176班飛機恐無法成行
  • 宋楚瑜籲蔡英文:兩岸一家親,先讓臺商回家過年吧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稱,由於臺灣當局以大陸東方航空公司、廈門航空公司使用M503航線及其連接線為由,一直拒不核准兩航空公司春節加班計劃,1月30日,東方航空、廈門航空分別發表聲明,宣布取消所有春節加班機,並指控臺灣一意孤行,拿民眾權益作籌碼。此事引發島內社會對當局的強烈批評和質疑。對於臺灣當局對與春節航班加班計劃設置障礙一事。
  • 兩岸旅遊業僵局是否有解?國臺辦回應指出關鍵
    朱鳳蓮對此表示,民進黨當局以疫情防控為由,全面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單方面關閉了金門、馬祖與福建的「小三通」,並且大面積取消兩岸直航航點,導致目前大陸只剩下4個航點與臺灣直航。這種情況到現在已經10個月了,嚴重影響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廣大臺灣同胞希望能夠儘快恢復兩岸交流,是反映了民意所向。
  • 海峽兩岸少兒小圍爐 歡歌熱舞慶新春
    「兩岸小圍爐」——2020海峽兩岸少兒春節聯歡晚會現場。 呂明 攝中新網福州1月21日電 (葉秋雲)泉州木偶戲、沙縣肩膀戲、扯空竹、京劇、折枝詩……在20日晚舉行的「兩岸小圍爐」——2020海峽兩岸少兒春節聯歡晚會舞臺上,「非遺」元素在《年味那個feel》《國潮京韻》等節目中輪番上演,兩岸小朋友一同歡度新春。
  • 在廈臺企春節後將赴臺灣徵才 提供2200個職位 首站選高雄
    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家瑩透露,協會在春節後將組織170多家在廈臺企赴臺灣徵才,計劃提供2200個職位,涵蓋高科技製造業、物流業、服務業等多個行業。    此外,廈門市臺商協會正在同臺灣1111人力銀行展開合作,對接170多家在廈臺企,春節後到臺灣舉辦招聘會的具體事宜。
  • 大陸遊客自由行人數將歸零 臺灣或每月損失45億臺幣
    對於大陸是否恢復自由行,臺灣旅遊業者並不看好,估計2020年1月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將從2019年的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由於大陸核發的赴臺自由行籤注到1月底期滿失效,若不恢復自由行,2月起赴臺的自由行旅客將開始「歸零」,估計臺灣每個月損失約45億元(新臺幣,下同)觀光收入。
  • 臺灣地名中大量的大陸元素,體現了兩岸人民的親緣關係
    由祖國大陸遷往臺灣的移民都很珍視自己與祖國大陸的親緣關係,特別注重地緣和血緣關係的延續和推展,這也是當今臺灣姓氏眾多的原因。歷史上遷往臺灣的移民中,有些人因種種原因而再也沒有回過故鄉。>、嘉義市新東區的雲霄厝、嘉義縣禺路鄉的江西村、彰化市漳西區的大埔,以及屏東縣的潮厝村、花蓮縣的客人城、基隆市的興化坑、新竹市的金門厝、桃源縣的平鎮鄉、廣興裡等等、也會發現它與祖國大陸的關係。
  • 臺灣布袋戲:臺灣年味裡最傳統的流行元素
    《臺灣年味》布袋戲迷們,你們有福了!在豬年來臨之際,臺灣霹靂布袋戲中的素還真、風採鈴、花信風等經典角色,向廈門衛視觀眾拜大年了!每年春節期間,臺灣各地都會舉辦形式各樣的廟會,展現特色民俗文化。春節期間高雄市舉辦霹靂藝術科幻特展臺灣霹靂布袋戲經典人偶在夜市中與民眾互動布袋戲表演是臺灣廟會的"常客",近年來,臺灣的霹靂布袋戲經典角色嘗試突破傳統,走下戲臺,與民眾進行一對一互動遊戲,在玩樂中體驗年味。像是春節來臨,臺灣霹靂布袋戲經典人偶及模仿者走進臺北士林夜市玩快閃,瞬間引爆現場人氣。
  • 兩岸經濟誰依賴誰?大陸學者:兩岸合作是臺灣保持增長的依靠
    日前民進黨發言人所謂「臺灣地區對中國大陸出口的增加,證明中國大陸需要臺灣」相關言論引起熱議。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盛九元日前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他表示,民進黨發言人持續炒作「兩岸經濟誰依賴誰」一議題,其核心就是要將兩岸經濟合作「泛政治化」,為民進黨「反中去中」張目。
  • 祖國大陸願意對臺灣開放航線
    主持人:我們聽到臺灣當局多次有這樣的一種表述,他就認為如果兩岸進行對飛的話,可能會影響到臺灣這種安全,那麼安全是他們最大的考量,但是從今年的這個「春節包機」的成行,到這一次大陸允許臺灣的航班飛越大陸領空等等,那麼就有輿論,有這樣的評論,就認為說大陸在這方面展現了足夠的一種善意,那麼所謂這種民航的飛行與政治應該是無關的,對此您有什麼樣的看法?
