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血汗工廠」網際網路大廠,和流水線上的打工人

2021-01-07 鈦媒體APP

文 | 鯨聲whistle,作者 | Mia

開年第一場與網際網路大廠996/007、資本冷血壓榨、公關危機相關的「狼人殺」大戲上演。

1月3日晚間,據網絡爆料,一名98年出生,供職於拼多多旗下新疆多多買菜業務的23歲女員工,在12月凌晨1點半下班途中猝死。這個「驚人」的下班時間引發諸多質疑,「兇手」指向了拼多多,隨後一番自辯非但沒能從輿論危機中脫困,反而越描越黑,堪稱近年來的危機公關反面教材典型:拼多多官方帳號在知乎平臺回應,稱「看看底層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以為是資本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

拼多多回應稱這段截圖為謠言,隨後知乎「跳預言家身份」給出實錘,在官微公布後臺數據:「拼多多」系知乎註冊用戶,其身份真實無誤。知乎有嚴格的身份認證流程和機制。4日8時19分49秒,「拼多多」創建回答。4日8時20分17秒,「拼多多」自行刪除了上述回答。此後拼多多官微給出了同事張X霏意外離世的聲明,表示知乎帳號系由外包公司員工管控、不代表官方態度。知乎則聲明「拼多多帳號管理不嚴,禁言15天」。

負面輿論持續發酵,導致一年來市值狂飆至2100億美元的拼多多股價持續下跌,截至昨日收盤,拼多多股價大跌6.13%,報166.78美元。新華社在微評中寫道:拼多多年輕員工凌晨下班後猝死令人痛惜。人們之所以關注此事,更在於畸形加班文化之痛。逐夢得拼搏,成功須奮鬥,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能被忽視甚至被侵害。讓勞動者超時工作、透支健康,是違法操作,是對奮鬥精神的背離。當加班文化成為網際網路大廠的通行證、潛規則,如何才能跳出這場瘋狂內卷的遊戲?

「按時下班是格格不入的」:KPI大山下的加班文化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道:當資本來到人間,從頭到腳,每一個毛孔都滴著骯髒的血。

這句話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在加班猝死類新聞下的評論中。2020年年底,網傳上海一家網際網路公司47歲員工在健身房外猝死。2020年12月19日,人工智慧平臺@商湯科技SenseTime 回應了此事。如果將範圍進一步擴大,極度不健康的晝夜顛倒作息不僅存在於打工人之中,更普遍存在於熬大夜的影視綜藝行業,以及看似光鮮的明星群體當中。2019年11月27日,高以翔在凌晨錄製《追我吧》時忽然昏厥,送往醫院經過三小時搶救後無效去世。事發整整一年多,類似狀況似乎仍然沒有什麼改變。

在剛剛接到offer時,許多人都是興奮的,引領著新經濟產業的大廠意味著高薪,大平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大街網畢業生求職意願調查顯示,最受95後青睞TOP3的公司分別是字節跳動、阿里和華為。

跳槽到某網際網路大廠旗下金融產品從事財會工作的姍姍表示,這一年自己過得一點也不開心。「穿得高調會被說,很少跟同事一起吃飯一起玩也會被說。在年終述職的時候,這些都成了被領導批評的缺點。」更令她無所適從的是,沒人試圖提高效率、提前完成工作、準時下班——這是一種在辦公室格格不入的行為,甚至影響著領導對自己的看法。

在大家異樣的眼光之中,她漸漸學會了來辦公室後先摸魚,從下午再開始幹活,製造加班的假象以融入集體。加班到深夜帶來了更多問題:除了經歷獨自走夜路的害怕,還有遙遠的西二旗很難打車且貴,她心心念念想著買一輛車,但被1月1日開始實施的北京搖號新政再次打消了熱情。

工作仿佛成了王小波筆下的「生存就是比賽磨屁股」——「有人把你按到了那個椅子上,單磨你的屁股,或者是一大群人一起磨,後一種情形叫做開會。總而言之,你根本不想坐在那裡卻不得不坐,這就叫磨屁股。」

