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際網路大廠榨乾的年輕人,像極了「自願」賣血的許三觀

2021-01-14 騰訊網

身在社會底層,勉強活著的打工人,如果想快速賺點錢,有什麼靠譜的法子呢?

在作家餘華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裡,唯一的方法就是賣血。而小說的主人公許三觀,就是萬千賣血者的一個縮影。

許三觀的四叔跟他說,賣一次血賺來的錢,比種地半年的收入還要多。所以在醫院裡,賣血的人前僕後繼,排成了長長的隊伍。

這些貧苦人當然也可以選擇不賣,但是隊伍排得那麼老長。就算一個人不賣,也會有十個人頂上。

他們每次賣血,就像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許三觀第一次賣血的時候,就學著同伴拼命喝水,把肚子脹得像西瓜一樣。據說這樣做了,血就會變得更多,他們也能多賣一些錢。

等他們費盡艱辛,被抽乾了血液,從醫院蹣跚走出時。他們能拿給自己的補償,不過是一盤炒豬肝,二兩熱黃酒,僅此而已。

舊時代的許三觀們,像極了那些累死、猝死、被送進ICU搶救,被強行趕出網際網路大廠的年輕人。

他們有的在賣血,有的求一個賣血機會而不得,有的已經被抽乾了血肉,已經苟延殘喘。

(一)新時代的賣血

在這個新時代,掠奪的行為披上了文明的外衣。那些直接掠奪血肉的針管,變成了變相榨乾血肉的網際網路,但掠奪手段的殘忍程度,卻並不在舊時代之下。

許三觀的幾個同伴,在賣血的時候,像比賽一樣喝著水,讓自己的身體膨脹,好多賣一些血。網際網路大廠的年輕人在加班時,也像比賽一樣比拼著時長,誰更加持久,誰就擁有更多可賣的血。

當然,他們也可以選擇放棄。但在這個極度內卷的時代,只要一個人放棄,立刻會有100個人撲上去,爭奪那個空出來的崗位。哪怕這個崗位,就擺明了是個吸人血肉的崗位,人們也仍然前僕後繼。

你沒看錯,在這個時代,賣血仍然需要排大隊。

於是,那些年輕人還沒到30歲,便噩夢纏身,身體虛弱,卻仍然望房價興嘆,無法在付出了青春的城市安家落戶。

彼時彼刻,他們甚至還不如許三觀。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可為什麼我們的年輕人,卻越混越慘了?

(二)沒有選擇的時代

很多人在詛咒網際網路大廠,這可真是風水輪流轉。就在幾年前,那幾位老闆還被人們奉為雞湯導師,人生贏家。可就這麼兩三年的功夫,他們就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但我們換個角度看,你會發現事情很魔幻。一方面,年輕人對這些資本家人人喊打,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可當他們投簡歷的時候,卻一個賽一個的積極,恨不得把別人,都從面試臺上踹下去,就把自己一個人留在那兒,那才是最好的。

魔幻就魔幻在這了,因為這些年輕人,真的是別無選擇。

我在天津長大,因為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很差,所以我經常會去招聘會逛逛。不客氣的說,我們天津市的公司裡,大概70%是皮包公司,20%是傳銷公司,只有剩下的10%,還算是像模像樣的正經公司。

頭幾年很火的天津某健,就是知名的傳銷公司。身為天津人,我可以交個底,雖然某健規模很大,但在天津的傳銷界,它只是個弟中弟。我們天津傳銷產業的發達程度,可見一斑。

北上廣這樣的城市,會比我們好一些。這邊的皮包公司,大都是「以招聘為名,套你的方案和創意」(不信的,可以去北京昌平投投簡歷,與騙子們面對面交流)。在詐騙這方面,人家的確是做出了一線城市的表率 。

在左傳銷、右皮包的大環境下,那些網際網路大廠,無疑就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

一邊把你當豬宰,一邊用真金白銀收購你的血肉,年輕人會怎麼選?或者說,他們還能有什麼可選?

