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雲憶想助力富士康雲化轉型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富士康集團一直以iPhone代工廠聞名中外,作為全球最大的3C產業製作商,其旗下目前已有超過25萬員工、200餘家子公司和派駐機構,並且擁有蘋果公司等全球頂尖的合作客戶。龐大的業務規模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盈利空間和知名度的提升,但也伴隨著數據運維、企業內部轉型的困難。

在富士康的傳統運營系統中,主要採用實體伺服器,其有限的容量現今已很難滿足龐大的數據承載需求,並且運營人員專業技能和運營手段相對滯後、企業內部各事業群系統聯通不暢,遺留下來歷史運營數據缺失、業務流程冗長、資源浪費等多個問題,給內部管理和業務發展造成阻礙。

而富士康集團的「整體上雲」也是騰訊雲企業年度戰略級任務,成都騰雲憶想科技有限公司作為騰訊雲的區域級合作夥伴,也加入了本次的重頭項目,將為富士康集團完成上雲的全套交付與維保售後業務。

一、騰雲憶想、騰訊TCE攜手助力富士康雲化轉型

(圖1,騰雲憶想、騰訊TCE攜手助力富士康雲化轉型)

此次富士康集團選用的是騰訊雲的企業級TCE產品,騰訊TCE(Tencent Cloud Enterprise)是基於騰訊雲成熟產品體系的企業級專有雲平臺,為企業提供自主可控、彈性伸縮的全棧服務能力。騰訊TCE能為富士康集團解決從數據處理到技術部署等全方位的雲化轉型解決方案。而作為實施交付方的成都騰雲憶想公司,在2019年1月接到訂單後,便立即組建最高規格的項目對應團隊,從實施到交付都嚴格把控,積極幫助富士康集團聚能雲端,推動工業製造業全面邁向「智」能製造時代。

騰雲憶想協助搭建工業賦能雲平臺

(圖2騰雲憶想協助搭建工業賦能雲平臺)

富士康集團業務規模龐大,事業群分散化管理又需求各一,所以此次項目採用了特殊的解決方案——雙方共同開發了一套工業賦能雲平臺。該平臺實現了運營技術(OT)+信息技術(IT)的技術連接、廠端安全+雲端安全的安全連接和富士康產業生態+騰訊網際網路生態的生態連接。基於騰訊雲工業網際網路助力平臺解決方案,騰雲憶想協助富士康將其原自有平臺產品BEACON的各個組件和應用部署於騰訊雲上,實現了多地多中心部署保障跨地域業務無縫接入。同時,結合富士康廠端安全架構和騰訊雲端全鏈路安全能力,騰雲憶想為其搭建了高度安全的縱深防護體系,為用戶數據和平臺運行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目前投入使用的CVM、Redis、TDSQL、CBS、VPC、CLB等騰訊雲產品已覆蓋整個集團,包括企業門戶、財務系統、人事系統、工裝定製系統、大數據分析平臺等主要業務場景。富士康集團旗下各大事業群按需從工業賦能雲平臺進行雲產品採購,實現了靈活定製和彈性交付,避免了資源浪費。

三、交付、售後滿意度高 未來將擴容三倍資源量

(圖3,交付、售後滿意度高 未來將擴容三倍資源量)

在項目的交付及售後過程中,富士康多次表示對騰雲憶想服務的認可,特別是派駐SPM之後整體SLA的提升,在後期進行商務洽談時多次提出當面表揚。基於對騰訊雲產品的認可、對騰雲憶想交付團隊的信賴,以及自身不斷擴張的需求,富士康已確定進行三期擴容,擴容量級為原有資源的三倍,預期目標將所有集團業務上雲,繼續加大雲化轉型的深度和廣度。

2020年7月14日,富士康集團又與騰訊雲籤訂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圍繞工業網際網路及數位化產業領域,在市場拓展、產業投資、生態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之後騰訊雲、騰雲憶想與富士康集團的三方的合作也將更佳緊密。

