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濃)
小時候,喜歡看《福爾摩斯探案集》,喜歡大偵探分析案情如絲如縷,解剖人性入木三分。
成熟(及熟透)後,喜歡看懸疑,喜歡東野圭吾和S·J·沃森。可今天小橋老樹的《侯大利刑偵筆記4》也令人陶醉其中了。
具體情節內容就不詳述了,劇透沒意思,詳情請君移步看書。簡短截說個人比較喜歡的部分。
《侯大利刑偵筆記4》開篇直接提到了侯大利的未婚妻田甜的死令侯大利心情頹敗,兩鬢變白。
恰逢此時,105專案組又接到命案,吳煜被殺。
用忙碌的工作壓制傷痛是人的本能,天賦異稟的神探侯大利也不例外。
書中描寫的侯大利出身於首富之家養尊處優,但因為少年時期的初戀楊帆被害走上了追兇破案的刑警之路,又天資聰穎、善於學人所長、總結經驗,脫穎而出成為眾人心悅誠服的神探級人物。
01.掩藏肺腑之痛,組座小試牛刀
吳煜案中,被害人吳煜被捅了四刀,兇手落網並承認是自己殺的,但筆錄中只說明是三刀,一點點的細微之處,就被神探侯大利發現了破綻,令重案組大拿滕鵬飛騰麻子都刮目相看。
105專案組是侯大利與田甜的回憶,是破重案積案的地方。但追查少年時期的初戀楊帆卻一直是侯大利魂牽夢縈的事,現在又加上了一道傷痕,深愛的未婚妻田甜也沒了。還好,有案件需要追蹤,侯大利可以轉移心思避免墮入無盡的深重思念中。
似乎生來就是吃這碗飯的,貴為富二代公子的侯大利在吳煜案中表現出的不俗潛質令老資格的神探們跌破眼鏡。
吳煜一案,侯大利算是在重案組落下了腳跟,緊接著,又成功推翻了自稱殺害楊帆的疑似兇手王永強的供詞。
侯大利表現出色,領導順理成章將其安排擔任重案一組組長,工作因為技能突出,雖資歷尚淺,亦贏得了下屬各位探長的信服。
「在刑警大隊一大隊偵查員心目中,侯大利是怪人,也是一個神人。……非常擅長學習,時刻記筆記是學自黃衛,全方位細緻調查學自張小天,像周天陽學習審訊,在重點內容上使用誇張的著重號的習慣則來自滕鵬飛,還能從王永強、黃大磊、吳開軍身上總結犯罪經驗。」「難怪侯大利工作兩年就能當上一組組長,善於學習和總結是非常突出的優點。」
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確實是這樣。「你以為的天賦和努力,在「學習習慣」面前不值一提。」比你優秀的都在努力,資質不夠聰明的我們還等什麼呢?
02.天外飛神探,牛皮不是吹的
本書屬於系列書的第四集,內容涉及到了三個案件,其中的第一個吳煜被殺,和最後一個黑色頭骨案為獨立案件,第二個解除楊帆被殺案的疑似兇手王永強案則是承上啟下的案件。
吳煜被殺案,案情較之後面兩個來說,相對簡單,屬於侯大利在重案一組的奠基之作,牛刀小試,組座不容爾等忽視。
王永強疑似兇手案則是主要說明了侯大利作為入職僅兩年的「神探」,畢竟經驗有待提升,此案中師姐張小天則給了他偷師學藝(人家可是光明正大的學習好吧)的機會.
細緻、再細緻,破案不能拘泥於表象,一定要從犯罪嫌疑人、疑似犯罪人身邊查起,從他的家庭環境、成長經歷深挖。
黑色頭骨案,侯大利學會了摸骨識人,通過死者頭骨,得到關於髮際線位置和頭骨還原相貌的技術。
總之,本書裡的案件都是初看簡單,細細推敲卻又不簡單,於細微處初漏端倪,沿著這一點點的蛛絲馬跡,順藤摸瓜,繼而扯出了一個又一個大瓜,直至兇手浮出水面。
情節離奇、跌宕起伏,不驚險,但絕對令你拍案叫絕。有刑偵專業,有職場經驗,有親情,亦有友情。
03.隔行猶打虎,刑偵知識哪家強
僅憑一個頭骨,如何判斷此人生前的髮際線?
僅憑一條皮帶,如何判斷此人是何時被害?
被害人被燒,濃煙滾滾,哪個季節放火不會驚動山民?
決定鼻子形狀的虔鼻錐是什麼東東?
既要順藤摸瓜,亦不放過蛛絲馬跡。
幾年前的命案,因山體滑坡頭骨重見天日,陳冤期待昭雪。
疑案被轉移,侯神探如何曲線救國、緊追不放?
04.既在職場,規則如影隨形
即便是公安戰線,也脫離不開職場,本書中也悄咪咪地透露了作者之職場觀一小爪。
跟對領導,是職場成功的基礎。
「侯大利背景特殊,並沒有一定要在公安局佔位置的急切想法,如今朱林作為領導和師父反覆告誡他不能犯幼稚病,與其被平庸者領導,還不如自己當領導,這樣對事業有利,對一線刑警有利。」
簡言之,就是俗語云「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再有能力的人,也需要遇到好的領導。遇到好的領導,則如魚得水、如虎添翼、鴻業遠圖;遇到平庸的領導,則掣肘重重、勞而無功、欲速不達。
韓愈曰「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選對平臺,是事業成功的前提。
頭骨復原功不可沒的畫師「葛朗臺」葛向東感嘆:「在經偵的時候,由於自身和隊裡的多種原因,我被邊緣化了,辦不了案子,所以也就自我放養,把主業當成了副業,副業當成了主業,支隊領導都不會正眼瞧我一眼。……到了105專案組我居然成了畫像師,成了省廳領導和專家看重的人才,……平臺畢竟不一樣。」
騎自行車再快,也追不上路虎。即便是人才也需要選對平臺方能得償所願。
05.總結:一本刑偵專業教科書式好書
「有時真相讓人毛骨悚然,有時真相讓人熱淚盈眶。」
初讀,稍顯平淡。深讀下去,劇情越來越緊湊、離奇,布局先緩後急,錯落有致。
有情節、有趣味,有哲思、有情義,一本刑偵專業教科書式好書,值得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