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在按下「啟動鍵」後,嘉興重大交通工程建設跑出「嘉速度」。
「優先保障企業、項目復工」,朝著這個目標,市交通運輸局推出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一組目前的復工復產數據,讓人感受到經濟發展的強勁脈搏:全市218家規上物流快遞企業全部復工;全市454家港口企業和34家水路運輸企業全面復工;全市24個重點交通工程項目已復工22個。
作為嘉興「百年百項」和「十百計劃」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嘉興市區快速路環線工程復工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日前,記者來到市區快速路建設工地現場,空中擺動的巨臂劃出復工的喜悅。
◆復工復產•蹲點日記
工地上響起轟鳴聲
時間:2月20日上午10點05分
地點:嘉興市區快速路環線工程(一期)土建3標施工現場
當天是快速路復工第一天。上午10點多,我從市區紡工路長水路口的入口,進入快速路一期土建3標施工現場。
土建3標位於紡工路和新氣象路之間,全長2.079公裡,該標段是嘉興市區快速路環線工程中唯一的隧道路段,也是工程最為關鍵的路段。
「請戴好口罩,過來測量體溫。」剛從車上下來,就聽到一個聲音傳過來,抬頭一看,在「員工實名制考勤通道」處,一個穿著白色防護服並戴著口罩、眼鏡、手套的人朝我揚揚手裡的溫度計。
我把口罩整理好,趕緊走過去。
「36.2℃。」他指了指桌上的登記冊,「你把名字、身份證號、體溫等信息填一下。」
測溫、登記後,我終於能進入施工區。
跟以前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相比,復工第一天的工地要冷清不少,一臺起吊機在空中擺動著巨臂,機器的轟鳴聲,讓人感受到了復工的喜悅。
戴著口罩和安全帽的建築工人分散在各處,正在進行冠梁模板拆除作業。
「工期本身就比較緊張,這次受疫情影響,要確保工程按期保質完成,對我們是不小的考驗啊。」蘇滬鳴是工地的一名領班,管著20名工人,其中大部分工人老家在山東。春節前,工人們回老家後,很快就有不少人給他打電話,說外地返回老家的人全部要居家隔離。「我讓他們安心待在家裡,就是隔離期滿了也別亂走,等著開工通知。」
蘇滬鳴是江蘇人,回老家後一樣在家隔離,「原本按照計劃,我們是2月3日要開工的。」
2月19日,蘇滬鳴終於等來了項目部的消息,讓他趕緊召集工人,回嘉興復工。「接到電話的那一刻,心裡小激動了一把。」隨後,他一刻不停地給工人們打去了電話。
「因為回嘉興的車費可以報銷,我讓他們包車回嘉興,這樣更安心。」蘇滬鳴一邊安排工人們回嘉興,一邊跟項目部聯繫,「我當時擔心包不到車,但是項目部領導說,如果有問題,他們會派車去山東接人。這樣的待遇,我是沒有什麼不放心的咯。」
開工難題逐一解決
時間:2月24日下午3點15分
地點:嘉興市區快速路環線工程(一期)土建3標施工現場
又一次來到快速路一期土建3標施工現場,當天工人明顯增加了不少,大家分散在各個施工區域,起吊機依然揮舞著巨臂,罐裝水泥車一輛接著一輛進來。
為了防止塵土飛揚,嘉興的建設工地都有噴淋裝置。正好趕上噴淋的時間,我剛靠近圍擋,被水噴了一臉。
在地連牆施工區域,正在耙水泥的張再興朝著我笑,「不常來工地吧。」
張再興是杭州臨安人,是幾天前坐高鐵回嘉興的,「我坐的那趟車上都沒什麼人。」因為有健康綠碼,他稍稍休整,就上工了。
氣溫比較高,口罩讓人有點氣悶,但工人們不管是趴在地上做鋼筋籠場地的,還是在耙水泥的,或者是操作起吊機的,個個都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措施。
「現在不讓大家聚在一起,吃飯也是分餐制,各吃各的。」項目安全總監楊光明在現場巡查,一刻不放鬆。
楊光明是重慶人,2月8日從老家返回嘉興。一回來,他就被隔離在項目部的院子裡。楊光明也沒閒著,復工後的施工安排、防疫措施等已經著手制定起來,就等一復工,立馬進入正常施工。
