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劍來:沒了三教祖師,以賈生為首的新五大至高神靈由誰抵擋?
如果劍來世界有熱搜,三教祖師散道絕對穩排第一,即便是阿良和左右共斬蠻荒一事論熱度恐怕也有所不及。而且這件事來得太突然,雖然早知道崔瀺有拉三教祖師下水的準備,可沒成想竟是直接把人埋了,這種變故著實有些出人意料。而更重要的是,他們三人的離去也許會給人間帶來大麻煩!
-
《劍來》:試解「人間再無三教祖師」
《劍來》,重回劍氣長城,陳平安忽然想明白了崔瀺「請君入甕」的大致脈絡,其不但要算計周密,還要請三教祖師一起上桌入棋局。只是,這一句「人間再無三教祖師」該怎麼解?三座天下,分別由三教祖師高坐。所以,可以理解成崔瀺要三教祖師被迫散道於天地,把人間還給世俗的煙火氣?再看第二種,假若世間萬物的運轉離不開各方神靈的各司其職,那麼天庭的存在就仍有必要,只是神靈幹涉人間世事的歷史不能再上演了。
-
劍來:三教祖師散道將輸出海量氣運,大天師等六人迎來破境契機!
不過東邊日出西邊雨,雖然坐鎮人間萬年的三教祖師即將散道著實讓人心生悲涼之意,但根據現有情節可以判斷,這三人的散道會給各自天地留下難以想像的海量氣運,這對其他人來說未嘗不是個好消息。眼下三教祖師的散道便給他們提供了最好的便利,海量的氣運很可能讓這些人迎來一個苦等多年的破境契機。那麼就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數座天下究竟有幾位巔峰高手有可能抓住這次契機呢?一,龍虎山大天師。作為曾經中土十人中第二檔存在,大天師和於玄處於同一檔,僅次於時為十四境大修士的白也。
-
劍來:三教祖師散道與雪中異曲同工,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在《劍來》最新更新的一章末尾,陳平安說道三教祖師即將散道於天下。這並不是臨時起意,讓三教聖人散道天地。其實烽火在《劍來》和《雪中悍刀行》中對於這種讀書人希望的太平盛世都是異曲同工。就像在最新的這章《劍來》中,道祖騎牛去往天外天,至聖先師去往大驪,佛祖來到劍氣長城。當然這裡不一定是佛祖。因為從陳平安的反應來看,是認識前來的佛門聖人的。
-
劍來:崔瀺拉三教祖師下水用意深遠,他們恐已淪為新的神靈!
而作為修行界的天花板,古往今來所有出現過的明確十五境和疑似十五境強者加一起似乎也未滿雙手之數,細細數來也只有三教祖師和五大至高神靈而已,足見十五境登頂之艱!但拋開這一點陰霾不談,作為先後兩大稱霸天地的文明史之最強者,五大至高神靈和三教祖師之間在很多方面上雖然有著明顯的區別,但也不是沒有一些讓人細思恐極的相同之處。其中區別之處相對明朗,神性和人性的迥然不同本就是人族最終崛起之關鍵,而至高神靈被認為是身具天地間最純粹的神性,那麼三教祖師作為人族文明最璀璨之光自然可以被視作人性光輝之頂峰,至少目前來看是這樣。
-
劍來:披甲者未死!未來三至高來襲,陳平安唯有劍來!
而這樣一算天庭就相當於再現了三位至高神靈級別的戰力,再加上遠古餘孽和賈生帶去的那一大波劍修,重生的天庭頗有些來勢洶洶的味道!反觀五座天下在經過諸多波折後實力折損頗多。再者就目前來看,除了和妖祖隔空過招以外幾乎所有的戰鬥都沒有三教祖師的身影,甚至某些大修士復盤大戰經過時也沒有算上三教祖師,就像夜航船主所想那樣,如果披甲者不顧一切出手只有禮聖強行十五境、拼卻一死才能阻擋一二,至聖先師為什麼不能出手,是不是真的有什麼阻礙!那麼在不算上三教祖師的情況下,火神阮秀和周密誰來阻擋?
