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的朋友圈已經被遊戲——旅行青蛙(旅かえる)刷屏了吧?
在這個佛系放置類遊戲裡,不少人表示自己是被蛙蛙放置的那一個……
本文圖片 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那麼,每天感嘆「我的蛙兒子為啥還不回來」的同時,你真的讀懂蛙兒子明信片裡的含義了嗎?
它的小夥伴都是誰?是假夥伴還是真食物?為什麼是蛙兒子不是蛙女兒?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蛙蛙和它的親戚們。
根據它綠綠的小身體、日本常見、走南闖北漂泊四方的特徵,你們的小崽子真身最有可能的就是日本雨蛙啦!
這裡提出一點,蛙類的前腳一般為4趾,而後腳共有5趾,在遊戲裡你們兒子的後腳好像少了1趾(到底它經歷了什麼?)。
日本雨蛙· 拉丁名:Dryophytes japonica
· 脊椎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日本雨蛙
日本雨蛙本尊,仔細看它的趾前端是有吸盤的哦。圖片來源:http://chigaku.ed.gifu-u.ac.jp/chigakuhp/在日本的稻田裡,這種雨蛙非常多,而且它們對城市的環境也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明信片中拜訪那麼多名勝古蹟也沒有任何違和感~)。
日本雨蛙分布於日本國四大島及其周邊島嶼,也可見於朝鮮、韓國、蒙古東北部、俄羅斯遠東地區以及中國東北三省。那麼,為啥你們的蛙蛙是「兒子」不是「女兒」呢?
其實植物對蛙的性別是有影響的。
一項研究(Max R. Lambert,2018)表明,四葉草(clover)的根部分泌物會導致蛙的性別比偏雄,並加速變態。
蛙蛙的兩棲動物類親戚們主要有蟾蜍、蠑螈、大鯢等。
「蟹蟹,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的毒親戚們!」日本蟾蜍· 拉丁名:Bufo japonicas
· 脊椎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日本蟾蜍
日本蟾蜍本尊。圖片來源:http://chigaku.ed.gifu-u.ac.jp/蟾蜍與蛙類在骨骼上有所區分,它們體表有許多疙瘩,內含毒腺。
下面,帶警帽的那個,我們判斷它是一隻日本大鯢,因為日本大鯢實在太過有名,可以和天狗地位相媲美。
日本大鯢· 拉丁名:Andrias japonicus
· 脊椎動物門-兩棲綱-有尾目-日本大鯢
日本大鯢本尊。圖片來源:維基共享在日語裡它被稱為大山椒魚,最長可達1米,生活於水質良好的山間溪流之中。
但從遊戲的畫風來看,這一隻也不排除是日本蠑螈。
日本蠑螈· 拉丁名:Cynops pyrrhogaster
· 脊椎動物門-兩棲綱-有尾目-日本蠑螈
日本蠑螈本尊。圖片來源:https://www.tumblr.com因為日本大鯢視力退化,圖中卻畫了明顯的圓咕隆咚的眼睛。
但這張明信片,你知道呱蛙子的真實心聲是啥嗎?
「我一定看到了一隻假瓢蟲!」
在日本大鯢的身上,爬著一隻七星瓢蟲(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要知道瓢蟲才不願意在下雨天出來溜達呢!
蛙蛙的真實心聲明信片裡藏著很多秘密,我們隨便解讀了一下呱蛙子的真實心聲……(勿拍磚)
① 呱蛙子的心聲:一場大戰一觸即發,螳螂會不會吃蜻蜓?
螳螂的食譜中可是有蜻蜓的,至於吃不吃,就看螳螂心情了。
那麼明信片中具體是什麼物種呢?
廣斧螳· 拉丁名:Hierodula patellifera
·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螳螂目-廣斧螳
廣斧螳本尊。圖片來源:https://hiveminer.com/Tags/hierodula%2Cpatellifera明信片畫中腹部較寬的就是它啦!
日本色蟌· 拉丁名:Calopteryx japonica
·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蜻蜓目-日本色蟌
色蟌本尊。圖片來源:http://picssr.com/photos/蜻蜓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大蜻蜓,休息時翅膀是平展的;另一類是小蜻蜓(俗稱豆娘),休息時翅膀是合攏的。
圖中最有可能的是日本色蟌,顧名思義翅具有顏色(一般蜻蜓目昆蟲的翅膀是透明的)。
②呱蛙子心聲:它們真能在一起?
