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女性戰「疫」的幕後感人故事嗎?這本新書用200多幅漫畫講給...

2020-12-14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5月15日訊(記者 潘雯 )近日,由中國婦女報山東記者站站長姚建編,山東著名漫畫家、威海市漫畫家協會主席李強繪,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看我巾幗戰「疫」七十二變》一書正式出版發行。該書內含200多幅原創漫畫,回顧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女性在這場戰「疫」中的重要作用。

記者了解到,本書歷時3個多月的創作,分為戰「疫」女院士篇、醫護火線篇、方艙醫院篇、社區防控篇、巾幗志願者篇、八方支援篇、家庭戰疫篇、崗位戰役篇、復工復產篇、戰役物語篇等單元。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還親筆為本書寫了「中國故事女主角,戰疫盡顯她力量」題詞。

有人說,這場戰「疫」留下了兩個獨特的印記,一是中國女性的高光表現,二是年輕一代的登場。在馳援湖北的幾萬名醫護人員中,女性佔到三分之二;其中有著數量龐大的護士群體,而這當中絕大部分又是「90後」女性。《看我巾幗戰「疫」七十二變》一書用漫畫的形式,傳神刻畫了中國女性在疫情防控前後方的多元角色,她們是白衣戰士,是抗疫故事中當之無愧的女主角。

中國婦女報總編輯孫錢斌在為該書做的序言中寫道:「漫畫向以詼諧、輕鬆見長,用來記錄重大歷史事件、描繪中國女性的精神肖像,這種探索需要極大的勇氣。令我感佩的是,這本書的編者姚建先生、繪者李強先生用洗鍊的文字和簡練的線條,生動而精準地再現了抗疫女性群體的風貌。」他認為,人類正在經歷的這場與新冠肺炎的抗爭,在歷史的長河中,必定是一個重要的節點。與大歷史同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貢獻者、親歷者、見證者。通過可讀易讀的繪本,牢記這段歷史,感知這個國家,讀懂這個民族,在潛移默化中涵養男女平等意識和「四自「精神,其意義是多重的。

本書編者姚建認為,這場戰「疫」,我們每個人都是經歷者、參與者。或許,每位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都能在本書中找到自己戰「疫」的身影,或感同身受,或有所啟發,那便是本書出版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相關焦點

