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與禹州「倒座關帝廟」

2020-12-09 騰訊網

文 圖:餘世城

1937年版民國《禹縣誌》在1929年9月的「大事紀」中記道:「蔣總司令督師蒞禹。」解放後1989年出版的《禹州市志》「大事記」保留了這一記載,只是口氣有所變化,時間記述得更具體了。稱:「1929年「10月8日,蔣介石督師來禹縣。」

2003年禹州市政協編印的《禹州文史》第十三輯,發表了楊玉潤先生的長文《禹縣民間歷任縣長事略》,文中把「蔣來禹」之情況說得更具體一些了,而時間卻提前了一年。文中說:民國17年九月初六,即陽曆1928年10月8日,「國民黨軍顧祝同部駐禹。總司令蔣介石督師蒞禹」,「在禹縣商會落腳,當天又離禹。」

2018年3月12日,禹州著名「國軍一門三將軍」之中將王伯驤的兒子王臺生先生,從英國回禹省親時也談及「蔣來禹」的情況。他說:「(1930年)蔣馮閻中原大戰後,(馮軍)整編為以蔣為統一的中央軍,蔣在初次與家父王伯驤見面吃飯時」,蔣與家父說:禹縣有「全國唯一的倒座關帝廟,我很喜歡,我巡視過那,還特地在那住了三晚上。」(此詳情後文有敘)

以上《禹縣誌》、《禹州市志》、《禹州文史》以及王臺生先生轉述其父王伯驤將軍的回憶,均作出了證明:蔣介石確實到過禹縣(禹州);而作為民國時期的「國民政府主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軍委會委員長」、執政的「國民黨總裁」的蔣中正到禹督師,在禹縣民國史上也算是一件不可小視、不可不記的要事。

但是,以上褚記在時間、地點及情形等方面相互多有矛盾,尤其在歷史背景方面均缺乏記述和分析,有損於這一史料的份量和價值。

筆者僅作如下小考和論說,力求還原其真相。

1、關於蔣來禹時間

《禹縣誌》記為民國18年即陽曆1929年九月,《禹州市志》亦如是說,只是把「九月」換算為陽曆「10月8日」。

筆者認為,《禹縣誌》是原始記載,《禹州市志》編者又作了些調查,把陰曆換算成了陽曆,兩志的「民國18年(陽曆1929年)」的記述,應是正確的。而「楊文」(楊玉潤先生文)說蔣「民國17年(陽曆1928年)九月初六,即陽曆10月8日」來禹,則不確。因查蔣氏生平史料得知,1928年10月8日,蔣介石正在南京就任「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隨後與夫人宋美玲一起赴無錫作「觀光遊」。此時他不可能在千裡之外的小禹州。

2、關於蔣在禹停留的地點和時日

對此,《禹縣誌》和《禹州市志》均無明確記述。而楊玉潤先生可能作了些調查,在其文中說:「蔣介石督師蒞禹,在禹縣商會落腳,當天又離禹。」此說蔣在禹只停了一天;文中的「縣商會落腳」,即西大街的「關帝廟」,當時是縣城最大的一處關帝廟,縣商會駐此。

可是王伯驤在回憶中卻說,蔣曾親自告訴他,蔣某在禹州倒座關帝廟「特地在那住了三晚上。」筆者信此說法。因為此是當事人蔣介石的回憶,更具有可信性。

再者,這「倒座關帝廟」確實「特別」。禹許大地在三國時期是魏之京畿重地,關雲長「千裡走單騎」故事的開端就發生在這裡。因之禹縣有許多「關帝廟」,僅城內就有七座。而位於西城的這座,一反廟宇建築「座北朝南」的常規,卻是「座南朝北」,因稱「倒座關帝廟」。這個特別的地點、特別的名稱,禹縣僅有,全國罕見,很容易讓人記懷。老蔣來過、住過這個特別地方,記住了這個地方,是很正常的。