自從入職到某頭部視頻平臺,文文就再也沒有了周末,以及和友人聚會見面的記憶,並且很少見到自己的室友們,也很少回家,生活被無窮無盡的出差和加班填滿,沒時間鍛鍊卻還是瘦了——因為同時在帶幾個項目,顧不上回消息,也沒時間好好吃飯。聖誕和跨年夜的晚上,很晚到家的她在朋友們喧鬧的聲音中,在沙發上累到睡著。雖然「認可工作的價值意義」,並從自己從事的工作中學到了不少,但偶爾也難免心生懷疑。

在《每日人物》的報導裡,拼多多沿襲了阿里的花名制度,很多人不知道同事的真實姓名,工位不斷變動,未打卡會遭到嚴厲追責和懲罰。另外還提到阿里不足10人的團隊,一半的人在加班中倒下過:有同事加班到噁心嘔吐,有同事加班得沒時間吃飯得了胃潰瘍,還有身體不好的同事加班一陣子後直接進了手術室。

KPI像一座山一樣壓在每個人頭頂,帶來的是瘋狂內卷。被默認的除了「女人當男人用,男人不當人用」,24小時微信釘釘在線,還有孕期育齡女性遭到的隱形歧視。老員工會告訴新來的年輕人「此時不拼何時拼」,當打開訂閱公眾號時,看到的是無盡的焦慮——「雞娃」「學區房」「順義媽媽」,而後再用消費主義獲得自我安慰。

「我覺得我整個人被PUA了。以前的領導反覆告訴我,我能力不如別人,他們要的是複合型人才。」從大廠辭職後,由於抑鬱症「工傷」發作而剛剛去醫院看病的小思,反思著自己那段時間不正常的打雞血狀態——在急於證明自己的焦慮和剛剛入職的亢奮中,她每天主動加班到12點下班,朋友圈裡除了工作還是工作,顧不上健身,化妝,休閒娛樂。

問題是,將年輕人異化為一顆顆螺絲釘的加班文化,何以會成為大廠標配,網際網路大廠為何會成為富士康之後新一代的血汗工廠?從本質上來說,網際網路明明意味著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反面。降低勞動力成本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以軟體降低邊際成本,高效溝通、扁平化管理、標準化開發決策流程……這些令網際網路行業極速成長、引以為豪的優勢被消磨,在生長過程中步伐開始變得緩慢,轉而以員工集體加班代替效率。「有時在成立十幾年的大廠,甚至能感受到一種體制內的官僚壓抑。」

逃離大廠

一方面是打工人長期加班甚至過勞猝死,一方面是資本家鼓吹「996的福報」「混日子的人不是我兄弟」。還有一些不夠聰明的既得利益者奮不顧身地點燃這種兩極對立的怒火。例如此前登上熱搜的「網紅曹譯文在自家工地打工體驗炫富」,將自己B站視頻命名為《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有錢人的》,引發眾怒而扒皮其法律訴訟。而拼多多災難級的公關也同在此列。

加班文化幾乎是存在於中日韓的普遍問題。相比之下,歐美網際網路從業者們更加重視工作之外的生活。歐美影視業同樣如此,影視工業化的重要標準之一是劇組在工作之外「保證休息時間」。當代中國社畜,仿佛在重現著起源於日本的社畜過勞狀態。後者 從1988年起,由《勞動基準法》規定每周勞動時間原則上為40小時,同年全國開通「過勞死」諮詢熱線。24歲的高橋茉莉因工作壓力過大患上抑鬱症自殺,曾引發整個社會的震動。

森岡孝二在《過勞時代》中寫道:「專家對生產效率提高,工作時間減少的預測是錯誤的,從80年代開始,全世界的國家都在工作時間上失去控制,隨著電腦、手機、電子郵件等通信工具的不斷普及,與其說工作變得輕鬆了,不如說人們的精神壓力增加了,私生活時間不斷被工作擠佔。」