  • 《看我巾幗戰「疫」七十二變》:以漫畫致敬,全景式展現女性在戰...
    該書以200多幅原創漫畫的形式,全景式展現女性在戰「疫」中的重要作用和偉大力量。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為本書親筆寫下「中國故事女主角,戰疫盡顯她力量」的題詞,並隆重推薦。中國婦女報社總編輯孫錢斌為本書作序。
  • 女警愛漫畫 用畫筆記錄一線戰「疫」故事
    在疫情防控期間,她在工作之餘,通過漫畫作品的創作,記錄了戰友們一線戰「疫」的感人故事,用自己的獨特方式為戰友們加油鼓勁。盧珊通過漫畫講述戰友們一線戰「疫」的感人故事(北京鐵路公安處供圖)「雖沒有身處一線,但我堅信,只要認真工作一分,群眾可能感染的風險就會少一分。」盧珊經常這樣鼓勵自己。
  • 展現戰「疫」感人故事,致敬「戰疫」白衣天使
    前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文藝節目中心全新創作的原創戰「疫」MV作品《天使的身影》開始播出,作品聚焦「最美逆行身影」,邀請詞作家王曉嶺和著名音樂製作人何沐陽參與創作,由總臺女主持人朱迅、李思思、歐陽夏丹、陳星聯合寧靜、楊紫、王麗坤、韓雪、阿魯阿卓、鬱可唯六位女歌手、女演員共同演唱,
  • 這幅法院人的戰「疫」漫畫,總有一秒觸動你的心弦
    這幅法院人的戰「疫」漫畫,總有一秒觸動你的心弦 2020-03-29 13: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繪戰「疫」,畫英雄|高甜預警!有一種愛情,叫共同戰「疫」
    >詮釋愛情最美的樣子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廣東網絡廣播電視臺融策團隊繪製的九幅漫畫聆聽戰「疫」中最動人的愛情故事@廣東網絡廣播電視臺融策團隊>從大年三十開始,團隊就奮戰在戰疫報導的第一線,這中間報導了很多感人的人和事。
  • 江西羅琪創作暖心漫畫描繪戰「疫」眾生相
    晨報記者 宋雅倩1月31日,由江西近50名藝術家率先創作的一幅幅精美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漫畫作品在網絡上傳開。其中,有一幅《我卻知道你為了誰》瞬間抓住了記者的眼球。這幅作品描繪了一位全副武裝的醫務工作者彎著腰與一個戴著口罩的小孩對視的畫面,上面配文「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為了誰」。從評論區眾多網友的留言可以看出,很多人和記者一樣,深深地被這幅畫所感動。
  • 用300餘幅漫畫記錄方艙生活 「手繪小姐姐」抗疫畫集入藏檔案館
    黎婧和她的漫畫作品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榮海 通訊員 劉英 實習生 孫曉紅在方艙醫院接受治療的日子裡,女患者手繪300幅漫畫記錄醫護人員抗擊疫情的感人場景。黎婧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她先用手機把醫護人員、保潔人員的工作狀態拍下來,然後剪輯成一個小視頻,再從視頻裡選取一個畫面,最後畫一個定格的漫畫。從問診、送飯、消毒,到做核酸檢測、CT檢查……黎婧把所見所聞畫下來,每天3至6幅不等。僅疫情期間,她創作的漫畫就有300多幅。
  • 湖北大學七旬教師手繪三十六幅漫畫,用畫筆戰「疫」!
    鄒敬泉今年77歲,是湖北大學退休教師,曾任湖北大學藝術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湖北省暨武漢市漫畫學會副會長,美協湖北省分會漫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他長期從事漫畫創作與教學工作,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報刊發表漫畫、書畫、詩詞等作品8500餘幅(篇)。  在鄒敬泉看來,漫畫家手中的畫筆同樣是武器,能夠讓病毒"原形畢露"。
  • 防疫激勵漫畫6幅,抗疫宣傳海報7幅,從中看到人類的決心與意志
    抗疫宣傳漫畫2抽象化的漫畫中這些膠囊戰士各自為戰,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病毒,顏色在這幅漫畫裡形成了強烈對比,變質的紫色與清新的綠色,讓觀者一眼就能感覺得出邪惡與正義。抗疫宣傳漫畫3這幅漫畫是獻給醫生的,他以專業為利刃,以科學為厚盾,英勇無畏。
  • 閃電漫評丨手繪漫畫戰「疫」人的一天:是媽媽更是戰「疫」工作者
    這幾天,一則漫畫《戰「疫」日記》在微信朋友圈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一幅幅漫畫,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基層戰「疫」人的一天,折射出他們「舍小家 為大家」的奉獻精神。這則漫畫的作者是威海乳山市徐家鎮的青年幹部高靜。
  • 以筆作「槍」,南通大學師生用漫畫助力戰「疫」
    中國江蘇網1月31日訊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深深地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南通大學藝術學院師生紛紛拿起手中的畫筆,用漫畫創作的方式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阻擊戰」中。作為一種別具一格的藝術形式,漫畫成為了藝術學習者與工作者們表達生活、詮釋生活的重要手段。截止目前,師生們共創作了80餘幅漫畫作品。