「楊文」中所說的「商會落腳」地,也是關帝廟(西街),兩廟相距也就幾百米。筆者分析,蔣來禹是駐在倒座關帝廟,又在西街關帝廟參加過商會的活動。三日後離禹。

3、蔣來禹的政治背景

蔣介石此時來禹,當然不是為了觀光旅遊,更不是考究那關帝廟為什麼「倒座」?主要是出於政治、軍事的需要。

1928年,可謂蔣介石春風得意馬蹄疾之年。他領導完成了北伐,形式上統一了中國;他經過一番政治鬥爭當上了國民政府主席,成了民國的「領袖」。但是,1928年的統一併沒有換來和平,曾經一起戰鬥的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卻撕破臉皮而刀兵相向。先是在1929年3月至6月爆發了「蔣桂之戰」,最後以白崇禧、黃紹竑敗逃越南,李宗仁通電下野而告終。

隨之又醞釀起「蔣閻馮中原大戰」。1929年5月中旬,蔣介石收買馮軍韓復渠、石友三,力控河南,蔣馮矛盾加劇。10月初,馮部西北軍將領宋哲元、孫良誠等27人通電反蔣,戰火即將燃起。其時,閻、馮、李等各實力派都在中原大地部署兵力,與老蔣在此決一雌雄。就是在這個緊要時刻,蔣介石來到了中原腹心之地禹縣。很顯然,他是為在中原布陣戰敵而至的。

《禹縣誌》記載,隨從並保駕老蔣來禹的是蔣的嫡系顧祝同。顧氏這時是剛剛因在「蔣桂戰爭」中立功,而榮升為第一軍軍長並獲「寶鼎勳章」的將領。他是蔣的「五虎上將之一」和「八大金剛之一」。在即將開戰的中原大戰中,他被蔣任命為國軍隴海線右翼總指揮。後來的戰事證明,他沒有辜負蔣的重用;他在這一職務上,指揮國軍一舉突破馮軍的防線,為打敗馮軍立下戰功,第二次獲「寶鼎勳章」。

他隨蔣駐禹,可謂是他榮升路上的一個前站。

4、「軍閥重開戰,灑向人間都是怨」

筆者在考察蔣來禹以及來禹前後這一時段的史實時,不可忽略的是,中共領袖毛澤東曾有詩作對之作過精彩評說。我指的是毛澤東1929年秋(那時蔣剛好在禹縣)在福建「蘇區」寫的詞《清平樂·蔣桂戰爭》。毛澤東寫道:

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

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紅旗越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詞的下半部分說的是紅軍在南方開展土地革命的盛況,此情與禹縣當時的實際相距甚遠。而詞的上半部所講「軍閥重開戰」,「灑向人間都是怨」,則是對蔣來禹時實情的寫照。民國《禹縣誌》記載:

1929年春,「兵匪旱蝗交虐,越春大飢」。4月20日,韓復渠過禹。6月,北洋陸軍第四師長張勵生駐禹。8月,馮玉祥部魏鳳樓師駐禹。10月,國民軍第六軍長劉春榮駐禹。11月,新編陸軍第四師長劉桂堂(原為山東巨寇)駐禹。每每軍爺駐禹,都「徵餉搜搶,四鄉騷然」。

1930年「中原大戰」時之禹州,更是淪為戰場,時為蔣軍陣地,時為馮軍據點,時為南軍轟炸目標,時為晉軍地盤,禹縣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民國《禹縣誌》記載,1930年初,新編第四師劉桂堂部駐禹月餘,禹民「月供五萬餘圓,意未饜,乃閉城大括,按貧富勤派十四萬圓。」離禹「前夕縱兵大掠,並劫人勒贖。既出城,沿途掠牛車千餘輛。」夏,馮軍魏鳳樓、席液池等師駐禹,與蔣軍激烈交戰。南軍飛機轟炸,禹東北境盡為戰場,禹民傷亡慘重。

可是,老蔣對此卻全然無動於衷。

5、老蔣情露「倒座關帝廟」

蔣介石來禹部署「中原大戰」,我們只能作如上的大致分析。但他本人對禹縣卻留下了一段多情、生動的記憶,後人把這段記憶留傳了下來,這是很幸運的。

此情要從禹縣槐蔭街王家「國軍一門三將軍」的王伯驤中將說起:

