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句話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理解對

2021-01-08 讀經論道

孟子在準備離開齊國之前,一個叫淳于髡的人曾問孟子:

「先名實者,為人也。後名實者,自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實未加於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這個淳于髡稍長於孟子,是一個當時稷下學宮很有影響力的人,他善言辭,主要活躍在齊威王和齊宣王時期,對當時齊國的國政有著不小的影響。

而孟子也是這一時期在齊國宣傳自己的王道政治,所以這兩人可以說是同事關係。

淳于髡見孟子在齊國呆了很長一段時間始終沒有得到重用,打算捲鋪蓋捲走人,所以特意跑來挖苦孟子:「有的時候人要先有了名氣,才能幹成事業。

而孟老先生你完全不在乎名氣,給官也不做,給錢也不要,只管自己的道德。

結果雖然齊王把你當做高級顧問,但這麼長時間,你不僅名氣沒有讓全國百姓知曉,在政治上也完全沒有做出什麼名堂,現在又要捲鋪蓋捲走人,完全是自私的表現,這就是你所說的仁嗎?」

淳于髡這是直擊孟子軟肋。

確實,孟子不同於張儀之流的一般說客,喜歡揣摩君心、投君所好去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縱觀孟子遊說史,他無論到哪國,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聖人姿態,跟君王的對話都是帶有批判性的直言快語。

結果口舌費了不少,政治抱負卻始終不得施展。

所以淳于髡就抓住這一點跑來挖苦孟子,但我們通過淳于髡的言論卻能夠感覺得出來,淳于髡此番並不是在排擠政敵,而更似是在用激將法挽留孟子。

在他看來,孟子的政治主張應該還是值得肯定的,但他認為孟子並不懂做事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如此挖苦其目的就是希望孟子能夠明白這一點。

確實,有的時候想要成事知名度很重要,名氣有了,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影響力也就隨之提升了。

比如當代網絡直播行業很火爆,很多人為了吸引大眾眼球無所不用其極,暴飲暴食、搞怪整蠱、整容露肉等等,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先名實者」,有了名氣就能帶貨、接廣告,錢自然而然就來了。

聽到了淳于髡的挖苦,孟子也不甘示弱,他說道:

「居下位,不以賢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湯、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惡汙君、不辭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孟子列舉了三個歷史人物來說明自己的立場。

第一個伯益,伯益是商朝人,商朝被周滅掉之後他認為武王伐商是不義之舉,寧死不吃周朝一粒米,最終餓死在首陽山,這是一種剛毅堅定的人格。

而第二個人是伊尹,伊尹是夏末商初的名相,一心只想著治理天下,於是為了尋得明君多次往返與桀與湯之間,最終選擇了湯,並成功幫助湯滅夏建商。這是另一種靈活權變的人格。

而最後一個是那個相傳坐懷不亂柳下惠。柳下惠是不管上司水平如何,也不管自己官職大小好壞,只要是自己的職責,就盡最大能力去做好,這又是一種踏實規矩的人格。

孟子說這三個人雖然都有著不同的人格,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也不盡相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希望為社會、百姓做出貢獻,這就都是仁道。

身為一個君子,要實行仁道,又何必一定要按照別人的路去走呢?

淳于髡聽完孟子這番言論,也同樣不示弱,說道:

「魯繆公之時,公儀子為政,子柳、子思為臣,魯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賢者之無異於國也。」

他說你們文化的中心,禮儀之邦魯國,在魯繆公時期,公儀子當宰相,身邊還有子柳和子思兩位賢人,結果國力越來越弱,國土也被侵佔。

如此看來,你們這些賢者對國家來說一點用都沒有。

這一下淳于髡的言論可是有些過激了,要知道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地,是儒家的發源地。

而子思是孔子的孫子,更是孟子的老師。淳于髡此番言論等於直接罵盡了整個儒家學派。

不得不說孟子的修養還是可以的,聽完這番言論並沒有生氣,反而平淡的回答:「百裡奚是虞國的人才,但虞國不重用他,結果百裡奚只能去放牛。而後來秦國發現了他,任他為相,結果秦國便強大起來了。所以同樣一個人能否建立功業,還得看上司如何。」

