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公司複合賽道具有協同、壁壘性優勢,三大品牌穩健醫療、全棉時代、津梁生活將成長空間層層打開。短期疫情催化下,醫用敷料業務有望通過自有品牌打開國內市場,中長期健康消費業務線上有望持續放量。
要點:
◆「醫療+消費」雙輪驅動,打造全棉高端品牌;
◆首創全棉水刺無紡布技術成為行業標杆,形成專利布局和競爭壁壘;
◆醫用敷料行業國內集中度提升空間大,高端領域前景向好。
「醫療+消費」雙輪驅動,打造全棉高端品牌
公司前身成立於1991年,起步於紗布、棉籤等醫用敷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以醫用敷料OEM出口業務為主。2003年創立「winner穩健」品牌後逐漸開拓國內市場,實現OEM與自有品牌並駕齊驅。2009年創立「Purcotton全棉時代」品牌,成功實現了醫用敷料產品向家用產品的拓展,「醫療+消費」協調發力。2018年,深圳市津梁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19年7月推出「PureH2B津梁生活」品牌,致力於打造能夠覆蓋美妝、個護、運動等的健康美麗生活需求的一站式零售平臺。2020年突發新冠疫情,醫療健康用品需求激增,公司品牌知名度提升與銷售渠道拓寬,成功登陸A股市場。
主營業務:以「棉」為核心,三大領域、兩大品牌
公司是一家以「棉」為核心,通過「winner穩健醫療」及「Purcotton全棉時代」兩大品牌實現醫療及消費板塊協同發展的醫療健康企業。主營業務分為醫用敷料、健康生活消費品和全棉水刺無紡布三大領域。其中,醫用敷料領域產品包括傷口護理產品、感染防護產品及消毒清潔產品;健康生活消費品包括棉柔巾、純棉溼巾、衛生巾等無紡消費品及嬰童用品、嬰童服飾、成人服飾等紡織消費品。
1)首創全棉水刺無紡布技術成為行業標杆,形成專利布局和競爭壁壘。2005年研發出全棉水刺布,開發出仿紗布片、仿紗布墊等醫用敷料高端化產品,憑藉多年技術積累解決了傳統醫用紗布易掉紗線頭甚至引發醫療事故的行業痛點,逐步替代傳統紗布。該項工藝被稱為「紡織工業一次偉大的創新」,行業標準建立成熟後先後在全球30多個國家獲得專利。2)「winner穩健醫療」、「全棉時代」兩大品牌獲得較高認可度。醫用敷料銷售至全球70餘個國家。公司自主品牌「winner」已進入國內兩千多家醫院和近四萬家藥店,其中大多數醫院為三級醫院,並在海王星辰、老百姓大藥房等多家知名連鎖藥店設有公司產品專櫃。3)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發展。醫用敷料業務銷售模式以境外OEM直銷、境內經銷為主,健康生活消費品以電商銷售和直營連鎖門店銷售為主,全棉水刺無紡布業務以直銷為主。線上滲透能力突出,實現大規模消費群體覆蓋;線下門店穩定增長,終端商超覆蓋面廣。
前三年收入整體穩健增長,疫情期間積極參與防疫,業績及盈利水平均大幅提升
2017-2019年,公司總營收由34.98億元增長至45.75億元,2019年同增19.16%,歸母淨利潤由4.28億元增長至5.47億元,2019年同增28.6%。2017-2018年淨利潤增幅低於收入增幅,主要原因是成本上升及線下門店擴張導致銷售費用增長。同時公司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帶動毛利率水平不斷提升,2017-2019年分別為48%/49%/52%,淨利率水平整體穩定,2017-2019年分別12%/11%/12%。受疫情影響,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防疫產品銷售旺盛,業績及盈利水平均大幅提升,2020Q1-Q3公司營收同增超200%,利潤同增近7倍,毛利率同增9.4pcts至63%,淨利率提升21.25pcts至33%。未來隨著疫情提升品牌形象,疊加消費者衛生消費意識增強,產品銷量及營收有望保持穩健發展態勢。
醫用敷料行業:國內集中度提升空間大,高端領域前景向好
全球市場來看,醫用敷料市場規模保持穩定。2014-2019年,全球醫用敷料市場規模由111.00億美元增長至124.83億美元,複合增長率1.97%,預計2020年全球醫用敷料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32.84億元,同比增長6.42%。國內市場方面,。在2014-2019年,我國醫用敷料市場規模由39.89億元增長至73.12億元,複合增長率10.63%,預計2020年我國醫用敷料市場規模將擴容至82.25億元,同比增長12.49%,增長水平明顯快於全球醫用敷料市場。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用敷料出口國。憑藉人力成本和產業鏈優勢,中國承接了產業轉移浪潮,逐漸形成了一批為國際大型醫用敷料品牌商從事貼牌生產(OEM)、以出口為主的醫用敷料生產企業,例如穩健醫療、奧美醫療、振德醫療等。高端醫用敷料領域發展前景良好,具有較大的國產替代空間。從全球來看,下遊市場對多功能、新材質、高附加值的醫用敷料需求日漸提升,高端醫用敷料產業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機構盈利預測及評級
根據新時代證券,預計公司各業務板塊將持續受益。此外,公司依靠穩固的技術與研發壁壘、深厚的品牌優勢及公司獨創的棉柔巾等全棉水刺無紡布相關產品持續獲得市場認可與好評,未來業績有望加速提升。預計公司2020-2022年營業收入為139.75億元、125.78億元、136.47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6.29億元、27.22億元、30.94億元,EPS分別為8.51元、6.38元、7.26元,對應估值為16.4X、21.9X、19.3X,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
根據華創證券,預計公司2020-2022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7.38、18.06、20.54億元,EPS分別為8.76、4.23、4.82元/股,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15、32、28倍,考慮到疫情催化下的長期向好趨勢、醫療背書的高盈利和高成長空間,首次覆蓋給予184.34元/股目標價,對應2020年21X,並給予「強推」評級。
(文章來源:巨豐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