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專家: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候,媽媽如何做到不急不吼?

2021-01-10 童媽育兒記

01、

當小孩進入小學以後,輔導作業成了媽媽們每天的必修課。本想著孩子上小學後,懂事很多,卻發現更操心了:

a、每天寫作業都磨磨蹭蹭,三催四催都為所動,看電視、玩遊戲、找小夥伴玩就十分積極;b、一開始寫作業,是要喝水,就是要尿尿,要不就是肚子餓……c、一檢查作業,竟然發現連照抄都出錯,錯了還不肯認真修改過來……面對這些情況,老母親念叨著「親生的「」親生的「,還是忍不住大吼大叫起來

「作業做完了嗎?快點去做,磨蹭啥?「」寫個作業,咋那麼多事兒呢?「」怎麼那麼笨,這樣都出錯?「

吼完之後,又內疚,第二天輔導作業繼續上演……這樣惡性循環不僅傷害親子關係,還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近日,一位西安9歲的女孩,因為寫不完作文而跳樓自殺。女孩在遺書留下兩句話:為什麼我做什麼都不行?媽媽,對不起,這是我的決定。

這新聞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為什麼一次不能完成的作業就把孩子擊倒了呢?真的只是現在孩子心理太脆弱了嗎?本該無憂無慮的求知的年紀,為什麼孩子卻壓力重重,總是自我否定呢?

日本著名的教育專家山崎房一的書《不急不吼做媽媽》就點出輔導作業時候,媽媽總是吼叫對孩子的危害,以及深度剖析了媽媽和孩子心理狀態,挖掘媽媽容易情緒化的根源,通過大量的案例引導媽媽如何做到不急不吼。

書中,有一個案例讓我十分驚訝:

兒子成績很不錯,連老師都打包票上心儀的初中沒問題,然而,孩子考試時候,緊張到大腦一片空白,落榜了。看著悵然若失的兒子,她也很焦慮不安,如往常一樣脫口而出:「哎呀,這下慘啦,親戚家的孩子一個個都考上好學校,就你考砸了,媽媽我都不好意思出門了。「「就因為你總是這麼說,所以我的考卷上才會浮現你生氣地說著「不許考不上」時的可怕面孔……「兒子哇哇大哭起來。

作為大人,我們知道考試只是人生一道小小的門檻,而對於剛上學的孩子來說,它是孩子現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他們只會橫向思考,尚不懂得縱向看待一件事情,尤其當媽媽們的對待作業、成績態度,無疑給了他們沉重壓力,讓他們覺得學習好就是一切。

而媽媽輔導作業時的怒吼會讓他們緊張不安,生怕出錯,不能安心寫作業。當孩子處於不安時候,就如處於地震中,怎麼能充分發揮自己才智呢?

人是通過不斷思考、總結的學習行為來成長,促進孩子不斷思考、吸收新知識,是因為學習能帶給他知識、滿足感,媽媽的喋喋不休、吼叫,反而讓孩子徹底失去學習動力。

02

相信媽媽都是天生愛孩子的,但是有時候確實忍不住就吼叫了孩子,為什麼呢?這裡有開篇說的孩子的原因,其實很多時候是媽媽思維、心態原因、

首先,很多媽媽都懷著這樣心態,覺得孩子進入學校學習,就應該學會大部分的知識點。掌握不好知識點就是笨或者不聽課原因。其實,這也有可能是老師講解知識點不清晰。

不過對於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懂、做錯的事情,這是正常學習路徑,只要讓孩子從錯誤認知到正確做法就行,過多責罵,只會讓孩子焦慮不安。發明大王愛迪生正是平靜對待每一次失敗,總結每次失敗的緣由,才發明電燈。如果愛迪生每一次錯誤,都有媽媽在旁邊耳提面命、喋喋不休,估計就發明不了電燈。

其次,現在一個家庭一般一個或兩個的孩子,相比以前多個子女,媽媽們會根據孩子不同氣質、愛好,給予不同期待。而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的話,媽媽的期望都壓在一個孩子身上,既希望自己孩子琴棋書畫樣樣學得不錯,也希望自己孩子成績名列前茅,更希望自己孩子品德兼優。

