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除了南極北極,其實還有第三極:就在中國境內,看守森嚴

2020-12-08 露觀寰宇

現在很多都喜歡去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旅遊,有的時候,旅遊並不一定是旅遊,而更像是一種另類的探險。人類自古以來都有向未知險境探索的本能,這種冒險精神是向外開拓的一個重要動力。

而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險地對人類來說慢慢變得沒有那麼危險。原始叢林,萬裡荒漠,深海潛遊,還有極地的探險,成為了很多人喜歡的旅遊路線。而南極和北極,是這些冒險當中最為特殊的地方。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南極和北極是地球上的極地,在太陽光無法直接照射到的極地圈中。冰雪構建了一個獨特而封閉的生態體系。這個生態體系不止屬於極地,也與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息息相關。

南極和北極有著大量的冰川,這些冰川在全球變暖中起到非常巨大的積極作用。純白色的冰雪天地能夠反射80%的太陽光,幫助地球進行散熱。而儲存在這些冰川中的巨大水量,也是維持現在海平面的一個重要「砝碼」。

而在我們的地球上,除了南極和北極,還有被稱為地球第三極的地方。這個地方就在中國境內,看守森嚴。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對這個地方並不陌生,這裡就是我們熟悉的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的被人稱為世界「高極」。和南極和北極的共同特點是氣溫低,氣壓低。生命活動較為罕見,並且對全球的環流都有較大的影響。

珠峰看守森嚴的原因,其實也不難理解。我們都知道每年都有很多人想要挑戰珠峰,並且珠峰接壤中國,印度,不丹等多個國家。很多時候,需要有人嚴格看守,來篩選管理山上的遊客,以及珠穆朗瑪峰上的科研營地。

不知道各位看官對於中國的世界第三極有什麼看法呢?你們覺得如果有機會,你們也會到西藏旅遊,挑戰這座世界高極嗎?