淳于髡聽罷依然不甘示弱說道:「昔日衛國的王豹很懂樂理,他在淇水任職的時候,百姓們便都學會了合唱。

我們齊國很會吟詩的綿駒在高唐的時候,百姓們也都學會了吟詩。華周、杞梁戰死,他們的妻子痛哭流涕,結果全國的風俗都有所改變。」

淳于髡找來一些做出事業的例子來告訴孟子,人不能總停留在嘴上,最重要的是能實打實幹出事業來。

比如你說你懂音律或懂吟詩,那麼你在任期間如果能讓百姓們都學會音律與詩歌,那麼才是真的懂。

夫君戰死,身為妻子都會講自己夫妻情深,非常難過。但如杞梁的妻子孟姜女一般哭倒萬裡長城的,僅此一人。

而且因為孟姜女的事件,後世喪葬便產生出哭喪的習俗,凡是家中長輩逝世,家中女子都要嚎啕哭嚎一番,而且若家中女子年邁體弱,還會請別人代嚎。

這種習俗直到當代在一些城市依然保留。

所以此番淳于髡的潛臺詞是你老孟吹了半天牛,什麼政績也沒有,現在還要捲鋪蓋捲走人,如此還不如一個孟姜女有本事呢。

不得不說這個淳于髡還是有些刁鑽的,每句話都直擊孟子要害。那麼孟子怎麼接招呢?他說:

「孔子為魯司寇,不用。從而祭,燔肉不至。不稅冕而行。不知者以為為肉也。其知者以為為無禮也。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不欲為苟去。」

孔子當年在魯國做司寇,也就是魯國的最高司法長官。當時他幹了三個月就辭職不幹了,後來又離開了魯國。為什麼會這樣?

這其中有一段故事,當初齊國看到孔子十分有才能,認為如果魯國繼續重用孔子,那麼魯國必定強盛。

於是齊國那個著名的宰相晏嬰便搞了一出美人計,給魯定公送去了美女,蠱惑魯定公疏遠孔子。

魯定公也沒什麼出息,還真的就中了這美人計。結果孔子一看國君沒什麼希望了,便帶著弟子走了。

但孔子還是非常懂人情世故的,如果他就以君王沉迷女色為由離開國家。那麼不僅君王丟了面子,別國恐怕也會乘虛而入。

所以孔子借祭祀沒有受到君王賞賜豬肉這個機會離開了。尋常人見此自然會認為孔子是因為沒有收到肉或是因為沒有被君王禮待而生氣離開,孔子是在讓自己來承擔流言和猜忌,以保全君王。

孟子借孔子的這件事告訴淳于髡,不是我孟子不幹事,實在是因為齊王並不認同我的想法,而且對我已經沒有禮貌了。

所以與其在這裡混著還不如索性離開,至於你們理不理解我也都無所謂了。

之後淳于髡或許明白了孟子的想法,或許覺得再爭論下去沒什麼意思,總之沒再說話,而孟子最終也真的走了。

其實孟子當時的處境與孔子十分相似,所以最後孟子說:「君子之所為,眾人固不識也。」君子行大道,大家不理解也正常,這也沒什麼的。

這就與孔子所講的「不知者不慍,不亦君子乎」是一個道理了。

人要有自己的人格,敢於走自己的路,這是孟子傳遞給我們的情懷。但有一點要注意,真正的「君子之為」是作為君子去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可不能錯解了這種情懷。

若把這種情懷當做了傲慢、自我,那就大錯特錯了。

比如當代社會中其實就充滿著這種錯誤的觀念,人們標榜「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只做真實的自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等等觀念。

這種看似灑脫的人生態度實則是因不願承擔社會責任而形成的帶有逃避性質的自欺,是用以麻痺自我的「毒雞湯」。

要知道,孟子可不是自命清高,當時想給孟子送官送錢的人多得很,只要孟子樂意,隨時都是名利雙收。

可孟子就是不要,因為他要的是天下大同、百姓安居,他不願與世俗同流。

所以莫要再把灑脫、清高或是修養之類的藉口掛在嘴邊,若金錢和名利真送到了手邊,還能把握住取捨之道。

責任壓過來的時候,能夠勇於承擔,不懼得失,那才是真修養、真功夫,也只有到了這個時候你才有資格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這是我們中國文化中關於立身處世的乾貨,與君共勉。

