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男人經歷的三件大事:被綠,出軌,賣血

2021-01-14 三木目之

餘華的長篇小說《許三觀賣血記》,講述了工人許三觀,依靠賣血度過生活中一個又一個難關,寫出了一個小人物畢生歷經的磨難和溫情。

許三觀的一生經歷了時代的動蕩,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文革」以及知青下鄉,無不為他的五口之家帶來驚濤駭浪,為了家人他付出了所有,一路賣血到差點喪命。

這部作品入選為韓國《中央日報》100部必讀書,並被韓國導演河正宇搬上大熒幕,成為首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由外國演員自編自導的電影。

在餘華的原著中,許三觀的人生,簡單地概況只有六個字:被綠,出軌,賣血。一個普通的中國男人,是如何面對這樣的經歷呢?

1,意外的打擊。

許三觀的故事,要從他第一次賣血說起,他是城裡的工人,並不需要像鄉下老家的夥伴一樣,要靠賣血維持家裡生計,他是為了證明自己身體好第一次賣血,得了一筆錢卻不知道怎麼花,於是他想到了結婚。

許三觀理想的結婚對象有兩個,美麗溫柔的林芬芳,漂亮活潑的許玉蘭,他權衡再三選擇了去許玉蘭家提親。

年輕的許三觀與心儀的女孩許玉蘭結婚後,夫妻倆十分恩愛,接連生了三個兒子。

許三觀包攬了家裡所有的粗活累活,在妻子的生理期貼心照顧,對兒子們也百般疼愛。

婚後的許玉蘭精明能幹,一門心思全都放在丈夫和三個孩子身上,勤儉節約把家裡操持得井井有條。

一家人雖然日子過得緊巴巴,但卻溫馨和美,相親相愛,直到大兒子一樂九歲那年,許三觀突然得知一樂不是自己親生的消息,這個家庭迎來了第一次暴風雨。

許玉蘭坦白交代,在婚後她與前男友何小勇一次偶遇後,被逼發生了關係懷上了一樂,年輕無知的她並不知道懷的是何小勇的孩子,直到一樂長大後長得越來越像何小勇,外面流言四起,她只好跟許三觀說出這段實情。

聰明乖巧的一樂是許三觀最疼愛的孩子,辛苦養了九年卻發現不是自己親生的,而且鬧得人盡皆知,他的尊嚴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憤怒的他關起門來狠狠打了許玉蘭。

打罵一場也無法消除心中的憤恨,此後許三觀在家裡開始消極怠工,回家後什麼活也不幹了,對妻子不再體貼入微,而是每天下班後像個太上皇一樣躺在藤椅上,飯菜都要妻子給他端到跟前。

許玉蘭讓他去買米,他對許玉蘭說,

我不能去買米,我現在什麼事都不做了,我一回家就要享受。你知道什麼叫享受嗎?就是這樣,躺在藤榻裡,兩隻腳架在凳子上。你知道我為什麼要享受嗎?就是為了罰你,你犯了生活錯誤,你背著我和那個王*蛋何小勇睡覺了,還睡出個一樂來,這麼一想我氣又上來了。你還想讓我去買米?你做夢去吧。

被綠這種事情,放在任何一個男人身上都無法忍受,但許三觀沒有一怒之下與許玉蘭離婚,也沒有把一樂送走,而只是選擇不幹活,說明他很愛妻子和這個家。

他對許玉蘭和一樂都無法割捨,但內心又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所以只能用這種方式挽回一點平衡,可見他對家庭的感情十分深厚。

在尊嚴和家人之間,他選擇了後者,在別人看來也許是懦弱,但也是一個男人的深情。

2,內心的不平衡。

生活在許三觀內心的彆扭和掙扎中繼續著,偏偏一樂又在這個節骨眼上惹了禍,他在為兩個弟弟打架的時候傷了鐵匠家的兒子,需要賠一大筆醫藥費,家裡的第二場風暴來襲。

本來許三觀心裡的坎還沒過去,現在因為一樂被鐵匠索賠就更加不平衡了,誰都知道一樂是許玉蘭與何小勇的兒子。

許三觀已經做了九年烏龜了,以前他不知道,蒙在鼓裡也就算了,現在他知道了,知道了再出錢,這不是花錢買烏龜做嗎?

