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國內的便利店,有不少品牌其實是來自日本的,比如最常見的7-11和全家便利店,另外還有羅森、好又多等,最近有消息透露稱,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了,收購一方是原本就控股這家便利店的大型商社,但這收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全家便利店成立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在2002年的時候,成功上市,專門為消費者提供飲料、報紙、雜誌、菸酒以及其他多樣化的服務,自主生產甜點、快餐和義大利麵等食品,在日本,是全家便利店最大的發展市場,可是現如今,在經歷了訴訟官司、違約及道德層面的指責事件後,全家便利店被收購的消息曝出。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稱,原本持股50.01%的伊藤忠商事,計劃通過要約的方式收購全家便利店,實現百分百全面控股。該報導指出,伊藤忠表示未來將持有日本全家便利店94.7%的股份,剩餘的約5%股份,將提供給日本農業合作社聯合會,以及Norin chukin Bank銀行,出售價格為570億日元。
據該報導表明,此次全家便利店被收購,交易價值在5000億到6000億日元,約合46億至56億美元,但全家便利店被收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根據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了解到,伊藤忠收購全家便利店以延伸產業鏈,從而提升集團的競爭力,對雙方而言可以說是利好的,另外,受疫情影響,收購價格在目前這種時候並不算太高,這也可能是背後的其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