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導演大師班舉辦,滿滿「小動作」的他為上影節畫下句點

2020-12-19 中國青年報

「今天很榮幸參加大師班的活動,請大家多多關照。」8月2日,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出現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學堂」的活動中,成為本屆電影節最後一個出場的影人。

等待第一個問題時,他捋了捋頭髮,整理了一下襯衫和袖子,身後牆壁上微微傾斜的小畫呈現出玫紅色調,和藏青色的襯衫似乎形成某種視覺構圖。室內開著燈,從背景裡可以看到日本今天的天氣很好,陽光透過窗簾,照出一抹淡淡的藍色。 「相隔兩地,只好遠程參加,但通過這樣的方式依然可以和電影人交流,這是沒有差別的。」是枝裕和輕輕說道。

面對難題,他託起下巴沉思

習慣於呆在攝像機後面,自拍攝像頭讓是枝裕和頗有些不習慣。他的小動作很多,時而撫摸下巴上的鬍鬚,時而捋一下眉毛,若有所思。

畫面中偶爾會露出稿紙和筆,聽到翻閱和寫字的聲音傳來。現場提問的每個問題似乎對他來說都有些難,甚至只是舉個作品中的例子,都要託著下巴想一會兒。

當被問到這次疫情會帶來怎樣的趨勢時,是枝裕和歪著頭想一下說,「不知道」,但他還是努力從自己的經驗中找尋可以給出的答案。「我現在拍電影也會受到疫情影響,需要思考如何和疫情共存。但我本身是一個對於發生的事情反應稍微慢一點、需要時間消化的人。2001年日本發生大地震,直到現在我還覺得沒有完全消化掉,包括這次疫情也是如此。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會用作品不斷地表現出眼睛看不到的,但能夠感知到的東西。」

「反應稍微慢一點」,正像是他在大師班現場的表現。是枝裕和的語速不快,常常會因問題複雜而閉上眼睛,捏著下唇,偶爾也會說著說著突然卡住,喝一口紅茶再繼續。

對中國觀眾來說,是枝裕和已經是一位不需要特別介紹的導演。他的電影作品《下一站,天國》《無人知曉》《步履不停》《如父如子》《比海更深》《海街日記》《第三度嫌疑人》等,都在國內擁有眾多影迷。但是枝裕和似乎還沒有打算對自己的過往作品去做理論總結,一些抽象的創作問題常常讓他「困擾」良久。

一位網友提問,「如何平衡戲劇性以及真實情感之間關係」,對他來說也許是最難的一個問題。是枝裕和想了很久,為了給出最精確的解答,他拆解了這個問題。「儘管我不覺得我的電影有戲劇性,但我想你想要問的應該是人物描寫與故事性之間的關係。我們會覺得,單從人物的描寫上來講,未必真的能夠讓故事成立,一定要在故事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刻畫人物。」

有一個問題讓他覺得輕鬆。「您最近在讀哪本書?」一開始,是枝裕和笑著說,「不想分享」。他很快從畫面中消失,再出現時,手裡拿著幾本最近新買的書,並湊近鏡頭向觀眾展示。「最近這十年我每年都在忙於拍電影,大多是讀和作品相關的參考文獻,從亞馬遜上買回來的書也幾乎沒有時間讀。」這幾本書是他自己感興趣的,包括《恐龍的發現》《喪服》等——令人意外的是,是枝裕和對恐龍感興趣。「我從小就喜歡恐龍,也喜歡去挖化石。疫情期間,我有了時間拿鏟子去挖,還真挖出化石來了。」他有些神秘地說。

談樹木希林:拼命工作,為了不讓她失望

2018年,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獲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那一年,是枝裕和帶著《小偷家族》參加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成為當年展映單元的爆款。

同樣是在2018年,在《小偷家族》中飾演奶奶角色的樹木希林去世。樹木希林曾出演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小偷家族》等6部影片,和他有著如同母子般的合作關係。當被問起他心目中的樹木希林的形象時,是枝裕和再次陷入沉思。

