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分享的講了很多思維導圖的具體用法,包括:閱讀、寫作、知識梳理、預習複習、背誦等,我發現朋友們對思維導圖還是挺感興趣。學好思維導圖,對我們發散思維,整理思路,跳躍思考都很有幫助。特別是對中小學生處理繁雜知識點,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簡而言之,思維導圖就是用中心圖、線條、顏色、圖文、關鍵圖對大腦思維的一種引導,這些不是我們今天分享的重點,不再贅述,大家可以網上查看,思維導圖有很多種繪製模式,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學科思維導圖中的發散思維導圖和聚合思維導圖的特點和具體用法!
首先是發散思維,發散思維指從一個中心擴展思路,引發無數個連結點的思維過程,我們都知道思維本身不可見,但思維導圖卻可以讓你的思維可視化。在進行發散思維的過程中第一個想法都要從中心主題放射出去,進行360度全方位、多角度延展,短時間進行頭腦風暴,讓你腦洞大開,想到更多。它具有流暢心、變通性、獨特性和多感官性的特點。
它在語文學科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閱讀、寫作、介紹事物,做計劃、解決問題、一詞多用、 即興演講、列清單等方面:
下面是具體應用的導圖:
發散思維是多向的、開放型思維方式,家長在訓練孩子發散思維時,首先要充分發揮想像力,調動多種感官(視覺、聽覺、嗅覺等)進行多向思維,提倡孩子對問題發表不同的見解,對培養孩子思維能力很有幫助。
與發散思維相反,聚合思維是把大腦思考的方向集中到一個方面,是一種提煉、歸納、總結的思維訓練。比如在考試中常用的,從多種答案中選擇出正確答案;依靠許多資料歸納出正確結論等,都是運用聚合思維法。學生在學校裡的學習、考試,大都是通過聚合思維進行的,所以說,學生學習成績與他們的聚合思維水平關係密切。
下面我們從基本模式、具體步驟、主要特點和應用方面四個部分分享:
聚合思維有封閉性、程序性、比較性、聚焦性等特點,在學科中主要應用在提煉中心、總結人物性格、閱讀、寫作、知識點總結、預習、聽課、單元重點梳理等,具體應用導圖如下圖:
那麼,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有什麼不同呢?首先發散導圖和聚合導圖都是利用中心圖、線條和圖文對學習進行整理,使我們的目標更明確,思路更清晰!不同的是我們思考的方向、深度和結果不同:
那麼到底你畫的導圖是發散思維導圖還是聚合思維導圖呢?簡單說:如果你的思維從一個中心出發,分散到各個方向那就是發散導圖;如果你的所有思路都是為了一個中心服務,那就是聚合思維,不管用哪種思維,只要多加思考,不斷練習!孩子的思維能力都會得到提高,成績也會大大提升!
各位朋友,今天的分享到這裡結束了,喜歡就給我點點關注哦!好方法畫出大語文,每天分享學科思維導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