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格·巴恩斯:澳大利亞,沒資格批評中國

2020-12-18 觀察者網

【文/格雷格·巴恩斯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

如果說中澳關係此時正經歷著一些波折,那這一說法就太輕描淡寫了。

澳大利亞那個最大的出口產品目的地國正讓澳洲人的生活變得艱難起來。當一名中國外交官在自己的推特上展示了一張澳大利亞士兵謀殺一名兒童的創作圖片後,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對此做出了憤怒的反應。澳洲國會還通過了一項新法律,該法同意莫裡森政府可以推翻澳大利亞地方各州和地區政府與中國達成的投資協議。這一切都意味著更加平穩的中澳關係仍然遙不可及。

莫裡森政府、反對黨和媒體的說法是,中國是人權賤民、暴徒和惡棍國家,而澳大利亞則是人道的燈塔,是自由民主國家的典範。

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選擇傑克沙利文擔任自己的國家安全顧問,此人本周在推特上說了這樣一句話:「澳大利亞人民為保護全世界的自由和民主作出了巨大犧牲。正如過去那個世紀一樣,美國仍將與我們的盟友澳大利亞並肩站在一起,團結各民主夥伴一道促進我們共同的安全、繁榮和價值觀。

雖然在與中國這樣的一黨制國家發生爭執時,澳大利亞以人權衛士的面目示人最為討巧,但現實情況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特別是考察澳大利亞在過去20年的表現,套用沙利文的話說,在維護「自由和民主」方面,澳大利亞早已成了一個賤民國家。

就拿來澳尋求庇護的難民和澳洲原住民來說,澳大利亞歷界政府已經並仍在繼續對他們造成精神和身體方面的傷害。而在全球舞臺上,澳大利亞繼續盲目地支持以色列,拒絕與眾多國家一道為巴勒斯坦人爭取更好的和解條件。而且不出意外的是,在應對氣候變化這一現實威脅方面,澳大利亞仍然在拖後腿。

澳大利亞離岸難民營環境惡劣,難民舉橫幅抗議

澳大利亞及其盟國對中國的抱怨之一,也是沙利文推文中所反映出的那種情緒,就是中國試圖將它自己的秩序強加給其它國家。它並不是「按照二戰後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其它民主國家設定的規則行事」。

就澳大利亞而言,在與中國關係緊張的背景下,它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個忠於法治和人權等西方價值觀的全球公民,這真是徹頭徹尾的偽善。在2001年,澳大利亞是第一個對難民採取強硬政治手段的西方國家。

它在貧窮的太平洋國家諾魯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屬島馬努斯島上,分別建立了離岸拘留設施。在2001年至2007年間,這些設施「收容」了來自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和斯裡蘭卡等戰亂國家的數千名男女和兒童。這些拘留中心於2012年重新開放,而設在諾魯的拘留設施直到今天仍然開放。

拘留在這些收容中心的人遭受到了身體和精神方面的雙重折磨,因此澳大利亞招致國際社會的一片譴責之聲。自2004年以來,一些聯合國機構一直在敦促澳大利亞停止這種境外拘留的做法,而澳大利亞政府卻沒有一次重視這些要求。

被澳大利亞關押6年的伊朗難民作家巴赫魯斯·布察尼(Behrouz Boochani)

事實上,當聯合國酷刑問題特別調查員胡安門德斯(Juan E. Méndez)在2015年表示,澳大利亞正在推行的政策等同於酷刑或以殘忍、不人道、有辱人格的方式對待難民。而時任澳大利亞總理託尼阿博特只是簡單回應說,「我真心覺得澳大利亞人已經厭倦了聯合國來給我們上課。」

澳大利亞原住民的遭遇也與之類似。他們約佔澳大利亞2600萬人口中的3.3%,但卻佔監獄服刑犯人總數的28%以上。他們是世界上被監禁人數最多的種族。

就像其鄰國紐西蘭一樣,澳大利亞政界還一直牴觸原住民應在國會擁有保留席位這樣的觀點。

位於馬努斯島的一處難民拘留中心。圖片來源見水印

澳大利亞原住民的健康和受教育狀況非常惡劣,2015年至2017年出生的男性原住民預期壽命為71.6歲,白人男性為80.2歲,女性原住民為75.6歲,白人女性為83.4歲。然而,當聯合國人權委員會譴責澳大利亞在原住民權利方面的不良表現時,澳大利亞政府和大多數澳大利亞媒體卻只是充耳不聞。