相關焦點

  • 日劇《華麗追隨》強勢反擊網絡亂象:走你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01走你自己的路,然後,儘管讓人們去說三道四吧!然而,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知名時尚攝影師「奈良裡美」將她一張毫不矯飾的照片上傳到Instagram 上,並寫下「走你自己的路,然後,儘管讓人們去說三道四吧!」的圖文,「夏目」因此爆紅網路、一夕成名,從此她的一舉一動,變成好幾萬粉絲的觀看對象。
  • 女人去理髮店,勸你別對理髮師說這3句話,純屬自己坑了自己
    髮型對一個人氣質和顏值的改變相信不用小編提大家也都清楚,但是換髮型剪頭髮這件事似乎變得越來越''玄學''了,一切都是隨緣,很多女生去理髮店剪頭髮,絕大多數時候都會是失望而歸,遇上一個優秀的託尼老師實在是太難了。
  • 這世上沒有絕對的感同身受,我們永遠活不成別人嘴中的人
    一位過路人看見這爺倆兒,便說:「這個當父親的真狠心,竟然自己騎驢,讓兒子在地上走。」父子兩聽到這句話之後一愣,父親趕緊從驢背上下來,讓兒子騎驢, 他牽著驢走。可惜沒走多遠,又有一位路人走過,又說:「這個當兒子的真不孝順,竟然自己騎驢,反而讓年邁的老爹走路。」
  • 別人的嘴,自己的路(深度)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1芸芸眾生,難敵悠悠眾口《詩經》有云:「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意思是別人的閒談議論,也能讓人感到畏懼。走了沒幾步,又碰到一個老頭,指著他們爺倆兒說:「這爺倆都夠蠢的,放著驢子不騎,卻願意走路。」父子二人一聽此言,呆立在路上,走也不是,停也不是。儘管父子倆聽從了四種意見,但還是遭到了路人的非議。
  • 走一條跟別人不一樣的路,在恐懼與熱情之間成為自己
    在恐懼與熱情間長出勇氣,一無反顧地往實現自我的方向走去!過去這兩年我的生命經歷很多重大的轉變,在家庭、愛情或是工作都是。其中最大的轉變,莫過於我在去年底離職,辭去了三年多的工作,因為我有了其他想做的事:身心靈療愈。
  • 生存的智慧: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條路都是幫助你找到更好的自己
    01人生的彎路都是成長必經之路張愛玲曾在自己的文集中講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個人他在走過一條彎路的時候,別人都在旁邊大聲囔囔,那條路不好走,不要走。可是那人偏不聽,一定要自己走了知道,才知道這條路好不好走。
  • 神奇寶貝:還記得誰對你說「去吧,皮卡丘」這句話嗎?
    今天跟大家聊的話題是關於《神奇寶貝》,在之前我有分享過,如果皮卡丘進化成雷丘的話就可能我們對神奇寶貝的印象會大打折扣,而且那一句「去吧,皮卡丘」也沒那麼經典了。但是很好奇就是,誰是第一個跟你說「去吧,皮卡丘」的人呢?還記得嗎?而你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 高情商的人愛說這4句話,一句話比10句話都有用
    文|小巫情感記 原創首發情商高的人有很多特徵,其基本特徵是心靈柔軟、做人靈活,與之相反的特徵是心靈僵硬、做人死板。高情商的人會把下面這4句話掛在嘴邊,每一句都能緩和人際關係,一句話比10句話都有用。回覆:羞於乞求別人幫助的人,有著脆弱的自尊,害怕向別人求助就顯得自己沒有能力。而內心充滿自信的人,不恐懼暴露自己的無能、無力與弱小,並由衷讚美別人的才華與能力。2.
  • 《神隱少女》的提醒:用善意去理解別人的話,會讓世界更美好!
    後來回憶起來,記憶都很重覆,一定有很多好事都忘了,這些點點滴滴的幸福回憶,都把它們留下來吧!那都是人生的寶藏。三、人們常常會欺騙你,是為了讓你明白,有時候,你唯一應該相信的人就是你自己。不用覺得人人都不可信,但需要留個心眼,不要別人說了就全信,很容易會吃虧。四、你不會遇到第二個我,友情也好、愛情也罷。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說這句話時,可能覺得自己用情至深,非常稀罕。但誰知下一個會不會更好呢?
  • 「命硬」的人,最愛說這三句話!
    其實,「命硬」往往存在著貶義,認為命硬的人,會傷害身邊人的生命與運氣。民間又把這種說法解釋為「相剋」。其實,這些不過是些迷信罷了。真正的命好命壞,還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而一個在別人眼中「命硬」的人,他們愛說這三句話。興許,這也是一種優點,而非一種缺點吧,我們一起向他們學習吧。
  • 別總聽別人說,聽聽自己的心聲吧
    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不被說。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因為別人的一句評價而深受影響。同樣,也有可能因為自己脫口而出的話語,影響了別人的心情。可不論有意還是無意,說過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這世界總有人太過敏感,活得小心翼翼,把別人的眼光看得太重,將別人的評價聽得太真,反倒讓自己不痛快了,也是不值得。要知道,我們需要的是指點,不是流言蜚語,是指教,不是議論。成功的人不會論人是非,品優的人不會議人緋聞。只有閒得沒事幹的小人,自己不努力,也見不得別人好,才會無中生有。