「樹木希林女士對我來說是工作當中不可或缺的夥伴。我很難用言語表述她在我心目中是怎樣的人。她在工作中是一個非常嚴格的人。當你在工作中有什麼做得不太充分的地方,她一眼就可以看穿。當人們看不上對方的時候會說,我再也不想和他(她)接觸了,所以我每天工作都非常拼,就是為了不讓她說出這句話來。」是枝裕和說著,眼神中帶著傷感。當被問起戲劇性與真實感時,他再度提到了樹木希林。「樹木希林每次會非常認真地讀劇本,在拍攝現場她會看著劇本說,這個人真會這麼講話嗎?這種臺詞成立嗎?她不只會對自己的臺詞提出一些意見。」

是枝裕和還在影迷的層層追問下,分享了一些關於《小偷家族》背後的拍攝故事。「有場小女孩不想回家,擔心被媽媽打的戲份。開始我想烘託氣氛,讓她有那樣的心情,但沒想到那個小女孩一下子就生氣了,怎麼也不拍了。她是一個表露直白的女孩子,這個時候我們覺得其實等待最重要,就像培養孩子一樣。我們讓她跟媽媽出去散步,記得拍攝的時間原本是上午,等到她自己說可以拍時,已經是下午了。擅長拍小朋友這件事情不是天賦,而是你能不能等得了。」

談《真相》:想學法國日常化拍攝模式

是枝裕和的最新作品是由凱薩琳·德納芙、朱麗葉·比諾什、伊桑·霍克主演的法語電影《真相》,該片曾入圍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也參加了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展映。

《真相》全程在法國拍攝,這是是枝裕和首次執導外語片。他曾在和導演李安、奉俊昊對談時請教過他們如何使用非母語語言進行拍攝的話題,得到一致樂觀的回答——「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法國導演弗朗索瓦·歐容也一直鼓動他在法國拍攝,「歐容一直跟我說,用非母語拍電影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剪輯,事實的確如此。」

拍攝《真相》時,是枝裕和對法國電影拍攝和欣賞的日常化有很深的感受。在法國,電影就像日常生活的延長線。走在街邊,隨處都有電影院,大家也把到影院看電影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在法國拍攝《真相》時,凱薩琳·德納芙堅持每天8小時工作制,吃晚飯之前要結束拍攝,大家都會各自回家吃飯。工作人員裡有一位單身母親,也得以在拍攝完成後去幼兒園接孩子,過自己正常的生活。

「在日本拍電影像在做大型活動,一說拍電影,就要一起吃、一起住,甚至大家都要為此犧牲一些睡眠時間。這種拍攝方式無論對於演員還是工作人員來說負擔都是比較重的。 在日本,我們也希望今後可以進一步接近法國的拍攝方式,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拍攝環境。」是枝裕和說。

是枝裕和生於1962年,馬上要邁入六十歲。當被問起六十歲後作品會發生怎樣的轉變時,他微笑著搖頭,抱起雙臂,再一次回答「不知道」。「變化的契機並不只是年齡,如果從主題上來說,之前是以家庭為主,但是從《第三度嫌疑人》開始更關注社會性,整個鏡頭的視角會往這方面發生一些轉換。」

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當天,是枝裕和還在努力地創作劇本,為明年的拍攝做準備,「請大家靜候佳音。」

是枝裕和的答案為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後一場活動畫下句點,工作人員激動地上前和他「雲合影」。聽到現場播放的音樂,是枝裕和伴隨著節拍輕輕搖頭,直到配合完所有環節,他起身離開,也許回到了劇本寫作的書桌前。背後的牆上露出一個懸掛低矮的鐘,像他的電影創作一樣步履不停。