所以,許三觀就讓許玉蘭去找何小勇籌錢,但是何小勇已經娶妻生女,不願承認一樂的事情,更不肯掏錢,上門要錢的許玉蘭還被何小勇夫妻倆打了一頓。

在鄰居的教唆下,許玉蘭又逼著一樂去認何小勇,可惜對方還是鐵了心不認這個兒子。

許三觀沒那麼多錢不想出錢,許玉蘭除了哭哭啼啼別無他法,鐵匠沒辦法就要去他們家裡搬東西,剛開始許三觀還嘴硬,要跟許玉蘭分家,後來看到被搬得空蕩蕩的家,心裡難受起來。

許三觀看著他和許玉蘭十年積累起來的這個家,大部分被放上了那兩輛板車,然後搖搖晃晃、互相碰撞著向巷子口而去。當板車在巷子口一拐彎消失後,許三觀的眼淚也譁譁地下來了。

為了不失去自己的家,無奈的許三觀決定第二次賣血籌錢,許玉蘭知道後心裡很心疼,跑去何小勇家門口罵街,她慶幸自己選擇了有責任心的許三觀做丈夫,而不是沒有擔當的何小勇。

這本來是許玉蘭為了表示自己與何小勇勢不兩立的一場罵戰,為了向許三觀表示自己的態度,但卻被鄰居看了熱鬧,令許三觀顏面盡失。

他不願家庭破碎,又受不了這窩囊氣,所以為了發洩,他不僅教唆自己的孩子仇恨何小勇和他的家人,還打起了曾經的曖昧對象林芬芳的主意。

林芬芳婚後越來越肥,幾乎是城裡最胖的女人。但許三觀顧不了那麼多,他趁林芬芳摔斷腿獨自在家休養的時候,上門去看她,並乘機跟她發生了關係。

許三觀對林芬芳的委身感激不盡,所以想報答一下她。

林芬芳都摔斷了腿,還讓他幹那種事,他把她的斷腿碰疼了,她也只是哼哼哈哈叫了幾聲。許三觀心想應該給她送十斤肉骨頭,送五斤黃豆。

但平時許三觀的工資都要交給許玉蘭,要給林芬芳送營養品的費用只能自己想辦法,於是,他第三次想到了賣血。

始料不及的是,他給林芬芳送去的補品被她丈夫發現了,她丈夫來大鬧了一場,東西照單全收,許三觀卻再次聲名狼藉,還被妻子抓住了把柄。

許三觀出軌,還賣血給情人買禮品,讓許玉蘭的心堵得慌,她又哭又鬧,許三觀低聲下氣,把剩下的錢主動上繳,兩人這事算扯平了。

因為這事,許三觀雖然在妻子面前矮了一頭,但內心找到了平衡,也找回了面子,所以甘願為了家庭繼續勤勤懇懇幹活,甚至比之前更勤快。

3,人性的自私與善良。

許三觀經歷被綠和出軌之後,他和妻子又像從前一樣為維持家庭的生計而共同努力,在他們的精打細算下,一家人艱難但還算順利度過了三年自然災害帶來的饑荒。

為了給長身體的孩子們補充營養,許三觀第四次去賣血。這期間,許三觀對一樂也是又愛又恨,他明白孩子本身沒有錯。但他不願把賣血的錢給一樂花,因為一樂身上流淌的是別人的血。