當網際網路不歡迎35歲,職業選擇變成從一個大廠跳到另一個大廠,一批年輕人正在急於逃離大廠。不少人的夢想是攢夠一筆錢,然後去開咖啡店奶茶店民宿餐廳,或者是在全國房價倒數第一的鶴崗買一套3萬塊錢的房子,然後「躺平」。當然這類充滿文藝氣息的幻想,很快會迎來房租、現金流壓力、翻臺率等等無情的洗禮。姍姍說自己的終極夢想是在精釀酒吧工作,她打算年末拿了年終獎就提出辭職——此前,她曾經在北京著名的京A打工過一段時間。但同時,她也擔心疫情下工作並不好找,最後逃離的打算只會成為幻想。

疫情此前曾帶來一批關停倒閉,降薪裁員狂潮,加之蛋殼公寓爆雷事件,讓許多打工人感知到了在一線城市承擔的壓力和艱辛,有不少人選擇逃離北京。猝死新聞更加重了在一線城市生活工作的恐懼,在調查中,有一種聲音是「想回到老家考公務員」,但是又會擔心自己無法再融入家鄉的慢節奏。也有人在去了更小的公司之後,不再習慣,再次回到了大廠。

加班文化會就此消失嗎?推動龐然大物前進的齒輪不會停止轉動,答案顯而易見。幾乎在拼多多23歲女員工猝死新聞刷屏的同一時間,快手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劉峰在全員會上宣布:快手將於2021年1月10號全員開啟大小周。劉峰表示,西方周日是一周的開始,很多團隊周一開例會,周日員工便開始自發準備周報和例會內容,如今公司也已經有70%的人在大小周,為了讓前中後臺配合更加緊密,快手將開啟全員大小周。

