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抗疫英雄!康復患者報平安道賀:千言萬語彙一句,謝謝恩人救過我

2020-12-09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黃忠 陳倩 周萍英 劉丁維 張建林

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學,百萬大學生陸續返校,江城街頭車水馬龍,公園景區遊人如織,宵夜攤前人聲鼎沸……

9月8日,解封整整5個月後,武漢一切重回正軌,完全恢復常態。是的,一度按下暫停鍵的武漢,又重回昔日的熱鬧和繁華。

白衣執甲,逆行出徵。山河無恙,感恩有你。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將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並發表重要講話。大會還將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表彰。

得知曾逆行戰疫,特別是救治過自己的醫生將獲表彰,武漢的一些康復患者紛紛通過微信等方式祝賀,並道謝報平安,「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謝謝恩人救過我。」

左東波(左)和上海醫療隊照顧他的護士長張文英

他是患者也是醫生——

「我要用這第二條命救更多人,回報恩人」

9月5日,周末。武漢市東西湖第二人民醫院外科副主任醫師左東波的接診室外,不少病人排隊候診。

「無論作為患者還是醫生,治病救人就是使命。」作為一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和白袍醫生,左東波認為唯有努力救治患者,才不枉援鄂醫療隊和本地醫護人員給他的二次生命。

2020年1月9日,左東波入住協和東西湖人民醫院。16日,因病情再次加重,轉到金銀潭醫院重症病房。「當時人出現呼吸衰竭,已經不行了。」左東波告訴記者,最絕望的日子裡,39歲的他甚至寫好了遺囑。

入住重症監護病房後的一天,左東波清醒了一點,看到有新的醫務人員來進行交接。他了解到,這批剛入駐金銀潭重症監護室的醫務人員來自上海。

左東波回憶,自己病情嚴重的時候什麼都不想吃,也沒了勇氣。上海醫療隊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神經外科重症監護室主管護師張文英等醫護的日夜精心照料,讓他鼓起信念挺了過來。

在金銀潭醫院的日子,左東波雖然是一位病人,但是他卻一邊鼓勵逆行的勇士們,一邊分擔工作照顧其他病人。後來,看到重症病人增多,他又主動把床位讓出來轉到普通病房。

2月20日,康復後的左東波第一時間投入工作,在醫院隔離點負責體溫測查。不僅如此,他還多方籌集防疫物資運往老家隨州的醫療機構。

如今,左東波身體狀況良好,工作比以前更賣力,「我要用這第二條命救更多人,回報恩人。」

在此次公示的全國抗疫先進個人名單上,參與左東波救治的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鄭軍華,上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陳德昌,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均榜上有名。

「他們都給過我很多幫助,查房時看不清他們的臉,他們的名字永記於心。榮譽當之無愧!」如今,一切恢復正常,左東波仍與照顧他的張文英護士保持密切聯繫,就在幾天前,張文英還給左東波寄來一本致敬最美戰「疫」醫務工作者叢書。書裡,記載著左東波和上海醫療隊的故事。「他們是我的生死之交。我的家,我們的武漢,隨時歡迎恩人們回來!」左東波動情地表示。

