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遊戲成癮?光是焦慮沒用,專家給出戒癮方子

2020-12-16 瀟湘名醫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鄭健陽 記者 趙曉瑩

「雖然知道孩子打遊戲不好,可我們要工作,有時候無奈只能讓他打遊戲。」不少上班族家長經常向記者透露這種無奈。家長們很擔憂,孩子難戒「遊戲癮」。

深圳市康寧醫院成癮醫學科、主任醫師、成癮醫學診療研究團隊學科帶頭人楊梅說,在中國,使用過網際網路的青少年,遊戲成癮的發生率一般報導在2~16%之間。並不是每個玩網路遊戲的孩子都會發展成遊戲障礙,也就是通常說的遊戲成癮,一般來說,在經常進行某種成癮性行為的人中,只有10%左右,或者還不到10%,會成真正發展到成癮的程度。但如果孩子出現一些狀況就確實要考慮成癮問題,比如失控,也就是失去對這種行為的自我控制,玩遊戲,本來設計只玩2個小時,可有的孩子玩上就停不下來,甚至玩通宵。第二種是想癮,也就是極其想要,想盡一切辦法,使用一切手段要得到,包括欺騙、威脅、甚至暴力等,這種「想癮」幾乎不能自控。還有出現耐受性和戒斷反應,比如玩遊戲的孩子為了要過癮,玩遊戲的時間越來越長,漸漸地,玩遊戲成了生活中最重要、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事情,其他興趣和活動漸漸被推到一邊、無暇顧及。

遊戲障礙(遊戲成癮)已經成為阻礙個人發展和破壞家庭、社會功能的新的社會問題。但遊戲障礙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從不玩遊戲,到經常玩遊戲,到危害性網絡使用(玩網路遊戲有損害身心健康的潛在危險,但尚未發生真正的損害)、到有害性網絡使用(已經損害了身心健康,比如睡眠障礙)、知道遊戲障礙(成癮),所以,對於青少年來說,強調早期預防,如何強調都不為過,早期給孩子豐富的生活環境、適當的壓力、合理的獎懲、培養積極向上的理想和生活模式,發現有玩遊戲較多則早期提醒、幹預,這對預防遊戲障礙的發生至關重要。

目前還沒有藥物來治療遊戲障礙本身,業內指定的遊戲障礙治療指南也有待規範出版。但遊戲障礙作為一類行為成癮,結合青少年的心理髮育特點,和參考成癮性障礙的診療指南,主要通過心理治療、家庭社會幹預和康復訓練等促進成癮孩子在內在心理和外在技能上的改變,主要治療形式包括個體的和團體的心理治療,適宜孩子的作業治療(國外叫做Occupational treatment)、以及藝術治療等。此外,還將進行家庭治療,致力於改善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教養方式,為孩子的每一寸進步和每一點成績提供真實的獎賞,避免孩子因現實受挫而陷入網路遊戲的虛擬獎勵中不能自拔。

而遊戲成癮背後隱藏的往往是情緒問題、個性問題、以及家庭問題等,這些都需要得到綜合的診治和幹預。目前,希望同時能從家長、學校老師兩方面進行幹預,幫助打造利於孩子成長的平衡環境,塑造孩子的人格健康。

