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播出的《白夜追兇》可以說是開創了國產同類題材的巔峰,因為在劇終依然留下懸念,幾年的時間裡依舊有網友在苦苦等待續集的誕生。
而最近播出的《重生》,在開播之初有不少人把它看作是《白夜追兇》的續集,可是以潘粵明飾演的《白夜追兇》男主角劇中的身份就能看出,《重生》的故事線要比《白夜追兇》更早,所以有不少網友認為,《重生》更像是《白夜追兇》的前傳。
其實,我在昨天的文章中也分析了,《重生》、《白夜追兇》並非以往電視劇那樣有前後承接關係,而是更像美劇《綠箭俠》、《閃電俠》、《超女》這樣同屬同一宇宙的平行劇情。
另外,在新劇《重生》中雖然也是以刑偵為主,可是在故事的敘述方面已經比《白夜追兇》柔和不少,在這部電視劇裡很少對作案細節和偵破手法做描述,這一點其實與這類電視劇的劇審有一點關係。同時這也是這些年國產劇很少有拍刑偵劇的重要原因。
在電視劇《重生》裡,西關支隊副支隊長秦馳是714槍案的唯一倖存者,這個身份設定其實與《白夜追兇》中潘粵明的角色類似,但這次的《重生》把敘事的重點放在了男主的心理活動上。這也是這部劇最大的亮點。
一場槍戰之後,唯一倖存者秦馳即使英雄也是事件的僅存親歷者,可他偏偏因為頭部中槍失去了部分記憶,這個設定讓他從甦醒就被組織調查,槍戰現場疑點叢生,不斷有新的證據和知情人湧現,生理和心理上各種問題在不斷衝擊男主,這讓他的行為也出現了很多常人難以理解的反常。
在《重生》中,秦馳與其說是在破案,更像是對曾經自我的追兇,因為帶著陌生情感回到曾經的愛人、親人、同事面前,他甚至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方式面對他們。
作為一個社交障礙的失憶人士,張譯將角色面對不同人物時的心理活動,刻畫得恰到好處。可即便這樣,《重生》中大段大段的內心獨白依舊無法滿足奔著《白夜追兇》來的觀眾。
其實,大家大可不必用《白夜追兇》的視角來看《重生》,它們雖然都發生在津港市,也同樣是以刑偵劇的形式播出,可從本質上兩者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它們的區別就像《閃電俠》和《綠箭俠》,這兩部美劇都是超級英雄電視劇,可要是以《閃電俠》的視角看《綠箭俠》,依舊也是難以下咽。
除了《重生》在《白夜》系列以心理劇形式敘述外,在《重生》播出期間,劇中透漏出一個消息大家發現了沒有?
那就是《白夜追兇》系列很可能還會有第三部,而這部劇的主角很可能還不是大家一直期待的關宏峰,而是在前面兩部劇中都露過臉的海港支隊。
關於海港支隊,在作者原著小說《刀鋒上的救贖》中就有屬於他們自己的主線故事,在這部中主角是趙馨誠和韓彬。
有一點需要大家注意,隨著劇審的限制,像《白夜追兇》那樣直接的刑偵劇可能以後也少有了,所以第三部將會以另一種角度敘述趙馨誠和韓彬的故事,至於大家期待的《白夜追兇2》很可能不會來,即便來了也達不到《白夜追兇》的高度。
每日心選原創內容,禁止轉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