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門十座廟說完了觀音寺之後,其餘的九座都是什麼廟?還有後半句,「一座無神道」,咱們繼續往下說。
這九座廟有兩座是真武廟,其他的七座是關帝廟。兩座真武廟都在城北,安定門、德勝門旁邊是真武廟。為什麼在這兩座城門旁邊見真武廟?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們把天空上可以看見的星星分成了28個區域,也叫二十八星宿,又把這二十八個星宿劃分成了4組,這4組也叫四獸、四神。
1921年,德勝門甕城內真武廟。喜龍仁攝
1921年,德勝門城內真武廟外的影壁。喜龍仁攝
1953年,德勝門甕城斷壁圍護的眞武廟已圮廢,真武大帝斜坐在瓦礫之中,左旁的隨侍也無法扶正他的身軀。
每組有7個星宿,為什麼叫四獸呢?按照每組7個星宿肉眼能看見的星星所組成的形狀,分別想像成一種有神靈的動物,就是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咱們說的水神廟和這是一碼事,一脈相承,分別從4個方向拱衛紫微垣。
北方的七個星宿組成一個龜的形狀,其下有22顆星星組成的是騰龍星,所以這玄武是龜蛇合體的形象。真武大帝是玄武的化身,本來叫玄武大帝,後來據說是為了避諱宋朝的第3位皇帝——宋真宗趙恆,避諱他的名諱,因為宋真宗曾經叫過趙元休、趙元侃,所以就把玄改成真了,玄武大帝改成真武大帝了。
真武大帝是道教傳說中北方之神,有多種功能,它是北方之神,也是水神,但是真武廟不是按水神紀念他的,而是作為北方之神,所以供奉在北京城北邊的兩座城門旁。
有人說,明成祖朱棣信奉道教,這兩座廟是他安排造的,可是我不認為朱棣最信奉道教。因為據歷史記載,朱棣從50多歲開始,一共抄寫了20多萬字的佛經,而且他安排在永樂大鐘上鑄造了20多萬字的佛經。如果說,朱棣真信奉道教,他應該供太上老君,不應該供奉真武大帝!在道教裡頭,官位最高的有好幾位,除了太上老君是教主,三清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就是玉清、上清、太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德)。為什麼朱棣不供奉三清,而供奉真武大帝呢?再說天上紫薇垣的是玉皇大帝的宮殿,玉皇大帝統領所有仙佛神聖,總管三界四生六道十方,為什麼朱棣不供奉玉皇大帝呢?
如果朱棣信奉道教,為什麼北京城其他三個方向的城門旁邊並沒有供奉道教的東南西三個方位的神靈?他不但沒供奉,還把元朝留下來道教的白虎廟改成了佛教的翠峰庵,所以朱棣在北京城北部的城門旁供奉真武大帝,並不能說明他信奉道教。
1860年10月21日,安定門甕城東北面全景。英法聯軍打進北京時英國隨軍記者費利斯·比託攝
1912年安定門城樓南面。
那麼,朱棣供奉真武大帝是不是他的隨意之舉呢?也不是。我認為,他建這兩座真武廟是政治需要。因為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取皇位。明太祖朱元璋活著的時候,規定藩王有舉兵清君側的權力,就叫靖難。朱元璋擔心他死後,大臣們篡位,所以制定這個規矩,後來朱棣以這個理由來清君側。明太祖朱元璋在成法裡還有一條,只有皇帝召喚藩王,藩王才能起兵。剷除奸臣之後,5天內必須要離開金陵.朱棣是沒有皇帝召喚就來了,跟皇帝的軍隊打了好幾年仗,把皇帝也給打沒了,自己當上皇帝了。所以他自己都知道名不正言不順。
為了找個合理的理由,他找到了真武大帝。道教裡面真武大帝是北方之神,朱棣從北京去攻打南京金陵,從北方來的他借的是真武大帝派來的,甚至說朱棣本人就是真武大帝的化身。
道教裡真武大帝,不但是北方之神,也是戰神之首,蕩滌內外妖魔,是剷除邪惡的正義化身。也就是說,靖難之役是正義的戰爭。這個理由雖然有些牽強,也算冠冕堂皇。
傳說在靖難之役中,真武大帝就曾經顯靈相助。傳說肯定是朱棣派人放出來的,藉助真武大帝來顯示他當皇上的合理性。朱棣當皇帝後,下詔奉真武大帝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
朱棣當皇上之皇帝還沒遷都北京時,他就把南京朝廷御用的監局司廠庫各個衙門中廣泛建了真武廟供奉真武大帝的神像。民間也修建了大量真武廟。永樂十年(1412年)朱棣又命令隆平侯張信率領軍夫20多萬人,大規模建設武當山的宮觀群,建成了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三十九橋、十二亭等龐大的道教建築群。
天柱峰頂仍然供奉著真武大帝。由於他的一系列建設,武當山就成為了舉世聞名的道教聖地,也使真武大帝的香火達到了鼎盛。
遷都北京後,朱棣在北京城北部兩座城門旁邊設立了真武廟。朱棣為真武大帝設計的形象,既高大又威武,我發兩張照片。
站姿,身材魁偉,披散著頭髮,留著三縷長髯。身披金鎖甲冑,腳踩靈龜和赤蛇,北方玄武的形象,靈龜赤蛇,按劍而立,目光如劍。
坐姿二目微睜,表情嚴肅,雙手扶在膝蓋上,一看就感覺不怒自威。
朱棣的畫像
大家看朱棣把真武大帝設計的和他自己是不是有點兒神似。下集咱們接著說,謝謝大家收聽。
來源:北京日報·舊京圖說
主講 | 趙振華(一把駁克槍)
文字整理 | 黃加佳
錄音整理 | 馬玉明
編輯 | 黃加佳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