來源: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上影節「電影學堂」大師班陣容公布:是枝裕和,賈樟柯,河瀨直美在列
    賈樟柯導演大師班線下活動:2020年7月25日 14:00-15:00上海銀星皇冠假日酒店(番禺路400號)賈樟柯:中國導演,製片人,作家。沙姆斯的導演長片處女作《憤怒》改編自Philip Roth同名小說,2016年在聖丹斯和柏林電影節首映。沙姆斯最近為烏爾善即將問世的史詩三部曲《封神榜》擔任劇本顧問。他同時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擔任教授,講授電影史與電影理論。
  • 「平凡大師」是枝裕和
    作者 / 念北  今天是是枝裕和58歲的生日。  要說當下在國內觀眾心中,尤其是文青影迷群體中,哪位日本導演最受歡迎?  是枝裕和必定位列其一。  而在電影之外,是枝裕和是一枚妥妥的吃貨,自稱最愛去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因為那裡東西好吃;也是不折不扣的「追星族」,常常為能在活動上見到自己喜愛的導演和演員而興奮。
  • 是枝裕和導演,好久不見
    隨後直播彈幕cue到了兩位電影大師侯孝賢和楊德昌。是枝裕和說他們都是大師級的導演,對世界的影響非常大,兩位導演雖然風格迥異,卻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個都不會對電影藝術產生這麼大的影響。此外,是枝裕和與侯導之間有著很多趣事。
  • 影院不開門 導演要營業 電影大師是枝裕和也來直播
    記者獲悉,日本電影大師是枝裕和將於6月25日開通網絡直播,與中國影迷分享其代表作之一《比海更深》的創作故事。對於文藝片影迷而言,這無疑是今年上半年最值得期待的電影互動。影片以颱風過境為時間點,展現了中年大叔良多狼狽不堪的前半生,同時又讓觀眾看到了他潦倒生活裡微不足道的幸福和細枝末節的溫暖。該片2016年入圍第69屆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還被影迷評選為當年豆瓣評分最高的日本電影(8.7分)。
  • 疫情下的電影節怎麼辦?上影節給出三個關鍵詞
    沒有開閉幕式、取消紅毯頒獎、大師班「雲」上見、展映上座率控制在30%以內……這一屆的上影節有著太多讓人難忘的故事。「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堅持舉辦,給了全球電影人信心!」導演唐季禮說。「上影節」關鍵詞:嚴格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離不開「安全」這個關鍵詞。
  • 青年電影創作者的是枝裕和「網課」體驗
    這不僅體現在他創作了若干紀錄片作品,而且在他的劇情片中,也時常有較為濃重的紀錄風格 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後一天,電影學堂大師班邀請是枝裕和導演進行現場連線。凹凸鏡DOC作為受邀媒體,參與全程。 當我談是枝裕和時,我談些什麼。
  • 當我談是枝裕和時,我談些什麼
    這不僅體現在他創作了若干紀錄片作品,而且在他的劇情片中,也時常有較為濃重的紀錄風格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後一天,電影學堂大師班邀請是枝裕和導演進行現場連線。凹凸鏡DOC作為受邀媒體,參與全程。當我談是枝裕和時,我談些什麼。
  • 是枝裕和中國直播首秀:再沒有哪位導演比他更關注「失敗者」-虎嗅網
    為致敬坎城,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攜手數夢雲聚願DDDream和b站,共同策劃推出了以「雲上坎城:夢境之旅」為主題的雲觀影活動。其中,日本著名電影導演是枝裕和於第二天的展映和觀眾「雲見面」:在電影《比海更深》線上展映的映後直播中,導演是枝裕和與電影學者支菲娜對話,並回答觀眾的提問, b平臺直播間人氣值一度超過16萬。
  • 是枝裕和—另類出圈記
    今天是是枝裕和58歲的生日。 要說當下在國內觀眾心中,尤其是文青影迷群體中,哪位日本導演最受歡迎? 是枝裕和必定位列其一。
  • 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
    影像信息其實很難促使觀者產生思考,尤其是電視節目,多數僅停留在表達一種含糊不清的、喜怒哀樂的情緒——是枝裕和在偶然間看到這本書《再次從這裡出發》,裡面的主人公就是日本的著名導演是枝裕和。說實話在沒看見這本書之前我壓根就不知道這個人,他所導演的作品我也沒有看過,當然啦自從書上說的那麼神乎其神我就去網上搜他的電影看,確實沒有什麼水分,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好電影少還是我的欣賞水平低,電影內容獨特、新穎,劇情不拖拉,感情處理的剛剛好。我會繼續讀這本書是因為我看最上面那句話,讓我對這個導演產生了興趣。