而且,作為世界舞臺上的一員,澳大利亞也沒有為受壓迫者出頭。今年6月,在全世界所有國家中,只有澳大利亞和另一小國馬紹爾群島反對聯合國決議——譴責以色列吞併約旦河西岸的計劃。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投票反對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關於巴勒斯坦自決的決議,沒有反對以色列修建定居點和在巴勒斯坦領土上侵犯人權的行為。

當英國等國終於認真對待氣候變化的威脅並鼓勵全球合作時,澳大利亞卻因利用會計手段和漏洞來粉飾自己對全球減排的貢獻而受到了譴責。

當澳大利亞總理和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上周末共同主持全球氣候峰會紀念巴黎協定籤訂五周年時,這位總理也受到了鮑裡斯詹森的冷落。

在過去20年裡,澳大利亞一直是一個民主國家,但這個國家已經失去了其在全球人權和價值觀領域的大部分光環。澳大利亞現在表現得像是一個直面中國邪惡威脅的「好人」,而這充其量不過是一種簡單化了的、更糟糕的誤導。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香港《南華早報》)

相關焦點

  • 中國怎敢批評澳大利亞?澳政客對一張漫畫發狂,根本原因找到了
    ,但澳洲政客卻因此狂怒,其根本原因在於,澳洲有著不切實際的優越感,認為中國沒資格批評澳大利亞,但事實擺在眼前,澳洲政府應該做的不是反擊中國,而是應該反思自己,否則只會讓國際社會更加看清澳洲政府的醜惡。事情起因最近,中國和澳大利亞的關係再次急轉直下,究其原因,仍舊是澳洲自身的問題。
  • 澳大利亞犯下7項「大錯」,如今3天2次向中國求和
    最近,一幅諷刺澳大利亞的漫畫使得法國、英國、美國等國紛紛現身「站隊」,澳大利亞也成為了國際輿論的風暴中心。表面上看,澳大利亞是因為被批評而感到不快,實際上澳大利亞是在強調一直以來的態度——「澳永遠基於自身利益行事」。不過,由於經濟發展高度依賴中國市場,澳大利亞隨後態度有所「軟化」。
  • 澳大利亞一天到晚都批評中國,為什麼反過來,你們就無法接受了?
    文\唏兮前段時間,因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一幅漫畫,引起了中澳之間的口水戰,最後五眼聯盟紛紛下場為所謂的盟友國澳大利亞站場。稱中方是在弄虛作假,應該向澳大利亞政府道歉,但實際這幅圖不過是名叫烏合麒麟的中國青年畫家根據此事所創作的漫畫。在輿論發酵的同時,澳大利亞媒體曾經就此事採訪過一位華裔網民,但當時採訪視頻並未曝出,因為該華裔網民直接質問澳大利亞稱,「澳大利亞一天到晚都批評中國,為什麼反過來,你們就無法接受了?」
  • 澳大利亞總理,中國崛起了,請慢慢習慣吧
    你與中國緩和,最後會緩和到什麼程度? 可不得表示表示? 但問題是,中國一直沒把澳大利亞怎麼樣,無從下口,投名狀不好找。 看上去今年有不少貿易問題,但中方都是就事論事的,不是川普那種打包製裁。而且,貿易糾紛是真金白銀,身體必須誠實。澳大利亞已經威脅去WTO打官司,還能怎樣?
  • 世界上最賺錢工作,在澳大利亞搬磚「月薪20萬」,一般人沒資格搬
    世界上最賺錢的工作,在澳大利亞搬磚「月薪20萬』,一般人沒資格搬如今每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都在上漲,很多人都面臨著找工作的困擾,程式設計師一生都是熱門的職業,可是你知道嗎?在澳大利亞搬磚可能更比程式設計師賺錢呢,在澳大利亞搬磚的工作,或者說是泥瓦匠,是很稀缺的職位。月薪開出20萬都不一定能招得到人,其實,在這裡要求也非常高,他們需要進行專業的學習。通過考試認證,只有拿到資格認證的地方,同時有這個找工作也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導致願意入行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只有很高的薪資才能找到這樣的。