  • 如何理解弟子規「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這句話的意思
    今天我們繼續來分享被嚴重誤解的弟子規的內容,弟子規原文講: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那個人說長處,這個人說短處,如果他們說的東西不關自己的事情,不要閒著沒事去過問或幹預。弟子規這句話的後半句是被人批評時拿來舉例最多的一句,批評的人說「不關己,莫閒管」教會孩子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做事理念,缺乏人文關懷,會使得孩子性格自私,不利於孩子們的成長。做出這種批評的人很多,但也充分暴露這些人根本是為了批評而批評,沒有做過任何的認真分析,是毫無責任心意見,簡直就是害人不淺。
  • 走自己的路,才能活得自在
    爺孫倆聽後覺得有道理,便都騎到驢身上。可剛走不久,又遇到一人指著他們說:驢都快被你們壓死了,太沒人性了。倆人趕緊下來,爺爺讓孫子騎在上面,自己則牽著驢走在前面。路過茶樓時,一婦人指著孫子罵他不孝順,不懂得尊老,要讓爺爺騎驢才對。
  • 天道:見路不走,認識這三點,幫你和別人不一樣
    天道:見路不走我和別人不一樣見路不走是不唯經驗、教條,不是排除經驗、教條,不唯就已經包含了學習、借鑑。任何一個成功的經驗起初都不叫路得,走的人多了才叫路。見路不走是更接近科學的思維,不表示路就沒用了,對於不能理解見路不走的人,見路就走也不失為一種方法,至於能走到哪裡就得靠碰運氣了。人是懶於動腦、勤於動心的,喜歡把某個條件放大為成因的全部,這樣容易比照,容易獲得信心。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大家都是人,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 當你不想上班時,看看這10句話吧
    有人說,工作是為了解決生活的壓力,可後來大多焦慮都來自於工作。但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捷徑可走,所有的心酸都不及第二天的早班,深夜可以崩潰,天亮還是要鼓起勇氣面對人生。當你不想上班時,不妨看看這10句話,人活著,總要學會治癒自己。
  • 「真噁心」這句話如何理解?
    作為劇場版《真心為你》的最後一句臺詞,「真噁心」這句話就顯得饒有趣味了,本期就來說說可以從哪些角度去理解明日香所說的這一句臺詞。在這之前,先簡單說一下真嗣為什麼要掐明日香。在TV版中,親手殺死渚薰之後,真嗣失去了唯一一個能理解他內心的人,在劇場版中又親眼目睹了葛城美裡為自己而死。經歷了這些之後,真嗣的內心世界已經幾近崩潰了。所以他的行為或者選擇,是不能通過完全理性的邏輯去判斷的。
  • 父母這句話,多少人等了一輩子:你不必成為別人,做你自己就夠了!
    更難能可貴的是,郎平對隊員的訓練,是更「個人化」的,在幾乎所有人都將女排隊員視為集體的精神符號時,郎平對隊員的要求是,做回你們自己。 「去談戀愛吧,去擁抱父母吧,去享受生活吧,去感受人生吧……」 「當然也去為你們自己的夢想拼盡全力吧!」
  • 不要把心裡的痛苦說出來,別人幫不了你,最終要靠自己去克服
    把心裡的痛苦說出來,別人不能幫你什麼,最多只能安慰你一下。曾經聽別人說過,遇到不開心的事,不要憋屈在心裡,要找人聊聊天,解解氣。年少時,我是贊同這句話,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後,我不贊同了,每個人都會遇到不開心的事,到底向誰訴說心裡的痛苦呢?
  • 當你迷茫時,讀讀摩西奶奶這10句話,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她80歲才開始追尋自己的夢想,讀書寫作、學習畫畫。如果你也感到迷茫了,就看看摩西奶奶的這十句話,可能對你會有所幫助。第一:有人總說:已經晚了。實際上,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光。對於一個真正有所追求的人來說,生命的每個時期都是年輕的、及時的。
  • 情商越低的人,越喜歡把這4句話掛在嘴邊,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很多智商很高的人,確實可以過的不錯,但是論起成就來說,情商高的人絕對更勝一籌。高情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把話說好,但是反觀現在社會,很多人都意識不到情商的重要性,對於情商的教育方面也是0接觸,這就導致了很多人在「不會說話」上吃大虧,情商越低的人,越喜歡把4句話掛在嘴邊,快看看你有沒有犯低情商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