過多的期望,讓媽媽花費在孩子身上更多時間、精力,從而也更在意孩子學習的成果。當媽媽眼睛盯著結果,自然而然容易看到缺點、不足,進而吹毛求疵,破壞孩子學習的安心感。

最重要,很多時候媽媽都是為孩子犧牲最多的人,為了孩子他們願意犧牲自己工作,把全部時間放在「雞娃「上,奔走於各培訓機構、興趣班上。她們對鄰居、老師彬彬有禮,遇到不合理會主動忍讓,不善於調節與釋放自己不良情緒。當遇到孩子一點問題,很容易引爆壓抑已久的不良情緒,發洩在自己孩子身上。

03、

育兒育己工作室創始人,中國榜樣家長王人平說:「不急」背後是對孩子內在自我成長動力、能力與秩序的信任和尊重,「不吼」背後是對自己情緒的管理和溝通能力的提升。有了這份人文關懷和自我成長,那麼,我們不僅會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更重要的是,會讓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要做到不急不吼,我們要先改變自己思維,成長起來,孩子才會跟著改變。

首先,我們要承認真實的自己,接納自己,適時釋放自己壓力,經常與伴侶溝通,停止喋喋不休,孩子就會跟著改變。

其次,看見孩子閃光點,尊重孩子,相信孩子自己能行。

看見孩子閃光點不只是適合讚揚孩子,而是當孩子取得不理想的成績時候,仍要靜下心來,給孩子信心,並輔導認知錯的地方。

如兩位孩子都取得二十分的成績,但這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導致不一樣結果。媽媽A一看到試卷上分數,再瞄了幾眼錯題,直接開罵:怎麼回事呀?連這些題都會做錯的?在媽媽的斥責聲中,孩子把眼睛盯著錯題,認定自己是不擅長算術。媽媽的責罵聲讓他無心找出做出的原因,心裡嘀咕下次絕對不把試卷拿給媽媽看。媽媽B看到試卷上分數時候,並沒有露出驚訝表情,而是溫和的說:因為不懂算術才需要去學校。不會做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不用擔心。這道題3+3=6你不是做對了嗎?整張試卷,這道最重要,媽媽給你打100分。然後,孩子很安心讓媽媽教他錯題原因,鞏固自己會做地方,把正確範圍拓展大。這孩子算術成績就越來越好了。

最重要的是,重視孩子夢想,引導孩子立下目標,指引自己的行動。很多時候,媽媽雞娃,孩子沒有這份心的話,會抗議、叛逆。但當孩子有自己夢想、目標,做的行動也是在這激勵下進行,那麼娃自覺性大大提高,把學習當做自己事情,父母自然就輕鬆了,自然不會大吼大叫。

