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的春節,街頭鮮見行人,關帝廟裡熱鬧非凡

2020-12-14 懶遊的故事

這個春節,大家都在牽掛武漢疫情。我也是,剛剛取消了計劃中的所有行程,安安靜靜宅在家裡。有網友神評,沒想到在家躺著,就是為國做貢獻了。今天要說的是一年前的今天,我在中國臺灣高雄過大年,我們去看看臺灣老百姓的過年方式,看看和我們有什麼不一樣?

高雄的春節格外的冷清,本圖是上午九點半的鬧市街頭,大陸的春節街頭人也比較少,但也沒冷清到這種程度,我就好奇了,老百姓都去哪裡了?他們是怎麼過年的?

大家可能都知道吧,高雄有一處地標建築——85大樓,就在我的住處旁邊。現在看起來不太起眼的高雄85大樓,有著自己的上世紀的輝煌。高雄85大樓又稱東帝士85國際廣場,地上85層、地下5層,高378米。始建於1989年,1997年投用。在臺北101完成之前一度是中國臺灣最高的建築物。

我本日要去的高雄意誠堂,就在85大廈的對面。高雄意誠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9年,當時建有草寮神壇,奉祀文衡聖帝、孚佑帝君和諸葛武侯等三恩主。意誠堂歷史悠久,神威顯赫,香火鼎盛。2015年正式改名為「高雄意誠堂關帝廟」。

與街道上行人稀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裡人潮洶湧,看起來都是附近的街坊,是一個盛大的聚會吧?快去看看,大家在做什麼?

令我稍感意外的是,來關帝廟的還有很多的年輕人,大家開心地交談著,像是一次愜意的郊遊遠足。

在關帝廟前的臨時搭起的亭子裡,有一組由老年人組織的樂隊,正在演奏悅耳的民樂,透著那份親切。

感覺像極了我們的社區老年人活動中心的活動,大家都很認真。在中國臺灣旅行,對於我們東北人真的感覺很稀奇,對什麼都好奇的樣子,是不是很幼稚?如果福建的朋友來臺灣,那種熟悉的味道會取代稀奇感,從方言到生活習俗,毫無違和感。

在樂隊的旁邊,也就是關帝廟的門前,是讓大家喝粥的地方,是不是考慮到大家來得比較早,這會兒可能有點餓。這粥的名字太吉利了,叫做「開運粥」。關帝廟裡的人太多了,眾多的志工都在幫忙,像極了我們社區裡那些可愛熱心的阿姨。

開運粥,見者開運!在我拿起相機想拍下開運粥三個字時,忙碌中的阿姨特意換了一下位置,把牌子讓出來,讓我拍照。特別喜歡這樣的感覺,一種淡淡的溫情縈繞著你。

老人在喝開運粥,就是小小的一碗,幾口就可以喝完,大家都圖個吉祥如意吧。說幾句閒話,每當我舉起相機,琢磨一下怎麼構圖,不經意一回頭,就會發現你的身後可能有幾個人。當日關帝廟裡人員眾多,我一定是妨礙了別人通行,但他們總是平心靜氣地站在那裡。你拍完後,人家再從你的眼前走過。今天回想起當日的場景,仍心存感動。

關帝廟外面還有這樣一個區域,是接待大家捐款捐物的場所,長桌後面是志工。圖中長桌後的右一,就是接待我的老媽媽。老媽媽已經70歲了,做志工幾十年了。

老媽媽熱情接待了我,我捐了100臺幣,合人民幣20多元,老媽媽還讓我籤上名字,開具了收據。

喝過開運粥,我們到關帝廟裡面去看看。這裡是大殿的外走廊,算是休息區吧,大家都在開心的聊著天,吃著開心粥,很和諧的畫面。

老奶奶坐在輪椅上,將100元臺幣放進功德箱裡。大家有的在捐款,有的在請關帝廟的平安符,據說很靈呀。

大殿裡有很多的香客,一派熱熱鬧鬧的場面,寺廟裡不是都很安靜的嗎?這裡有點不一樣。

關帝廟的一樓主祀南天主宰文衡聖帝,關老爺由於其忠義和勇武的形象,備受中華文化歷代推崇,多被尊稱為「關聖帝君」或「聖帝」等,聖帝的精神是仁義禮智信兼具,神格極高,聖帝素覽春秋,幼時即讀孔孟之聖賢書,以孝悌為先,修身治國為本,所以儒宗神教奉為五文昌之一。聖帝祖生前精於理財,發明簿記法,具有會計之才能,故也被奉為生意人的「財神爺」。

