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生命剩餘的時間,你會如何選擇?人機戀治癒or致鬱

2020-12-04 日本動漫網

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開發,人們似乎總是會陷入各種各樣的幻想中:人工智慧發達程度遠超人們預期,從而與他們的造物主人類意見相悖,反目成仇......

人工智慧不斷發展,終於可以替代人類完成第三產業的各項發展,從此,人類進入集體休眠時代,活得長久成了人的唯一的終極目標......

確實未知的東西總是引人好奇,不過在想像者的腦海中,早就是各種細節,各種大片劇情,層出不窮,這也造就了無數關於未來,關於人工智慧與人類的未來的片子呈現在觀眾的眼前。

你可能想到過人工智慧為我們服務的樣子,但絕對想不到他們以人類的姿態為我們服務的樣子,又或者說,和我們人類一樣,擁有了情感這一複雜而又美妙的機能後的樣子吧。

不刻意去邪魔化機器人,我們同樣能看到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也就是今天要介紹的這部動漫《可塑性記憶》。

《可塑性記憶》,日文名《プラスティック・メモリーズ》,也就是日語中的英文外來語Plastic Memories。Plastic這個詞其實本身有很多意義,塑料的,有可塑性的,做作的,可為什麼這裡用了可塑性的這麼一個意思呢,看完本文,希望你會得到答案。

首當其衝,來介紹一下背景: 本作是由ANIPLEX發行,動畫工房製作的原創電視動畫,由負責過《命運石之門》等眾多遊戲劇本的林直孝擔當編劇,藤原佳幸擔當導演,四月是你的謊言音樂師橫山克配樂,聲優包括雨宮天(曾擔任阿克婭,赤瞳,霧島董香等名作主要角色的聲優),赤崎千夏(中二病的丹生谷森夏,Re:0的菲魯特,食戟之靈的薙切愛麗絲),矢作紗友裡(命運石之門0的比屋定真帆),豐口惠美(彈丸論破的江之島盾子)等。

看這陣容,這深度,一部好番跑不了了。

那麼,好在何處呢?

故事的開頭,繁華而寧靜的大街上,路人有說有笑的行走著,唯獨一人慌忙跑過這片寧靜。他跑進一棟大樓,在電梯門關上前的一剎那進了電梯,這才鬆了一口氣。隨著電梯開始緩緩上升,電梯上表示樓層的顯示器也在飛快變化著數字,這個人的心思也在緩慢地思考著什麼。

不過,他也很快意識到了電梯裡還有一位女孩,她緊盯著窗外美麗的夜景,卻不知為何流下了眼淚,襯出電梯玻璃上精緻的側顏,他也不知不覺就看著女孩入了神。

忽然間,窗外的摩天輪露出了身影,時間仿佛忽然多了一種光,照進電梯裡,照在了女孩的身上。女孩這時也總算意識到了他的存在,眼角帶著淚光就轉過身來。淚珠中的點點螢光,嬌小可愛的臉龐這些細節在一瞬間,就佔據了他的內心。也許在那個瞬間,他就已經對名字都不知道的她一見鍾情了吧。。。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為什麼這個劇情這麼像言情劇,說好的機器人呢。

好吧,其實這個女孩就是一位人工智慧機器人,也是故事的女主角,而男主角自然就是對女主角一見鍾情的男生 司 了。

而這部番的本質,就是一部戀愛系治癒番。不過俗話說得好,要想治癒,必先致鬱。

從我先前描述的開頭片段就可以看出,這個致鬱的中心點啊,就在女主角身上。

像女主角這樣的機器人,在這部動漫中,是世界大企業SAI社製造出的載有人工心靈的智能人形機器人Giftia,他們人一樣的外表,人一樣的生活方式,人一樣的思考方式,都完美地做到了以假亂真的效果,以至於由於高考失敗,不得不進入SAI社工作的司都認為自己從來沒見過這種機器人。

可這種機器人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他們有一個固定的壽命,大概9年零4個月,這也就是司進入的部門,終端服務部門的工作內容:回收到期的Giftia。如若沒有回贖成功,Giftia就會崩壞,變成如同喪屍一般的無理智「活物」。

所有人都應該清楚這一點,可司在熟悉工作的過程中,還是發現往往會有很多來自機器人主人情感或行為方面的阻力。

他們往往都對陪伴身邊9年的Giftia產生了濃厚感情,不捨得離開,優柔寡斷的可能會給回收員閉門羹,悲傷之情溢於言表,堅決果斷的則會直接帶著Giftia逃跑,不讓回收員回收。其實,不僅僅他們悲傷,回收員也會感到悲傷,因為他們的本意是不想讓任何人受到傷害,可回收就意味著消除機器人的所有記憶,無形中破壞著擁有者的情感,也壓抑著回收員的內心。