-
「劍來」三教祖師的十五境缺陷,末法時代的推測
行文至此,劍來世界的那個一與末法時代到底是怎麼個關係,似乎總算有了些眉目。那個一,極有可能正是三教祖師的十五境的缺陷所在。以下純屬筆者推測。萬年以前,人族問劍於天,最終獲得了勝利。人族擺脫了神靈的束縛,並且成為了天地真正的主人。隱患卻也在此時埋下。
-
劍來:說說四位備受爭議的準十四境,鄭居中似乎破境了!
到目前為止,包括五座天下以及浩瀚的天外天在內,所謂的境界天花板就是十五境,而已知明確的十五境強者只有三教祖師,可惜到目前為止這三人出手的記錄寥寥,幾乎沒有展現出屬於至強者的無雙風採。反倒是十四境強者的表現更加搶眼,崔瀺數次腳踩遠古神靈、禮聖法天相地守護浩然、白也孤身仗劍怒斬王座……好像這才是頂尖修士應該有的絕世風姿!
-
《劍來》:從披甲者之死判斷天庭五至高戰力,執劍者未必高出天外
《劍來》,萬年以前,遠古神靈統治世間,天庭便是其權力的象徵,在天庭中,有五位至高神靈,代表著神靈這一股勢力的最高層,而五位至高神靈之中,又以持劍者殺力最強,曾號稱「殺力高出天外」。正是因為如此,對於遠古神靈中的高位存在的實力層次一直未能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只覺得很高、很遠。但現在不同的了,隨著披甲者的死去,天庭至高神靈們的實力層次一下子便有了參考。並且,從披甲者之死也可以判斷出其它高位神靈的實力水平,持劍者的殺力未必能高出天外。
-
劍來:紅衣小姑娘長大了,而李槐的半個師傅還是那個老瞎子
本文轉自琳夢之櫻課代表,向課代表致敬1、大考三教祖師出題,禮聖負責分發「考題」考題是什麼?現在想來,這一波十四就是三教祖師特意遴選的,沒有參與過萬年前那場大戰,且進入過天庭者,從道家老二老三來看,確實是這樣。但老瞎子,青牛應該略知一二。禮聖、白澤應該清楚此事。如果一旦通過拖月山,再次進入天庭,面對眾新「神靈」雖能戰而勝之,但從時間上來說,必然不會太短,對於進入天庭者,能不能守住「本心」「人性」就是至關重要的了。
-
劍來:竟是陳平安最接近十五境劍修,難道純粹劍修沒資格嗎?
釋、儒、道、兵、劍這五大流派自萬年前那一場登天之戰起就是人族的支柱勢力,誠如三教一家,祖師級人物皆是登天之戰的領袖,劍修更是最先仗劍問天的人族先驅。而這個地位也幾乎一直延續至今,三教各自統御一座天下,即便是兵家也有凌駕諸子百家之上的地位,唯有劍修之處境異常尷尬!
-
《劍來》:兩人並肩,淺析(上)
可是,萬萬沒想到,阿良、左右,一個天下劍道最高者,一個天下劍術最高者,聯手大戰竟然也算不上熱點,三教祖師即將散道!暫不多說,且看本章內容:什麼是劍道,劍道便是出劍隨意,明明毫無章法可言,偏偏有那行雲流水的道意,而阿良,天下劍道最高者!同時,還有阿良那一把名為「飲者」的本命飛劍。從天外天回歸,在天幕中懸而未落,不得不引人注目。本命神通,皆死盡,劍修與劍,劍修與敵。阿良打架真的只是為了一個花裡胡哨,更好看?其它時候絕對是,這是阿良的作風,否則怎麼贏得萬千嫁為人婦的女子的青睞?
-
劍來:陸沉都看不透陳平安可鄒子卻能,後者究竟有多強?