  • 前澳官員:澳洲人應該清醒,中國根本不屑搭理澳大利亞
    月初澳前駐聯合國官員卡文·霍格(Cavan Hogue)在當地媒體上發表了一篇評論性文章,標題是《大象和老鼠》(The elephant and the mouse),作者首先拋出結論,和中國的爭端澳大利亞只會輸,而需要認清的事實在於澳政客和媒體狂熱針對中國的背後原因,在背後操縱著的大手是什麼
  • 澳大利亞博主因誇中國被澳媒「掛」 海外網友力挺:沒毛病
    就因為誇了幾句中國,卻被本國記者批評「奉承中國」,這令來自澳大利亞的視頻博主大衛最近有些「火大」。(回到澳大利亞的大衛,圖片來源:@萌叔大衛老師)大衛在中國待了10多年,一直從事英語培訓工作。已經非常適應在中國生活的他,回到澳大利亞後,感到非常的不習慣。他在不久前的一段視頻中抱怨說:「可能我待在中國比較長時間,我來澳大利亞的時候有(經歷)一個東西叫逆向文化衝擊,就是非常適應中國的生活方式,來到澳大利亞反而覺得非常不方便。」(視頻截圖。)
  • 澳大利亞究竟哪裡得罪了中國?事實沒那麼簡單
    但是西方人在推特下面的評論卻又是自大且狂妄的,分為這兩種:1、中國憑什麼說我們,中國算什麼東西,他們自己做得更過分,然後是一連串的造謠。2、我們澳大利亞是做的不好,但是輪不到你中國來批評,你們不配。丹麥漫畫刊登中國國旗是病毒的時候,中國網友要求丹麥道歉,丹麥說:這是我們的言論自由,我們絕不道歉。那麼,中國漫畫刊登澳大利亞罪行的時候,澳大利亞無理要求道歉,中國自然會說:這是我們的言論自由,我們絕不道歉。
  • 澳大利亞電視臺連線中國網友討論漫畫事件,結果不出所料
    「澳大利亞一天到晚都在批評中國,為什麼反過來一次,你們就無法接受了?」 近日,澳大利亞電視臺的一段採訪視頻在微博熱傳:兩周前,澳大利亞「天空新聞」節目組與一名活躍在社交媒體上的華裔網民Carl Zha視頻連線,試圖就烏合麒麟漫畫事件展開討論。 然而,接受採訪的他「戰鬥力」十足,於是便發生了上面這一幕。
  • 明道哥哥殺妻兒後自殺,明道崩潰不露面被批,恩師力挺:他們沒資格批評
    明道恩師孫德榮心疼力挺,「明道這時候就要展現你的肩膀,老人是無辜的,一定要先保護好他們,任何的批評你千萬不要在意,他們沒有資格批評和質疑。」▲明道神隱被酸,孫德榮力挺明道。(圖/記者黃彥傑攝)沒想到明道親哥一家3口發生憾事陳屍山林,明道多年好友陳喬恩在微博發文:「請別去打擾他。」看明道長大的喬傑立老闆孫德榮則表示,「請給家屬一個冷靜可以處理事情的空間」,他也力挺明道,不要在乎外界的批評和質疑,「你就要做林家的一家之主,一肩扛起所有的責任,我相信你一定做得到」。
  • 媒體:是什麼令澳大利亞的中國政策大轉彎?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香港亞洲時報網站12月7日發表了題為《是什麼令澳大利亞的中國政策大轉彎》的文章,作者為肯·莫克,文章認為,澳大利亞對中國的需要程度超出了它願意承認的程度。莫裡森總理應該堅持其與中國「愉快共存」的姿態。聽從反華人群並屈服於美國的壓力,只會損害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
  • 外媒:是什麼令澳大利亞的中國政策大轉彎?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 香港亞洲時報網站12月7日發表了題為《是什麼令澳大利亞的中國政策大轉彎》的文章,作者為肯·莫克,文章認為,澳大利亞對中國的需要程度超出了它願意承認的程度。莫裡森總理應該堅持其與中國「愉快共存」的姿態。聽從反華人群並屈服於美國的壓力,只會損害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
  • 這位澳大利亞博主誇我們中國被澳媒批,卻被海外網友力挺!
    但總有一些險惡用心、圖謀不軌的人對說我們中國好的人進行無端攻擊與批判,最近一位澳大利亞博主因誇讚我們中國就遭到了澳大利亞媒體的無端批判,但這位博主卻被眾多海外網友力挺:沒毛病!大衛(圖自國際在線/@萌叔大衛老師)據國際在線,大衛在中國待了10多年,一直從事英語培訓工作。已經非常適應在中國生活的他,回到澳大利亞後,感到非常的不習慣。就因為誇了幾句我們中國,卻被澳媒記者批評「奉承中國」。