成都騰雲憶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為騰訊雲旗下多個自研雲產品提供技術支撐服務的新興科技企業,是騰訊雲在國內最重要的服務合作夥伴之一。騰雲憶想協助各級政府、電力、通信、警務、醫療、金融、零售、等各大行業,交付重大項目超過200餘個,行業方案100多個。2018年,騰雲憶想獲得騰訊戰略投資。配合騰訊產業網際網路的宏偉大戰略,全力投入騰訊華東、華北區域的項目銷售、交付與運維等業務支持中。騰雲憶想秉持著「智維凝聚未來」的理念,將為企業提供全面、安全、可靠、負責、可信賴的雲技術服務。用心定製,貼心服務,誠心交付,讓客戶數位化轉型更順利更高效,讓智能運維的明天更快而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抓住向「新智造」轉型的「火車頭」
    11月24日,「工業網際網路的創新與突破」分論壇以「數字賦能新智造」為主題,探索在新發展格局下,基於工業網際網路打通需求側與供給側,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推動傳統製造向「新智造」轉變。工業網際網路依然是一件複雜的事,但在交流碰撞中,我們對它有了新認知。
  • 華天軟體:搭建中國「製造」到「智造」的橋梁
    從最初模仿國外二維CAD,到如今與國際企業並肩而行,成為國內工業軟體產品門類最全的企業,這家位於濟南高新區的企業今年4月推出國內首款雲CAD,成功實現了三維CAD的彎道超車。華天軟體創始人楊超英在工業軟體這個領域已深耕30餘年,正為中國從「製造」走向「智造」搭建起一座橋梁。
  • 創造智造「新未來」!卡奧斯三度入選世界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
    智造「新未來」:大規模定製的未來工廠據悉,自2017年起,中國科協智能製造學會聯合體持續開展「智能製造科技進展」研究,以智能化工廠、智能製造技術及裝備、基礎、標準、服務模式等維度在入圍理由方面,主辦方這樣評價:海爾以互聯工廠為載體,實現從企業為中心向用戶為中心、從大規模製造向大規模定製的轉型。主要在數字營銷、數字設計、數字生態、數字製造、數字管理等維度進行實踐,將模式和技術雲化、軟化,實現用戶全流程的實時互聯,用戶和工廠的零距離。卡奧斯COSMOPlat推進大規模定製模式在海爾內部和跨行業、跨領域的應用和推廣。方案的實踐得到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EE/IEC的認可。
  • 奧哲榮獲「應龍杯」中國智造數位化卓越服務商獎
    11月18日-20日,2020第二屆中國智造CIO年會在蘇州成功舉辦。深圳奧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哲 」)榮獲2020「應龍杯」中國智造數位化卓越服務商獎。
  • 摩爾元數:開啟企業智造轉型之旅
    工業網際網路浪潮下,越來越多企業加入數位化轉型的探索之中。作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領跑者,摩爾元數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為製造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提供工業軟體及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依託對行業的深度理解和服務數百家大型企業的經驗沉澱,通過低代碼、開源、雲開發等領先技術,打造最適合工業應用開發的協同平臺aPaaS平臺,並面向製造企業智能化升級,提供涵蓋N2雲智造系統、WMS雲倉系統等產品服務,助力傳統產業向智能產業升級。
  • 工業4.0 大潮,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很香,助力中國製造彎道超車!
    越來越多的製造業企業意識到工業網際網路是發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蓬勃發展,製造業大進化工業4.0概念最早由德國提出。而近幾年中國在數字工業領域開足馬力,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正在快速興起,並掀起了一輪信息化革命浪潮。
  • Plug and Play中國總部正式落戶中關村智造大街,在「宇宙中心...
    7月23日,Plug and Play中國總部正式籤約落戶中關村智造大街。  儀式上,Plug and Play全球創始人Rahim Amidi先生、陳肖純博士與中關村智造大街籤署了入駐協議,標誌著Plug and Play中國總部(以下簡稱PNP中國總部)正式在中關村智造大街啟航。
  • 宏山雷射丨這個90後,憑藉「中國智造」把企業做大做強!
    也許國人自己都沒意識到,從模仿到創新,中國智造正在加速突破,由追隨者逐步邁向領路人。中國智造正在走向世界,而國內的中小型企業也從中獲益,走出國門。在南通整個鈑金業還處於粗加工產業結構時,他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帶領企業從粗加工邁向高端智造,走精密加工路線。「我們不想做低質廉價的產品,跟人家打價格戰,因為我覺得我的產品品質對得起我的價格。」王總很清楚公司未來發展方向,從製造到智造,這也是鈑金行業未來。但要實現企業轉型,首要就是採購到合適的設備。
  • 中國智能製造企業百強榜發布:富士康、海爾、華為居前三甲
    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到了關鍵時刻,中國數字經濟增長進入新的階段,數位化產業鏈優化正在蓬勃發展,2020年12月10——12日,以「點亮數字未來」為主題的2020中國數位化年會盛大召開。在本次年會上,法國裡昂商學院作為獨家學術支持機構,聯合舉辦了全球商業智能論壇,同時還發布了2020《中國智能製造企業百強榜暨中國智能製造業發展與趨勢》白皮書(以下簡稱《中國智能製造》白皮書)。
  • 創新引領,智造未來 聯通5G重磅亮相2020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大會
