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王湛
今天上午,「華為年薪201萬天才少年回應」上了熱搜。
目前,全球僅4人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分別是鍾釗(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軟體工程專業,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秦通(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方向)、左鵬飛(本科和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張霽(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
昨晚,本報記者通過浙大聯繫了秦通,他表示,由於公司有規定,暫時不方便接受採訪。
據《長江日報》此前介紹,華為「天才少年」項目,是任正非發起的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的項目。華為招募的「天才少年」,工資都是按年度工資制度發放的,共有三檔,最高年薪達201萬元。
華為「天才少年」的招聘標準非常嚴格,一般需要經歷七輪左右流程:簡歷篩選、筆試、初次面試、主管面試、若干部長面試、總裁面試、HR面試。在每一環節中,都會經過嚴格的考核和篩選,因此也會遇到很多挑戰和阻礙,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表現不佳都有可能失敗,難度非常大。
秦通就讀浙大時的老師許超教授:
他基礎很紮實,是個出色的小夥子
秦通在浙大時的老師許超教授說,「他是一個很紮實很出色的小夥子,綜合能力很強。」
2011年秦通就讀浙江大學,2014年成為浙江大學ZMART隊的隊長。這支隊伍在2017年的比賽中,他們研發的智能無人機在10分鐘內,成功的將3個掃地機器人趕過400平方米正方形場地指定的一條邊,創下了當時的全球最佳紀錄。2018年,浙大ZMART隊勇奪國際空中機器人大賽世界冠軍。
2014年9月,在浙大讀大四的第一天,秦通就已被香港科技大學錄取碩博連讀。2015年他獲得浙江大學控制系學士學位。他在香港科技大學的導師沈劭劼是機器人和無人機領域的大牛。而秦通的研究興趣主要包括機器視覺SLAM,視覺慣導融合,多傳感器定位。
2018年10月,秦通還在網上開了公開課,專門講「視覺慣導裡程計時差的在線標定」,已經是業界名人。紮實的基礎,嚴謹的學風,加上靚麗的成績,讓他在進入華為前的履歷已經「滿級」。
「天才少年」回應:
很佩服北大考古女生
張霽,是在一次國際會議上接觸到華為的。8月3日晚,張霽說,自己是今年5月底入職華為,華為招聘主要看的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其中研究方向是華為最為看中的。
談到華為開出的超兩百萬年薪,張霽表示:肯定有壓力。華為給這麼高的薪資肯定對自己有較高的期望。現在有這麼多人關注,可能會有更大的壓力。大家會期望我在若干年後做出一些成果。這是一種雙重的壓力。其實還有企業開出了三百萬甚至更高的年薪給自己,但自己覺得研究方向和華為比較匹配,加入華為就可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希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薪資完全不考慮是不可能,但是我不會太看重,畢竟我能夠放棄更高的薪資。我更看重公司能夠給我提供一個研究的平臺、空間,讓我能夠更長遠看這些事情。」張霽說。
張霽還談到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女生鍾芳蓉,「我覺得很佩服她。因為她選擇考古是因為自己喜歡這件事情。這一點和我類似。」張霽談到,很多年前他選擇計算機專業,並不是因為看到這個專業能賺錢,當時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還處於一個低谷狀態,但自己依然選擇了喜歡的專業。
「我也很佩服她不為外界繁雜的聲音所幹擾,可以堅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理想,還是挺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張霽說。
張霽的座右銘是什麼?他說:很多人比你還要努力,你有什麼理由不上進?
保底89萬,最高201萬
華為為何從全球招「天才」?
據央視報導,去年,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籤發了一份總裁辦電子郵件,宣布對部分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管理。
根據這份郵件,華為對八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這八名員工均為博士學歷,最高兩名員工的年薪為182萬-201萬元;兩名員工的年薪為140.5萬-156.5萬元;最後還有四名員工的年薪為89.6萬-100.8萬元。
在這份發給全體員工的郵件中,華為公司表示,要打贏未來的技術與商業戰爭,技術創新與商業創新雙創驅動是核心動力,創新就必須要有世界頂尖的人才,有頂尖人才充分發揮才智的組織土壤。華為要用頂級的挑戰和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今年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今後逐漸增加,調整隊伍作戰能力結構。
其實,任正非早就表態,將從世界範圍招攬天才少年。
此前,華為內部的心聲社區掛出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公司EMT(經營管理團隊)《20分鐘》的講話。任正非稱:「今年我們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們還想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
任正非表示,未來3-5年,相信公司會煥然一新,全部「換槍換炮」,一定要打贏這場「戰爭」。
任正非還表示,公司每個體系都要調整到衝鋒狀態,不要有條條框框,發揮所有人的聰明才智,英勇作戰,努力向前衝。華為公司未來要拖著這個世界往前走,自己創造標準,「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進,那我們就是標準,別人都會向我們靠攏。」
2019年早些時候,任正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華為至少有700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專家、6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形成一種組合在前進。
任正非對天才也早有關注。
此前接受採訪時,任正非就特別提到了華為的一名俄羅斯數學家,「俄羅斯有一個科學家小夥子不會談戀愛,只會做數學,到我們公司來十幾年天天在玩電腦。他不善於打交道,十幾年幹什麼不知道,之後突然告訴我,把2G到3G突破了,馬上上海進行實驗。」
(部分內容綜合自 長江日報、澎湃、界面)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