  • 快看漫畫醫師節漫畫幕後故事揭秘
    快看漫畫醫師節漫畫幕後故事揭秘在第3個中國醫師節。快看漫畫聯合人民日報、國家衛健委,策劃推出了漫畫《我的媽媽,是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漫畫呈現了這場偉大抗疫鬥爭中,一名普通醫生媽媽身上的故事,讓眾多網友淚目。小編聯繫了主創團隊,和他們溝通了解作品幕後的故事,發現這篇漫畫背後,凝聚著很多人的心血,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匠心之作。醫師節漫畫誕生背後這篇漫畫的主創團隊,主要來自南漫畫派的藝術家們,團隊主創平均年齡超過50歲。你沒聽錯,他們都是快到爺爺輩年齡的老藝術家。
  • 「漫評·漫畫」這場特殊的戰「疫」兒童也要參與進來
    近日,中國少年報、未來網聯手近百位漫畫家特別製作了一本《給孩子的戰「疫」漫畫》電子書,為孩子們講述如何戰勝新型冠狀病毒,助一臂之力。不言而喻,這樣一本專為孩子們創作的戰「疫」漫畫書,就是一本好教材。一則利用它講好科普病毒常識的故事,幫助孩子們正確認識、理解和科學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二則利用它講好宣傳防護知識的故事,幫助孩子們認識病毒的來源、傳播途徑,學會科學預防,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三則利用它講好消除恐慌心理的故事,幫助孩子們知曉在疫情面前人類並非束手無策,已經形成了萬眾一心團結抗疫的合圍態勢,學會理性客觀認識形勢,堅定必勝信心決心;四則利用它講好是非善惡美醜的故事
  • 以筆為「槍」 近百位漫畫家創作《給孩子的戰「疫」漫畫》
    ……答案盡在《給孩子的戰「疫」漫畫》這個春節與往年大不相同:大人們停止了走親訪友,孩子們被禁止外出玩耍,「口罩」取代「紅包」成為正月裡的關鍵詞……也許你已經知道了,這些改變與新型冠狀病毒有關,也許你還想知道,這討厭的病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該怎麼打敗它,一級小朋友們可以幫什麼忙……為了解答你的疑問,《中國少年報》、未來網聯手近百位漫畫家製作了這本電子漫畫書
  • 我的戰「疫」日記——手機攝影大賽作品徵集
    為了傳遞抗「疫」正能量,講好廣東抗「疫」故事,中國新聞社廣東分社攜手碧桂園集團廣清區域,決定在2020年全球華人新春手機攝影大賽(廣東賽區)中增設「我的戰『疫』日記」比賽專題及獎項,徵稿延遲至2020年4月(暫定)。
  • 【戰「疫」思政課】人民網:高校思政大課 講好戰「疫」故事
    全國各高校紛紛跟進,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聚焦全國各地各部門、各行各業一線防控疫情的生動實踐,聚焦師生關心關切的政策解讀、健康教育,精心組織思政課教師在線備課、在線教學,學生在線學習,通過多種形式講好抗「疫」故事,引導學生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決心。
  • 尋訪「最美戰『疫』青年志願者」:00後大學生手繪漫畫傳遞抗疫正能量
    這就是中國年輕人的樣子》推文在朋友圈刷屏,文章介紹了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00後們在危難面前勇往直前、擔當奉獻的故事。文中這位00後大學生鄭素蓉正是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景觀生態學院18園林技術A2班的學生。人民日報點讚鄭素蓉:手繪漫畫傳遞抗疫正能量「出一份特殊的疫情宣傳畫」春節在家的鄭素蓉,一直想為防疫抗疫做點什麼。
  • 手繪36幅漫畫,武漢七旬漫畫家提筆戰「疫」
    楚天都市報4月21日訊(記者鄒浩 通訊員馮佩瑤 婁新雅)「寶塔鎮河妖」變成「火神山」「雷神山」鎮冠狀病毒;麻將館變成疫情多發點,麻將桌變成被封的「城」;「造福一方」變成「罩」福一方……近日,一組構思巧妙、生動形象的抗疫漫畫在網上流傳,圈粉無數。這些作品出自著名漫畫家鄒敬泉之手。
  • 南通新城社區退休老幹部創作漫畫助力戰「疫」
    中國江蘇網2月29日南通訊(通訊員 蔣春昇 楊佳)2月28日,南通崇川區文峰街道新城社區黨委在微信平臺上,發布了該社區老幹部朱晉的15幅抗疫漫畫作品。退休前朱晉曾任南通市副市長,現擔任南通市漫畫研究會會長、江蘇省美協會員。
  • 講好抗疫故事的一個科學視角|求知
    講好抗疫故事,我們既需要講述那些在抗疫一線逆行出徵、捨生忘死、挽救生命的生動事例,也需要揭示戰疫者堅持科學精神,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品格。「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張伯禮、張定宇、陳薇,方艙醫院提出者王辰院士,首報疫情的張繼先,建議用CT影像作為診斷依據的張笑春……這些科學工作者和醫護人員對科學精神的尊崇和弘揚,為戰勝疫情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