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賣血記》:出軌的許三觀,卻賣血11次,養活了一個家

2021-01-14 一縷飛光

《許三觀賣血記》是作家餘華於1995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餘華用17萬字敘述了主人公許三觀40年的動蕩生活,11次賣血養活了家中5口人。

平凡的他背叛了自己的身體,出賣了自己的血肉,只為了能夠在動蕩時代艱難地活下去。一個小人物卻有著不平凡,甚至是偉大的一生。

也許正是如此,才使得這本書有著非凡的魅力,不僅入選韓國《中央日報》——100部必讀書,改編成話劇、電影等藝術形式,還入選中國「20世紀90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

小說至今還在世界的許多地方,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許三觀是誰?他遇到了什麼,竟不惜生命,11次賣血來求得存活?

01面對妻子的背叛,他選擇了這樣做

韓國電影《許三觀》劇照

主人公許三觀是一個城市裡再普通不過的絲廠送繭工人,靠微薄的工資艱難為生。但在鄉下老家,人們認為賣血代表著健康,有的親戚夥伴也靠賣血養家。

一次偶然,為了證明自己身體好,許三觀也去賣了血,但對賣血得來的35塊錢卻不知該怎麼花。於是,他想到了結婚。

妻子是漂亮活潑的許玉蘭,兩人婚後也十分恩愛,生了三個兒子,分別取名:一樂、二樂和三樂。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好在一家人和和美美,大兒子一樂聰明懂事,是許三觀最疼愛的孩子。

但在一樂9歲那年,許三觀知道了真相:自己疼愛了9年的孩子不是自己親生。長大的一樂,模樣越來越像許玉蘭前男友,周圍人流言四起。無奈之下,妻子選擇對丈夫坦白。

被欺騙了9年的許三觀憤怒不已,不僅狠狠打了自己的老婆,還在家裡做起了「太上皇」,大小事務都要許玉蘭親自伺候他。但是,為了9年的夫妻之情和父子之情,許三觀最終沒有選擇離婚。

只是「被綠」的他心裡還是不平衡,他想到了自己曾經喜歡過,如今已為人妻的林芬芳。他顧不了那麼多了,也許是為了他作為一個男人的尊嚴,也許是為了彌補自己內心的不平衡,他與林芬芳發生了關係。

之後,他又一次去賣血,只為買些補品送給林芬芳。

韓國電影《許三觀》 林芬芳劇照

02面對飢餓與貧窮,他又一次背叛自己的身體

韓國電影《許三觀》劇照

找回平衡和尊嚴的許三觀終於能平靜地面對自己的妻子和三個兒子了,但天不遂人願。三年自然災害讓全家人飽受飢餓之苦。

1960年,在他生日的那天,他用嘴給家裡每個人做了一盤菜。他生動的描述,一盤紅燒肉仿佛就在眼前,狹小的屋子裡吞咽口水的聲音此起彼伏。

已經喝了57天稀薄的玉米粥了,三個兒子還都在長身體,作為家裡的頂梁柱,他決定再去賣血讓家裡人吃口飽飯。

許三觀生日的第二天,400ml血液從他的身體裡流走,他沒有像之前一樣,到飯店裡點盤炒豬肝和二兩黃酒來緩解身體的虛弱。因為,大飯店也在鬧饑荒,只有麵條供應。

於是,他用賣血換來的35塊錢讓家裡人吃了碗熱乎麵條。

韓國電影《許三觀》劇照

03既是父親又是丈夫的他,雖不完美,但讓人淚目

韓國電影《許三觀》 一樂、二樂、三樂

但苦難似乎是不會遠離這個在風雨中飄搖的家庭的,之後的日子裡,許三觀一次又一次地賣血讓家裡渡過難關。

大兒子一樂下鄉當知青生病了,他穿過一個個村、鄉鎮、縣城去賣血,一路賣著到了上海,終於把錢交給了一樂。但是一路過來饑寒交迫,喝著大量涼水的許三觀為此險些送了命。

後來,為了二兒子二樂的回城指標,在妻子的懇求下,許三觀又一次賣血換錢,招待了兒子所在生產隊的隊長。

他用自己身體裡流淌著的,最為寶貴的血液將兒子們養大。儘管他不完美,對待一樂始終心有芥蒂,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父親。無私又深沉的父愛全都以血液的方式流淌到了兒子們的身上。