養育也是自我成長的過程,養育孩子是靈魂與靈魂的碰撞,單靠安排、指令、責罵、喋喋不休是換不來孩子的自覺。要讓自己孩子成長,還是要媽媽先成長起來,當媽媽改變了,孩子自然就改變。心態好,再加上科學教育理念、方法,一切自然就會好起來。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聽話、不寫作業?心理專家:高效輔導要做到「四要兩不要」
    原標題:華西科普 | 孩子不聽話、不寫作業?心理專家:高效輔導要做到「四要兩不要」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的李元媛醫生在兒童心理諮詢上有著豐富的經驗: 她看過「小兔子」、「小公主」一樣的溫柔媽媽,因為輔導娃娃寫作業,或性情大變、或崩潰大哭; 也看過985、211的學霸爸爸
  • 老母親輔導作業崩潰痛哭:從「母慈子孝」到「雞飛狗跳」,家長如何...
    老母親輔導作業崩潰痛哭:從「母慈子孝」到「雞飛狗跳」,家長如何有效給孩子輔導作業您為孩子寫作業犯過愁嗎?輔導孩子寫作業您血壓升高了嗎?俗話說:"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前幾天,一位山東媽媽輔導兒子寫作業的視頻,火爆網絡。
  • 東北媽媽輔導女兒寫作業走紅,家長:太「硬核」了,我們學不來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如果說在教育孩子這方面,父母最為難的事情是什麼的話,那肯定是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總是會惹父母生氣,絕大部分父母都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孩子,因此顯得非常頭疼。最近一位東北媽媽輔導女兒寫作業就在網絡上突然走紅。這位媽媽的一系列做法實在是太厲害了,以至於女兒只能乖乖地寫作業。
  • 萌娃擔心寫不完作業急的直哭,媽媽耐心安慰:天還沒亮,才九點多
    輔導孩子寫作業可以說是最令家長頭疼的一件事兒了,因為很多孩子寫作業經常寫到半夜,而且寫作業時也會出現各種錯誤,讓家長感到頭疼不已。很多家長都說,輔導孩子寫作業,都快要把自己氣出病來了。平常我們在網上看到家長教孩子寫作業,都是暴躁類型的,不過最近有一個全網最有耐心的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火了。
  • 陪孩子寫作業如何能不生氣?李玫瑾:試試啟發式教育,簡單又有效
    陪孩子寫作業如何能不生氣?李玫瑾:試試啟發式教育,簡單又有效之前有家長投稿,說自己是一名9歲孩子的家長。每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自己的心情就十分煩躁,即使在心裡默念了數十遍「一定要冷靜,不能罵孩子更不能打孩子」,但看到孩子在面對非常簡單的題目時仍然發呆發愣,就忍不住地想吼孩子:「你倒是快動筆呀,這麼簡單你都不會,上課你都幹什麼去了!」甚至有時候氣急了,真的會動手打孩子,結果母子兩人抱在一塊哭,家長也感到十分對不起孩子。
  • 輔導孩子作業不生氣指南
    當孩子放學時,作為家長的您最怕什麼?經過調查,輔導作業,是使得親子關係中出現問題的一大環節。前陣子,人民日報的話題在微博引起熱議。在輔導作業這個問題上,家長著急,孩子質疑。最氣的不是孩子不會做,而是孩子在學習時「聽完就背,背完就忘」的情況,讓家長出現了一種幫孩子輔導作業的「無力感」。想像當中輔導作業的場景↓↓↓實際上,心中喊了無數次,別問了,這道題不是剛講過嗎?
  • 《不吼不叫》:教你面對孩子時,如何做到不吼不叫
    孩子不及時做作業,你催促幾次,他都當耳邊風,你會忍不住對他怒吼:「這麼不想做作業,乾脆就別去讀書了,天天在家玩。」兩個孩子打打鬧鬧,大的總是欺負小的,小的可憐巴巴地向你告狀「哥哥打我了」,你苦口婆心說了很多遍「你們倆好好玩,哥哥不要欺負弟弟」,他置若罔聞,你忍無可忍,壓抑的怒火噴薄而出。
  • 為什麼學霸不需父母陪寫作業?學霸媽媽的發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諦
    若是這樣的付出有回報,倒也罷了,問題是,父母日復一日地陪寫作業,孩子的效率反而越來越低,每次都是在雞飛狗跳和父母的訓斥中,作業才算勉強做完,成績當然不理想,眼看著孩子快變成了學渣,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現在時代變了,一塊橡皮5元」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抓狂又無奈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難題,而其中輔導孩子寫家庭作業無疑就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有些時候,孩子天真無邪的想法雖然聽起來很有趣,但是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卻是非常崩潰的。
  • 陪孩子寫作業不生氣?學會這5點,家長不用吼孩子也會自覺學習!
    這類「患者」的病症就是當開始輔導孩子做作業時就情緒失控、血壓上升,仿佛在渡劫。值得注意的是現如今八成父母都有這個毛病,可見「陪孩子學習就上頭」是很多家庭都面臨的難題。 甚至還有一位家長用「什麼時候能夠不吼,讓孩子自覺寫作業呢?」當作自己社交軟體的個性籤名,從字裡行間都能感受到家長對於輔導作業的無奈。和朋友聚集在一起聊到孩子的時候,輔導作業也是必聊話題。家長無不痛苦不已,更有網友用「遠交近攻」來調侃給孩子輔導作業的家長:看完孩子寫的作業,離遠一點還可以交流交流,離近了想不攻擊都難。