在往來於西二旗的班車和通勤地鐵上,晚歸者們一張張疲憊或漠然的面龐被手機屏幕的亮光照亮,在脈脈、知乎、微博等各個平臺表達著對加班文化的不忿。而後在第二天,繼續投入無盡的加班洪流之中。更年輕的生面孔,懷揣著激動,想像和期待,推開大廠的門。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打工人最難的一年?應屆生網際網路就職率僅 6 成
    12 月 8 日,拉勾聯合 ZAKER 新聞發布《2020 年網際網路人才招聘白皮書》,網際網路大廠薪資哪家強?資深程式設計師的中年危機如何破?哪個城市在男女薪酬平等上跑得最快?這份報告統統告訴你。
  • 被網際網路大廠榨乾的年輕人,像極了「自願」賣血的許三觀
    舊時代的許三觀們,像極了那些累死、猝死、被送進ICU搶救,被強行趕出網際網路大廠的年輕人。 他們有的在賣血,有的求一個賣血機會而不得,有的已經被抽乾了血肉,已經苟延殘喘。
  • 東莞工廠實探:月薪5500流水線難招人,「打工人」正在一步步減少
    製造業發達的東莞,工廠為何難招人?東莞一直以來都是以密集製造業發達而聞名,少部分的工廠老闆為了利潤最大化,選擇壓榨剩餘勞動力,在招工和用工荒情況下,部分工廠不得不到處招聘,發布求職信息,設置高額的返利和獎金。
  • 蘋果富士康確認「血汗工廠」:18歲少女被迫組裝iPhone X
    前幾年,富士康「血汗工廠」引發了廣泛聲討,多位年輕員工跳樓自殺更是將富士康以及蘋果送上風口浪尖,後經過管理改進,這幾年情況好了很多。但是據《金融時報》報導,蘋果和富士康已經確認,iPhone X生產過程中存在僱傭學生加班的情況,目前雙方都在採取補救措施。
  • 7位網際網路打工人自述:累就對了,畢竟只能打工到35歲
    今天,我們和不同職業的網際網路打工人一起聊聊他們的職場生涯。有的人認為打工人就是「工具人」,勞動成果得不到尊重;有的認為「打工」意味著沒有說「不」的權利,被迫接受外行指導內行,不敢反抗領導定下的過重的「KPI」;也有人一邊吐槽一邊打工,把苦中作樂當成打工人的必備技能;還有人覺得勞累和奮鬥是打工人的常態,於是坦然接受每天打工到半夜回家;有的已經身為公司聯合創始人,卻做著秘書+銷售的工作,到頭來還是個打工人……更重要的是,這些網際網路打工人還有著明顯的年齡焦慮
  • 被「詛咒」的打工人
    英國歷史學家E·P·湯普森在他的《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裡說,蒸汽機+紡織廠=新的工人階級:工廠不僅生產商品,還生產勞工運動和工人階級。2016年,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胡凌的一篇文章說,網際網路大公司以低成本獲取免費內容或勞動力。這種經濟在生產方式上超越傳統經濟,並在生產資料的獲取上與後者發生衝突,最終要求法律承認其合法性和經濟利益。一直以來,網際網路平臺將自身的特殊利益包裝成普遍性利益加以遊說,最終由國家推動傳統經濟競爭對手們支付更多成本向新經濟轉移,最終確立其主導地位。
  • 36歲,我在大廠,和先生養育「網際網路孤兒」
    原創 Viola 三明治 收錄於話題#三明治 · 短故事104個一位36歲的媽媽在網際網路大廠工作會面臨什麼?作者的先生把他們的小孩稱為「網際網路孤兒」,意指代缺失在網際網路大廠工作的父母的陪伴。
  • 玩家心中代表「良心」的遊戲公司,卻是業內壓榨員工的血汗工廠?
    在玩家心目中幾乎等同於「良心」二字的「波蘭蠢驢」CDPR,在業界卻有著「血汗工廠」的名號!早在幾年前,CDPR就因為員工待遇差以及內部加班嚴重的現象而被業內熟知。儘管2015年憑藉《巫師3》獲得了TGA年度最佳遊戲的獎項,但CDPR還是在歐洲最大的求職網站「Glassdoor」上被自家(前)員工爆料公司內部存在諸多問題,包括「工資低、任務重、時間緊,溝通不暢、管理混亂、缺乏經驗……總結起來就是:CDPR是一家血汗工廠,而且效率低下。
  • 逃離網際網路大廠?先去大廠歷練兩年,再說要不要逃離
    能進入大廠,無論從收入、社會認同感、學習成長、團隊和職業發展而言,都是不錯的,綜合來看至少比在小廠裡面強吧?當然在小廠裡面操盤一塊有發展前景的業務另論。所以一般意義上說,對於多數普通人而言,似乎沒有理由不幸福。
  • 工廠流水線車間為什麼要使用成華彈簧平衡器
    工廠的流水線車間內,工人在對配件進行焊接安裝工作,有些崗位需要用焊槍將配件組裝到一起,焊槍每次拿起、放下都需要時間,而且焊槍重量大,工人容易胳膊酸疼。主要用於汽車模具,配件焊接、流水線及各種固定位置上工作量較集中,操作工具較笨重使用工具持續時間較長的場合。
  • 人均996,現在去網際網路大廠還是一個好選擇嗎?
    我還清晰的記得,去大廠,一段時間裡,曾是年輕人光鮮的標籤,甚至內推都被明碼標價,一個offer 中介要價40萬,根本就是行業潛規則,在某脈,越來越多的人,靠給大廠招臨時工和供應商養活自己。 為什麼即使是以臨時工的身份,人們都願意擠去大廠?
  • 你想聽網際網路打工人對2020年的表白嗎?