長期壓抑情感的堆積即使是對艾拉這樣的老手也是影響巨大的。

雖然她並沒有可以表露出來,可和她搭檔,心思細膩的司卻能感受到艾拉的痛苦與煎熬。

在和她的搭檔同居生活時,艾拉也幾乎時完全無視司,自始至終只是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語。

艾拉感性,卻也單純,她知道雖然自己生來就是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但這份工作給旁人造成的悲傷卻永遠是無法避免的,她無法為他人做到任何事,唯一可能的不過也只是多考慮,尊重擁有者的情感,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罷了。

這也是為什么女主是番劇致鬱中心的第一個原因。

方才提到艾拉單純,可她的單純中,還有著令人憐惜的堅強以及沉默的努力。

她深知自身身體機能的下降,可為了不在回收現場拖司的後腿,她寧願去做可能徒勞的機器人訓練,也不願太過依靠司。

這一切都在暗示一個事實:艾拉的壽命其實已經不長了。這也是女主身為致鬱中心的第二個原因。

按照正常套路,這要是一部致鬱番艾拉大概率是逃不過病床,戀愛,或者意外的戲份。不過機器人的元素讓這部番中醫院毫無用武之地,也更加體現了艾拉的堅強,畢竟人的衰老可能是可逆的,但她們機器人的壽命將儘是真的在機能下降中走向滅亡。

不過她自己沒有提起過壽命相關的任何事,而她努力的樣子,她獨自訓練被司發現的坦率姿態,她幾乎是想要奉勸司不再跟她組隊時的悲傷模樣,才是在所有回收員,以及新來的司心中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因此這也一發不可收拾,最終,讓心中愛意積攢已久的司終於在某個煙花爛漫的祭典中對艾拉表白了。

接下來的故事請恕小編無可奉告,畢竟艾拉會如何面對朝夕相處才一些時日卻也讓她打開心扉的司,可能只有真正看下去這部動漫,才能理解,並且或許,在心中留下痕跡吧。

劇中的艾拉,是被大多數人稱作「傲嬌」的一種性格。她面對喜歡的事物不敢主動追求,心中始終懷揣著心事,但表面上卻喜歡逞強,或許只有在她們最親近的人身邊才會敞開心扉,但也有可能不會。不過如果你看到了這個故事的結尾,你會發現就是這樣充滿矛盾的她,在生命的最後時間,也選擇了去接受這個世界給予的一切,接受應該發生的一切,那我們又有什麼不可能。

因此,寫在最後,即使生命的時間從一開始就是註定的,你會怎麼面對這個事實呢?

