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2020-12-22 澎湃新聞

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2020-12-06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2月6日11時58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也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長三乙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此次發射的長三乙改進型火箭,在長三甲系列火箭統一構型總體設計構架下,相對於長三乙/遠徵一號火箭採用4.2米同直徑加長版整流罩,該狀態火箭全長約58米,全箭起飛質量約456噸。為完成本次長三甲系列火箭全新的發射任務併兼顧後續發展,本次長三乙改進型火箭採用了全方位起飛滾轉變射向發射、基於控制系統信息主動減載等12項首飛首用技術,進一步提升了火箭高適應性水平,並向未來智慧火箭發展演進作出了新的探索。

具體而言,該火箭配備了全新的飛控軟體,控制系統採用全程四元數控制方案、迭代制導控制、一級橫法嚮導引控制、雙向風補償+主動減載控制技術、全方位起飛滾轉等5項技術,並結合了智慧化算法——姿控發動機在線故障辨識和控制重構,將為運載火箭飛行控制提供「打包式」解決方案。

據了解,新飛控軟體在火箭的一級加入橫法嚮導引控制,可提高助推器和芯一級落點精度控制能力。例如,助推器在分離後有可能受到風的影響,偏離預先設計的路徑,新軟體能夠給助推器增加導引,引導其飛回落區範圍內。

此外,該火箭首次應用的全方位起飛滾轉技術,可實現全方位發射。該技術可在單一的初使射向瞄準角度條件下,實現任意方位角的飛行控制。

此次發射是長三甲系列火箭首次實施低軌發射。通常而言,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地理位置更加適合向東、東南方向發射,若向南發射,落區可選擇的範圍將大幅縮小,火箭要承受的高空風影響也會增強。

為此,團隊設計了4條軌道,發射前根據高空風實際預報情況選取不同方案;並進行了大量計算和仿真,針對4條軌道分別設置了落區方案,最終畫出範圍框,實現4條軌道的落區範圍一致、降低落區人員疏散難度,並結合相應控制技術解決落區安全問題。

長三乙改五火箭方案論證工作自2016年啟動,從方案論證到初樣、試樣研製,歷時近5年。其間,長三乙火箭共實施46次發射,平均每年發射9次,此次改五火箭成功首飛也為長三乙火箭完成全年任務、「十三五」收官畫上了圓滿句號。

高分十四號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該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安排的光學立體測繪衛星,可高效獲取全球範圍高精度立體影像,測制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生產數字高程模型、數字表面模型和數字正射影像圖等產品,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以及「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基礎地理信息保障。