他帶全家人去飯店吃麵條,卻打發一樂獨自去買紅薯吃,委屈的一樂沒吃飽,越想越傷心,便離家出走去找親爹何小勇,被再次被趕出來後也不回家在街上遊蕩。

許玉蘭讓許三觀去找一樂,他不肯去。

許三觀說:「我不去。一樂這小崽子,我供他吃,供他穿,還供他念書,我對他有多好,可他這麼對我,竟然背著我去找什麼親爹。那個王八蛋何小勇,對他又是罵又是打,還把他從家門口拖到巷子口,可他還要去認親爹。我想明白了,不是自己親生的兒子,是怎麼養也養不親。」

但許三觀只是嘴硬,天黑了一樂還沒回家他就急了,趕緊出門去找,找到躲在牆角哭泣的一樂之後,心疼不已背著他,一邊罵一邊帶他去飯店吃麵條。

大概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點許三觀的影子,自私又善良,令人憎恨又令人感動,人是最複雜的動物,永遠沒有絕對的好壞。

後來,何小勇車禍傷重,他家人聽從迷信說要他的親生兒子坐到屋頂上喊魂,一樂死活不肯再去認爹,他只認許三觀是他爹。

一樂對許三觀深厚的感情最終打動了他,許三觀決定不再計較一樂的出身。他和許玉蘭就這樣在艱苦的歲月中把三個孩子拉扯大。

從前不願把賣血的錢給一樂花的許三觀,最後卻為了給一樂下鄉後的營養賣血,為他治病更是一路賣血到上海,差點送掉了命。

他要去的地方是上海,路上要經過林浦、北蕩、西塘、百裡、通元、松林、大橋、安昌門、靖安、黃店、虎頭橋、三環洞、七裡堡、黃灣、柳村、長寧、新鎮。其中林浦、百裡、松林、黃店、七裡堡、長寧是縣城,他要在這六個地方上岸賣血,他要一路賣著血去上海。

他沿途為賣血喝大量涼水,體虛畏寒到貼著豬崽暖身,在一樂生命垂危的時候,許三觀心中只剩下做父親的責任和愛,為了救自己的孩子置生死度外。

後來許三觀又為了二樂的回城指標,拖著虛弱的身體賣血,一個父親能為孩子做的,是幾乎淌盡了身上的血液,拿命給孩子換來了健康和未來。

人性的狹隘和無私,可以同時在一個男人身上體現,是因為深沉的父愛,讓一個男人放下了所有成見和面子。他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但卻是這個家裡頂天立地的父親。

5,相濡以沫的愛情。

在生活的苦難中,許三觀摒棄了從前的虛榮和私心,承擔起一家之主的重要責任。

「文革」中,許玉蘭被大字報寫成妓女、破鞋,許三觀到處跟人解釋妻子不是妓女,還指使三個兒子夜裡去貼新的大字報,蓋住所有污衊許玉蘭的大字報。

許玉蘭被剃成陰陽頭,拉出去公開批鬥,許三觀給兒子們解釋他們的母親只是陪鬥,她沒有做錯什麼,努力維護著妻子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

但兒子們受到的幹擾太大,都不願接近母親,也不願去送飯,只有許三觀默默守護妻子,給她送的飯裡還偷偷埋著紅燒肉,許玉蘭對丈夫說,

我在外面受這麼多罪,回到家裡只有你對我好,我腳站腫了,你倒熱水給我燙腳;我回來晚了,你怕飯菜涼了,就焐在被窩裡;我站在街上,送飯送水的也是你。許三觀,你只要對我好,我就什麼都不怕了……

一個女人最稀罕什麼呢?當她站在低谷時,如果有人不離不棄,一直守護,那她也定將生死相隨。

許三觀老了以後,孩子們也各自成家,生活條件好了,他突然懷念起曾經為了度過難關一次次賣血的經歷,於是想再去賣一次血,不料年輕的血頭嫌他太老,血已經沒有用了。

為此他頗受打擊,想著不能賣血了,以後家裡要再有難關怎麼辦,他從醫院一路哭著往家走,兒子們知道後紛紛埋怨父親丟人現眼,許玉蘭護著許三觀,她指著兒子大罵起來,

你們三個人啊,你們的良心被狗叼走啦,你們竟然這樣說你們的爹,你們爹全是為了你們,一次一次去賣血,賣血掙來的錢全是用在你們身上,你們是他用血餵大的。

然後,許玉蘭像哄孩子一樣,帶許三觀去吃他以前每次賣血後要吃的炒豬肝和黃酒,許三觀開心起來,他笑著吃著告訴許玉蘭說,血頭說他的血只能賣給油漆匠當豬血,許玉蘭聽完後又罵起血頭來,