無論如何,對於年輕人來說,成為大廠員工,好像還有一點通過奮鬥,獲得新生活的希望。所以,他們真的沒什麼可選。

最後的結局,我不說你也知道。只有極少數的人,才能在大城市站穩腳跟,而多數人,則在被榨乾血肉與青春之後,黯然回到故鄉。

北上廣的璀璨燈火之下,向來是森森白骨做地。舊的白骨化為塵土,新的白骨會自覺填上位置,繼續為下一年的璀璨燈火發光發熱。

(三)網際網路時代:時間就是金錢

如果我想圈一波流量走人,那麼我寫到這裡,大可以煽動大家仇恨資本家,呼籲支持打工人了。

如果這麼寫,我的這篇文章,大小也得是個爆款。

然而眾所周知,我渭水徐公,是一個專門研究流量,研究寫作的自媒體創作者。所以煽動情緒這種事情,誰愛幹誰幹,我要做的事情,則是進一步往深處挖掘。

我有自己的寫作課程,也通過這個課程,連結了幾百名優秀的創作者。其中不乏大廠的高階管理人員,甚至有多個知名傳媒公司的總裁、副總裁。接觸了這些人之後,我對網際網路時代的了解,也就更深了一層。

從他們的真實經驗裡,我發現了一個原理。一旦你在網際網路時代錯過了時勢,錯過了風口,很可能就錯過了一輩子。

比如大家都在開發買菜軟體,A公司需要三天,B公司需要兩天,C公司需要一天。那麼C公司,就有很大的概率搶佔到先機,從而先一步拉到融資,這足以決定一個項目的生死存亡。

你以為網際網路時代,產品得做到這個水平才能上線。

實際上,做到這個水平,就必須得上線了。不上的話,分分鐘要完蛋。

在網際網路時代,大家講究的就是小步快跑,迅速迭代。等你萬事俱備了,估計黃花菜都涼透了。

為了把產品開發的速度提升到最快,資本家們的最優解,就是組建小型的項目團隊,並且極限壓榨他們的精力。哪怕多支付一些加班費,也在所不惜。

如果讓專人長時間加班,專人負責專項,這樣可以省去很多交接溝通的成本——身為一個資深項目經理,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有時比人與狗之間的溝通,還要費勁百倍

所以,雖然資本家壓榨員工這事很不要臉,但它卻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網際網路產品的良好體驗,從而讓它在競爭中勝出。

越不要臉的越能勝出,越要臉的死得越快,這便是世界的本質。

(四)我們該如何解決問題?

如果想拯救許三觀,僅僅抓幾個組織賣血的血頭,或者整改一兩家醫院,短時間內或許有效,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

其實在這場遊戲中,資本也好,中層也好,底層也好,還有終端用戶也好,我們都像籠子裡蹬著輪子的老鼠一樣,一邊盲目地追求著速度,一邊提前透支著生命。明知道這樣轉下去,我們人人都是輸家,但誰都不肯第一個停下來。

可一旦生命按下急停,你想不停都不行了。不僅事業會畫上休止符,那些愛你的人,也會蒙上一輩子的痛苦與陰影。

我們人類,對於這種全新的壓力,終歸還是缺乏應對經驗。

在幾十萬年的人類進化史中,我們在面對狼蟲虎豹、錛鑿斧鋸、磚頭水泥這些玩意的時候,已經有了足夠多的經驗。因為我們已經和這些東西,持續戰鬥了幾百年,幾千年,甚至上萬年,早就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

但我們面對這種精神上的壓力,最多只有幾十年而已,大家並沒有進化出足夠強大的防禦機制。所以從許三觀到跳樓康,從馬福報到黃吸血,這種人間慘劇從過去到未來,永遠會層出不窮。

想讓這些慘劇不再發生,必須要有足夠多的鮮血警醒世人,以及足夠沉重的鐵拳打擊違規者。有了這些保證,才能為智人爭取足夠長的進化時間,從而應對文明世界的新挑戰。

80、90後這兩代許三觀的血,已經快被抽乾了,而00後許三觀的命運,又將走向何方?

(完)