  • 是枝裕和法語片「真實」威尼斯影評出爐 「不是導演最好的作品,但...
    Anna Wollner (德國)National Public Radio Germany德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 記者評分:7/10獲金棕櫚獎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在他的第一部國際作品裡探討了法國家庭中的親情。一種存在與一對母女之間的親情,一位在寫自傳的知名法國女演員和她在紐約的編劇女兒之間的親情。
  • 是枝裕和:和演員一起創作人物
    > 今天是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後一天,電影學堂大師班以現場連線的方式,請到了日本導演是枝裕和。
  • 上影節最難搶的25部電影在此,它們為何這麼火?
    有伯格曼,布努埃爾,小津,希區柯克等人在大師回顧展,4k修復展坐鎮;最精華的,就是上影節策劃的「亞洲當代作者群像」,「多元視角」等單元,從中你不只是在孤立地看一部電影,而是看一張精心編織的當代電影史網絡。好片太多,搶票競爭必然也激烈。
  • 姜棟元、裴鬥娜、宋康昊合作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新作
    曾執導《小偷家族》、《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的知名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首度挑戰拍攝韓國電影《BROKER》,神通廣大找來了這麼強大的三位演員一起合作,預計2021年開拍,能不讓人期待嘛!根據報導,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可是早在五年前就已經找上韓國製作組一同構思《BROKER》,籌備了這麼久的作品,終於一切就緒,即將在明年開拍了!
  • 《小偷家族》導演是枝裕和十年風格蛻變
    和很多人一樣,進入大學後他才發現,學文學並不代表會成為作家。在沒有手機和網絡的年代,沒心思學習的他迷上了學校旁邊的電影院。從早到晚,每天在學校和電影院來回跑。費裡尼、特呂弗、黑澤明、小津安二郎、成瀨已喜男……這些大導演的作品都是他搜尋的獵物。在平均一年三四百部的閱片量薰陶下,他漸漸培養出對鏡頭和影視語言的敏感。
  • 《下一站,天國》:日本電影大師是枝裕和的暖心小說
    定價:45元  ISBN:978-7-5442-9042-5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內容介紹】  《下一站,天國》是電影大師是枝裕和所有動人心弦的作品的起點。  【編輯推薦】  日本當下最負盛名的電影導演、「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是枝裕和小說處女作。  人生在世,有多少人能花三天的時間,仔細想想自己最幸福的事?
  • 是枝裕和、賈樟柯……上影節邀你與中外電影名家面對面
    威尼斯金獅獎與洛迦諾金豹獎得主、菲律賓國寶級導演拉夫迪亞茲(Lav Diaz)以及不需要定語描述的是枝裕和賈樟柯導演大師班線下活動:2020年7月25日 14:00-15:00上海銀星皇冠假日酒店(番禺路400號)
  • 深度對話丨是枝裕和與奉俊昊
    看電影/畫外音 看電影雜誌周二,我們推薦了是枝裕和的新作[真相]。今日讓我們從他和奉俊昊的對談中,再次深入了解這兩位亞洲頂級導演,看看他們對於電影的理解。我覺得吧,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導演和您,您兩位導演在引導兒童演員去演戲這方面,真的可以說是讓人驚嘆的大師級別。我經常對此感嘆敬佩不已。這次也是帶領著祥太與百合兩位兒童演員,展現出了讓人讚嘆的表現。雖然這是很概括性的提問,但在這方面確實有很多想要向您請教的。是枝裕和:剛才聽到把我和阿巴斯導演放在一起,感覺有些不妙。
  • 奉俊昊×是枝裕和:日韓電影「家族故事」
    在《寄生蟲》捧回奧斯卡四項大獎之後,韓國總統文在寅發文祝賀:《寄生蟲》的奧斯卡四冠王是過去一百年裡所有韓國電影人不斷努力的結果,今後政府將進一步為廣大電影人提供能夠盡情發揮想像力並放心大膽製作電影的環境,此外,他本人也非常期待奉俊昊導演的下一部作品。
  • 是枝裕和:在最真實的聲線範圍內,樸素地唱著自己的歌
    去年,是枝裕和帶著獲得坎城金棕櫚大獎的《小偷家族》來到上海,出席首映活動,並與中國影迷見面;今年,不僅新作《真相》(La vérité)作為展映片亮相,他還以遠程視訊的形式,壓軸登場電影節最後一天的大師班,與中國觀眾分享他的從影經歷、創作觀以及對日本電影現狀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