「事實上,復工後還有很多問題,比如砂石、水泥等材料緊缺,不少工人還要隔離一段時間,人手比較緊張。」楊光明說,過去幾天遇到的問題,目前已經得到解決,「現在通過包車、自駕的方式,員工也陸續返崗。」
◆復工復產•「三服務」
交通暢通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為確保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有力、有效推進,嘉興交通部門當好「卡口指揮員、運輸調度員和生產服務員」,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如何當好「卡口指揮員」?「我們不斷優化管控卡點布局,推動由『封閉管控』向『精密智控』轉變,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運輸保暢,逐步加大保暢力度。根據省疫情管控辦的要求,2月23日24時,全面撤除市內所有公路水路防疫檢查點。管控期間,我們實現了『管住大門、守住小門、暢通內部』的總體目標,確保了公路水路運輸的便捷通暢。」嘉興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王立方說。
同時,全力保障重點物資運輸。嘉興做好最充分的運力儲備,調集客貨應急運力2705輛次,全市45處高速出口均設置貨車綠色通道,保障重點物資運輸「三不一優」。
「我們也多次成功協調跨區域運輸問題,幫助重點企業,跨省協調煤炭、防護服物料等物資的運輸問題,確保運輸暢通。」王立方說,2月7日,嘉興交通部門聯繫吳江海事部門,協調解決了3艘裝載3000噸電煤的外省船舶受管控滯留吳江的問題,及時運至桐昆集團動力廠,保障園區企業生產供熱,同時率先與蘇州(吳江)、上海(金山)建立通行證制度,推動浙蘇兩省於17日發布《內河貨船白名單》,實現了浙江船舶入江蘇「免檢放行」。
為當好「服務員」,嘉興交通圍繞企業復工復產,持續深化交通「暖心扶企」,推動交通生產率先復工復產,全力保障經濟平穩運行。嘉興交通部門主動做好「三返」保障工作,服務外省、外市集中返崗群體,推出政府指定包車政策,目前累計派出758輛返崗包車,接返務工人員16661人。
「針對市區企業通勤需求,我們也及時推出定製公交服務,並創新企業服務舉措,先後推出24小時熱線、『浙裡辦』APP掌上辦、規上工業企業服務專員等多項舉措。」王立方表示。
◆復工復產•聲音
戰「疫」復工兩不誤
嘉興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王立方: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打通主動脈、暢通微循環」的要求,加強重點交通樞紐、公共運輸乘車的管控。繼續保持貨運綠色通道暢通,確保急救、防疫、農產品等重要物資運輸車輛快速通行,允許持有「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及人員運輸車輛通行證」的車輛直接進城,以及快遞收寄進村、進小區,全面打通貨物運輸和快遞服務的前後「一公裡」。在狠抓復工方面,要滿足企業交通服務需求,計劃全市重點交通項目月底前全部復工,並加大力度開展員工返崗包車業務,完善復工企業內部人員疫情防控措施,確保企業無疫情發生。
嘉通集團所屬快速路公司副總經理武啟誠:嘉興市區快速路環線工程有1600多名建築工人,其中近1500人分散在全國18個省的42個縣市。考慮到公共運輸的疫情風險,嘉通集團所屬快速路公司派出包車,前往員工相對集中的區域將他們接回嘉興,並派專人跟車管理,根據防疫要求進行檢查與隔離,總共準備了353個酒店房間安排返崗員工入住,所有返崗員工在隔離期滿後返崗復工。復工後,政府部門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我們有信心趕上工程進度。
嘉興市區快速路環線工程(一期)土建3標工人張再興:回到嘉興開工,看到嘉興穩定的生活環境,讓我很安心。項目部領導給我們安排兩三個人住一間,也是寬敞得很。生活區每天要消毒兩次,進入施工區3次測量體溫,一天換兩個口罩,我覺得在嘉興工作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