相關焦點

  • 從《許三觀賣血記》看小人物的偉大與卑微
    沒有等到通篇讀完,淚水早已經模糊了雙眼,眼淚與感動是我對這本書最深的感觸,為了自己愛的人,他一次又一次榨乾自己的血液,日漸枯瘦,身體機能不斷下降,有一個畫面我始終無法釋懷,那就是許三觀最後一次賣血,李血頭已經死了,換了一個新的沈血頭這個新血頭嫌棄許三觀老了,像油漆一樣,更以豬血來嘲諷他,不要他的血。
  • 許三觀賣血記:殘酷的年代,溫情的歲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書是《許三觀賣血記》。餘華的書我一共讀過兩本,第一本是《活著》,這是第二本。可能是因為讀《活著》留下的「陰影」,看這本書的時候心總是繃得緊緊的,總擔心許三觀的妻子和三個兒子會相繼死去,直到看到最後一刻才鬆了一口氣。縱使生活苦難,還好他們都活著。
  • 《許三觀賣血記》:出軌的許三觀,卻賣血11次,養活了一個家
    《許三觀賣血記》是作家餘華於1995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餘華用17萬字敘述了主人公許三觀40年的動蕩生活,11次賣血養活了家中5口人。平凡的他背叛了自己的身體,出賣了自己的血肉,只為了能夠在動蕩時代艱難地活下去。一個小人物卻有著不平凡,甚至是偉大的一生。
  • 《許三觀賣血記》:苦難以賣血的方式重複出現,看到許三觀的柔情
    《許三觀賣血記》是繼《活著》之後我看餘華的第二部作品,如果說《活著》讓我思考了我們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那麼《許三觀賣血記》似乎讓我在一瞬之間找到了一個答案,一切都只是為了活著。關於活著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或許我們永遠都找不到一個比較正確的答案,就像餘華所說的,未來的事自己也不知道。
  • 《許三觀賣血記》之許三觀,自私也很善良,典型的社會底層人物
    《許三觀賣血記》之許三觀,自私也很善良,典型的社會底層人物《許三觀賣血記》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餘華老師的作品《許三觀賣血記》吧,相信很多人都對許三觀這個人物印象很深刻。書中的許三觀很自私,是一個心胸狹隘,沒有自己思想的小人物。
  • 許三觀賣血記|「喜當爹」9年,知道真相後榨乾自己也要救別人兒子
    作家餘華像是一個看透生活的智者,他總是在書中娓娓道來,從不極力地渲染情緒,卻總能讓讀者感受到直擊心靈的疼痛。《許三觀賣血記》裡,餘華通過對小人物許三觀一輩子多次賣血的記敘,讓我們感受到同為小人物的我們在時代洪流中的無力感和艱難。
  • 許三觀賣血養家餬口,現在還能賣血掙錢嗎,我們又在賣什麼?
    餘華筆下的「許三觀」在書中罵出這句話,人雖然窮是窮了點,骨氣還是夠的。餘華在1995年創作《許三觀賣血記》的時候,中國還有人真的在賣血,兒子考上大學沒錢讀書,父親就去賣血。「兒子的每一封要錢的來信都是賣血的通知單」,還有一位叫李孝清的四川農民賣血三十年,最後感染愛滋病後在去年十二月去世。第一次賣血是在1967年秋天,他就因為家中窮得揭不開鍋而走上賣血的道路。
  • 《許三觀賣血記》:「愚昧」的表面下是最可貴的幸運和溫情
    01.許三觀的賣血觀念賣血這件事是他四叔告訴他的,在鄉下人的眼裡,賣血代表著健康,沒賣過血的連女人都娶不到。而許三觀正是在農村來的根龍和阿方的鼓勵下賣了人生第一次血,也正是賣的這一次血,讓他娶到了心心念想的許玉蘭。
  • 《許三觀賣血記》:接納是婚姻美滿的訣竅
    這一切像極了當代愛情裡未婚同居後,男人的態度。他吃定女人不敢嫁給別人的心裡。誰成想,許玉蘭是個另類,你不娶我只好嫁給別人了。帶了綠帽,憋屈難當的許三觀遇上了只訴委屈,不顧羞恥的許玉蘭。她跑到門檻上一坐,大聲哭訴:「真是倒黴啊,被人白佔了便宜不說,一樂連個爹也沒有。
  • 許三觀賣血記:窮到賣血求生,為了活著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許三觀一開始賣血是好奇,因為有人說賣血就是證明身體強壯的一面。後來就是需要用錢才會去賣血,甚至有一次要了他的命,許三觀是撿回了一條命,但是還有很多人是死在了賣血上面。其實事實上一樂就是他許三觀的兒子,就是誤會鬧得太大了。一樂砸破了人家方鐵匠兒子的頭沒錢賠,於是許三觀只能去賣血。第三次是許三觀去睡了林芬芳,然後賣血花錢給林芬芳送東西。第四次 是鬧饑荒的時候,許三觀去醫院,賣血得到三十五塊錢帶著家人吃飯。第五次是一樂下鄉後,探親回來,病怏怏的許三觀為了讓兩個兒子能回城,又去賣了一次血,這樣才有錢買東西討好生產隊長。