張興強和李蘭娟院士團隊裡的朱夢飛醫生合影

他終於可以天天帶孫子了——

「李院士來了,我還慌什麼?」

62歲的張興強,康復後的最大樂趣就是帶孫子。今年4月5日康復出院後,他每天堅持快步走3公裡。「現在天氣熱,走不動。不過每天帶孫子,也是一種鍛鍊。」 張興強告訴記者,患病的時候,壓力大,怕自己撐不過去,想的都是小孫子,現在康復了,整個人都「硬朗」了起來。張興強會時不時把這份喜悅分享給朱夢飛、劉元春和張圓圓。「老張,您最近身體怎麼樣了?」這是來自李蘭娟院士團隊裡朱夢飛主任的問候。這種簡單的問候,經常出現在張爹爹的微信列表裡,這其中還包括劉元春、張圓圓兩名護士。「他們真是熱心啊,總是主動問我身體恢復得怎麼樣,問我哪裡還有什麼不舒服,叮囑我每天要把心態調整好。」 張興強說。今年2月22日,張興強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進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三天後病情惡化,擔心由新冠肺炎導致的各類炎症爆發,李蘭娟院士團隊立即使用「人工肝技術」,給他進行血液排毒的協助治療。想起治療過程中,要通過股動脈進行「插管子」這件事,讓張興強至今感到後怕。「我那個時候,心理負擔很大啊,特別是在病情加重後,說實話,喪失了信心,但朱主任和幾個護士,每天都過來為我做心理輔導,我真的很感激他們。」和張興強聊家常,是醫護人員讓他快速放鬆的方式之一。「小孫子這麼可愛,等著您回去呢。」「我跟您家人都匯報了,他們很安全,您自己也不要怕,病情已經好轉了。」「老張,我和他們說了,您馬上就可以康復出院了,他們也很開心。」

當了解到,李蘭娟院士團隊此次援漢在抗擊疫情上表現突出,將授予全國抗疫先進集體的表彰,張興強極其興奮:「真好啊,我從內心裡感謝這些不怕吃苦、不怕犧牲的醫護人員們,我也替我這種,被他們從『鬼門關』外搶回來的治療康復的患者們,向他們道聲謝,祝願他們一生平安。」張興強告訴記者,等有機會了,等身體再好些了,就帶上小孫子,去浙江玩玩,去看看這些為武漢拼過命的恩人們,「告訴他們,我們過得很好,他們也要多注意身體。」

王老師在醫院接受治療

她想跟醫生再當面道聲謝——

「80多歲了,我覺得活著真好」

早、中、晚,分好時間段的從陽臺到臥室走上幾圈,寫字,看書,再隨性炒上些自己想吃的小菜,對於這個見證武漢「起死回生」的康復者來說,也許是最充實的一天。「做了幾次核酸都是陰性,現在有了抗體,更安全了。」說話時,80多歲的王老師中氣十足。一個人在家,看看自己種的花草,女兒回來了,就一起下樓轉轉。王老師是湖北醫科大學的退休職工,腰身不好,在家走走停停,活動手腳,成了她居家康復訓練的所有活動。「王老師,給您治療的陸醫生獲獎了,全國抗疫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的名單上有她的名字。」記者說道。「是省中醫院光谷院區肺三科的陸主任嗎?我真是太開心了,這是她應得的,她真是個好人。」王老師興奮的說道。今年1月,老人因感染新冠肺炎,被家人送到了湖北省中醫院。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後,康復出院。「謝謝陸主任的照料,讓我這80多歲的老婆子,獲得了重生的機會。救助他人時,也需不忘珍重自己。」這是康復後的王老師,給陸定波發的一條微信。如今,王老師和她的女兒也時常用微信聯繫陸定波,提醒她在工作時,要注意身體。「陸主任每次查房都會講,吃好、喝好、睡好加上心態好,就能熬過去,這減少了我的心理負擔。」王老師感嘆。剛進醫院的王老師,有嚴重的高血壓等基礎病,屬於重型患者。一些常規對症處理的抗病毒藥,會造成消化道症。對此,陸定波建議服用中藥,來緩解西藥的副作用。

據陸定波回憶,老人身體漸穩定了,就鼓勵她,要樹立康覆信心。「治病救人,不僅是治身體上的病,也治心理上的病,讓病人信任你,配合你,也是我做醫生的成就感。」王老師告訴記者,自己時常跟陸主任報平安,但又擔心耽誤她工作。「我打算等腿好些了,就去拜訪恩人,當面說一聲謝謝。」

「說實話,我蠻心疼陸主任,那個時候還拄著拐來查房,也謝謝她不間斷的鼓勵和關心。人老了,會怕死,但因為這些英雄們的付出與努力,我不能浪費了。現在八十多歲了,我覺得活著真好。」