王伯驤(1898-1978),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他在北京「內務部警官高等學校」畢業後,參加西北軍,在馮玉祥將軍身邊任隨從參謀,官至中校。他隨馮玉祥參加了「寧漢和談」、「北伐」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中原大戰」西北軍敗,馮玉祥退出軍界隱居泰山,其原部被蔣改編為國軍第二十六路軍,伯驤隨任該軍二十五師參謀長。抗戰爆發,任國軍第二十六路軍三十師少將參謀長,率部參加了許多著名戰役。大約就是在此期間,蔣介石與王伯驤在一次飯局上相遇,他們交談了一段關於蔣與禹縣和與禹縣倒座關帝廟的故事。

在飯桌上,蔣親切地問伯驤:「我聽說你是河南人,河南哪的人呀?」王答:「我是禹縣人。」蔣一聽就說:「禹縣好地方呀!我去過,那裡有個全國唯一的倒座關帝廟,我很喜歡,我巡視過那,還特地在那住了三晚上。而且還向關帝還過願呢!」王回答:「倒座關帝廟就在我家祖宅邊上,我很熟,小時候常到那裡玩呢!而且我爺爺、我父親及我小時候,在過年過節或年三十時,都會把家蒸的幾鍋饅頭送到廟裡,放帳給叫花子吃。」蔣得知槐蔭街王家就在該廟附近,王家還在廟裡放帳食物給要飯的窮人,冥冥之中忽然想起了他的老母親,就情不自禁地向王貼近些說:「我母親也是王氏,我們還算是一家人呀!」蔣說著就把碗裡的菜親自撥到王的碗裡,說他「最近牙痛,吃東西不得勁……」。

看來他對禹縣這個「倒座關帝廟」,不僅似曾相識還似曾有恩,不然他在此還什麼「願」呀?老蔣是真動了情。老蔣為什麼這樣動情,為什麼在這裡念母懷祖?確實值得我們中原人細細體味。

王伯驤將軍也非常珍視老蔣關於對禹縣故鄉的這些回憶和談話,他對自己的子女和家人經常講起這些往事。伯驤之子王臺生牢牢記往了老蔣與父親的這段談話。

2018年3月12日,王臺生先生在堂兄王金生的陪同下,帶著對祖籍故鄉的眷戀,從定居的英國回到禹州探訪考察,禹州市的領導熱情接待了他,並全程相伴。

王先生回禹考查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查找老蔣與父親交談過的那個「倒座關帝廟」。他在禹州市政府官員的陪同下,頗費了一些周折,終於找到了廟的原址,但已面目全非。遠遠望去已找不到該廟的任何蹤跡,唯一留存的一個大殿也被住戶掩蓋在新修的房屋中。站在隔壁的房頂上向西望去,尚能看到大殿的房頂和屋脊,依稀保留著昔日的風採,其磚瓦和屋簷依然精美細緻。

當年的談話人老蔣和王伯驤先生都早已在臺灣作古,禹州這座老廟也早已消失,空留「倒座街」牌仍堅守於斯。

在這裡,王臺生留了影,鄭重地把其父與蔣的談話又複述了一遍。陪同的故鄉工作人員羅世偉同志作了記錄和整理,發表在了禹州市委、市政府機關刋物《今日禹州》2018年第三期上。

禹州民國史上的這一珍貴史料終於保存下來了。

筆者暢想,何不在「倒座街」開發一歷史文化旅遊景點,賦予看點者四:一曰禹州的「關帝文化」;二曰此廟「倒座」之奇;三曰軍閥「灑向禹縣都是怨」;四曰老蔣在此懷母並「還願」。……

(2020.7.25於北京七石齋)