10年文革,妻子許玉蘭被批鬥成是「妓女」,大字報批判,被剃成陰陽頭,多次被拉出去開批鬥大會。

兒子們不願面對這樣的母親,但作為丈夫的許三觀明白:妻子並沒有做錯什麼,一樂的誕生並非她所願,何況還有這幾十年來的相濡以沫。

兒子們不願意去送飯,許三觀只好自己去,白米飯下面還藏著菜和香噴噴的紅燒肉。

韓國電影《許三觀》劇照

04無處賣血的許三觀,最終走向了崩潰

韓國電影《許三觀》許三觀劇照

終於走到了最後,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三年自然災害,十年文革浩劫……這些都過去了,三個兒子都成了家,許三觀也老了。

他又一次懷念起年輕時一次次賣血的經歷,想起他用賣血的錢讓家裡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他又一次來到醫院想要賣血,但已經沒人願意要這位白髮老者的血了。

他崩潰了,不知所措了,他不知道以後家裡再有難關該怎麼辦。他從醫院一路哭著回到了家。妻子像哄孩子一樣哄他,帶他去吃了以往賣血過後都要點的炒豬肝和溫黃酒。

故事到這裡也就基本結束了,但卻回味無窮。作者餘華對愛情、親情、生命、挫折等終極命題的思考全包含在這部小說裡。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發人深省:

事情都是被逼出來的,人只有被逼上絕路了,才會有辦法,沒上絕路以前,不是沒想到辦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該不該去做。

許三觀一次次賣血就是這樣被逼出來的。

生命無常,挫折常伴,主人公只好通過自己的血肉來與命運艱難抗爭。但不可否認,他成功了,他成功走過了這些大風大浪,兒子們成家樂業,自己與妻子白頭到老。

餘華用這17萬字告訴我們:

生活就是充滿了未知與挫折,親情與愛情就在前方,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每一個逆境中爆發出最大的潛力與命運作鬥爭,不屈不撓,永不放棄,最終收穫生命的甜蜜。

餘華

END.

我是飛光,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帳號「一縷飛光」。願你能從逝去的時光裡,找到文化的價值。看完文章,記得點讚哦~

