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海耶
西蒙-海耶。出生於1905年,芬蘭軍人著名狙擊手綽號「白色死神」
在1939年到1940年的蘇芬戰爭中。他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裡就用芬蘭版的莫辛納甘步槍射殺了542名敵軍,生涯總狙殺705人,一舉成為世界上殺敵最多的狙擊手。由於芬蘭的冬天白天時間較短,因此也可以說他在有日光時每小時狙殺一名敵軍,據統計,二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要2.5萬發子彈。越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要20萬發子彈,然而同一時期的一名狙擊手卻平均只需1.3發
馬蒂亞斯-海岑諾爾
馬蒂亞斯-海岑諾爾他是德國國防軍。在二戰中狙擊手射殺記錄的第1名他的記錄為345次獵殺,他曾經表示衡量一個狙擊手的成功之處,不在於他殺了多少人,而在於他能對敵人造成如何的影響。如果敵軍軍官被狙擊手擊斃,他們的進攻往往也會因此停頓甚至失敗,在諾曼第戰役中,一天裡美軍進攻了8次。每一次都因為被馬蒂亞斯-海岑諾爾狙擊射殺了指揮官而終止進攻。最終這一天美軍沒有再發起進攻,從而堅守了一個陣地,這就是作為一個狙擊手最大的榮譽
瓦斯裡-扎伊採夫
瓦斯裡-扎伊採夫,於1915年出生於俄羅斯亞列寧斯科亞。他不僅是名軍人,而且還是狙擊學校的校長,在1942年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擊斃了225名德意志國防軍和其他軸心國的士兵軍官,在和德軍狙擊之王科寧斯對戰中將其擊敗而一戰成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電影,《兵臨城下》原型就是他。在二戰期間共擊斃德軍400名。由他培訓的狙擊手共斃敵約1萬名
柳德米拉·米哈伊爾洛夫娜·帕夫利琴科
柳德米拉·米哈伊爾洛夫娜·帕夫利琴科,是著名的蘇聯女狙擊手。出生於1916年烏克蘭貝利亞特沙克夫,曾狙殺309名德軍,其中包括36名德軍狙擊手。二戰結束後,她在蘇聯海軍任職並晉升海軍少將軍銜,在她上到九年級的時候,全家搬到了基輔。畢業後她在那找了一份工作,同時她也常常參加一家射擊俱樂部的活動。沉穩堅韌的性格,聰慧和刻苦,使她很快成長為一名出色的神槍手,初入軍隊時隊友們都認為她可以做一個很優秀的後勤人員或者戰地護士,但是她卻表示希望拿起一隻步槍到前線,直接打擊敵人,她要做一名真正的戰士
張桃芳
張桃芳出生於1931年,江蘇興化人,抗美援朝志願軍狙擊手。於1951年3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9月參加志願軍進入朝鮮戰場,在入伍後接受了近兩個月的射擊訓練,他所在的24軍72師第214團。駐防在朝鮮的戰略要地元山,
志願軍狙擊手打的敵軍官兵躲在防禦工事後面,不敢抬頭。連大小便也要用罐頭裝著,後來他們專門調來了狙擊手予以還擊。
張桃芳的兒子張軍告訴記者父親把打中敵人的彈殼都裝在皮靴裡,一共211個,軍長知道他是214團的,就鼓勵他再打三個。張桃芳又回到陣地打中了三名敵人,1953年志願軍總部為張桃芳記特等功並授予他二級狙擊英雄的榮譽稱號,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勳章」
2007年10月29日狙擊英雄張桃芳在濰坊逝世,享年77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