相關焦點

  • 雷公故裡禹州方山——禹州第一網
    禹州是黃帝時期熊氏部落的主要活動範圍和核心地帶,黃帝訪廣成子問道的故事發生地逍遙觀就在禹州,並在修道中寫出了著名的《黃帝內經》。雷公是上古醫家,相傳雷公為黃帝眾多懂醫學的臣子之一,精於針灸,通九針六十篇。《黃帝內經》中的「著至教論」、「示從容論」、「疏五過論」、「徵四失論」等多篇,都是以黃帝與雷公討論醫藥問題的形式寫成的。
  • 他在花園口關帝廟磕三個頭後,致使千萬人流離失所,89萬人喪生
    蔣介石思慮後,決定決開(掘開)大堤,放出河水造成地障,以阻止和遲滯日寇的進攻,為我軍機動爭取時間。 蔣介石將決堤的任務交給了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組織實施。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則將掘堤任務交給了商震指揮的第20集團軍。商震下令由39軍新編第8師蔣在珍師擔任決堤任務。 蔣在珍決定由新8師作戰參謀熊先煜來主持決堤工程。
  • 舊時每年五月舉辦廟會 十裡河關帝廟究竟在何處?
    但是此文對於十裡河關帝廟的舊址以及歷史介紹不多,筆者在網上查閱,關於它的資料很少,只有《燕京歲時記》這樣記載:「十裡河關帝廟,在廣渠門外。每至五月,自十一日起,開廟三日,梨園獻戲,歲以為常。」這引起了筆者的興趣:十裡河關帝廟在哪?
  • 南通有座「水關帝廟」 還和革命先輩有交集
    晚報訊 3日, 市新四軍研究會會長陸玉明帶領相關人員,來到港閘區陳橋街道鎮海關帝廟,踏訪70年前革命先輩足跡。
  • 2020《中國好聲音》全國海選禹州賽區正式啟動-禹州第一網
    在此慶祝一下《中國好聲音》全國海選首次走進禹州啦禹州的今天正在緊跟著新時代的步伐大步前進流行音樂文化的發展正激發著全民文化創造的新活力1月8日2020《中國好聲音》全國海選禹州賽區啟動儀式在梨園酒店正式召開丨華建勳2020《中國好聲音》全國海選禹州賽區賽事活動,由禹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禹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禹州市華悅廣告傳媒有限公司、禹州市藝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禹州市音樂舞蹈家協會協辦;同時,本次活動還得到了禹州市融媒體中心、潁河網
  • 關帝廟匾額經典賞析
    遍布神州各處的關帝廟,既懸掛有歷代帝王封賜的匾額,也有歷任官員、士農工商、各個階層信眾敬贈、祈福或還願的匾額,這些匾額跨越時空,被很好地傳承和保留下來,成為關帝廟的重要組成部分。關帝廟匾額歷史悠久,寓意深遠,雖歷盡歲月滄桑,至今仍從題匾中感受到關帝正氣浩然、威靈顯赫的英武神韻,充分體現了關帝信仰習俗影響的深遠。
  • 【遊山西·讀歷史】解州關帝廟 一部忠義文化的歷史教科書
    山西解州作為關羽的故鄉,解州關帝廟就是關羽,民間尊為關公的魂歸之處。解州關帝廟,一部寫滿關公忠義仁勇的教科書,展示出彪炳日月的浩然之氣。初秋時節,記者來到解州關帝廟參觀遊覽,深切感受了關公忠義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個始創於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的關帝廟,距今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
  • 禹州2020年將迎來大爆發,沙陀湖、胖東來!全民沸騰!
    禹州: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不斷有人湧來,也不斷有人離去~在感嘆時間過得飛快的同時~禹州的好消息更是多到爆棚!面對又一次大爆發的禹州,你期待2020年的禹州嗎?作為連接禹州西城區與潁北新區潁雲小鎮的重要橋梁,潁雲橋項目的建設,一直牽動著禹州百萬群眾的心,在日前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中,正式提出:加快潁雲橋項目建設。
  • 一群失業軍官,竟然鬧到蔣介石住所,這場鬧劇是背後原因是什麼?
    1945年夏天,抗日戰爭接近了尾聲,蔣介石弄了一個騷操作「裁軍」,一些中下級的國民黨軍官,首當其中。更讓人氣憤的是,這些軍官為抗日戰爭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活下來,竟然只得到200元法幣的遣散費。今天的主角——李渾,就是被裁掉的一員。回到家鄉之後,大戰剛過,滿目瘡痍,無以為生。
  • 我國唯一不能修關帝廟的地方,方圓15裡不準祭拜關羽,原因詭異
