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期,香港還不是那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沿海的居民都還以捕魚為生,一次出海的時候遇上特大颱風,使得漁民們被颱風侵襲,但是世代漁民都不捨得離開大海,所以修建了港灣躲避出海的風暴,後來的人稱之為「避風塘」。
來香港旅遊自然要吃當地最著名的「避風塘炒辣蟹」,看到價格我震驚了,大陸的海鮮市場蟹也就幾十塊錢一斤,這裡的一盤炒蟹居然賣到1000多,吃完後我整個人都崩潰了。
對於吃貨,做什麼美食都是有欲望的,避風塘炒辣蟹自己也能做。
首先準備好海蟹、幹辣椒、鹽、白糖、蒜蓉、雞精、澱粉和食用油。把買來的海蟹清洗乾淨後切成塊狀。
然後用鍋把油燒開,倒入蒜蓉和海蟹翻炒至金黃色後,撈出蟹肉和蒜蓉,剩下的油不用撈出來。
最後把剩下的幹辣椒,翻炒金黃的蒜蓉、澱粉、雞精適量,鹽和白糖一小勺,加入蟹肉均勻翻炒即可出鍋。
這樣就能做出有粵味的炒蟹辣,方法是不是很簡單易學,愛吃蟹的你也可以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