他的血才是豬血,他的血連油漆匠都不會要,他的血只有陰溝、只有下水道才會要。他算什麼東西?

許玉蘭沒有忘記許三觀在艱難歲月裡為這個支離破碎的家一次又一次的付出,也沒有忘記自己身陷絕境時他是如何守候在她身邊,只有她能懂他的倔強、心酸和無助。

他們的感情經歷了大風大浪,曾一度支離破碎,但卻又在風雨之中互相扶持著走下去,攜手到了白頭,是彼此之間的愛與寬容,是對家庭的責任和擔當,讓他們自始至終都沒鬆開過對方的手。

作者餘華曾寫過,在時代和個人的種種不幸中,我卻看到了生活的種種幸福,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樂是生活的味道。

這是一份不完美的愛情,也是一對平凡的夫妻,兒子們都健康長大,許三觀沒有因為賣血而死,就是許玉蘭能感受到的最大幸福。

如果忙碌艱辛是生活常態,那麼家人平安,愛人還在身邊,就已經是一種勝利。

相關焦點

  • 餘華筆下的許三觀:一個男人經歷的三件大事,出軌、被綠、賣血
    在《許三觀賣血記》一書中,許三觀共計賣血十一次,起初每次賣血之後,他都會去橋頭的勝利飯店吃上這樣標配的一餐。豬肝補血、黃酒活血,這是眾所周知的一個常識。許三觀為何賣血?韓國電影《許三觀賣血記》拿著這三十五塊錢,許三觀誰也不捨得給,他左思右想,這麼一大筆錢可以用來幹嘛呢?一個豔陽日,許三觀坐在瓜田裡,吃了兩個西瓜、兩個黃金瓜、一個老太婆瓜,肚子被脹得鼓囊囊的之後,終於決定,這三十五塊他要用來娶個漂亮女人。
  • 《許三觀賣血記》:出軌的許三觀,卻賣血11次,養活了一個家
    《許三觀賣血記》是作家餘華於1995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餘華用17萬字敘述了主人公許三觀40年的動蕩生活,11次賣血養活了家中5口人。平凡的他背叛了自己的身體,出賣了自己的血肉,只為了能夠在動蕩時代艱難地活下去。一個小人物卻有著不平凡,甚至是偉大的一生。
  • 《許三觀賣血記》讀書分享
    當我們漫遊於許三觀波瀾曲折的一生中,我們會發現他是如此的矛盾,如此的複雜。《許三觀賣血記》是一個講述工人階層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的勵志故事。以中國文化大革命前後的歷史為背景,刻畫了在近代中國,普通家庭及人民的生活狀態,繪聲繪色地描寫出了各個人物角色。
  • 《許三觀賣血記》:能陪你到老的男人,往往有這4個特徵
    01:本書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許三觀賣血記》,餘華以樸素平實的語言,講述了小人物許三觀靠賣血渡過人生難關的經歷。  他雖然被戴了綠mao,但他的賣血救子的行為,是那麼溫情又博大,餘華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悲情英雄的形象。  本書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法國《讀書》雜誌在評論《許三觀賣血記》時說道:這是一部精妙絕倫的小說,是樸實簡潔和內涵意蘊深遠的完美結合。
  •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賣了12次血的真男人
    常常聽到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其實在書裡這些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有趣的靈魂和作家的一生,一本好書的出現往往傾盡了作家的一生心血,當你在讀一本書時,就好像你正在和一個作家對話,了解這位作家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餘華的作品《許三觀賣血記》。