本次發射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4次發射。

文/中國航天報記者 宋皓薇

圖、視頻/高楠

原標題:《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將聚焦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需求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將聚焦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需求 2020-12-22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成功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眾號消息,12月6日11時58分,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隨後將 高分十四號衛星 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 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 (以下簡稱「長三乙改五火箭」) 首次發射 ,也是 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這次的長三乙運載火箭長高了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這次的長三乙運載火箭長高了  12月6日11時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航天科技集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任務適應性提升記
    12月6日,由航天科技(000901)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簡稱長三乙改五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將高分十四號衛星準確送入太陽同步軌道。這標誌著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長三甲系列火箭首次低軌發射任務獲圓滿成功,並向未來智慧火箭發展演進作出了新的探索。
  • 長八首飛!「十三五」期間新一代火箭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中國航天「十三五」期間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圓滿收官。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
  • 高軌道發射次數最多、成功率最高!「金牌火箭」是怎樣煉成的
    據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總指揮岑拯介紹,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幾乎包攬了我國絕大多數高軌道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高強密度發射的「主力」,是我國目前高軌道上發射次數最多、成功率最高的火箭系列。
  • 剛剛飛天的長三乙火箭長個兒了!飛行代碼重寫30%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6日電(王涑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12月6日11時58分,由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託舉高分十四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填補中國太陽同步軌道能力空白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攝影:趙利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12月22日12時37分,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將這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此次長徵八號火箭圓滿首飛,將填補我國太陽同步軌道太空飛行器發射能力的空白。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中低軌衛星發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目前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尚存在空白,具備中低軌道發射能力的主力運載火箭只能將最多3噸的有效載荷送到太陽同步軌道,不能滿足發射3噸至4.5噸太陽同步軌道太空飛行器
  • 長三乙成功發射第55顆北鬥衛星 全球星座部署完畢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 這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也標誌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戰略任務圓滿收官。 這是我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也是「十三五」期間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過程中航天領域完成收官的首個國家重大工程。 北鬥三號系統由24顆中圓地球軌道、3顆地球靜止軌道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共30顆衛星組成。
  • 高分十四號衛星發射成功,具備分米級解析度
    #12月6日早晨,中國完成了40萬公裡的世界首次月球軌道無人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中午,又成功實施了高分十四號衛星的西昌發射任務!長徵三號乙火箭,運載高分十四號衛星發射成功!一天之內,我航天人連續完成兩次重大航天飛行試驗任務,不僅雙喜臨門,更凸顯了我們具備的執行重大航天任務的能力與實力並存!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 未來有望實現一鍵發射
    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首次飛行任務,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的空白,也在可重複使用技術、智慧火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介紹稱:「長徵八號是一款兩級半構型火箭,2017年5月正式批覆立項。
  • 時隔4年再攜手,長三乙火箭送天通一號衛星上天
    2020年11月12日23時5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天通一號02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發射入軌後將與地面移動通信系統共同構成天地一體化移動通信網絡,為中國及周邊、中東、非洲等相關地區,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穩定可靠的話音、短消息和數據等移動通信服務。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記者從一院獲悉,本次執行任務的長三乙火箭通過2項技術改進,有效提升了火箭的可靠性和運載能力。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目前,該火箭已退役。長徵二號丙「長徵二號丙」(CZ-2C)是由中國研製的兩級液體運載火箭,火箭長43米,一、二子級直徑3.35米,起飛重量約242.5噸,主要用於發射低軌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長徵二號丙火箭於1982年9月首次成功發射,以它為基礎,我國又研製了長徵二號丙/SMA、長徵二號丙/SM火箭。
  • 長徵十一號火箭下半年將在陸地和海上實施多次發射
    三個「首次」——讓火箭適應性更強長徵十一號由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中唯一一型固體運載火箭,可在不同發射場、海上和陸地實施發射。火箭全長近21米,重58噸,起飛推力120噸,兼容2米和1.6米兩款整流罩,可將500公斤的有效載荷送入500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
  • 長徵十一號火箭9次發射全部取得圓滿成功
    5月30日4時13分,由航天科技四院提供四級固體發動機的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新技術試驗衛星G星、新技術試驗衛星H星送入預定軌道,「一箭雙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長十一火箭實現了三個「首次」,即首次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火箭發射任務;首次採用2米直徑整流罩;首次採用全新信息化發射平臺實施發射。火箭採用「三平一垂」的冷發射方式,即水平對接、水平測試、水平運輸、整體起豎後垂直冷發射。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一箭射五星 長八火箭首飛成功
    新華社  據新華社海南文昌12月22日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搭載的5顆試驗性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相關衛星載荷將對微波成像等技術進行在軌驗證,開展空間科學以及遙感、通信技術試驗與應用。
  • 我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成功,長徵十一號火箭有哪些優勢?
    王偉童 攝今天9時23分,黃海海域,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距離地面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這是我國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長徵十一號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是一枚四級固體運載火箭,全長約20.8米,最大箭體直徑2米,總質量約58噸,主要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有效載荷,該型火箭具有「一箭多星」發射能力、小時級發射等多項優點,被譽為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家族中的「快響利箭」。其實,這是長徵十一號火箭第二次執行海上發射任務。
  • 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成功發射
    ,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長三乙火箭起飛第41顆北鬥導航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是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即北鬥三號工程>)的17顆衛星,也是該系統首顆運行於地球靜止同步軌道的衛星(北鬥三號GEO-1衛星)。
  • 太陽同步軌道火箭有何特別之處?專家話你知
    為什麼用長徵八號發射太陽同步軌道?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錢航博士告訴記者,長徵八號(CZ-8)構型為基於新一代低溫綠色環保液體推進劑發動機和模塊化箭體結構研製而成的新中型運載火箭,將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由3噸升級至4.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