我想我會在那有限的時間裡,盡全力地活著。

願你有一天也能與你重要的人再次相逢。

相關焦點

  • 告訴你生命剩餘的時間,你會如何選擇?人機戀治癒or致鬱?!
    Plastic這個詞其實本身有很多意義,塑料的,有可塑性的,做作的,可為什麼這裡用了可塑性的這麼一個意思呢,看完本文,希望你會得到答案。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為什麼這個劇情這麼像言情劇,說好的機器人呢。好吧,其實這個女孩就是一位人工智慧機器人,也是故事的女主角,而男主角自然就是對女主角一見鍾情的男生 司 了。而這部番的本質,就是一部戀愛系治癒番。不過俗話說得好,要想治癒,必先致鬱。
  • 即便劇荒,你也不想看第二遍的動畫,是治癒還是「致鬱」
    既然沒有那麼多好看的新番,唯一的選擇肯定就是去「二刷」甚至是「三刷」那些好看的動畫了。這些動畫看起來是「治癒番」,但其本質是「致鬱番」。沒錯,這就是咱們這篇文章的要討論的重點了,究竟有哪些動畫,是劇荒的觀眾們,也不願意去看第二遍?說實話, 這類動畫還真的是挺多的,除了萌系動畫沒有「老虛執筆」之外,其他的動畫貌似都是有「坑」的?你喜歡看音樂番,咱們這裡有《四月是你的謊言》在等著你;你喜歡看奇幻番,咱們這裡有《斬!
  • 《光·遇》是一款治癒還是致鬱遊戲?
    隨著《光·遇》的火熱,越來越多的玩家湧入了這個光遇世界,自然而然也有人開始討論起了《光·遇》到底是一款治癒還是致鬱遊戲。有人反對有人支持,各自不同的經歷各有道理。對於小編來說,無論是治癒和致鬱的情況在遊戲中都遇到過。
  • 致鬱番與治癒番,兩種類型的區別是什麼。致鬱才是王道麼?
    文:流年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喜歡我就關注我,有更多你喜歡的內容~說了那麼多,筆者總結了看過的動漫,發現動漫的結局通常有兩種。致鬱與治癒。開心大團圓的結局,大家一起歡樂快快樂樂的大結局。大部分治癒,偶有插曲致鬱的橋段這種橋段就比較高明了。治癒的外表下,冷不丁地冒出讓人鬱悶的橋段。誠哥中,桂言葉的劇情,算是讓人鬱悶的橋段了吧?雖然最後結局大快人心,桂葉言成功讓誠哥下了地獄,但是穿插著餵shit的劇情,也是這動漫的經典所在。
  • 這五部動漫,說它既治癒又致鬱,有人會認同嗎?
    動漫分類始終有個選項就是「治癒」,但裡面總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動漫摻雜在裡面,就比如你在小破站看動漫,想要找個治癒一些的撫平自己被現實傷透的心,但是無意間卻打開的是讓你「致鬱」的動漫,他們總是喜歡把這些動漫摻雜在一起。然而接下來要說的這五部動漫,能讓然感到致鬱的同時又治癒,而且最後一部能把人直接嚇哭。
  • 選擇一個鍊金術符號,它會告訴你如何克服挑戰
    這些符號中的每一個都能釋放你的潛能,讓你對自己如何面對日常挑戰有更多的了解。就像任何測試一樣,它不包含絕對真理,也不應該被視為絕對真理。開始測試:花幾秒鐘時間觀察下面的幾個符號,然後選擇你的符號。1號:女神和治癒之路如果你選擇了數字1的符號,你必須知道這是神秘主義者和直覺的道路。在你生命的這一刻,我的建議是傾聽你內心的聲音,因為女神的道路需要你對直覺的信任和奉獻。這個符號的另一個方面是你需要專注於治療(身體上和精神上)。早期的經歷或家庭需求,抑鬱或疾病。
  • 那些本可很治癒,卻一不小心「致鬱」的神級動漫,你踩過哪個坑!
    畫風唯美,劇中的人物顏值高,並且還有很多萌妹子的動漫作品,往往能夠讓人感覺十分治癒,沉醉在萌妹的笑容下,感覺十分放鬆。然而也有很多動漫作品,本來可以治癒人心,卻一不小心走上了「致鬱」的道路,讓人在猝不及防之時,就吃了一口刀子。那些神級的「致鬱」動漫,你踩過哪個坑呢?
  • 愉快的觀影體驗,治癒與致鬱,這部動漫告訴你們
    愉快的觀影體驗,治癒與致鬱,這部動漫告訴你們「奶奶說了,」淚水盈滿了眼眶,卻強忍住不落下,「哭泣的地方,只能在廁所和爸爸的懷抱」。clannad,這部key社的三大催淚彈之一,讓我這個大老爺們,在暑氣濃鬱得風扇吹不散的夏天,淚腺奔放。
  • 致鬱與治癒的名作──寒蟬鳴泣之時
    但是看似致鬱的寒蟬,其實還有著治癒的一面。故事講的是在在日本的鄉下一個叫做鹿骨市有一個叫雛見澤的地方,這個村子曾經因為水壩工程差點遭受滅頂之災,但是幸得村民的團結努力導致才沒有使水壩工程動工。在該時間過去的5年之後,本作男主角前原圭一因為種種原因進入了這個村子,熱情開朗的性格使得他身邊圍繞了一圈美女有領導能力的魅音,陷阱高手沙都子,以及身為古手神社巫女的梨花……有大家的陪伴男主並不覺得來到農村比在城市裡少了什麼。每年的六月都會按時舉辦棉流祭,作為雛見澤的最盛大,最有趣的祭典卻隱藏著一個很大的秘密那就是鬼隱。昔日的朋友是否會因此成為敵人?能否回到以前的日常?事件的兇手是誰?真相是什麼?
  • 《索瑪麗與森林之神》到底是治癒還是致鬱呢?