觀察了一會兒,好像理出點頭緒。進大殿後,先要排隊在這裡請法師「除穢」。一位法師揮動旗幟,香客靜坐。新春「除穢」,顧名思義,就是請法師去除自己上一年的汙穢。

法師揮舞旗幟的樣子很帥氣,動作連貫,一氣呵成,一分鐘可以完成一位香客的除穢,效率很高。

香客「除穢」後,再到這裡排隊去上香「開運」,期待新年好運相伴。

大殿的兩側,有若干點燃香燭的煤氣點火裝置,又環保又方便,很先進吧。

虔誠上香的老人們

香案上的貢品擺的滿滿的。

關帝廟外的公示板上,預告著關帝廟一年一度的最好玩的乞龜活動。意誠堂關帝廟的乞龜巡遊是高雄每年正月十五的重要節慶活動,乞龜活動始於1958年。乞龜祈福活動結束後,「龜」中的米糧將全數發給當地的低收入戶和其他弱勢群體,一年比一年的規模大。返程時在福建泉州天后宮也參加了盛大的乞龜活動。

高雄愛河畔

可能我們大多數人都對宗教不太熟悉,但我愛上了這裡的氛圍,大家沒有對寺廟敬而遠之,寺廟更沒有拒人千裡之外,而是把宗教很好地融入到了老百姓的生活中,那種融合潤物細無聲,每個人都享受其中,這才是我心中宗教的本來模樣。昨天發文,文後網友的評論振聾發聵,兩岸同宗同源,搞分裂就是痴心妄想!你怎麼看大年初一,臺灣的老百姓是咋過年的?濃濃的中國味