明信片中左邊的是鳳蝶,而右邊的拎包隨從是斑蝶。
事實證明,它們可以有愛情,卻永遠無法戰勝物種間的這道鴻溝。
(所以說花店老闆賣花的劇情是不是還靠譜些?)
柑橘鳳蝶(明信片左)· 拉丁名:Papilio xuthus
·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柑橘鳳蝶
左:金鳳蝶,右:柑橘鳳蝶(注意前翅內側花紋)。圖片來源:http://www.insects.jp/kon-tyoageha.htm日本常見的黃色系大型蝶類有柑橘鳳蝶和金鳳蝶,兩者後翅具有紅、藍色斑紋,其區別是前翅基部,柑橘鳳蝶為黑色條紋,金鳳蝶為一大塊黑斑。
青斑蝶(明信片右)· 拉丁名:Parantica sita
·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青斑蝶
青斑蝶本尊(注意前翅的斑紋,和原作的幾乎一模一樣,可能遊戲畫師就是照著畫的吧)。圖片來源:https://www.goo.ne.jp/green/life日本常見的青色系蝴蝶有青鳳蝶和青斑蝶,從頭部和胸部的有斑紋判斷,經常陪伴你們蛙蛙的小蝴蝶大多數就是青斑蝶。
有趣的是,這類蝴蝶具有遷徙的習性,這似乎也符合拎包小妹的蝶設,與呱蛙子浪跡天涯。
③ 呱蛙子心聲:神啊,保佑它們的崽子不會相愛相殺!
左邊賣花的那位老闆是某種灰蝶。不少灰蝶與螞蟻有共生關係。
灰蝶的幼蟲背部會分泌蜜露餵食螞蟻,螞蟻便將它們帶回去當「奶牛」養著。它們來到螞蟻窩後,也會吃掉螞蟻的幼蟲。
豔灰蝶(明信片左)· 拉丁名:Favonius saphirinus
·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豔灰蝶
左:藍灰蝶;右:豔灰蝶本尊(注意本尊豔灰蝶後翅內側無斑點,可以與其他的常見灰蝶區分,原作中後翅內側也無明顯斑,至於那個紅斑,就當被擋住了吧)。圖片來源:http://blog.yohbo.main.jp/?eid=905330豔灰蝶的背面具有大面積亮藍色,鑲有黑邊,十分奪目,與明信片中幾乎一樣。
④ 呱娃子心聲:同樣是寶寶,為什麼它們那麼大?
北鷹鴞· 拉丁名:Ninox japonica
· 脊椎動物門-鳥綱-鴞形目-北鷹鴞
本尊(家長和四個孩子)。圖片來源:https://plaza.rakuten.co.jp北鷹鴞是夜行性猛禽,貓頭鷹的一種。
大多數鳥類都是三趾朝前,一趾朝後,但貓頭鷹們有一趾可以轉動,可以從三前一後轉變為兩前兩後,方便抓握。
同成鳥相比,一般鷹鴞的幼鳥們才喜歡擠在一起,它們腹部羽毛的縱紋要比爸爸媽媽們模糊不少呢。
⑤ 呱蛙子心聲:還好我有鼠兄,親戚間能打個折吧!
在這張明信片中,除了你們的兒子,還有一隻小老鼠和四隻花慄鼠,它們都是齧齒目的物種。
花鼠· 拉丁名:Tamias sibiricus
· 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齧齒目-花鼠
花鼠本尊(眼部周圍的條紋是它們明顯的特徵,明信片中也能隱約看到松鼠們特有的大尾巴)。核心攝明信片中的是松鼠科的一種小松鼠,又叫西伯利亞花慄鼠,在我國北方也比較常見。花慄鼠屬的動物除了它,都分布在北美洲。
真朋友還是真食物?在遊戲中,你們的兒子似乎有好多小夥伴?
但有一些…其實是蛙類的美食,特別是昆蟲類。
「我吃老鼠」除了小蝴蝶,小老鼠也經常陪你們家蛙到處遊玩。
但你知道嗎?有些蛙類其實會捕食老鼠,比如非洲牛蛙和美洲牛蛙(圖片太血腥就不展示了)。
明信片中的鼠是什麼種呢?
