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小雲說書,賞評彈之美

2020-12-24 蘇州新聞網

  盛小雲在現場講述、展示蘇州評彈。記者 張健攝

「藝往情深」藝術普及演出贏得贊聲一片

本報訊(記者 姜鋒)叩開藝術之門,品賞評彈之音。昨天下午,藝往情深——小雲說書·蘇「州評彈之美」在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劇院開演,著名蘇州評彈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盛小雲現場講述、展示蘇州評彈之美,贏得贊聲一片。本次活動還通過引力播App進行直播,近20萬名觀眾線上同步感受蘇州評彈的魅力。

本次活動由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蘇州市文化館承辦,姑蘇文化名家盛小雲工作室協辦。活動現場,盛小雲從蘇州評彈的歷史和藝術成就講起,和觀眾們分享了蘇州評彈的藝術特色和表現手法、曲藝與戲曲的區別、大書與小書的不同,介紹了多位蘇州評彈大家以及多個評彈流派的特色。

在講授的過程中,盛小雲以及吳偉東、徐劍秋、黃飛燕、張敏、婁津源、周三博、柳明傑等評彈演員一一登場,表演了彈詞選曲《珍珠塔·二見姑》《白蛇傳·賞中秋》《王魁負桂英·情探》以及彈詞選回《水滸·叔嫂初逢》,讓觀眾更直觀地感受蘇州評彈的魅力和蘇州評彈不同流派的藝術特色。尤其是盛小雲在《水滸·叔嫂初逢》裡一人分飾兩角,同時演出武松和潘金蓮,呈現出評彈藝術「一人千面」的獨特魅力。

活動現場,觀眾不時爆發出熱烈掌聲,廣大網友也通過互動評論為活動點讚。「中國最美的聲音!」「盛老師講解到位,點讚!「」評彈之美,聲音之美,音樂之美!」等語句刷屏,表現出觀眾對蘇州評彈的喜愛、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對美好精神生活的嚮往。

作為蘇州評彈的領軍人物,盛小雲在長期的舞臺實踐中形成了自己鮮明的風格特色,曾獲全國德藝雙馨中青年文藝工作者、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對象等榮譽。近年來,盛小雲嘗試將蘇州評彈與陝北說書、搖滾、街舞等多種藝術形式混搭表演,受到眾多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歡迎。

「此次參加『藝往情深』系列品牌活動,邊講邊演,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的嘗試。」盛小雲說,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讓不了解蘇州評彈的人了解評彈、愛上評彈。她認為,繼承是基礎,創新是發展,要多走近年輕一代,多創作適合他們欣賞的作品,才能保持蘇州評彈長久的生命力。