萬春暉(右)和趙玉英合影

他從火神山走了出來——

「我們不僅是醫患,更是親人朋友」

8月7日晚,漢口一家蝦莊內,小龍蝦、鴨脖子、熱乾麵、排骨藕湯等武漢特色菜擺滿餐桌。豐盛的美食只為迎接出差到漢的特殊客人——趙玉英。

今年疫情期間,趙玉英作為援鄂軍醫,擔任火神山醫院感染八科一病區主任。時隔數月,曾經並肩戰鬥的醫生和患者重聚武漢,摘掉口罩,大家都笑容燦爛。

「不戴口罩,小夥子蠻帥!」「一直都很帥,哈哈。」「今天終於能看見恩人的模樣了。」「是吧,和你想像的樣子差別大不大?」……

當晚,趙玉英和相互牽掛著的康復患者們見面後,感情熱絡,「像親人一般」。特別是網紅康復患者萬春暉,還精心準備了蛋糕,上面寫有「最美武漢,馳援有你」字樣,這令趙玉英非常感動。

45歲的萬春暉是火神山醫院收治的首批患者之一,回憶起初次見到趙玉英的情景,他至今無法平靜。

「發病時,高燒39℃,每一次呼吸感覺困難,走路直打飄。」2月4日,萬春暉轉入火神山醫院。「中國最優秀的軍醫集結於此,我覺得到了火神山就像進了保險箱。」萬春暉回憶,「因為天天在一起,每天習慣聽她的聲音,習慣她給我們患者開『心』處方,鼓勵我們早日康復。沒有趙玉英等醫護的鼓勵和幫助,我可能真的走不出來。」

按時吃藥、加強鍛鍊,萬春暉逐漸康復。在治療的同時,萬春暉還堅持在網上寫日記,用文字直播在火神山的日子。從1月24日發燒,到2月20日病癒出院,萬春暉回顧這段特殊的經歷說,「會用一生去銘記和感謝那些幫助過我的最可愛的人們!」萬春暉透露,出院後他身體一直很好,也沒有啥後遺症,「前段忙著整理日記,準備將10萬字的日記結集出版,書名叫《非常愛護——在火神山醫院重生的17天》。」

得知趙玉英醫護團隊中的護士長張玉芝、主管護師左卉川,成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萬春暉十分欣喜,「她們冒死而來,為武漢拼命,獲獎理所當然,實至名歸。」

「我們不僅是醫患,更是親人朋友。」萬春暉說,金秋時節,他非常歡迎這些救命恩人來武漢遊玩、漫步東湖,登臨黃鶴樓。「當然,熱乾麵也管夠。」萬春暉笑著說。

劉雲在隔離點看望老李,兩人合唱《天邊》

他想和劉院長再唱一次《天邊》——

「保持健康,是我對她們最大的回報」

「她們為患者不顧個人生死,這份榮譽當之無愧。雖不能當面道賀,但一江連心,恩情永遠銘記!」9月6日,當得知恩人劉雲成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武漢71歲的李榮祥老人喜不自禁。

李榮祥和妻子是在2月14日,也就是江蘇省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的重症病區時,被收治入院的。

「走了三步,就不行了,喘不上氣來,當天收治的病人中,我的病情最重。」李榮祥回想起入院第一天時的場景,恍若昨日。

在隨後的治療過程中,李榮祥的妻子不幸離世。面對老伴突然離開,病床上的老李只剩下悲痛和絕望。那時從醫生到護士,每天都有人陪他聊天,問問老李喜歡吃什麼、做什麼,就這樣,給了他活下去的希望。

一天深夜,李榮祥突然情況轉危,劉雲和醫療隊專家迅速研判,從高流量吸氧轉為無創呼吸機。隨後,江蘇武漢兩地醫生聯手,中西醫結合治療,將老李一點點從病魔手裡搶了回來。

4月13日,是江蘇省最後一批援鄂醫療隊撤離的前一天。讓老李沒想到的是,劉雲帶著江蘇的特產和小吃,與兩名主治醫生楊剛及潘寅兵,一起到隔離點看望他。面對三位救命的恩人,李榮祥說了自己的一個小心願,摘下口罩,請他們看看自己的樣子。「我跟劉院長說退後,退遠一些,把口罩戴嚴實。」老李說,沒想到她很自然地就說『沒關係』,這三個字我記到現在。

