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華為為「天才少年」開出200多萬元年薪的消息,陸陸續續有好幾個熱門話題,引發全網關注熱議。
據報導,面對疫情衝擊在全球普遍很多企業凍結人才招聘甚至裁員的情況下,華為卻計劃今年從全世界招收20到30名天才少年,組成華為系少年班,並且準備在今年擴招至200到300名。
雖然此舉也有宣傳的成分,但這也體現了華為的理念和氣魄。
這些年全社會都在喊創業,喊企業管理,轉型升級,講人才管理,所有人都在說,資本,技術,市場,客戶……這些種種都要有個好的團隊,關鍵在於人才。要說高學歷人才,很多企業都有博士,但為什麼捨得給出高薪酬的是華為?或許可以這麼說,現在全世界範圍內,有哪些企業捨得給應屆生百萬以上的薪酬?據我所知企業對應屆生的定義可以和便宜劃等號的不在少數吧。
一家企業的文化不在高樓大廈,不在奢靡的裝修,或者奢侈的團建,而在是在對人才的定義。總想著收割,怎麼可能會留住人才呢?
回過頭來再思考,現在企業一年營銷費用幾百萬還沒什麼效果大把,花200w買一塊尊重人才的金字招牌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