相關焦點

  • 雪山深處的「世界第三極」,比北極純淨,比南極高冷!
    除了南極和北極之外在地球上還有一個「第三極」它比南極更高冷它就是處於雪山深處的青藏高原千年來無人驚擾的青藏高原保持著它的美麗與神秘這裡是地球上最為特殊的一個地方這裡有最自由的飛鳥在陽光的照射下更純淨、耀眼美得仿佛不真實 貓眼視頻這裡有神奇瑰麗的雪山在浮雲的裝飾下更聖潔、縹緲如果來到遼闊、雄偉、壯麗的「第三極
  • 南極、北極、第三極山地冰芯記錄的氣候環境變化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冰芯是從冰川上鑽取的圓柱狀雪冰樣品。取自冰川積累區的冰芯,包含著過去逐年積累的降雪和幹、溼沉降物質,這些物質保存著其沉積時的氣候環境信息。對比南極和北極冰芯氣候記錄,發現當格陵蘭冰芯中 D-O 事件處於暖位相時,南極冰芯記錄的氣候狀況處於冷期,反之亦然,即末次冰期時南極和北極氣候變化在千年時間尺度上存在「蹺蹺板」現象。
  • 話說,南極和北極那個更冷……
    >這兩地就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那麼,南極和北極哪個更冷一些呢?其實,南極相對更冷一些,南極的平均氣溫只有約零下48.9攝氏度,比北極的平均氣溫低1.7攝氏度。與北極不同,南極洲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冰原大陸,被廣袤的南極雪原所包圍著,在冰原大陸上爬行的企鵝。趙勇/攝影冰原上一年四季刮著強烈的暴風,厚厚的冰層常年不化。
  • 中國正穩步推進「三極」環境與氣候變化研究
    中新網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陳發虎院士說,隨著綜合國力提升,中國「第三極」科學研究領域已處於世界領先的主導地位,「三極」環境與氣候變化國際大科學計劃正在穩步推進中。
  • 南極和北極哪個更冷?
    ▌本文授權轉載自:科普中國(中國氣象報社的媒體合作夥伴)地球的南極和北極都常年覆蓋冰雪,天氣異常寒冷,這兩地就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那麼,南極和北極哪個更冷一些呢?其實,南極相對更冷一些,南極的平均氣溫只有約零下48.9攝氏度,比北極的平均氣溫低1.7攝氏度。南極氣溫較低的原因至少有兩個,其一是因為觀測站建在海拔3600多米的高原上,在如此的海拔高度上空氣稀薄,很難留住太陽輻射的熱量,太陽一落山,大的熱量很快就輻射掉了。
  • 南極和北極,地球上很奇特的兩個地方
    南極和北極,地球上很奇特的兩個地方南極和北極算是地球上最特別的兩個地方,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南極北極的區別南極是一片大陸,而北極是一片海洋。南極這片大陸是200年前發現的,但是進到南極大陸的人非常的少,所以南極目前還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秘的一片土地。南極的面積是1400萬平方公裡。
  • 南極和北極到底哪個更冷?今天終於弄明白了
    都常年覆蓋冰雪,天氣異常寒冷可想而知這兩地就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那麼,南極和北極哪個更冷一些呢?其實,南極要相對更冷一些南極的平均氣溫只有約-48.9攝氏度比北極的平均氣溫要低1.7攝氏度南極氣溫較低的原因至少有兩個
  • 突破極限勇闖未歷之境 東南DX7星躍勇闖世界「第三極」
    青藏高原,與南極、北極並列,被稱為世界「第三極」。可可西裡位於青藏高原腹地,更是被稱為「生命禁區」,直到2005年其核心地帶才被人類首次徵服。 近日,由亞洲車神「曾凡仁」帶隊,東南DX7星躍開啟了一場從福州到可可西裡、從海拔0米到4600米、從零上25度到零下40度的品質見證之旅。
  • 阿蒙森:第一個同時徵服南極和北極的偉大探險家,永遠消失在北極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阿蒙森:第一個同時徵服南極和北極的偉大探險家,永遠消失在北極1872年7月16日,阿蒙森出生於挪威。父親是個船主,阿蒙森從小積累了一些航海知識。1888年(16歲),挪威探險家南森跨越格陵蘭島的新聞,深深激勵了阿蒙森,他決心也要航海探險。
  • 地球上能被稱為「極地」的地方,只有三個!北極,南極和中國的西藏!
    地球上能被稱為極地的地方,只有三個, 北極,南極,和中國的西藏。 , 成為了地球海拔最高的地方, 被稱為除南極、北極之外的 「遙遠地球的第三極」。
  • 地球上最神奇的兩個地方:南極和北極!人類有什麼不可思議發現?
    ,雖說與二氧化碳相比,甲烷在地球上的含量顯得相對較少,但是從危害的角度上來看,它的威力是二氧化碳的10倍,甚至是20倍,此番人類在北極發現的這具4.6萬年的屍體,是遠古巨獸猛獁象的身體,也令人們不得不擔心,就連如此遠古的生物都會從北極中暴露出來,那麼,還有什麼樣的生物是無法浮出水面的?
  • 地球上最為特殊的兩個地方,南極和北極
    大家好,這裡是【把話說】,今天我們來說說:南極和北極。南極和北極是地球上最特別的兩個地方了,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南極是一片冰封大陸,而北極是一片汪洋大海。南極的平均溫度是零下50度,北極的平均溫度是零下18度。那麼,為什麼南極和北極溫度會相差這麼大呢?其實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海拔高度不一樣。北極全部都是海,陸地的海拔也不是很高,平均下來整個北極的平均海拔也是10到20米的樣子。而南極的平均海拔都在200米以上,所以南極是特別的冷。
  • 中國北極旅行第一人是康有為?如何在南極吃上新鮮麵條?聽「後浪...
    研究表明,2008年冬天中國南方的冰凍災害,與北極海冰異常減少有關。令人驚訝的是,海冰減少對人類也有益處,讓北極航道可被商業利用。目前我國商業運輸船利用北極東北航道成為常態化,這使得我國至西北歐的航運歷程約減少了三分之一,有助於促進我國與西北歐的貿易往來。
  • 北極與南極為什麼會這麼冷呢?
    地球上,有兩塊極地,一個是北極,代表北方的意思。另一個是南極意思是北方的相反。有一個記住自己的簡單的方法:只要你知道它們周圍是什麼就可以。北極,在地球的北半球,是一塊幾乎被陸地包圍的海洋。在世界的另一 端南極,是一塊大陸幾乎被海洋包圍著。
  • 與南極相比,北極有什麼?
    它在世界地圖的最上部,翻開地圖向上看,可以看到這裡是被眾多陸地拱衛的一片汪洋。地球上8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我國的所有國土,也都位於北半球。但是相比南極,我們對北極的探索卻晚得可憐。是因為它不值得探索嗎?
  • 地球南極為什麼比北極冷?南北極有什麼我們未知的東西?
    相比於南極北極真的算是很友好的了,一些耐寒性的植被和苔蘚也能夠在這生存,有了植物自然就有食草動物也自然出現了食肉動物,北極的生態圈也算得上是十分完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那必然是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北極熊,成年的北極熊體重能夠達到500公斤以上,差不多有9個成年人那麼重。除了北極熊外,還有北極狼、北極狐等中型動物,海裡還有鯨魚、海豹等水生生物。
  • 都是冰川融化,南極和北極所面臨的危機其實不同
    11月27日,國家遙感中心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顯示,本世紀以來南極冰蓋表面近1/5已融化,預測未來冰蓋表面融化還將繼續增加,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將變得顯著。而除了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之外,另一些潛在的影響還少為人知。
  • 波司登溫暖相伴中國南極科考隊遠徵南極
    則是對再度踏徵程的中國南極科考隊的最好形容。2020年11月10日中國南極科考隊將踏上第37次科考徵程,而波司登也將再次與之隨行,助力裝備升級,一同探索「純淨之地」。迎接他們的將不止是海雨天風,還有漫天冰雪、能見度低、極度嚴寒等極地極端氣候帶來的嚴酷挑戰。
  • 【駛向第三極】33天,行走萬裡,橫跨中國,東南汽車挑戰頻頻升級
    「駛向第三極」是由東南汽車發起的一場「品質鑑證+公益援助」的長途挑戰之旅。青藏高原,與南極、北極並列,被稱為世界「第三極」。東南DX7星躍車隊從東出發,經歷長距離、高海拔、大溫差、全路況的挑戰,橫跨三大階梯,為西部地區學校捐贈愛心書籍,並向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裡管理處捐贈2臺DX7星躍,作為「可可西裡生態巡護車」,為「生命禁區」的守護者們保駕護航。
  • 從南極到北極:斯文·赫定的全球視野
    斯文·赫定(1865—1952)是人類探險歷史上不可繞過的人物。除了因在亞洲大陸的多次探險而聞名世界外,他還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寫出了風靡全球的作品,既有學術性的考察報告,也有通俗的遊記,這些著作大多聚焦亞洲——他的探險活動的主要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