隨著武漢重啟,李榮祥的生活也逐漸回歸正常。只要天不下雨,過早之後他會去中山公園裡轉轉,鍛鍊身體。得空和朋友聚聚,唱唱歌、吹吹葫蘆絲。隔個兩三天,他會煨一次湯,蓮藕、海帶、玉米排骨湯輪著來,做些家常的小菜,每天保證自己兩樣水果、一杯牛奶。「保持健康,是我對她們最大的回報。」老李說。

劉雲的微信頭像至今仍是武漢加油,老李也一直在江蘇援鄂醫療隊的隨訪群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醫生跟他溝通身體康復情況。「我真心邀請他們再回武漢看看,能再和劉院長唱一次臨別前的那首《天邊》。」老李感慨地說,讓他們親身感受一下,我們很好,武漢很好!

劉凱和王欣(右)看夕陽

他再次和恩人一起看夕陽——

「我要再為大家拉一次小提琴」

時隔近半年後,9月4日,88歲的王欣再一次見到了出差來漢的劉凱。這一老一少又一次重現了那個在疫情期間,感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場景:一起望向美麗的夕陽。

不同的是,半年前,王欣是躺在病床上,抱著氧氣袋,27歲的劉凱則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半年後,他們恢復了平日的穿著,王欣自己走過那條路,看到了摘下口罩後劉凱的面容。

王欣是武漢愛樂樂團的離休小提琴手,2月11日,確診為新冠肺炎。3月5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出病房做CT的途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漢醫療隊的呼吸治療師劉凱,把病床停在醫院大樓前,讓老人欣賞了久違的夕陽。

剛入院時,王欣的病情非常危急,是中山醫院醫療隊的護士和醫生,每天餵他吃飯、給他輸液、換尿不溼,鼓勵他要有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隨著病情一點點好轉,王欣也變得開朗起來。3月30日,在得知中山醫療隊即將返程的消息後,王欣還拿出小提琴,為醫護人員送上一曲《沉思》表示感謝,「感謝救命之恩。」

4月9日,王欣康復回家。王欣的女兒告訴記者,父親剛回家時,體質有些很弱,「後來開中藥調理,一個多月後,父親的身體比之前好多了,腿上也有勁了,每天還可以自己在院子裡走上兩圈,回家也不需要人攙扶了。」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公示名單中,劉凱所在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有4人入選,「真心祝賀他們獲獎」。此前,8月19日,在醫師節前夕,王欣給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發去一段感謝視頻,並為該院支援湖北醫療隊獻上小提琴曲《拉德斯基進行曲》。在這段視頻裡,王欣動情地說:「是你們不放棄,仔細觀察,嚴格治療,幫我撿回了一條命!天使啊,你們都是天使!你們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我想你們,非常感謝你們!」