  • 《許三觀賣血記》——小人物的一生
    許三觀是大時代下的小人物,誠然不是一個有文化的知識分子,他只是那個年代的眾多普通的農民的縮影,卻擁有著戲劇性的一生。許三觀這一生靠賣血度過了許多難關,賣血賺錢,這種艱難的生存環境像是會吃人血人肉的社會,毫不留情。許三觀處於一個尚在摸索發展的大社會中,他的悲劇不僅是個人的,更是社會的、時代的悲劇。
  • 《許三觀賣血記》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許三觀
    十年前讀許三觀賣血記,覺得這只是時代大背景下的產物,五年前讀許三觀發現了在這殘酷的背景下還是有一些溫情存在的,現在讀許三觀,感覺自己就是許三觀。或許我們在看的這個故事就是寫的我們每一個人,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許三觀。
  • 許三觀賣血記:十二次的人生悲歡
    這就是我在讀完餘華《許三觀賣血記》後的感想。合上書籍,我內心久久無法平靜,我體會到了書中的感同身受,像被人戳穿了外表最堅強的一層薄膜,剩下的是體無完膚的自己。生活,不就是這般的無奈嗎?當時聽聞餘華的另一篇小說《許三觀賣血記》被韓國進行了翻拍,本著好奇的心理我去觀看了這部電影。感嘆好的作品沒有國界之分,卻也遺憾無法在中國的熒幕上看到這些餘華手下鮮活的人物。緊接著我便去閱讀了這篇《許三觀賣血記》,不可否認書中的文字描寫帶給我的體驗遠比電影來得更加深刻。
  • 《許三觀賣血記》讀書分享
    當我們漫遊於許三觀波瀾曲折的一生中,我們會發現他是如此的矛盾,如此的複雜。《許三觀賣血記》是一個講述工人階層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的勵志故事。以中國文化大革命前後的歷史為背景,刻畫了在近代中國,普通家庭及人民的生活狀態,繪聲繪色地描寫出了各個人物角色。
  • 《許三觀賣血記》:靠賣血度過的一生,是現實的一種
    餘華在《許三觀賣血記》韓文版自序中說:「這是一本關於平等的小說,這話聽起來有些奇怪,而我確實是這樣認為的。」「我知道這本書裡寫到了很多現實,'現實'這個詞讓我感到自己有些狂妄,所以我覺得還是退而求其次,聲稱這裡面寫到了平等。」這本書裡有「平等」嗎,有的。
  • 《許三觀賣血記》:與時代相伴的命運
    賣血,在今天是違法的,而在幾十年之前,有許多人靠它養活了一家老小,度過了一個個困難的時期。本書的主人公許三觀,從賣血初到最後賣不出去血,他的命運坎坷,但他卻不失樂觀。透過他賣血的歷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的偉大,也折射出了時代的變化。
  • 許三觀賣血記:成年人世界裡一場滑稽又真實的鬧劇
    於是就有了許三觀的第一次賣血。第一次賣血的許三觀,也許只是出於好奇文中短短的一段路的描寫而已,賄賂的西瓜,拼命喝下去的河水,自私貪婪的李血頭,李血頭的情婦,補血的豬肝,活血的黃酒,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抽出去的血和拿到手的錢,都像是打開了許三觀新世界的大門。作者在這一段的描寫中很巧妙地交代了許三觀的人物背景和人物關係。
  • 《許三觀賣血記》/小人物的一生
    餘華在《許三觀賣血記》的自序寫過兩個故事。一位父親靠賣血供兒子上學,直到工大上大學時,兒子卻不知去向,也給父親一個永遠打不通的電話。後來知道父親不斷尋找他,窮困的處境使他無顏面對為自己賣血一輩子的父親。賣血在很多地方成為窮人們的生存方式。於是有了一個又一個的賣血村,賣血村又成了一個個愛滋病村。餘華先生講了賣血農民,李孝清的故事。
  • 《許三觀賣血記》:韓國版的許三觀與中國版有什麼不同?
    許三觀是中國著名作家餘華筆下的《許三觀賣血記》的主人公,靠賣血渡過了人生中的一個個難關,卻在年老後無法賣血,悵然若失。他首先是通過賣血而獲得了一筆金錢,繼而追求女神並娶她為妻。我們知道,這種大量賣血的行為是非常損害人體健康的。
  • 《許三觀賣血記》|許三觀骨子裡的善良,所帶給他活著的希望
    除了第一次賣血出於好奇和最後一次賣血出於習慣,許三觀的人生中每次賣血都是生活所迫,從表面上來看,他賣血是生活苦難帶給他的個人犧牲,其實許三觀是出於骨子裡的善良。許三觀賣的不是他血管中流淌著的鮮血,而是他的善良和對生活的希望。這是餘華的作品《許三觀賣血記》帶給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