    《索瑪麗與森林之神》到底是治癒還是致鬱一直存在著不同的見解。索瑪麗戴上了手銬遇見了哥雷姆的時刻她是幸福的,哥雷姆給予了她親切感以致第一次遇見,索瑪麗便稱呼哥雷姆為父親,哥雷姆雖然沒有情感,善良的他也接受了索瑪麗,並帶著她一起生活,走上了尋找人類的道路。
  • 動漫《索瑪麗與森林之神》,治癒還是致鬱
    索瑪麗是七八歲的人類女孩,不諳世事、天真爛漫,因為大環境的驅使她戴上了手銬,成為了奴隸,不過她是幸運的,因為她遇見了哥雷姆,沒有感情的哥雷姆是人外生物,卻不以人為食物,而且剩餘壽命不多,視守護森林為人生唯一的意義。也是在這樣的前提下,索瑪麗才能得到他的庇護,和他一起踏上尋親之路。
  • 煽情催淚動漫很「致鬱」?明明都是治癒番,看完卻是「嗷嗷哭」
    ,正是因為這些動漫才讓我們學會了成長,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對待自己的感情都是從這些故事當中學習而來的,這些被大家說是「幼稚」的故事,其實裡面都是一些深度的道理,只是很多人沒有去認真看待罷了。一個講述了「死亡」的少女和同伴們尋求自己夢想的故事,喚醒了大家最初的記憶,如果放到現實當中毫無疑問是荒謬的,在看完這整部動漫之後感受到的是治癒,是內心的滿足,同時還感受到了「致鬱」,讓自己沉浸在這個故事當中久久不能自拔,這就是它的魅力。
  • 表面治癒實則致鬱的動漫,看完一部鬱悶一天
    作品的畫風往往能夠代表這部作品的風格,看上去比較溫馨畫風的作品那一定都比較治癒溫馨。不過近年來二次元圈中出現了許多掛羊頭賣狗肉的作品,表面上看上去十分治癒的動漫,實則劇情非常致鬱,其畫風欺騙讓無數漫迷叫苦連天。
  • 動漫中那些治癒又致鬱的高分作品,一集上癮,四謊天下第一
    動漫中那些治癒又致鬱的高分作品,一集上癮,四謊天下第一!還有致鬱類型,這其中我們要說的就是其中的治癒類型和致鬱類型兩者結合在了一起的類型,非常的好看,非常的催淚,也非常的壓抑。,會讓人看的心情很沉重,很壓抑,這就是治癒類動漫的特點,但是同時這部動漫又兼顧著一些治癒類,能夠讓人在壓抑的時候看到一些美好的東西與事物。
  • 動漫中那些治癒又致鬱的高分作品,一集上癮,四謊天下第一!
    動漫中那些治癒又致鬱的高分作品,一集上癮,四謊天下第一!在類型動漫中,2012年後,各類的動漫播放和追番都有很大的增長,比如說異世界冒險,龍傲天后宮,純愛類型,治癒類型,還有致鬱類型,這其中我們要說的就是其中的治癒類型和致鬱類型兩者結合在了一起的類型,非常的好看,非常的催淚,也非常的壓抑。
  • 索瑪麗與森林之神:人類女兒與異形父親的故事是治癒,還是致鬱?
    今天小x要給大家講的這部番是一部治癒番,當然也可以說是致鬱番。小x特別喜歡它唯美的畫風,它畫出了屬於大自然的美麗。話不多說,接下來小x將給大家詳細介紹這部番。這是一個被異形們所支配的世界,人類遭受著迫害,面臨著滅絕的危機。就在某一天,森林守護者「哥雷姆」,與一名人類小女孩索瑪麗相遇了。哥雷姆是保護森林,使之存續而存在的森林守護者。
  • 說《魔法少女小圓》致鬱,很可能是沒有看懂成年人的治癒
    六年前那種對番劇黑暗壓抑的觀感散了大半,反倒從其中感受了幾分治癒。之前還覺得萬分致鬱的番,如今看來,怎麼又覺得有幾分救贖呢?這個問題困擾了我許久,直到突然在某一個瞬間大徹大悟。其實是閱歷和心境的變化,改變了對番劇的看法。年少覺得致鬱,年長覺得治癒。
  • 說《魔法少女小圓》致鬱,很可能是沒有看懂成年人的治癒
    六年前那種對番劇黑暗壓抑的觀感散了大半,反倒從其中感受了幾分治癒。之前還覺得萬分致鬱的番,如今看來,怎麼又覺得有幾分救贖呢?這個問題困擾了我許久,直到突然在某一個瞬間大徹大悟。其實是閱歷和心境的變化,改變了對番劇的看法。年少覺得致鬱,年長覺得治癒。因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對「治癒」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
  • 治癒or致鬱?打著讓你笑的名號,結果看完哭出來,作者賣刀片的?
    而很多被視為神作的動漫,打著治癒的標籤,但看完之後往往卻會發現是「致鬱」,完美溫馨開局,但說著說著就變成了一個致鬱番。《未聞花名》說起這部動畫,想必很多人應該都會感覺到熟悉才對,畢竟在動漫領域當中,《未聞花名》還有《四月是你的謊言》等作品的,都是同樣的經典。而且開篇劇情溫馨,但隨著劇情的推進,卻會變得讓人揪心,是真正地會從「治癒番」變成「致鬱番」的作品之一。
  • 魔女之旅:劇情由「治癒」走向「致鬱」,屑魔女是否無情?
    它一開始先是講述了兩個「治癒」的故事,讓觀眾享受在輕鬆愉快的劇情中。可在步入第三話後,劇情由「治癒」走向「致鬱」,接連講述了兩個引人深思的故事。讓人在這部動畫中,感受到悲傷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