  • 哇喔,澳大利亞要抵制中國貨了?
    哇喔,澳大利亞要抵制中國貨了?「抵制中國產品和企業是徹頭徹尾的愚蠢」《澳大利亞人報》11日報導稱,隨著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澳社交媒體上近日流傳著一份名單,上面羅列了41家據稱「背後是中國資本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並鼓動澳消費者抵制上述企業的產品。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名譽教授科林·麥克萊斯批評這種「愚蠢的做法」稱:「抵制中國產品無異於自殘。」
  • 蓬佩奧狗急跳牆,脅迫日韓放棄利益「批評」中國
    眾所周知,本月15號,包括中國在內的15個國家,在越南河內籤署了區域全面夥伴協定!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還包括最近和我們關係降至最低點的澳大利亞!對於澳大利亞來說,這次加入RCEP,是一個契機,既能藉此重新進入中國市場,也能和中國修復受損的外交以及貿易關係!
  • 澳大利亞又一針對中國法律通過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目前,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外交關係是較為緊張的,因為澳大利亞一直採取了對抗中國的相關政策,兩國之間的政治衝突也從根本上影響了兩國商業貿易的進行而澳大利亞卻依舊沒有表現出其應有的立場,甚至在國際社會上加強和中國的對抗。但是,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衝突對中國的損失十分有限,對澳大利亞來說卻是經濟方面的巨大打擊。
  • 澳大利亞已成為美國「跟屁蟲」,中國:我們沒在怕的
    近期,美國對中國相關事務幹涉嚴重,揚言要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沒過多久,美國政府又表示將禁用抖音海外版。這次,澳大利亞也跟在美國後面,隨美國起舞。據雪梨先驅晨報報導,澳大利亞總統莫裡森要對中國社交軟體進行相關調查。這裡面包括抖音海外版、微信以及其他中國手機應用。澳淪為美國「跟屁蟲」?在接受採訪時,莫裡森表明澳大利亞對抖音海外版的安全問題高度關注。
  • 失去中國金主,澳洲龍蝦價格暴跌!澳大利亞又來「求和」
    來源:金十數據由於此前澳大利亞龍蝦在我國貿易口岸出現「清關受阻」的情況,目前該國的龍蝦出口商面臨失去中國買家的困境,當地的龍蝦價格也一再暴跌。事實上,澳洲龍蝦貿易商不是沒考慮過,向和中國一樣人口規模龐大的印度市場轉銷龍蝦產品,然而,在經過調研之後卻發現,印度人更喜歡吃魚,對龍蝦的興趣不大。因此,意識到找不到更好的海外買家,許多澳大利亞漁民還在苦苦等待中國買家回歸。除了龍蝦產業以外,澳大利亞的大麥、牛肉等農產品也面臨著限制。
  • 世界冠軍兩個月前批評中國,如今改口稱讚中國人民
    世界冠軍兩個月前批評中國,如今改口稱讚中國人民北京時間3月26日訊。今年年初的時候,塞爾維亞網球世界冠軍德約科維奇在個人媒體上公開發聲,他表示自己一點也不想去中國進行網球比賽,理由是中國的空氣品質讓他無法接受。吐槽中國的起因是澳大利亞山火已經嚴重的影響了當地的情況,使得原定於澳大利亞的網球比賽不得不暫停,這就造成了德約科維奇對中國的批評。
  • 逐漸丟失中國市場後,澳大利亞又接心涼消息,這回俄羅斯也出手了
    2020年以來,澳大利亞多次跟隨美國的步伐做出了眾多不利於中澳關係的危險舉動。由於澳方的一意孤行,中澳關係逐漸變得緊張起來。在2020年,包括煤炭、龍蝦、棉花等多種來自澳大利亞的產品,均被攔在中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