  • 大陸直飛臺灣新增4航點 山東煙臺1日直航首飛
    新華社濟南2月1日電(記者鄧衛華)隨著山東航空公司「全運號」波音737-800飛機2月1日15時50分從煙臺萊山機場騰空而起,滿載著153名旅客飛往寶島臺灣,2010年大陸新增4航點直飛臺灣航班就此拉開帷幕。    記者從山東航空公司獲悉,煙臺直飛臺灣航線由山東航空公司執飛,每周一、三、六15時50分從煙臺起飛,18時20分到達臺北桃園機場。
  • 兩岸經濟增長,臺當局:大陸根本離不開臺灣
    導讀:近年來,大陸和臺灣地區的貿易往來逐漸增高,如今,大陸已成為臺灣地區最大的貿易順差地。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今年的「兩岸企業家峰會」針對逐漸增加的「出口額」給出了答案。從會議數據中不難看出,臺灣地區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間維持增長的經濟狀況,很大的原因來自大陸。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將難以實現。但是臺灣陸委會卻認為,從臺灣地區的「出口額」能看出,大陸非常依賴臺灣地區「出口」的商品。
  • 品味臺灣私旅|春節親子行程大放送
    在2015年的春節長假裡,帶著孩子暫時告別城市,親子共遊臺灣的幸福後山「花蓮」-享受自然生態,生活藝術,田園風光邊玩邊體驗。
  • 大陸經濟很依賴臺灣?專家:兩岸互相依賴才是真相
    臺灣中時新聞網今天發表作者為胡勇的署名文章,摘編如下:在兩岸對抗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任何風吹草動似乎都能激起唇槍舌劍。前不久一組兩岸最新貿易資料的公布就引發針鋒相對的解讀。一方大談臺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度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則聲稱大陸十分依賴臺灣。
  • 臺灣銀行業界首次公開發售大陸金銀紀念幣
    原標題:臺灣銀行業界首次公開發售大陸金銀紀念幣  新華網臺北2月2日電(記者陳思武、李寒芳)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金銀紀念幣2日開始在臺新銀行的島內98間分行同時公開發售。這是臺灣銀行業界首次公開發售大陸金銀紀念幣。
  • 一個臺灣設計師在大陸的十三載
    年屆不惑的臺灣室內設計師張榮華,這樣評價自己在大陸西部地區的13年創業歷程。  初從臺北到成都時,張榮華對西部地區與大陸東部省份、與臺灣的明顯差距感到震驚。「公司裡20人共用5臺電腦,因為一部筆記本就抵得上公司職員一整年的薪水。」他說,當時在臺灣,一人一部電話是企業標配,而在成都,公司一個部門才有一部電話。
  • 《熊出沒·狂野大陸》笑淚交織成為春節觀影首選
    即將於大年初一上映的「熊出沒」系列第七部大電影《熊出沒·狂野大陸》,今日曝光終極預告及終極海報,「熊強組合」遭遇重大挑戰,笑料不斷冒險升級,主題溫馨感人走心,將為春節家庭觀眾奉上不一樣的觀影體驗。狂野大陸春節狂歡不打烊按動按鈕全家開啟冒險之旅在最新曝光的終極預告中,遊客可以自由探索狂野大陸,按動變身手環即可隨心所欲變身飛禽走獸,在天空翱翔、草原奔跑以及海洋暢遊,還能與隊友組隊突破層層關卡爭奪百萬大獎,與不計其數的「動物人」展開限時較量,穿梭沼澤森林、沙漠戈壁、高山峽谷、冰山雪地……感受各種地貌環境和自然景象帶來的視覺奇觀與趣味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