    其中關帝廟(關廟、武廟)比文廟還要多出許多,除了中國,當今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也建有關帝廟30000餘座,其中日本和馬來西亞就有1000多座關帝廟,由此可見,世人對關羽的尊崇之情。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我國有一個地方,不但不修建關帝廟,甚至規定周邊7公裡都禁止祭拜關羽,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周定王雙城記:就藩開封歸葬禹州
    2020-11-04 12:40:54 華夏經緯網
  • 我國唯一不準修關帝廟的地方,也不能祭拜,這是為何?
    尤其到了清代,那時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江山,還到處誇大地宣傳了關羽的英雄事跡,於是全國興起了「修關帝廟」的狂潮。中國古代的百姓比較信奉神靈,因此各地一般都修有土地廟來供百姓祭拜求願。可是到了清朝時期,全國的關帝廟總數幾乎能夠比美土地廟了。這就是清皇帝為了自己統治需要而故意宣揚二爺的結果。
  • 賴清德"突襲"校園拆除14座蔣介石銅像 被批"專制"
    中國臺灣網3月22日訊 臺南市政府21日忽然派出多組人員,突襲拆除8所初中、6所小學內的14座蔣介石銅像。由於事前未通知學校,賴清德被批「專制、偷拆」。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賴清德曾在「228」紀念日時提出「蔣中正銅像退出校園」,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昨日上午則派出工作人員拆除14個校園內的蔣介石銅像;由於行動事先保密,各校人員也是在拆除前才被通知到場拍照存證,消息傳出引來「專制、偷拆」批評。
  • 解州關帝廟和常平關帝廟景區年內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門票!
    從山西解州關帝廟文物保管所了解到,為了表達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醫務工作者的敬意,解州關帝廟和常平關帝廟景區今年將向全國醫務工作者施行免門票政策。
  • 鹽湖區解州鎮關帝廟兩側拆遷工作順利推進
    按照「一城三帶三區」的產業布局,鹽湖區加快實施關帝廟周邊拆遷、南廣場改造、解楊路提升、常平仿古商業街等重點項目,創建標準化、智慧化5A級景區,全力推進關公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建設。在解州關帝廟周邊拆遷項目實施中,相關部門和群眾共同努力配合,短短20天內,就完成了53戶的拆遷工作。
  • 禹州潁河曾遭瘋狂挖沙斷流,如今水清美如畫
    說明了禹州潁河的發源地是隸屬於河南省的登封。關於禹州,當地的人對大禹治水這個故事耳熟能詳,這個故事就跟潁河禹州有關,而且禹州還有一個標誌性建築物——大禹像。更是有禹王鎖蛟的神話傳說,相傳,蛟龍在潁河裡作亂,阻撓大禹治水,禹王追蹤擒拿鎮壓的過程。再講一個關於清廉為官真實的故事——潁河煤運。
  • 【喜訊】禹州高鐵站到許昌北站大約只需20分鐘,這條道路即將貫通...
    新元大道西段工程,涉及京廣鐵路橋等3座橋梁,已於今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規劃禹州西站(西賈站),位於龍崗新城,主要服務禹州和周邊區域,承擔三洋鐵路和平禹-禹登鐵路貨運作業。規劃鴻暢鎮向陽站承擔三洋鐵路貨運作業。
  • 大年初一的高雄,高雄最有名的關帝廟裡,熱鬧非凡
    我在高雄過大年,接上文,闊別一年後,再訪高雄關帝廟,關帝廟就在高雄地標85大廈的對面,很好找。一年過去了,可憐的我,依然對宗教懵懵懂懂的,慚愧。上文說了,大年初一的上午,大街上空蕩蕩的,到底人都去哪了?其實,大年初一,在高雄,大家都回去寺廟。
  • 中國臺灣的春節,街頭鮮見行人,關帝廟裡熱鬧非凡
    2015年正式改名為「高雄意誠堂關帝廟」。與街道上行人稀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裡人潮洶湧,看起來都是附近的街坊,是一個盛大的聚會吧?快去看看,大家在做什麼?令我稍感意外的是,來關帝廟的還有很多的年輕人,大家開心地交談著,像是一次愜意的郊遊遠足。
  • 「軟槍暗器」、「火筆畫畫」,這些禹州絕技不簡單!
    這些都是咱的禹州絕技! 在日前許昌市人民政府文件公布的 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 《禹州烙畫》、《禹州繩鏢》、《陶範鑄造技藝》、《瓦當燒制技藝》、《禹州膏藥》、《鈞窯開窯儀式》六個項目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