相關焦點

  • 《許三觀賣血記》讀書分享
    當我們漫遊於許三觀波瀾曲折的一生中,我們會發現他是如此的矛盾,如此的複雜。《許三觀賣血記》是一個講述工人階層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的勵志故事。以中國文化大革命前後的歷史為背景,刻畫了在近代中國,普通家庭及人民的生活狀態,繪聲繪色地描寫出了各個人物角色。
  •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男人經歷的三件大事:被綠,出軌,賣血
    餘華的長篇小說《許三觀賣血記》,講述了工人許三觀,依靠賣血度過生活中一個又一個難關,寫出了一個小人物畢生歷經的磨難和溫情。許三觀的一生經歷了時代的動蕩,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文革」以及知青下鄉,無不為他的五口之家帶來驚濤駭浪,為了家人他付出了所有,一路賣血到差點喪命。
  • 《許三觀賣血記》:苦難以賣血的方式重複出現,看到許三觀的柔情
    《許三觀賣血記》是繼《活著》之後我看餘華的第二部作品,如果說《活著》讓我思考了我們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那麼《許三觀賣血記》似乎讓我在一瞬之間找到了一個答案,一切都只是為了活著。關於活著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或許我們永遠都找不到一個比較正確的答案,就像餘華所說的,未來的事自己也不知道。
  • 《許三觀賣血記》深度解析,他賣血11次,都是為了誰?
    餘華小說《許三觀賣血記》講述了主人公許三觀十多次賣血的經歷,不同時期賣血的目的不同,心境不同。他通過賣血渡過了人生的一個又一個難關,戰勝了命運中一次又一次的驚濤駭浪。當風浪之後,會給人深深的思考,讓人們能珍惜眼前,更好的活在當下。
  • 《許三觀賣血記》/小人物的一生
    餘華在《許三觀賣血記》的自序寫過兩個故事。一位父親靠賣血供兒子上學,直到工大上大學時,兒子卻不知去向,也給父親一個永遠打不通的電話。後來知道父親不斷尋找他,窮困的處境使他無顏面對為自己賣血一輩子的父親。賣血在很多地方成為窮人們的生存方式。於是有了一個又一個的賣血村,賣血村又成了一個個愛滋病村。餘華先生講了賣血農民,李孝清的故事。
  • 《許三觀賣血記》:與時代相伴的命運
    賣血,在今天是違法的,而在幾十年之前,有許多人靠它養活了一家老小,度過了一個個困難的時期。本書的主人公許三觀,從賣血初到最後賣不出去血,他的命運坎坷,但他卻不失樂觀。透過他賣血的歷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的偉大,也折射出了時代的變化。
  • 《許三觀賣血記》——小人物的一生
    一、《許三觀賣血記》是我讀的第一本餘華的小說,不得不說,有時候真的不能只看網上那些快餐小說,多讀優秀的文學作品真的能讓人有思想上的蛻變。記得剛讀完的時候,我總是在想,以後自己要是去獻完血了,也要去餐館,喊一聲『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溫一溫。』而對吃貨來講,那段口頭炒菜更是直擊靈魂。
  • 《許三觀賣血記》——許三觀這個小人物,才是真正的偉大
    著名作家餘華於上世紀90年代創作了一部暢銷小說,叫做《許三觀賣血記》。這部小說講述了一個平凡而又灰暗的小人物故事,餘華將自己的主人公設定為一個依靠出賣鮮血而幫助家庭度過難關的一個人物形象,他就是許三觀——一個普通而平凡的在絲廠工作的工人。
  • 《許三觀賣血記》為什麼說許三觀賣了11次血得到的遠比失去的多?
    《許三觀賣血記》是餘華的一部長篇小說,講述的是主人公許三觀一次一次用換血渡過生命的一個個難關,當他老了,一家人也生活好了,他得知自己的血再也沒有用處的時候他哭了,崩潰了。這部小說主要描述了人在面對厄運時強烈的求生欲望。
  • 許三觀賣血記:十二次的人生悲歡
    這就是我在讀完餘華《許三觀賣血記》後的感想。合上書籍,我內心久久無法平靜,我體會到了書中的感同身受,像被人戳穿了外表最堅強的一層薄膜,剩下的是體無完膚的自己。生活,不就是這般的無奈嗎?當時聽聞餘華的另一篇小說《許三觀賣血記》被韓國進行了翻拍,本著好奇的心理我去觀看了這部電影。感嘆好的作品沒有國界之分,卻也遺憾無法在中國的熒幕上看到這些餘華手下鮮活的人物。緊接著我便去閱讀了這篇《許三觀賣血記》,不可否認書中的文字描寫帶給我的體驗遠比電影來得更加深刻。
  •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賣了12次血的真男人