因為劉凱醫生的行程匆忙,這次半年後的見面,王欣沒能和他聊太多。但他用茶水和劉醫生碰杯,留下期待:「等下一次,一定要讓大家再來武漢看看,我再為大家拉一次小提琴。」

相關焦點

  • 爸爸,我真的很好 ——致敬「90後」「00後」抗疫英雄
    爸爸,我真的很好 ——致敬「90後」「00後」抗疫英雄 2020.03.18 11:20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 致敬抗疫英雄 | 周慶:是天使也是戰士
    致敬抗疫英雄 | 周慶:是天使也是戰士 2020-09-12 1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敬遂寧戰疫英雄⑦|向豔妮:患者一句「喜歡你」給我動力堅持戰鬥
    在武漢奮戰的53個日日夜夜,任汗水溼透衣衫,他們始終保持戰鬥姿態,從死神手中搶回一個又一個的生命,是他們用生命守護生命鑄就的奇蹟,感動著中國,感動著世界,向16名白衣戰士致敬,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3月24日起,遂寧新聞網推出《致敬!遂寧援助湖北戰疫英雄》系列報導,講述他們奮戰疫區「最美的平凡」故事,敬請關注。
  • 經歷生死的他帶著全家 當面向恩人說聲「謝謝」
    因溺水剛經歷過「生死」的王勇,身體康復平安出院後,第一時間帶著孩子、父母和兄弟一家老小十餘人,來到這裡見他的救命恩人。此刻,他要帶著全家當面言謝、感恩。民警及時出手 將他從死亡邊緣救回來「真的太感謝你了,謝謝你救了我的命,更拯救了我們全家!」
  • 今天,我們致敬抗疫戰鬥女英雄
    祝賀各條戰線上光榮的婦女勞動者,這讓我們首先想起你們——正在抗疫救護前線衝鋒陷陣的白衣女戰士!1月26日,正月初二,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帶領專家組進駐武漢。她說:「我是一個母親、一個女兒、一個妻子,我希望我的家人健康,同樣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健康。」
  • 《緊急救援》致敬英雄 彭于晏與醫務人員跳廣場舞
    在配樂特輯中導演林超賢揭秘影片配樂的誕生。影片特別前往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並於世界頂尖交響樂團維也納交響樂團合作為電影《緊急救援》全片進行配樂錄製。曾與林超賢合作過《紅海行動》的年輕藝術家梁皓一擔任音樂執導,他將電子元素增強,做混合式弦樂,令影片配樂在做到氣勢宏偉的同時還極具現代質感。
  • 英雄,這是你在我心中的名字
    「媽媽跟我說,英雄們已經55天沒有回家了,是他們打敗了病毒,保護了我們。」來自韶關碧桂園外國語學校三年級2班的黃旨用了三天的時間,自主創作了作品《眾志成城》。昨日上午,親手送給了抗疫英雄李靜茹。向每一位抗疫英雄贈送了繪畫及書法作品。
  • 316名河北英雄凱旋!謝謝你,為我們拼過命!
    機場再次用最高禮遇「過水門」儀式 迎接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致敬每位英雄! 歡迎回家! 飛機落地後,醫療隊隊員給家人打電話報平安:「我想你們,我愛你們。」 316名勇士的戰報
  • 《緊急救援》致敬英雄之城 首周末票房領跑
    曾與林超賢合作過《紅海行動》的年輕藝術家梁皓一擔任音樂執導,他將電子元素增強,做混合式弦樂,令影片配樂在做到氣勢宏偉的同時還極具現代質感。12月20日,電影《緊急救援》來到路演第三站武漢,這座英雄之城與電影致敬平凡英雄的主旨不謀而合,主創在現場分享了電影拍攝時的幕後故事,更在現場向英雄誠意致敬。
  • 張英豪:頒授最高榮譽,致敬抗疫英雄
    建議人選的出爐迅速成為「頭版頭條」,引發全社會的高度關注與持續熱議,根本在於以國家最高榮譽致敬抗疫英雄是民心所向、實至名歸。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家國的精魂。時代呼喚英雄,時代造就英雄。如:鍾南山院士逆行而上、敢醫敢言,率先提出存在「人傳人」現象;張伯禮院士弘揚中醫、積極探索,指導中醫藥全過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張定宇院長身患疾病、不下火線,帶領金銀潭醫院幹部職工累計救治2800餘名新冠肺炎患者;陳薇院士爭分奪秒、研究疫苗,在基礎研究、疫苗、防護藥物研發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
  • 河南1281位英雄即將歸鄉!謝謝你們為湖北拼過命!