  • 《許三觀賣血記》:苦難以賣血的方式重複出現,看到許三觀的柔情
    《許三觀賣血記》是繼《活著》之後我看餘華的第二部作品,如果說《活著》讓我思考了我們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那麼《許三觀賣血記》似乎讓我在一瞬之間找到了一個答案,一切都只是為了活著。關於活著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或許我們永遠都找不到一個比較正確的答案,就像餘華所說的,未來的事自己也不知道。
  • 《許三觀賣血記》:與時代相伴的命運
    賣血,在今天是違法的,而在幾十年之前,有許多人靠它養活了一家老小,度過了一個個困難的時期。本書的主人公許三觀,從賣血初到最後賣不出去血,他的命運坎坷,但他卻不失樂觀。透過他賣血的歷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的偉大,也折射出了時代的變化。
  • 《許三觀賣血記》——小人物的一生
    一、《許三觀賣血記》是我讀的第一本餘華的小說,不得不說,有時候真的不能只看網上那些快餐小說,多讀優秀的文學作品真的能讓人有思想上的蛻變。記得剛讀完的時候,我總是在想,以後自己要是去獻完血了,也要去餐館,喊一聲『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溫一溫。』而對吃貨來講,那段口頭炒菜更是直擊靈魂。
  • 許三觀賣血記——餘華
    故事線主要以許三觀為主,闡述了他第一次賣血結婚,取了許玉蘭,生下了三個兒子,一樂,二樂,三樂。以及最終將三個兒子撫養成人,有了工作,娶妻生子的故事。許三觀 他是一個生活在城裡的孩子,從小沒幹過農活,雖生活在城裡,但也沒有太高的思想修養,沒有自己的主見,但人還算正直。從沒想過為什麼結婚,只是聽別人說賣血的錢不能亂花,於是他覺得自己該結婚了,於是拿第一次賣血的錢娶了許玉蘭,生了孩子。
  • 《許三觀賣血記》:個人的幸福,總是建立在其他人的痛苦上
    餘華在談論到自己的這本《許三觀賣血記》的時候,很大方的承認過自己的創作意圖:「我試圖講述一個關於平等的故事」。然而這個「平等」的故事,既建立在一個尚且算不上平等的時代,也發生在一個遠遠談不上平等的階級,這樣看來,作者本人的創作意圖就顯得有些 太突兀,但是如果靜下心來去閱讀這本《許三觀賣血記》,不難發現,餘華所講述的關於平等的故事其實是很宏觀的架構,「平等」並不僅僅體現在賣血的主角許三觀身上,更是體現在了整個許三觀所處的階級和社會上。
  • 《許三觀賣血記》/小人物的一生
    餘華在《許三觀賣血記》的自序寫過兩個故事。一位父親靠賣血供兒子上學,直到工大上大學時,兒子卻不知去向,也給父親一個永遠打不通的電話。後來知道父親不斷尋找他,窮困的處境使他無顏面對為自己賣血一輩子的父親。賣血在很多地方成為窮人們的生存方式。於是有了一個又一個的賣血村,賣血村又成了一個個愛滋病村。餘華先生講了賣血農民,李孝清的故事。
  • 許三觀賣血記:窮到賣血求生,為了活著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1995年,餘華寫下了長篇小說《許三觀賣血記》。現代人對於賣血可能沒有什麼概念,更多的還是對獻血熟悉一點,而且現在這個年代窮也窮不到賣血的地步,況且賣血是屬於違法行為的。可是在以前那個時代,大家沒有獻血的概念,醫院需要血,那麼就有人賣血。什麼人才會去賣血?需要用錢的人。
  • 《許三觀賣血記》深度解析,他賣血11次,都是為了誰?