    常常聽到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其實在書裡這些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有趣的靈魂和作家的一生,一本好書的出現往往傾盡了作家的一生心血,當你在讀一本書時,就好像你正在和一個作家對話,了解這位作家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餘華的作品《許三觀賣血記》。
  • 《許三觀賣血記》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許三觀
    十年前讀許三觀賣血記,覺得這只是時代大背景下的產物,五年前讀許三觀發現了在這殘酷的背景下還是有一些溫情存在的,現在讀許三觀,感覺自己就是許三觀。或許我們在看的這個故事就是寫的我們每一個人,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許三觀。
  • 《<許三觀賣血記>讀書報告》(原創)
    講述了絲廠工人許三觀的賣血經歷。他賣血是為了娶親,是為了救治重病的兒子,是為了鄭重款待貴客,是為了不被餓死,是為了生存。但是最i終,還是為了愛和可笑的尊嚴。《許三觀賣血記》是中國人生活的 生動寫照,餘華用詼諧幽默的方式闡釋了整個社會的荒謬。
  • 《許三觀賣血記》:個人的幸福,總是建立在其他人的痛苦上
    餘華在談論到自己的這本《許三觀賣血記》的時候,很大方的承認過自己的創作意圖:「我試圖講述一個關於平等的故事」。然而這個「平等」的故事,既建立在一個尚且算不上平等的時代,也發生在一個遠遠談不上平等的階級,這樣看來,作者本人的創作意圖就顯得有些 太突兀,但是如果靜下心來去閱讀這本《許三觀賣血記》,不難發現,餘華所講述的關於平等的故事其實是很宏觀的架構,「平等」並不僅僅體現在賣血的主角許三觀身上,更是體現在了整個許三觀所處的階級和社會上。
  • 《許三觀賣血記》之許三觀,自私也很善良,典型的社會底層人物
    《許三觀賣血記》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餘華老師的作品《許三觀賣血記》吧,相信很多人都對許三觀這個人物印象很深刻。書中的許三觀很自私,是一個心胸狹隘,沒有自己思想的小人物。《許三觀賣血記》許三觀是一個很愚昧的人,沒有上過幾天學,也沒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但他其實也是一個很單純的人。鄉下流傳著一種年輕人就要去賣血的說法,以此來證明自己身體很好,還能娶到媳婦。許三觀就很單純的相信了。
  • 好書推薦|平凡小人物的一生《許三觀賣血記》
    今天來推薦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該書主要講述了在貧窮的舊時代,主人公許三觀一生多次賣血,幫助他度過人生中的每一個重要時刻。圖源百度,侵權刪許三觀第一次賣血是出於好奇,證明自己身體「強壯」,並將賣血的錢拿來娶老婆許玉蘭。第二次賣血因為兒子一樂打傷了別人家的孩子,為了兒子賣血賠錢。
  • 《許三觀賣血記》:靠賣血度過的一生,是現實的一種
    餘華在《許三觀賣血記》韓文版自序中說:「這是一本關於平等的小說,這話聽起來有些奇怪,而我確實是這樣認為的。」「我知道這本書裡寫到了很多現實,'現實'這個詞讓我感到自己有些狂妄,所以我覺得還是退而求其次,聲稱這裡面寫到了平等。」這本書裡有「平等」嗎,有的。
  • 許三觀賣血記:窮到賣血求生,為了活著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1995年,餘華寫下了長篇小說《許三觀賣血記》。現代人對於賣血可能沒有什麼概念,更多的還是對獻血熟悉一點,而且現在這個年代窮也窮不到賣血的地步,況且賣血是屬於違法行為的。可是在以前那個時代,大家沒有獻血的概念,醫院需要血,那麼就有人賣血。什麼人才會去賣血?需要用錢的人。
  • 《許三觀賣血記》苦難中的平凡人的一生
    只是那時候的許玉蘭有男朋友,叫何小勇,於是,許三觀就買了好煙好酒去說服老丈人,告訴老丈人女兒嫁給他的好處,將來孩子姓許,許家不斷後,終抱得美人歸。這是他第一次,賣血自己成了家。02平凡人許三觀是一個平凡人,他有著他的平凡與善良。
  • 《許三觀賣血記》時代悲劇下的善良與溫情
    《許三觀賣血記》是我讀的第一本餘華的作品,關於餘華我聽到的都是掛在他頭上的榮譽,「中國的巴爾扎克」「中國的查爾斯.狄更新」,是一位「顛覆大師」是現代中國最享譽世界的作家。他的長篇小說《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九十年代嘴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某一天,餘華看到一位頭髮斑白,衣衫襤褸的老人在街上痛哭,他就想為什麼他會哭呢,這時候他又想起了一個血頭的故事,這個他連姓名都不知道的血頭,在那個年代為了為了能賣出高價血,曾組織千人遊走於各地賣血。於是他就動筆寫了《許三觀賣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