相關焦點

  • 臺灣春節裡最好玩的寺廟,進門先蓋戳,還得「金蟬脫殼」
    寫在前面:昨日文後,有網友硬核評論,看臺灣老百姓拜的神就知道,誰妄圖搞分裂,絕對是痴心妄想!大家都宅在家裡吧?我也是,才退訂的機票,終止了新春旅行計劃,現在看起來太明智了。宅在家裡的日子,要靠回憶過日子了,今天就說說去年春節在中國臺灣高雄的趣事,頭一次感覺寺廟這麼好玩。次大年初一,我要去的是高雄新莊天后宮。從住處的三多商圈站坐紅線捷運到生態園區站下車,步行1公裡左右趕到新莊天后宮。大年初一的高雄街道上冷清得不得了,但各大寺廟卻熱鬧非常,我這一天去了關帝廟、葫蘆尾福德宮和新莊天后宮,要說最有意思的,當屬天后宮。
  • 大年初一的高雄,高雄最有名的關帝廟裡,熱鬧非凡
    我在高雄過大年,接上文,闊別一年後,再訪高雄關帝廟,關帝廟就在高雄地標85大廈的對面,很好找。一年過去了,可憐的我,依然對宗教懵懵懂懂的,慚愧。上文說了,大年初一的上午,大街上空蕩蕩的,到底人都去哪了?其實,大年初一,在高雄,大家都回去寺廟。
  • [兩岸春節]臺灣春節裡的大陸元素
    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臺灣「春運」(春節疏運)31日正式拉開帷幕,今年長達9天的春節連假也即將在2月2日開啟。臺灣交通主管部門預計,由於今年春節連假天數長、預測天氣又不錯,公路車流和機場旅運量均有望創歷史紀錄,春節疏運面臨考驗。  得益於網絡訂購票的便利,上午9時的臺北車站售票大廳裡,排隊買票的乘客不算很多,平均每列隊伍不足十人,秩序井然。
  • 關帝廟匾額經典賞析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祭祀、崇信、膜拜關公的活動,幾乎進入了中華各行、各業、各階層民眾所有的社會活動及精神思想領域。關帝廟是人民群眾紀念、崇奉、祭祀關公的主要場所。作為承載、傳播關公文化和寄託全民關帝信仰的主要物質載體,關帝廟的興建、發展史,見證了關公神化聖化的歷史過程,也見證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 摩託車漫過臺灣街頭
    孫勇     頭次看到那麼多人摩託車漫過臺北街頭,我還以為碰上了一個盛大的民間環城摩託車賽事。  臺灣地區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屬於發達經濟體。在外地人的想像中,臺灣的的私家小轎車普及率應該是很高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最近,我去臺灣旅遊了一番,發現臺灣人開小轎車的並不多,普通民眾出行以乘坐公交、自駕摩託車為主。
  • 蔣介石與禹州「倒座關帝廟」
    此說蔣在禹只停了一天;文中的「縣商會落腳」,即西大街的「關帝廟」,當時是縣城最大的一處關帝廟,縣商會駐此。 可是王伯驤在回憶中卻說,蔣曾親自告訴他,蔣某在禹州倒座關帝廟「特地在那住了三晚上。」筆者信此說法。因為此是當事人蔣介石的回憶,更具有可信性。 再者,這「倒座關帝廟」確實「特別」。
  • 舊時每年五月舉辦廟會 十裡河關帝廟究竟在何處?
    但是此文對於十裡河關帝廟的舊址以及歷史介紹不多,筆者在網上查閱,關於它的資料很少,只有《燕京歲時記》這樣記載:「十裡河關帝廟,在廣渠門外。每至五月,自十一日起,開廟三日,梨園獻戲,歲以為常。」這引起了筆者的興趣:十裡河關帝廟在哪?
  • 我國唯一不能修關帝廟的地方,方圓15裡不準祭拜關羽,原因詭異
    其中關帝廟(關廟、武廟)比文廟還要多出許多,除了中國,當今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也建有關帝廟30000餘座,其中日本和馬來西亞就有1000多座關帝廟,由此可見,世人對關羽的尊崇之情。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我國有一個地方,不但不修建關帝廟,甚至規定周邊7公裡都禁止祭拜關羽,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臺灣街頭藝人的追夢之旅
    臺灣人力機構104人力銀行20日舉行的「街頭藝人——肥皂箱上的夢想」分享會上,6位臺灣街頭藝人代表分享了追夢故事。他們有的家境貧寒、生活艱困,有的出身書香世家,有研究大氣汙染的科學家,也有世界吉尼斯記錄的保持者。
  • 我國唯一不準修關帝廟的地方,也不能祭拜,這是為何?
    然而在《三國演義》的描寫裡,關雲長似乎成了「武聖」級別的猛將。可是在民間傳說裡,關羽一下子成了「帝王級別」的聖人。忠義無雙,武藝超群,才華過人,這些都是關羽的標籤。歷史上,關羽在年輕時秒殺了顏良,並且在老年時通過水淹七軍活捉了于禁,甚至達到了威震華夏的地步。在演義裡,羅貫中老師十分厚愛二爺,還給他強加了「溫酒秒華雄」、「誅殺文丑」、「過五關殺六將」的戲碼。