【來源:深圳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孩子通宵打遊戲,整天不出門」 警惕遊戲成癮
    「孩子通宵打遊戲,整天不出門」專家提醒:警惕遊戲成癮,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最重要齊魯晚報 2020年08月04日「不讓我玩我就渾身不舒服」16歲的俊俊來自河北,從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暑假期間,像俊俊這樣的沉迷網路遊戲不能自拔的「熊孩子」,讓不少家長感到發愁。濟南遠大中醫腦康醫院戒癮專家郭樹傑主任告訴筆者,遊戲障礙(俗稱遊戲成癮)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成癮性」精神類疾病。在她接診的遊戲成癮患者中,出現情緒障礙、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焦慮、不典型精神障礙,還有精神分裂症等各種精神疾病症狀的不在少數。
  • 專家為家長支招 「神獸」開學如何戒癮?
    原標題:「神獸」開學 如何戒癮?   「神獸」回籠,不少家長開始擔心,因為孩子在暑期裡染上了一些「癮」。該如何幫孩子戒「癮」?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深圳市康寧醫院、深圳實驗學校相關專家為學生和家長支招,幫助青少年戒掉菸草、零食、糖、電子產品、網絡等「成癮」的相關知識。
  • 遊戲癮、菸癮、酒癮……戒癮,用這一個方法就搞定!
    《根本停不下來:用心理學戒癮,做一個自律的人》這本書將為我們提供答案。這本書的作者沈家宏,是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家庭治療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督導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他長期從事家庭治療與原生家庭動力的研究,著有《網絡成癮的心理學研究》等書。在長期工作實踐和研究的過程中,他總結出了一整套戒癮的方法,這套方法曾幫助無數上癮者獲得新生。下面,我就從什麼是上癮?為什麼要戒癮?
  • 性癮、賭癮、酒癮…戒癮第一步要做到什麼?
    吃甜食上癮:喜歡吃甜食,一天不吃就覺得心慌氣燥,嚴重的時候,直接把糖當飯來吃,身體越來越胖,人越來越焦慮,但無法控制對糖的欲望。 遊戲上癮:沉迷遊戲,經常通宵玩,半天不玩遊戲就受不了,網吧常客,不吃飯不睡覺也要打遊戲。
  • 馬上開學,孩子上了這些「癮」怎麼辦?
    「神獸」即將回籠,可越臨近開學,有的家長越焦慮,只因為有的孩子在暑期裡染上了一些「癮」。該如何幫孩子戒「癮」?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深圳市康寧醫院、深圳實驗學校相關專家為學生和家長支招,幫助青少年戒掉菸草、零食、糖、電子產品、網絡等「成癮」的相關知識。
  • 用心理學25天戒各種癮
    每日獲得更多免費課程講座 針對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癮,根據不同的成癮階段,對症下藥,給出簡單可行的方法和步驟,讓你輕鬆找到成癮源頭,實現自愈。 最近,看了一個關於酒癮的紀錄片。
  • 用心理學戒癮,做一個自律的人
    自從世界衛生組織將「遊戲障礙」列入精神與行為障礙章節。遊戲障礙有可能會與酒精、毒品並列列入物質使用和成癮行為障礙。成癮遠不止物質成癮,現在,賭博、電子遊戲、購物、失戀等引起的行為成癮,也越來越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成癮狀態有渴求、耐受和戒斷症狀,也都可以引起患者內心的苦惱以及社會功能的受損,腦影像的研究也提示了遊戲成癮和物質成癮的類似腦機制。
  • 戒癮之漢字解「癮」
    漢字可謂博大精深,今天,我們來講一講這個「癮」字。在新華字典中,癮字的解釋是:指特別深的不良嗜好,亦泛指對某項事物的特殊興趣、癖好:煙~。~君子。球~。戲~。看書上~。而在現實中,能夠讓人上癮、成癮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吸毒成癮、手機成癮、性愛成癮、藥物成癮……很多能夠讓人成癮的事物。而這個「癮」字,是從方方面面對這些現象進行了詳細的解釋。我們今天就來細細分解一下這個「癮」字。「癮」是一種隱型病症上面我們提到的各種可以成癮的現象,其實都屬於病的範疇。而癮字,正是「疒」字旁。
  • 心理專家說玩這款遊戲能「戒遊戲癮」
    早在幾年前,世衛組織就計劃將「遊戲成癮」納入精神類疾病,儘管一直存在不同的聲音,最終在去年5月的世界衛生大會上,這一計劃得以實現。在其官方定義中寫道:「遊戲障礙,即一種遊戲行為(『數碼遊戲』或『視頻遊戲』)模式,特點是對遊戲失去控制力,日益沉溺於遊戲,以致其它興趣和日常活動都須讓位於遊戲,即使出現負面後果,遊戲仍然繼續下去或不斷升級。」不可否認的是,遊戲成癮正折磨著越來越多的遊戲玩家。
  • 華南專業戒癮—廣州腦博仕醫院
