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夏天,抗日戰爭接近了尾聲,蔣介石弄了一個騷操作「裁軍」,一些中下級的國民黨軍官,首當其中。更讓人氣憤的是,這些軍官為抗日戰爭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活下來,竟然只得到200元法幣的遣散費。
今天的主角——李渾,就是被裁掉的一員。
回到家鄉之後,大戰剛過,滿目瘡痍,無以為生。萬般無奈之下,李渾只能湊了一些盤纏,到重慶謀生。然而抵達重慶一個月,還是沒有找到工作,只能四處漂泊,處境非常的尷尬。
在重慶期間,李渾一直住在中華路的關帝廟中。關帝廟中設置了一個小茶館,生意非常的好,一般來這裡喝茶的大部分都是人力車夫,再就是和李渾一樣的失業軍官。
在這期間, 李渾認識了一個姓鐘的少將,他也是因為裁軍而失業。幾個人一商議,於是便集合了19位失業軍官,決定將重慶街頭所有的失業軍官組織起來,向國民政府請願。
9月28日,他們還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啟示:凡是在重慶的失業軍官,於10月4日上午到中華路嘉魚飯店登記,良機不再,萬勿猶豫,特此通知。
他們也沒有想到會弄出這麼大的動靜,10月6日為止,已經 有1335人登記,其中找出30個人為代表正式組成會議,提出了四項要求:
1,即日解決失業軍官住宿問題,2,凡是在重慶的失業軍官一律收容,3,按照原級別補發工資,4,按照原級別給安排工作。
10月9日,1335名失業軍官,在關帝廟錢集合,來到中央軍事學校畢業出,負責人賈伯濤出來迎接,反正都是官場話:非常同情你們,但是實在無法解決。
話音剛落,失業軍官就惱怒了起來,直接喊道:先開飯在講道理,否則直接搗毀調查處。賈伯濤也害怕起來,只能進行安撫,後來經陳誠批准將他們全部編入重慶市軍官總隊。
事情好像完美解決,但是結果卻出人意料。
10月10日,李渾帶領1335名失業軍官來到重慶軍官總隊,但是負責人夏楚中,慢條斯理地說:都要報到,但是這裡沒有那麼多房子。
李渾也按住脾氣:希望您想想辦法!
夏楚中說道:既然沒有房子,又有什麼辦法可想呢?
李渾也不甘示弱:雖然我們只有1000多人,而重慶的失業軍官高達10000人啊。
夏楚中拍桌而起:大家都有事情做,你們為什麼會失業,這麼多人,我沒有辦法,你們找軍政部吧。
總之一句話,多番交涉之後,還是沒有結果。
第二天,總隊直接來電話,讓李渾到衛戍司令部,可悲的是,李渾剛到就被幾個荷槍實彈的士兵給抓了起來,直接送到軍事法庭。
一個姓劉的法官也問道:既然被裁員,安排到農村,為什麼有跑到重慶來,到了重慶不說,竟然膽大包天,勾結上千失業軍人,威脅調查處,亂闖軍政部,對抗軍官總隊,老實交代,是誰指使你們這麼幹的?
不等李渾爭辯,直接就被關押了起來。監獄的夥食極差,一頓二兩米飯,幾塊冬瓜片。
失業軍官也示弱,直接提出抗議,讓他們釋放李渾,但是法官懷疑李渾是共產黨,還是將其羈押36天,才無罪釋放。
李渾回來之後,失業軍官都十分的高興,而這個時候失業軍官已經聚集了5000多人,經過商議之後,他們改變得了計劃,不在找小鬼,而先找中央軍事委員會的馮玉祥和委員長蔣介石。
李渾作為代表見到了馮玉祥,並做了詳細的回報:全國失業軍官高達10萬人,這實在是一個抗戰勝利國家不應該有的現象,希望馮委員長能愛惜不下,特批懇請拯救我們這些失業軍官,以慰藉戰死軍人在天之靈。
馮玉祥心情很沉重,直接籤下一件,並安慰到:你們遭受的委屈不少,抗日軍官失業挨餓,是中國最大的恥辱。你們的報告我會送給委員長,另外撥款20萬,建立臨時救濟所,讓流浪街頭的軍官暫時有安身之所。
離開馮玉祥的住處,5000多人浩浩蕩蕩地前往蔣介石的住處,蔣宅如臨大敵。俞濟時見到是馮玉祥的批註,也不敢怠慢,直接將報告交給軍政部處理,沒有讓蔣介石過問。
就這樣,轟動一時的失業軍官請願,才逐漸的平息下來。
但是很多失業軍官,也看清了國民政府的真面目,紛紛脫離國民黨軍隊。
而李渾,1949年3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參加了解放湘西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