    11月25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指導、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通信管理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辦,同期開展了為期4天的工業網際網路專題展。中國聯通以「創新引領,智造未來」為主題,攜多項5G領先能力和燈塔項目亮劍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場景展區。
  • 富士康聯手菲亞特克萊斯勒造車,你覺得靠譜嗎?
    日前,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富士康計劃與菲亞特克萊斯勒(FCA)籤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以分別持股50%的方式成立合資公司。富士康表示,「我們最初的計劃是首先在中國為當地市場製造產品」,隨後可能會出口。此外,合資企業還將專注於「車聯網」。隨後,此消息被FCA證實。
  • 加強生產管理 黑湖智造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為此OFweek維科網有幸採訪到了黑湖智造合伙人肖總,為我們深度解讀「智造」的奧秘。   在全國,黑湖智造已經服務了近千家大中小型製造業客戶,涵蓋食品、醫藥、化學製品、塑料、金屬、電器等行業,其中華潤集團、歐萊雅、中國兵器等都是黑湖智造的標杆用戶。   世界五百強快餐連鎖企業為何選擇黑湖智造?
  • 硬核戰疫,鴻星爾克的「中國智造」
    但最近,鴻星爾克集團卻進行了一次行業內最特殊,也是最硬核的跨界:緊急調撥,投入500萬在泉州製造基地內開闢符合醫用工藝質量標準的口罩生產線,成為行業內跨界生產口罩,支援「戰疫」第一人。鴻星爾克20年變革與初心,「中國智造」走出品牌年輕化轉型路從2000年創立至今,鴻星爾克已經走過了整整20個年頭。20年對個人來說,是少年從無憂無慮到叩響社會大門重新定位自我的年紀。
  • 富士康:製造業巨頭率先啟動數位化轉型
    事實上,富士康能夠被蘋果選中並且合作多年,其掌握的智能製造尖端技術絕對足以傲視同儕,與大眾印象迥異的是,富士康的優勢絕不是簡單的代工,而是提早布局、與時俱進,利用智能製造為企業乃至行業賦能,更已經將數位化轉型早早提升日程,且收穫了不錯的成果。
  • 華為智簡網絡解決方案,讓智能製造觸手可及
    然而,在這一有利的外部環境下,企業自身的轉型路徑決策的失誤可能讓企業錯失良機。從「世界工廠」到「世界智造」,製造業轉型之路如何走?12月9日,華為在#Σco時間#直播平臺上舉辦了以「走進未來工廠,構建工廠互聯智能化解決方案」為主題的活動,華為中國政企智能製造數通資深解決方案專家袁凱、拓維信息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業務部經理張亮就當前傳統工廠智能化轉型所存在問題深度剖析,幫助企業完善智能化轉型策略,順應時代趨勢,完成轉型跨越。
  • 富煌君達智能新視覺,助力「中國智造」水平的提升
    近年來,「智慧、智能、智造」成為工業4.0時代科學技術領域的高頻詞語。隨著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智能新視覺技術成為機器感知現實的一種極重要的支撐技術。這一種更具科技含量的全新視覺,讓我們有能力看得更廣闊、更清晰、更深入,對從根本上提升數據採集、分析、管理、維護與預測能力。中國,作為現代核心科學技術的引領者,始終以高效的人工智慧,助力全球產業發展格局的改變。
  • 第四範式助力百勝中國斬獲IDC數位化轉型重磅大獎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組委會共收到超過500個項目提名,經過提名案例整理、網絡公眾票選、專家評估等流程,最終來自金融、零售、政府、製造、醫療等行業的59個創新項目、以及22位代表人物脫穎而出,榮獲本次數位化轉型大獎。 如今,數位化轉型已經進入深水區,如何利用最新數位技術支持業務創新、克服數位化轉型面臨的挑戰成為企業核心訴求。
  • 無限風光在「險峰」,科技·智造,向攀登者致敬!
    步入數位化轉型「深水區」,每個行業都迫切需要這樣的攀登者、引領者。製造業也不例外,而「智能製造」就是橫亙在製造業面前的珠穆朗瑪峰。貴陽險峰工具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貴陽險峰」)就是「智造」業攀登者的典型代表。貴陽險峰是中國工具機製造行業的重點骨幹企業,其產品主要來源於客戶的定製化訂單。
  • 中國「智」造,凱翼汽車憑實力說話
    不僅僅在家電領域,消費者對手機品牌的選擇也從以前的蘋果、三星轉向華為、小米,諸多行業都折射出中國品牌的崛起,掀起了一股「中國造」風尚。中國「智」造的崛起和席捲展現出中國品牌的自信;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也顯示,中國品牌不再避諱本土身份,紛紛打出「國潮」、「國產」、「國貨」的標籤為品牌賦能。
  • 「餘杭智造」新維度,了解一下?
    當「餘杭製造」插上數字經濟時代的翅膀,一系列奇妙的聯動反應便接踵而來。這當中,已入列國家級開發區第一梯隊的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當仁不讓,矢志成為杭州城東智造大走廊的優勢增長極和長三角重要產業集聚平臺。接下來,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還將對技術密集度高、成長空間大、產業鏈支撐力強的高端裝備製造給予大力扶持,全力培育發展高端裝備製造和生物醫藥兩大「地標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按照既定計劃,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力爭到2025年打造形成千億級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群、500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和百億級家紡布藝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