    核心提示:廣州腦博仕醫院作為華南地區自願戒癮診療專業醫院,以「專業、專家、專病、專治」為特色,在酒癮、網癮、賭癮以及由此引發的各類精神障礙等病症診療方面頗具實力,以高品質的醫療服務獲得了患者的口碑和信賴,各地患者紛紛慕名前來就診。
  • 華南專業戒癮醫院—廣州腦博仕
    核心提示:廣州腦博仕醫院作為華南地區自願戒癮診療專業醫院,以「專業、專家、專病、專治」為特色,在酒癮、網癮、賭癮以及由此引發的各類精神障礙等病症診療方面頗具實力,以高品質的醫療服務獲得了患者的口碑和信賴,各地患者紛紛慕名前來就診。
  • 青春期孩子患上「手機癮」,難逃遊戲魔掌,一招讓孩子輕鬆脫癮
    留言不無道理,這個社會允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遊戲也好,小說也好,都是一種工具,作為一個人,我們是擁有自控能力的高級動物,我們如何讓孩子學會利用工具,而不是被工具所利用,這才是我們應該去探討和學習的點。於是整日將時間精力都放在埋怨遊戲上,倒不如花時間想想我們究竟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脫癮而出」。
  • 富家女輸掉父母幾千萬,痛下決心遠大戒癮
    她自己痛下決心徹底戒癮,父母經過跟她商量把她送到我院戒癮,來院後李英深刻認識到賭博的嚴重後果,現在正積極治療,爭取早日戒癮,承擔家庭責任,過上幸福生活!像李英這種情況屬於病理性賭博,是一種精神疾病,需要治療。
  • 「癮」是怎麼形成的?什麼情況下應該找心理醫生了?
    網絡成癮症候群包含有幾個方面:網路遊戲成癮、網絡賭博成癮、網絡購物成癮等。隨著研究的增多,「網絡成癮」逐漸被「網路遊戲成癮」取代。「網路遊戲成癮」被納入的亟待研究列表,也表明它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網路遊戲可以說是新的世界,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挫折的青少年,可以在網絡世界找回自信。
  • 《根本停不下來》:一本書教你用心理學戒癮,做一個真正自律的人
    其實,除了菸癮,身邊還有很多人,對酒上癮,玩遊戲成癮,甚至健身成癮。為什麼我們會對一件事物成癮呢?為什麼我們發掘成癮的危害後,想戒癮這麼難呢?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精神科副主任醫師沈家宏對此做了一個調研。沈教授結合自己30年心理學戒癮的試驗成果,融合了四大心理流派的精髓,用心理學來解釋為什麼一個人會成癮,以及如何戒癮。
  • 青少年為什麼會網絡成癮?網絡成癮危害有哪些?
    一.青少年更容易產生網癮青春期是個體從幼稚向成熟過度的階段,呈現出矛盾發展的狀態,既趨向成熟發展,又未擺脫幼稚。喜歡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但自控能力差,容易追求新奇、刺激,這就很容易造成網絡依賴現象。其次,有些孩子會出現睡眠障礙、偏頭痛、食欲不振、眼睛漲痛、頭暈目眩,學業倒退甚至輟學,與同學朋友的關係疏遠,變得封閉、警覺,情緒敏感性及反應性增加,自尊心差,出現焦慮抑鬱情緒。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了以上的情況應該及時向專業醫生諮詢,不要採取偏激的方式勒令禁止孩子接觸電子產品。
  • 結合腦科學研究,蝴蝶互動和陳天橋的實驗室做了個「戒癮」遊戲
    遊戲和腦科學,聽起來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不過近日,在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TCCI)首個腦科學實驗室落成的同時,蝴蝶互動也受邀參與了開放儀式,並與實驗室合作研究項目。這是迄今為止國內首次將遊戲與腦科學深度掛鈎的嘗試。
  • 吸菸成癮,反反覆覆戒不掉煙該怎麼辦?我來教你戒菸!
    身邊很多年輕小夥子經常說「我要努力做一個喝酒有度,吸菸無癮的女孩子喜歡的人」,每當我聽到這樣的話我就覺得還是他們太年輕了,要做到吸菸無癮是多麼難的事情,當然,想要做到吸菸無癮的總是那些年輕小夥子,而我身邊煙齡大的人總是說「像我這樣吸菸成癮的人,想要戒掉煙就和要了我的命一樣,我怎麼去戒菸啊
  • 孩子手機癮戒不掉,不敢打也不敢罵!開學與他約法五章,效果如何
    案例1中的10歲孩子玩手機,估計是更多家長頭疼的事。現在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不然就會像上面兩種情況那樣,要死要活,家長被嚇得夠嗆,更不敢管教孩子了。我的外甥今年讀高二,也是因為玩手機問題,在家裡經常跟姐姐吵架。讀高中之前,外甥是很聽話的孩子,除了不愛說話,其他沒什麼毛病。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癮中毒太深怎麼辦?心理學家力薦這3個方法
    最近,有不少父母向老師反饋了這樣一個困惑:孩子整天沉迷手機遊戲,而且父母說幾句孩子就會非常暴躁。有一個媽媽提醒孩子少玩手機的時候,自己的親兒子竟然氣急敗壞地對媽媽說:「滾!不要你管!」有時候,如果遊戲打輸了,甚至把怨氣發洩在媽媽身上,直接對媽媽動手,用這個媽媽的話來說就是:「我覺得他已經喪心病狂,無可救藥了,我再也不想管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