    餘華小說《許三觀賣血記》講述了主人公許三觀十多次賣血的經歷,不同時期賣血的目的不同,心境不同。他通過賣血渡過了人生的一個又一個難關,戰勝了命運中一次又一次的驚濤駭浪。當風浪之後,會給人深深的思考,讓人們能珍惜眼前,更好的活在當下。
  • 讀《許三觀賣血記》:我發現有擔當的男人,都具有這幾個特質
    導語:餘華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作者,之前看過他的《活著》、《第七天》等等作品,他的每本作品都是非常的細膩,而且讓人回味無窮,尤其是《活著》,影響力更是巨大,還被翻拍成了電影。最近,我又讀完了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這部小說和《活著》一樣,通俗易懂,剛拿起書就能一口氣讀完。
  • 許三觀賣血記:十二次的人生悲歡
    這就是我在讀完餘華《許三觀賣血記》後的感想。合上書籍,我內心久久無法平靜,我體會到了書中的感同身受,像被人戳穿了外表最堅強的一層薄膜,剩下的是體無完膚的自己。生活,不就是這般的無奈嗎?當時聽聞餘華的另一篇小說《許三觀賣血記》被韓國進行了翻拍,本著好奇的心理我去觀看了這部電影。感嘆好的作品沒有國界之分,卻也遺憾無法在中國的熒幕上看到這些餘華手下鮮活的人物。緊接著我便去閱讀了這篇《許三觀賣血記》,不可否認書中的文字描寫帶給我的體驗遠比電影來得更加深刻。
  • 《<許三觀賣血記>讀書報告》(原創)
    講述了絲廠工人許三觀的賣血經歷。他賣血是為了娶親,是為了救治重病的兒子,是為了鄭重款待貴客,是為了不被餓死,是為了生存。但是最i終,還是為了愛和可笑的尊嚴。《許三觀賣血記》是中國人生活的 生動寫照,餘華用詼諧幽默的方式闡釋了整個社會的荒謬。
  • 《許三觀賣血記》|許三觀骨子裡的善良,所帶給他活著的希望
    這本書表達了作者對長度的迷戀,一條道路、一條河流、一條雨後的彩虹、一個綿延不絕的回憶、一首有始無終的民歌、一個人的一生。——餘華作者講述的這個人,就是許三觀。許三觀是一個城市裡的普通工人,過著和大多數人一樣的日子,勞作,娶妻,生子,經歷困難和坎坷,繼續生活。
  • 許三觀賣血記:殘酷的年代,溫情的歲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書是《許三觀賣血記》。餘華的書我一共讀過兩本,第一本是《活著》,這是第二本。可能是因為讀《活著》留下的「陰影」,看這本書的時候心總是繃得緊緊的,總擔心許三觀的妻子和三個兒子會相繼死去,直到看到最後一刻才鬆了一口氣。縱使生活苦難,還好他們都活著。
  • 賣血十一次,許三觀是如何改變自己渣男形象的
    來源:網絡許三觀,餘華作品《許三觀賣血記》的男主人公。算得上是妥妥的渣男一枚。下面我們先陳述他渣男幾大罪狀。1.在知道自己養了九年的兒子一樂不是自己親生,而是老婆在婚前的一次失誤。許三觀和老婆吵架了,居然去睡了廠裡的女同事林芬芳,並用賣血的錢作為補償。他自己的道理就是,我老婆綠了我,我也得綠回去,這才是公平。5.鬧饑荒那年,全家餓的揭不開鍋,許三觀賣了一次血請家裡人下館子。偏偏不帶一樂,用他的話說,一樂不是親生的,要下館子要他親爹請。他不是親爹,不配。作為丈夫,許三觀對妻子語言暴力、肢體暴力,甚至婚內出軌。
  • 《許三觀賣血記》——許三觀這個小人物,才是真正的偉大
    著名作家餘華於上世紀90年代創作了一部暢銷小說,叫做《許三觀賣血記》。這部小說講述了一個平凡而又灰暗的小人物故事,餘華將自己的主人公設定為一個依靠出賣鮮血而幫助家庭度過難關的一個人物形象,他就是許三觀——一個普通而平凡的在絲廠工作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