    暖」作為一個網際網路行業的打工人小編今天就來採訪一下咱們公司的兄弟姐妹們聽聽他們想對2020年說些什麼~產品經理這一定是我做的產品經理最有價值感的一年擺個地攤也能做成雲擺攤...酸爽!2020就像是五彩斑斕的黑還好我的生活和我的設計稿一樣依然可以五彩斑斕!開發工程師有一次做夢夢見自己寫了一行代碼然後消滅了新冠...希望2021年我的美夢成真!
  • 網際網路「大廠」逆勢擴招,快到碗裡來!
    雖然多個網際網路大廠並未標明今年秋招具體人數,且主要針對校招,但多家企業均表示,「我們招聘渠道是暢通的,無論校招還是社招,一直歡迎優秀人才加入。」資料圖:招聘顧問線上直播向畢業生介紹推薦崗位。中新社記者 武俊傑 攝逆勢擴招,受疫情影響較小8月啟動招聘的網際網路的「大廠」還有很多,21日,據拉勾數據研究院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近半網際網路企業今年校招並未受到疫情影響,甚至有30%的企業逆勢擴招。「求職者投遞簡歷的熱門企業除了字節跳動、BAT,還包括快手、網易、搜狐、美團、小米和愛奇藝等。」上述報告顯示。
  • 2000多人砸燒蘋果工廠,面對血汗壓榨,印度人民不同意
    被冠以「血汗工廠」之名的蘋果,這次遇到了硬茬。012018年蘋果在中國市場折戟,再加上近兩年的美國壓制華為事件,蘋果在中國市場遭到部分消費者的抵制,於是蘋果早就將目光放在了印度等東南亞市場。2019年,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全球電子合同製造商緯創資通和富士康計劃在未來五年中,共同投資750億盧比(約合71億元),擴建他們在印度的製造工廠。其中,緯創資通已經在班加羅爾附近有兩座工廠,生產在印度銷售的蘋果iPhoneSE和iPhone6S。
  • 寫給網際網路大廠員工的真心話:2020年,別瞎折騰!
    原本以為熬過了2019年就是勝利,哪知道2020年又是一個「地獄模式」的開局,很多與線下有關的業務都面臨衝擊,再加上財年末的末尾淘汰和組織架構調整帶來的人事變動,又造成了新一波的人員變動。所以,作為曾經的網際網路大廠員工,現在正在創業苦海中浮沉的倪叔才想要給網際網路大廠的員工們寫下這句真心話:2020年,別瞎折騰!
  • 教一位在工廠流水線上的女工學習英語,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學英文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非常苦惱和痛苦的事情,為什麼是這樣呢?主要的原因在哪裡呢?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學習方法?老師和教材是不是都是最棒的?這個學生(我們就叫她小A吧)是一位在東莞工廠打工的年輕女孩,二十來歲,她只有初中的學歷,但是內心非常渴望把英文學好,自己平時買了很多的書,還買了很多的網上的課程在自學,但是他發現自己學習的效果不是太好,所以千方百計尋找好的老師,經過一番尋找終於找到了我,她特別害羞的跟我說,
  • 誰是打工人?誰又是老闆?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湧現了很多自由職業者,比如網店店主、網約車司機、自媒體人、直播平臺主播等等。這些人的生產資料其實是雙手和大腦,多數不存在僱傭關係,也不能決定分配,所以壓根也不是老闆。那如果做大了呢?做成一個自媒體大咖,招聘員工,發放工資呢?也不是。
  • 富家千金女變身民工「體驗生活」,嘲諷打工人被罵上熱搜
    平時的微博畫風是這樣的:歲月靜好;出席各種上流社會活動,同時也是一名95後網際網路創業者,身兼某教育科技公司CEO。原本只是這樣的話,雖然曝光度不算很高,但在B站上坐擁50萬粉絲,也算有一定影響力了。雖然是在拍vlog,但這雙串數字,赤果果就是資本家和打工人的身家差別。工地上的打工人辛苦一天所得,不過像海裡的一滴水,沙漠裡的沙粒,空氣中的塵埃。幾輩人付出努力,也遠不及人家一張銀行卡上的餘額。再結合那個視頻原標題: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有錢人的。
  • 拉勾超級僱主狂歡節上線「殺手鐧」 高薪網際網路大廠等你來投
    11月30日,網際網路人才招聘平臺拉勾招聘"拉勾超級僱主狂歡節"開啟。作為拉勾2020年度收官大戰,超級僱主狂歡節上線了來自SHOPEE、小紅書、平安、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的招聘專場,為網際網路人才提供更多的職業選擇和機會。本次活動將持續至12月末,海量網際網路大廠高薪職位等你投遞。
  • 深圳電子廠大量招工,新員工看一眼就跑路。這流水線、速度太快了
    一位人事抱怨著說,現在給出的工資都是按勞動法,還比以前工資待遇提高,住宿和吃飯都提高了,但是現在通過網上和線下,招來的員工,做不了半天,大部分人選擇自離。工廠管理員埋怨,年輕人吃得越來越少工廠管理者說,現在的年輕人不好管理,很多95後都是獨生子女,對於以後事業沒有什麼規劃。要求也太高了,吃不了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