縱觀近一甲子波瀾壯闊的劍來世界,最讓人難以看透的三位巔峰人物無外乎天庭共主、青童天君楊老頭和鄒子三人而已。其中天庭共主委實無可言說,可單憑名頭便足以佔據一席之地;青童天君楊老頭雖論及地位、實力難說登頂,可他對世事的影響卻非同小可,尤其是出身和身份的差異更為其定位增添無限遐思。而在他們之後,最讓人難以理清頭緒的神秘人物當屬鄒子無疑,這個人的想法究竟為何著實讓人看不透。
-
《劍來》:哪個十四境是簡單的?
最近看到有翻書人在討論十四境中誰弱誰強的問題,想要將十四境劃出一個三六九等。這其中爭議很大,眾說紛紜。可是,十四境合道天時地利人和,哪一個晉升十四境的強者不是一個時代中的天縱之才?又有哪個十四境是簡單的?
-
《劍來》:官子無敵,淺析
光是這份氣魄,怎麼不敢請三教祖師落座?崔瀺見過老秀才三教辯論,見過老秀才有請三教祖師落座的意氣風發,在他的心中,或許那時候便落下一顆種子,有請三教祖師落座!他的時間太少,籌劃太少,如果給他時間,他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
劍來,持劍者大揭秘。完全體的持劍者可能是十五境
三教祖師的大考,持劍者可能是十五境詳述:一、文廟議事開始,阿良每章必出場。三、河畔議事後半段,三教祖師設下的大考。是否問劍託月山?因為已經達到劍術極致,註定再無寸進,等於在戰場上一次次反覆出劍,變得毫無意義。 細思極恐,當年與披甲者作戰的持劍者,可能根本不是完全狀態的持劍者。如今的持劍者,也未必就是完全狀態的持劍者。如果說,三教祖師之外,還有誰有可能是十五境,那麼一定是,這個自古以來天庭殺力第一的持劍者。如果她不是十五境,那麼就意味著劍術極致不可能達到十五境。
-
劍來——陳清都的武力到底是什麼水平?
最新章劍來的作者總管交代了劍修淪為刑徒,最後在劍氣長城守城一萬年的前因後果。在人族登天之後,三教與劍修兵家有過一場衝突,雖然最後劍修一方落敗但是文中裡文聖也說道;只差一點三教便要輸給劍修一脈。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當時殺力最大的幾位劍修沒有出劍。
-
劍來:關於劍修十五境和末法時代的看法,崔瀺和鄒子誰更可信?
在劍來世界中修行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即登山和登天,登山的極限相當於飛升境,而登天的極限目前來看是失傳二境中的十五境,這應該也是到目前為止所有修行者在境界和力量上的天花板。而古往今來已知明確的十五境只有三教祖師,除此之外哪怕是五大遠古至高神靈其境界也始終處於迷霧中,至今不曾明晰。
-
《劍來》:細數幾大劍修巔峰
《劍來》更新至今,劍修地位越來越岌岌可危,出了一個十四境劍修劉叉被十三境拼著不要性命打得跌境,可悲可嘆,何時同階戰力強大的劍修落入這個地步了?今天,小編就和各位翻書人一起回憶劍修巔峰以及必然會成長成劍修巔峰的幾人,重現我劍修大風流!
-
劍來:諸君落座,收官無敵
一、請君入甕大棋局從最新一章來看,主角國師不只是單單請周密「入甕」,還要三教祖師身陷其中。如果要說這只是繡虎的自負口嗨,那就太冤枉「主角」國師了。其實在本章之前,三教祖師早已有入局的趨向。原文第七百八十八章《問劍去》,來自青冥天下的「女冠」向禮聖詢問三教祖師對天庭遺址有無破解之法,禮聖答:「沒說可以,也沒說不可以」如此回答,就是可為但有難為。故女冠言:「若是這般,那就是三教祖師依舊會覺得為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