小家鼠· 拉丁名:Mus musculus
· 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齧齒目-小家鼠
小家鼠本尊。圖片來源:http://blog.livedoor.jp/日本常見鼠類有褐家鼠、黑鼠、小家鼠。
其中小家鼠的個體最小,符合明信片畫中與花慄鼠的大小比例,另外兩種比花慄鼠還要大或者相近。
小家鼠的耳朵較小,所以經常陪伴呱蛙子的也就是它啦。
這張明信片中大一點的,就是褐家鼠了,也稱大家鼠。
褐家鼠· 拉丁名:Rattus norvegicus
· 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齧齒目-褐家鼠
褐家鼠本尊,核心攝它們喜歡生活在城市下水道中,在全世界廣泛分布。
「我吃蠶蛾」接下來是蠶蛾,它們也是蛙類的食物。
如果不是這隻蠶蛾太大,呱蛙子會不會吃了它呢?
日本大蠶蛾的翅展最大可以達到15釐米!
日本大蠶蛾(也稱日本柞蠶)· 拉丁名:Antheraea yamamai
·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日本大蠶蛾
日本大蠶蛾本尊。圖片來源:http://www.insects.jp/kon-gayamamayu.htm日本大蠶蛾的前後翅均為棕色,各具有一個眼斑。胸部具有厚厚的毛,可起到保持熱量的作用。
「我還吃螞蟻」蛙類一定會吃螞蟻,所以下面這張圖,你明白呱蛙子的真實心聲了嗎?
這麼想來,螃蟹才是呱蛙子的真朋友吧!
漢氏澤蟹· 拉丁名:Geothelphusa dehaani
· 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漢氏澤蟹
漢氏澤蟹本尊。圖片來源:https://www.zukan-bouz.com/syu/日本內陸棲息的螃蟹不多,又是紅色系這麼醒目,只能是它了。注意它的大鉗子天生一大一小,可不是發育畸形或者再生現象。
家門口的朋友最後來介紹一下家門口的四位朋友!
三條蝸牛· 拉丁名:Euhadra peliomphala
· 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巴蝸牛科-三條蝸牛
日本常見的蝸牛包括3種:三條蝸牛殼上有一條深色條紋,扁蝸牛殼幾乎無條紋,薄皮蝸牛的殼具斑點狀條紋。
根據條紋判斷,應該就是三條蝸牛啦。
三條蝸牛本尊。圖片來源:https://kotobank.jp同蝸牛。圖片來源:https://japaneseclass.jp薄皮蝸牛。http://www.boujo.net/handbook中華蜜蜂· 拉丁名:Apis cerana
·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中華蜜蜂
圖片來源:http://shouji.newyx.net/gl/514705.html日本地區人工蓄養的傳粉蜜蜂有2種,一種為原生的中華蜜蜂,另一種為歐洲蜜蜂或者叫義大利蜜蜂。
兩者外形雖然類似,但中華蜜蜂的背部黑色條紋更為均勻,歐洲蜜蜂的背部橘紅色條紋更寬。所以遊戲中為中華蜜蜂。
目前無論日本還是中國,都蓄養歐洲蜜蜂作為傳粉者,而本土的土著種卻岌岌可危。
左:中華蜜蜂,右:歐洲蜜蜂(注意腹部的黑色條紋深淺)。圖片來源:http://www.insects.jp/kon-hatiyousyumitu.htm日本石龜· 拉丁名:Mauremys japonica
· 脊椎動物門-爬行綱-龜鱉目-日本石龜
圖片來源:http://shouji.newyx.net/gl/514705.html從黑色的四肢,背部中央的隆起,可以判定這隻來串門的應該是日本石龜。
日本石龜本尊。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恩,最後提醒一句,今天上海下雪了,快催它回家,不然可能會變成下面這樣:
圖片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0f1ae0102wtd0.html參考文獻:
http://chigaku.ed.gifu-u.ac.jp/chigakuhp/html/kyo/seibutsu/doubutsu/ryouseirui/index.html
http://www.hkr.ne.jp/~rieokun/index.html
http://www.cell.com/current-biology/abstract/S0960-9822%2815%2900819-2
http://www.insects.jp/konbun.htm
https://www.zukan-bouz.com/zkanmein/koukakumokuji.html
Hirai, T., & Matsui, M. (2002). Fee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Hyla japonica and Rana
nigromaculata in rice fields of Japan. Journal of Herpetology, 36, 662–667
◤本文作者何祝清,系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日本神戶大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昆蟲分類學。
◤鳴謝: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自然史研究中心張偉博士、何鑫博士,戀野物語自然探索工作室宋曉彬提供科學內容參考與指導。
◤本文未標註圖片均來自遊戲截圖和小夥伴的朋友圈。
(本文由「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