據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蘇州市文化館管理部部長邱瑜介紹,自2016年起,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就推出了「藝往情深——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藝術普及演出」系列品牌活動,旨在通過「講、演、面授」等藝術傳播形式,將高雅藝術、非遺、民俗文化等優秀藝術舞臺類作品帶到市民身邊,讓市民零距離感受藝術之美。今年10月,該品牌活動之「藝往情深——吉他專場·彈起六弦琴」亮相,受到廣大群眾歡迎。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本周日線上看大師名篇 盛小雲將帶來蘇州評彈之美
    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 羅雯)叩開藝術之門,品賞蘇州古韻評彈之音。本周日下午2:00,由評彈領軍人物、國家一級演員盛小雲帶來的「藝往情深——小雲說書·蘇州評彈之美」將在市公共文化中心劇院開演。屆時,引力播客戶端將進行同步直播。本次活動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市公共文化中心·市文化館承辦。
  • 沉寂15年,啟東這裡又聞評彈清音
    沏一杯茶,備三兩小點,聽弦琶琮錚,「醉裡吳音相媚好」,賞一段風花雪月或鐵馬金戈的故事,在人民橋東的瀛東書廳
  • 《雅韻集》歷代藝術家之大成|聽一曲蘇州評彈,看一場穿越時空的...
    借鑑京劇發聲方法,在「周調」和「俞調」的基礎上他創造發展了旋律優美、韻味醇厚的「蔣調」,成為評彈曲調中傳唱最廣,影響最大的彈詞流派唱腔。當時有人贊他的演出「說噱得雲亭之妙,彈唱有玉泉之神」。曾是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曲藝協會第二、三屆副主席和上海分會副主席;演唱者楊振言,出身於評彈世家,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已馳名。
  • 一聽評彈終身迷
    評彈人手中娓娓道來的秦淮景與情,和著纏綿的琴聲咿咿呀呀到如今。「蘇州人有這麼一個習慣,吃飯過後喝一杯茶,聽一回書,就非常滿足,感覺今天的溫飽也解決了,精神食糧也有了,要是今天沒有聽回書的話,就會感覺好像有什麼事兒沒做。」 形容評彈之於蘇州人,評彈藝術家盛小雲的這句話似乎恰如其分。
  • 網易雲音樂《不曾遺忘的符號》第二期:痛仰樂隊聯袂「評彈皇后」
    9月13日,網易雲音樂與新華社「聲在中國」聯合推出的非遺音樂紀錄微綜藝《不曾遺忘的符號》播出第二期《西湖重又臨》。搖滾樂隊痛仰來到杭州,與被譽為「評彈皇后」的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蘇州市評彈團副團長盛小雲合作,結合蘇州評彈《白蛇傳·斷橋相會》選段,全新演繹其代表作《西湖》,完成了一次古今對話。
  • ​姆媽個評彈(上海話朗讀)
    我順口一講,我姆媽歡喜評彈,從我小辰光到我姆媽老了,阿拉儕生活勒一道;最早是空中書場,後首來是電視書場,姆媽勒聽,我呢,是耳朵邊浪飄來飄去個 「登格裡格登」,也就曉得了一眼。我也曾經問姆媽歡喜評彈個緣由。記得姆媽講,公公婆婆,也就是我個阿爺阿娘,歡喜聽評彈,也就聽起來了。比起姆媽,阿爺阿娘是更加上一輩石骨鐵硬個寧波人,哪能會得歡喜蘇州個評彈?
  • 聽評彈、奘年糕……嘉定這兒的年俗記憶你知道嗎?
    聽評彈、奘年糕……嘉定這兒的年俗記憶你知道嗎?聽曲兒、焋年糕、聽評彈……嘉定各地的年俗你知道多少?小嘉來為你一一盤點啦~今天,小嘉帶你來看嘉定鎮街道的年俗傳統!聽書(聽評彈)聽書(聽評彈)是春節期間重要的娛樂。
  • 雲上劇場賞藝術饕餮盛宴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露臺,當灰燼的餘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近期,只要打開喜馬拉雅、荔枝FM、網易雲App,搜索「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就能聽到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們帶來的美文朗誦。  記者了解到,雖然上海各個劇場目前暫處於歇業狀態,但精彩的文藝活動依舊每天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屏幕前。
  • 2020杭州平安夜蘇州評彈,繪出大好江南的山川河景
    小編給大家支個招,不如去觀看傳統經典的蘇州評彈(含茶歇),正好在平安夜當晚也有演出,與朋友家人吃完大餐去看再合適不過了,千萬別錯過!在輕鬆歡快的氛圍中,欣賞鮮活婉轉的說唱語調,醉在那別有韻味的江南唱腔中!
  • 行知讀書會|評彈遇上古詩詞,品一品詩詞中的吳儂軟語
    賞過江南書畫,遊過江南園林,聽過「史姐姐」史依弘說戲,8月22日,上海「行知讀書會·江南文化季」主題活動第四場繼續帶領大家領略江南——隨著江南文化招牌「評彈」的曲調,一同走進江南詩詞的世界。行知讀書會畫船聽雨眠,唱詞聲聲入耳。
  • 雲賞《醉美黑河攝影集》之時代聚焦篇
    雲賞《醉美黑河攝影集》之時代聚焦篇 2020-10-09 16:1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花式海派評彈」花頭濃,花姐與少年七夕夜「穿越銀河遇見你」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七夕佳節,陸錦花評彈音樂劇場《錦行花間之穿越銀河遇見你》將於8月25日、26日在上海1862時尚藝術中心劇場演出。這一回,上海評彈團評彈麗調傳人陸錦花不僅集「編導演」一身,也是「花式海派評彈」的首次試水。
  • 春分到,來華農「雲賞」木蘭花
    春分到,來華農「雲賞」木蘭花 2020-03-20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向奮鬥在抗擊病毒一線的醫護工作者致敬(附:京韻大鼓、蘇州評彈...
    生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曲藝界出品 曲藝界發布Q U Y I F請戰書像雪片一樣飛來,」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八個大字與請戰書上的手印一樣鮮紅。告別父母、告別丈夫、告別妻子、告別孩子,告別戀人,放下剛剛端起的團圓酒盅,踏上生死未卜的徵程。
  • 政協委員盛小雲:蘇州評彈裡的聲聲抗「疫」
    盛小雲說,「我作為政協委員,應該積極投入這場戰『疫』。當疫情剛剛暴發的時候,我在國外買了一些口罩,捐給了一些學校。」  除了捐款捐物,盛小雲很快意識到,以自己的專業來「藝術抗疫」,或許能達到更好的效果,「蘇州評彈的藝術表現形式非常接地氣,老百姓喜聞樂見,可以用評彈作品來宣傳相關的防疫知識」。  蘇州市評彈團成員的微信群裡,很多人提出了創作抗疫相關作品的願望。
  • 周深上期是一人分飾多角,這期又唱蘇州評彈,怪不得他沒被奇襲過
    說到周深相信大家會立馬想起他唱的《大魚》這首歌,周深把這首歌曲唱的簡直是太經典太完美了,聽這首歌曲的時候就像進入到了仙境一般,讓人產生無限的想像,周深憑藉這首歌和自己的才華也走入到了大家的世界。如今的周深可以說是大紅大紫,每次有重大的歌手選秀節目,幾乎都有他的身影,尤其是最近的《歌手當打之年》這個綜藝節目也邀請了周深來競演,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周深唱的幾乎是太嗨了,幾乎沒有下過前三名。
  • 雲賞牡丹花正好
    除了線下活動,洛陽精心推出「雲賞牡丹、花開滿屏」——24小時大型線上直播活動在「雲」上展現牡丹文化、河洛文化、牡丹產業、城市風貌,每日更新。洛陽素有「中國牡丹花都」的美譽。享譽天下的洛陽牡丹,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宋,距今已有1500多年栽培史,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洛陽牡丹文化,也影響了當地人的飲食。
  • 買書有賞?
    在商品經濟語境下,有償與有賞,
  • 逝者|鄧三瑞:愛聽評彈、畫漫畫的「中國潛艇之父」
    他床頭的收音機裡放著蘇州評彈,書架上擺著上個世紀的漫畫書,相機裡存滿了哈爾濱老建築的照片。他的身影,不只駐足在哈爾濱的老建築旁,徘徊在各個地方的舊物攤前,還出現在講臺上,出現在實驗室裡,出現在中國第一艘常規動力潛艇成功下水試驗的現場。
  • 「雲賞獅山春」 梨花娉婷念故人
    「雲賞獅山春」 梨花娉婷念故人 在這個特別的春季 華中農大園藝林學學院郭大勇老師 本科生院李璟老師與宣傳部劉志偉老師 同師生校友、市民們相約雲端 品賞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