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茉莉花都繪新景 致富路上譜新篇——橫縣高質量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茉莉花已成為橫縣的「富民之花」。(零慧蘭 攝)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橫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舉全縣之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整合全縣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約8.87億元投入脫貧攻堅工作;累計脫貧14139戶49641人;56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現行標準下,全縣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從5.6%下降至零,為橫縣與全國、全區、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這是記者從12月23日召開的「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橫縣專場新聞發布會獲悉的信息。
橫縣堅持「三級書記抓扶貧」,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系統謀劃、統籌推進、精準施策、精銳出擊,共派出17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分隊、308個駐村工作組,選派695名幹部到308個村(社區)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幹部,安排5355名幫扶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推動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高質量的脫貧答卷。
做強茉莉產業 好一朵「致富花」
近年來,橫縣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精準扶貧為抓手,充分發揮優勢特色產業,把培育壯大產業作為高質量脫貧、可持續發展的「重頭戲」,一產抓特色、二產抓升級、三產抓融合,走出獨具茉莉特色的產業興旺、脫貧致富之路。
橫縣享有「中國茉莉之鄉」「世界茉莉花都」美譽。在實施精準扶貧工作中,以「好一朵橫縣茉莉花」產業為主導,帶動甜玉米、優質稻、食用菌、桑蠶等特色產業同時發展;以「黨支部+創業致富帶頭人+貧困戶+扶貧產業示範園」等多種產業化經營模式,在每個貧困村圍繞「3+1」特色產業打造1個發展前景良好、增收效益高且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產業,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目前,全縣共認定26家龍頭企業、創建694家農民合作社、169個家庭農場,56個脫貧村均建成特色產業扶貧示範園,建檔立卡貧困戶特色產業覆蓋率達99.70%,形成了「村村有支柱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致富門路」的產業扶貧格局。
橫縣加強扶貧產業資金獎補到戶和對村級集體產業的重點支持,使扶貧產業建設既有面上覆蓋,又有點上支撐。期間,橫縣緊緊抓住發展茉莉花產業優勢和發展機遇,出臺《橫縣茉莉花產業發展獎勵扶持辦法》等政策,茉莉花產業減貧致富作用立竿見影。2018年7月,橫縣校椅鎮賀桂村引進企業共建茉莉花產業扶貧示範園後,產業蓬勃發展。曾經的自治區級貧困村,依靠發展茉莉花種植業開出「致富的花朵」。
2016至2020年上半年,全縣有4098戶次貧困戶累計獲得茉莉花種植獎補183.5萬元。其中,校椅鎮、那陽鎮、雲表鎮等鄉鎮的大部分貧困戶通過茉莉花產業實現了脫貧致富。
產業融合發展 強化「造血」功能
近年來,橫縣依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國茉莉小鎮,充分發揮茉莉花「1+9」產業示範帶動作用,全縣130多家茉莉花加工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賀桂村、榃汶村、長淇村等10多個村通過茉莉花產業實現脫貧致富。
橫縣依託甜玉米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朝陽大垌優質稻產業示範區、大和果桑產業示範區等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加快推進甜玉米、優質稻、桑蠶等特色產業精深加工,培育發展桂華繭絲綢、南山白毛茶、喜樂食品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共有49家企業申報128個扶貧產品,為貧困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致富路徑。
穩增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是貧困群眾增強「造血」功能、實現脫貧致富的重要基礎。橫縣堅持因村制宜,精準施策,依託自身產業優勢與農業企業合作,通過「村民合作社+公司+基地」模式推動貧困村產業發展壯大和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穩固提升。
如今的橫縣,一個個特色扶貧示範園區通過發展養蠶、養雞、養羊、茉莉花種植、茶葉種植、百香果種植等多元化產業項目,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壯骨強筋」,脫貧攻堅「換擋提速」。全縣308個行政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5萬元以上,56個脫貧村中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萬元的有29個。
「網際網路+扶貧」 拓寬增收路徑
橫縣與阿里巴巴集團自2015年7月合作實施農村淘寶項目以來,通過搭平臺、興產業、強主體、育品牌、暢流通等措施,突出電商創業孵化,走出了一條「1+N」電商發展新路,電子商務引領鄉村產業興旺、助推精準扶貧的作用逐漸顯現。
隨著橫縣縣域電商迅猛發展,打通了全縣「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初步構建了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物流服務體系,形成了「電商+產業+扶貧」發展模式,全縣主要的農特產品已經通過網絡銷售到全國29個省(區)市。
目前,橫縣還搭建電子商務產業園、雙創孵化中心等平臺,建成700多個農村電商服務網點,覆蓋全縣80%的行政村。整合全縣65家快遞物流企業資源下沉服務到村,電商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與56個脫貧村產業扶貧示範園對接精準幫扶,建成「雲上茉莉+木瓜產業」等10多家電商創業示範基地,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現今,橫縣各大電商網店一片繁忙景象,茉莉花茶、茉莉花盆栽、茉莉文創等茉莉花產品暢銷國內外。橫縣木瓜、甜玉米、百香果等特色農產品也紛紛插上「網際網路+扶貧」的「隱形翅膀」,從「土貨」變為「網紅」農產品,助農增收。
2020年1—11月,橫縣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41.59億元,增長8.3%;網絡零售額14.91億元,增長19.6%。其中直播帶貨850多場,帶動扶貧產品網絡銷售800萬元。2016年、2020年,橫縣兩次獲批「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做好民生工作 增進民生福祉
橫縣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堅決做好義務教育、住房安全、基本醫療等工作,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在義務教育保障方面,橫縣建立健全控輟保學「雙線四包」責任機制和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在實現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不因貧輟學的基礎上,通過送教上門等方式保障因殘無法正常到校就讀的貧困兒童的義務教育。2016年以來,全縣義務教育階段沒有因貧失學輟學學生,累計發放貧困學生幫扶資金約1.4億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學生25.13萬人次。
在基本醫療保障方面,橫縣認真落實「198」兜底保障政策,全面推進縣鄉村三級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和服務標準化建設,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實現「先診療後付費」和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及兜底保障等費用的「一站式」結算業務。全縣275所行政村(社區)標準化衛生室實現醫保聯網結算全覆蓋,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100%。
在住房安全保障方面,橫縣全面提升住房安全保障水平,讓貧困群眾住上「安樂窩」,通過鑑定安全、改造安全、保障安全三種方式確保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2.03億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6519戶,全縣建檔立卡等四類重點對象人員住房安全達標率100%。
在道路建設方面,2016年以來,橫縣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733公裡,項目惠及全縣56個貧困村,實現轄區內行政村及20戶以上的自然村(屯)100%通硬化路;在飲水安全保障方面,2016年以來,橫縣共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285項,總投入資金1.97億元,約39.63萬人受益。
下一步,橫縣將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產業扶貧政策總體穩定,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按照中央、自治區和南寧市的部署要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圍繞「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總目標總要求、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將全面推進強縣目標與謀劃橫縣「十四五」有機銜接,努力構築具有濃鬱茉莉風情的壯鄉首府副中心城市。(記者何任朗 通訊員陳壽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