  • 【遊山西·讀歷史】解州關帝廟 一部忠義文化的歷史教科書
    中國歷史上有兩位聖人,文聖人是孔子,武聖人是關羽。關羽作為東漢末年蜀國名將,敗走麥城被孫權斬於臨沮之後,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裡。山西解州作為關羽的故鄉,解州關帝廟就是關羽,民間尊為關公的魂歸之處。解州關帝廟,一部寫滿關公忠義仁勇的教科書,展示出彪炳日月的浩然之氣。
  • 電影《熱血街頭》20日公映 精彩看點搶「鮮」爆
    電影《熱血街頭》20日公映 精彩看點搶「鮮」爆     青春動作電影《熱血街頭》將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
  • 感念臺灣捐款賑災 日本老人在臺灣街頭鞠躬(圖)
    大勢勝戴著白色帽子,穿上印有「我愛臺灣」的白色T恤,騎單車、或步行、或以大眾運輸工具代步,和奧村君惠走在臺北、新竹、桃園、臺南、高雄、屏東等街頭,拿著友人協助翻成中文的傳單,遞給路過的民眾。   許多人好奇接過來看,上面寫著「很感謝三年前臺灣在東日本大地震時,在最快時間捐助大筆善款,去年是有生以來初次在臺灣過冬,因為臺灣人的熱情讓我感受到無比的溫暖,今年冬天滿懷著溫情又回到臺灣,感謝所有的臺灣人。」   大勢勝說,不少人看了傳單後了解他們的意思,也鞠躬以日文回應:「阿里阿豆!阿里阿豆!(謝謝、謝謝)」。
  • 漫步臺灣高雄街頭,最愛小巷子裡的煙火氣
    高雄街頭的特色建築——大立百貨,它的對面就是著名的城市光廊。這樣的大廈在高雄,乃至整個臺灣,並不是很多。是地震帶的緣故,還是其他什麼原因?不得而知。這個小巷子裡有個小市場,相比那些精緻的景區,我更喜歡這樣的地方,這裡有著活色生香的煙火氣,這才是真正的生活。看著一個個排擋裡的熱鬧景象和瀰漫滿條街的香氣,讓我毫無抵抗力,趕緊排起隊來。我挺喜歡臺灣的排隊文化,大家不急不躁,秩序井然。這是我的第二次臺灣行了,多少有了點經驗,吃飯時,看誰家人多就去誰家,特別是這樣大排檔,都是做街坊生意的,品質肯定錯不了。
  • 解州關帝廟和常平關帝廟景區年內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門票!
    從山西解州關帝廟文物保管所了解到,為了表達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醫務工作者的敬意,解州關帝廟和常平關帝廟景區今年將向全國醫務工作者施行免門票政策。
  • 日本人為什麼不過中國春節?為了學習歐美,居然把春節時間改了
    值此新春佳節,中國人民正在開開心心的同家人吃團圓飯,看春晚。與此同時,中國的春節也受到了國外人民的熱切關注,其中,許多日本人也為中國的春節送上了自己的祝福。然而,日本人到底過不過春節呢?實際上,日本的"春節"早在公曆1月1日至1月3日(相當於我們的元旦)就已經過完了。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取消了原來的農曆"春節",改為過元旦這個年。
  • 從泰國到加拿大,全球多地慶祝中國春節
    參考消息網1月23日報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月21日報導稱,除了中國,全球不少大城市的唐人街也開展了春節慶祝活動,讓人們可以感受中國文化的風採。  英國利物浦  報導稱,如果你想在英國慶祝中國春節,那就不能錯過利物浦。
  • 品味臺灣私旅|春節親子行程大放送
    在2015年的春節長假裡,帶著孩子暫時告別城市,親子共遊臺灣的幸福後山「花蓮」-享受自然生態,生活藝術,田園風光邊玩邊體驗。
  • 45年前《八百壯士》上映,歌聲「中國一定強」響徹臺灣街頭
    在引起網友激烈討論的同時,《八佰》也引起了不少臺灣同胞的關注,觀影前的期待,觀影后的震撼,都融入在他們的言語之中。 有些滿懷期待的臺灣網友急切地問:「臺灣有上映嗎?」 而知道臺灣需要抽籤上映大陸片的臺胞只能遺憾表示:「可惜臺灣看不到。」
  • 徵服大陸的韓國性感街頭時尚服飾 -- LIPHOP臺灣快閃店盛大落幕
    自2010年成立上海分公司以來,LIPHOP完成了為期5年的市場調查,拋開知名品牌,於2015年完成了中國北京超大型商場(DDMALL)的入駐,引發了眾多熱議話題。此後,LIPHOP成功地提高了中國市場的佔有率,此次快閃店活動中,LIPHOP的超高人氣再次得到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