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於凡諾
狼來了的故事,現在幾乎家喻戶曉。
因為早在2600多年前,古希臘一名叫伊索的寓言家就講過了這個寓言。
我今天要講的,不是複述伊索的故事,
而是來自於,我在做記者編輯的時候,曾經訪問過一些在各自的圈子裡有影響力的人,也碰到了很多古怪特立獨行的人。
例如有一個怪人就曾經問過我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一直在我心底藏著,直到今天,我仔細想一想,還是覺得非常驚詫,有時候又似乎還覺得瘙癢難受。
這個問題就是,
假如你是一個放羊娃,你如何能在自己的羊群不被狼吃掉了情況下,繼續狼來了的故事?
這是一個古怪的傢伙在我問了他一長串問題之後,有意問我的。
記得當時,我一愣然後反問他,
「為什麼要這樣?這不是違背情理嗎?說狼來了的放羊娃說謊本來錯了,難道還要繼續錯下去?」
他笑著說,「假設無關道德,你說說看。畢竟,誰說在我們的社會,沒有這種人,說不定還很需要呢?」
未等我回答,他繼續笑著說,「我個人覺得道德是後置的,道德評判往往也是掌握在權貴手中的,尤其是當事情發生的時候,往往只跟目的達成有關,而與道德無關。否則又何來成王敗寇一說。」
我再次楞住,腦海裡很快轉了幾圈,卻仍然理不清頭緒,只好說,「雖然我不知道怎麼駁倒你。但是我感覺,你這就是歪門邪道,是歪理邪說,是強詞奪理。」
他仍然是笑了笑,然後繼續說道:
「其實,一個好的銷售就能做到。或者說,能解決這個問題的人,就是一個好的銷售。」
我當時好像是堅持說,「繼續狼來了的故事和銷售這是什麼跟什麼啊,風馬牛不相及?」
他還是笑了笑,不過,他此時對我說了一個故事。
他說:「假設某個偏僻的地方就只有一個公司。於是這個地方的人,普通人,長大了,如果不想當刨地的農民,一般就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就是進這家公司的工廠,要麼就是做這家公司的銷售。因為競爭者甚多,所以銷售是必須要有突出業績的,否則就會優勝劣汰出局。
此外,還透露一點內幕,
因為這兒只有一個公司,所以這個公司的產品,品質不是很好,用戶們用著用著,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有一定概率出現一些問題,使用體驗不是很好,最主要的是價格還很貴,售後又不到位。不過,因為銷售們的各自的努力和運氣等等,幾乎每個月總是有推銷的業績明星。而這樣的結果之一,就是讓這家公司上上下下就習以為常地認為,推銷業績不好,不是產品的問題,是銷售的問題。
於是一個人做了銷售,就必須向當地人們推銷出產品,並且要持續推銷出更多的產品。」
這時候,我正在聽著,他卻突然問我,「你說,這個銷售像不像那個趕羊群到村外很遠的地方去放牧的孩子?」
我內心一震,一時沉默不語。
然後只聽見他說,
「反過來,如果一個銷售真的能持續推銷出更多的產品,是不是說,狼來了的故事,就一直在繼續呢?」
而且,在我臨走的時候,
他還補充了兩句,
「你知道這個故事最可悲在哪裡不?」
「最可悲的是,不僅狼來了在繼續。而我們自己還往往就是那些農夫,只是在笑著別人而不自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