  • 媽媽深夜咆哮輔導作業,聲音響遍小區!網友:一人挨罵全鄰居受罰
    能輕而易舉擊垮父母耐心的東西,或許除了「輔導孩子寫作業」再無其他。一、「深夜10點,寶媽咆哮全小區都崩潰」雖然說當代教育一直打著「減負」口號,可明眼人都知道越減負越壓力大。哪怕學校四點半就統一放學,可孩子們走出校門的那一刻卻左彎右拐踏進了補習班的教室。
  •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 那種酸楚溢出屏幕令人感概萬分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 那種酸楚溢出屏幕令人感概萬分時間:2020-11-26 1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 那種酸楚溢出屏幕令人感概萬分 最近,某短視頻裡,一對母子因為作業,雙雙落淚,悲傷委屈至極.
  • 輔導作業情緒失控,媽媽打了孩子一巴掌,結果釀成悲劇……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迅 通訊員 高琛琛說起#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件事真叫一個「聞者傷心,聽者流淚」俗話說,「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更嚴重的還有:媽媽輔導作業被氣到住院,爸爸輔導作業直接崩潰……武漢一位80後媽媽輔導7歲的兒子改作業到深夜,強忍脾氣不成,猛扇了娃一巴掌,
  • 孩子寫作業拖拉不認真?「三改變」打開孩子的自驅力
    這篇文章,就為大家帶來這位學霸媽媽的輔導作業心得。孩子厭學可能是輔導姿勢錯了在課程後和家長們交流時。爸爸媽媽提得最多的問題是:「我到底怎麼做,才能讓他對學習用點心?」大部分父母會突然被這個問題問住,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有一天我遇到一位媽媽,她考慮了一下說:「是我的方式有問題?」其實,孩子學習沒有主動性的問題,就出在這個想法中。在很多人心中,孩子學習不好,似乎成了父母的事情。通俗點說就是「皇上不急太監急。」
  • 孩子愛上做作業 一起作業幫家長解決輔導煩惱
    從「全民宅在家」再到「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在線教育不但在在線教學方面取得了突破,在線上作業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其中,以一起教育科技(原一起作業)為代表的學習類App受到了廣大中小學生的喜愛。 以往,都是書面作業,孩子經常玩起來就忘了做,而且家長也不清楚具體有哪些作業,到假期最後幾天拼命趕,有時大人還要幫著做。如今,對於孩子在手機上完成作業的這種學習方式,大多數家長持認可態度。由於孩子對「寫作業」有興趣,所以不需要家長過多督促,就能夠自主完成作業。 「有了線上作業之後,孩子的作業完成度很高,陪讀的父母越來越輕鬆。
  • 家長正確輔導孩子寫好語文作業,告別磨磨蹭蹭,輕鬆應對期末考試
    輔導孩子寫作業,根本就不是一個輕鬆的「活兒」。家長在親子關係中,是很難壓抑住自己的火氣,面對拖拖拉拉的毛病,有多少家長控制不住,吼過孩子呢?哪怕已經上五六年級了,還會因為寫語文作業,字寫得不好看,被家長說。在學習問題上,家長始終是高高在上的「助教老師」,容不得孩子的一點問題。
  • 姚晨輔導孩子作業也發飆、也吐槽,上學的孩子應該怎麼教?
    輔導孩子作業是現代家庭中,好多家長都牴觸的事,說教吧,那些題,真是它認識你,你不認識它,可不教吧,孩子不會的時候自己還抓狂,好不容易遇到1+1這樣的簡單的題,可以大顯一下身手,結果,孩子還不開竅,嘴上說的是二,手上偏偏要寫十八。
  • 孩子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上海請專家專題解答,供家長參考
    除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家長應與學校形成教育合力,協同育人。根據前期調研,上海市教委德育處組織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相關主持人、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和區心理健康教育有關教研員,召開了家長、教師和學生座談會,梳理了孩子完成作業過程中常見的共性問題,邀請相關專家作專題解答,供各位家長參考。
  • 小學生是如何把「磨蹭」,做到全國統一的?無師自通也是厲害
    根據社會調查顯示,有90%的家長在看到孩子磨磨蹭蹭的時候想要動手,但是想想還是算了吧,當然也有10%的家長覺得不打不長記性,還會動手「威脅」孩子。有些家長雖然心平氣和的在和孩子講道理,但實際上在內心裡早已火山噴發,而有些家長已經抑制不住內心的燥熱,開始大吼起來了。小學生是如何把「磨蹭」,做到全國統一的?隨著網絡的發展,寶爸寶媽們也都在網上分享起自己的教育經驗,然而話題最多的就是——自己孩子太磨蹭。
  •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分三種,育兒專家:第一種太敷衍,不如不陪
    不少媽媽都問朵朵媽:「孩子才一年級,作業能有多複雜?至於每天這樣折騰嗎?」朵朵媽說:「作業確實不難,作業量也不大,但是經不住她發呆不寫啊,20分鐘就能寫完的作業,每天至少兩個小時!」 為了不讓孩子發呆,提高寫作業的效率,朵朵媽媽的做法是坐在旁邊陪著一起寫作業。孩子寫作業,她看手機,經常能看到她發在朋友圈的狀態,比如又在陪娃寫作業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