    河南1281位英雄即將歸鄉!謝謝你們為湖北拼過命!定點醫院的醫療隊完成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務後,原地休整幾天也陸續安排有序撤離。」「什麼時候最後一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武漢當地的醫療力量完全可以解決正常的醫療供需之間的矛盾了,就是最後一個醫療隊撤離的時候。」焦雅輝說。3月16日晚,從鄭東新區的「大玉米」到中原區奧體中心,綠城鄭州千萬座LED顯示屏同時點亮,用流動的光影向抗疫英雄致敬!
  • 臨危鑄就英雄譜,儘是人民撰寫成——趙玉華致敬抗疫英雄詩詞選
    恨己無能臨戰場,親為患者送溫情。抗疫佳訊欣聞荊楚閉方艙,雷震全球四大洋。壯舉無雙驚世眼,清霾掃瘴看東方。祈禱華佗施妙手,除魔還我九天晴。致敬鍾南山院士耄耋之年敢逆行,提著肝膽救蒼生。肩擔道義昭天下,功勒中華鑄圖騰。
  • 「致敬英雄 共話炎症風暴」直播Talk Show首場65萬人在線 | 雲端論劍致敬英雄 切磋共話炎症風暴
    而外科醫生就像俠客,仗劍走天下,憑藉精湛的技術和淵博的學識救死扶傷。5月8日,中國肝膽領域頂尖外科「大俠」聚首線上,在疫情之下,上演一出劍俠過招!這就是《致敬英雄  共話炎症風暴》系列直播首場,邀請多名專家做客《醫師報》融媒體直播間,圍繞肝膽胰圍術期炎症管理等熱點話題分享臨床經驗和觀點,為處理炎症風暴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紙短情長,萬封「愛的明信片」致敬身邊的抗疫英雄
    這兩天,成都市龍泉驛區實驗小學4年級1班的孩子們,忙著做一件事一一手繪明信片,用真摯樸實的文字向身邊的抗疫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此次活動也正式拉開了龍泉驛區「致敬英雄」公益活動的序幕。分享結束後,孩子們拿出由中國郵政龍泉驛區分公司提供的「致敬英雄」抗疫公益明信片,在「情感表述區」,書寫對抗疫英雄最深情的「表白」。「感謝抗疫英雄們,你們辛苦了!」「爸爸,您每天都忙碌在社區一線,給我們創造一個美麗、安全的家,謝謝您!」紙短情長,每一句話都寫出了孩子的心聲,表達了他們對抗疫英雄的感激之情。
  • 歌頌抗疫英雄,「天使之光」公益音樂會在滬舉辦
    歌頌抗疫英雄,「天使之光」公益音樂會在滬舉辦 2020-12-28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再一次,致敬抗疫英雄
    再一次,致敬抗疫英雄 2020-12-12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致敬英雄」山東省立第三醫院集團工作部主任、副主任藥師宋超...
    點擊藍字關注健康山東編者按以國之名,致敬抗疫英雄!9月8日上午10時,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我省衛生健康系統6個集體24名個人受到表彰。在抗擊疫情的嚴峻鬥爭中,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他們是全省衛生醫療戰線的傑出代表。我們推出「致敬英雄」專欄,向全省衛生健康系統楷模致敬。2020年2月9日,宋超作為山東省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聯絡員、臨時黨支部副書記隨隊出徵,進駐武漢漢陽方艙醫院。
  • 救人救到底!南陽「公益達人」再捐淋巴細胞助力患者康復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救人救到底!8月11日上午,提前一天冒著酷暑趕到鄭州的河南第500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南陽「公益達人」耿偉,在河南省人民醫院捐獻淋巴細胞(也稱「二次捐獻」),繼續助力同一位「有緣」患者的康復。
  • 瀋陽九旬老人尋找五年前救命恩人,原來竟是這位抗疫戰士!
    分中心護士長閆紅同他親切交談得知,老人已年近九旬,今天來是想找到他的救命恩人當面致謝。老人回憶說,2015年4月25日凌晨,他在皇姑區某小區樓下遛彎時被高空墜物砸傷,當時過路群眾幫他撥打120急救熱線。
  • 以愛之名 與眾同行 大眾品牌創變營銷致敬抗疫勇士
    「戰」疫英雄們的事跡傳遍大江南北,感染和鼓舞著我們每個人。「戰」疫期間,一汽-大眾秉持責任初心,堅持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並舉,以實際行動參與抗擊疫情工作。為更好地支持一線醫護工作者,致敬抗疫勇士,大眾品牌在2月中旬即推出《新型冠狀病毒防疫醫護人員及防疫工作者購車優惠政策》,為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提供全系車型優惠購車支持,以實際行動向全國的醫護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