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個月來,威海口腔醫院內鏡室通過精細檢查,共查出十幾例早期消化道腫瘤,年紀最小的患者27歲,這些查出早期消化道腫瘤的患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威海口腔醫院內鏡科主任車毅提醒,45歲以上人群可通過內鏡檢查來篩查消化道腫瘤。
近仨月檢查出十幾例消化道腫瘤患者
近日,記者在採訪時,車毅剛為3名患者做完精細內鏡檢查。「近三個月來,我們內鏡室通過精細內鏡檢查共查出十幾例早期消化道腫瘤。」車毅介紹,這些消化道腫瘤患者中年齡最小的只有27歲,年齡最大的75歲。所幸都是早期消化道腫瘤,患者均在內鏡下微創手術切除,及時排除了體內「定時炸彈」。
據了解,消化道腫瘤是近年來發病最高的腫瘤之一,胃癌、食管癌及結腸癌約佔我國全部惡性腫瘤的1/3。80%的消化道腫瘤發現時已經是晚期,須行胃、腸道切除,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如何儘早發現消化道腫瘤呢?車毅介紹,早期消化道腫瘤很難發現,這十幾例患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只是因為身體輕微不適來院就診或者單位組織體檢,通過內鏡檢查才發現問題。
「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潰瘍性結腸炎、胃息肉、腸息肉等疾病,有消化道癌家族史,高鹽、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人群屬於消化道腫瘤高發人群,對這些疾病最準確、最直觀的檢查方法就是內鏡檢查。」車毅介紹,目前,內鏡診療技術日趨成熟,臨床應用範圍不斷擴展,成為日常診療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手段。很多人一提到要做胃鏡、腸鏡檢查,就談虎色變,感覺無法接受,很排斥。很多胃腸不適的病人因為害怕而拖到很晚才來檢查,導致病情發展到癌症中晚期,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車毅介紹:「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舒適化的內鏡檢查迅速發展,從痛苦內鏡到無痛苦內鏡,這一變化既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與依從性,也有利於開展胃腸腫瘤的早診早治。」
家住崮山鎮的閆大爺是無痛內鏡檢查受益者之一,通過胃鏡檢查發現為胃癌高危患者,醫護人員一直密切關注他的病情變化。「去年11月,我們通過複查,確認老人胃裡已經出現了癌症的『苗頭』,通過內鏡為其進行了手術,術後行活檢證實為早期胃腺癌。」「感覺像睡了一覺,醒來後才發現手術已經結束了。」 閆大爺說。
內鏡「神探」
揪出「隱匿的兇手」
威海口腔醫院內鏡室採用的是日本進口高清、高亮度的放大胃腸鏡,患者在麻醉狀態下,醫生對胃、腸道黏膜進行地毯式搜索,直接發現病灶,及時揪出胃腸道裡面的「隱匿兇手」,然後在內鏡下進行微創剝離手術。「這樣一來,早期消化道腫瘤或癌前病變在沒有擴散轉移之前得到切除,病變切除後原部位2-3個月可以完全長好。」車毅介紹。
今年48歲的李女士是環翠區的一名小學教師,因單位體檢來到威海口腔醫院內鏡室進行檢查。車毅檢查時發現,李女士胃黏膜部位有一釐米的白色潰瘍組織,取活檢檢查後,進一步進行免疫組化檢查,最終確診為腺癌早期。拿到檢查報告後,車毅一刻也不敢耽誤,立馬通知李女士家屬告知病情,隨後李女士聽取車毅建議立即進行了手術。
車毅常說:「發現一例早癌,拯救一個患者,幸福一個家庭,這是每一名內鏡醫師肩上神聖的責任。」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治癒患者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讓人們培養自身的健康防護意識,才能為長遠的健康保駕護航。那麼怎樣才能減少消化道疾病的發生?車毅提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預防和控制消化道疾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菜水果、粗糧雜糧,避免高鹽食物,少吃或不吃煙燻、油炸和烘烤食物,禁止吸菸和飲酒,飲食中適當增加蛋白質和奶類,堅持運動,控制體重,定期體檢。」
威海晚報記者 時紅紅 文/圖
【來源:威海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