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裡,藏著每個人的期待和無奈,渴望傳遞又欲言又止,仿佛一個個平行世界。在某一天,平行世界被打通的時候,思緒和情感突然在各個時空交匯,穿梭,流淌……
文 | 林念
編輯 | 金匝
運營 | 肖睿
兩天前,我們發起了一項徵集,想了解年輕人是如何通過淘寶,看到父母更多面向的。
徵集由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啟——「在父母的購物車裡,你印象最深刻的物件是什麼?」
給家人的愛
「被取消的訂單,是媽媽想買但沒捨得買給自己的」
徵集來的故事中,有超過半數的讀者在爸媽的淘寶上發現的,是媽媽或爸爸為家人籌備的生活用品,那裡像一個巨型超市,品類詳盡周到,但就是沒有買給他們自己的東西。
「嬰兒被子的布料」
@Suanne:
明年我要生寶寶了,生寶寶前,家裡人都要準備給小孩做包被,我媽媽視力不太好(視物模糊並且視野缺失),一直需要針灸治療,但她還是在淘寶上給我家寶寶挑選了布料,要為寶寶做被子。
「雞頭米」
@annnnnke:
我和爸爸、媽媽共用一個淘寶帳號,我家購物的法則,或者說我爸媽對我寵愛的體現,就是如果我在淘寶上有想買的,可以放在家庭帳號上讓爸媽付款。這次雙十二,我登陸之後發現購物車裡第一個就是雞頭米。家裡常有雞頭米吃,每次媽媽都是撒點桂花做成一大碗甜湯。印象裡爸媽倒是不怎麼吃,也就每次我回家自己消滅。所以對於雞頭米這個家中常備,我也沒細想太多。現在看起來,是爸媽總會在我回家前先準備好,等我回來就能吃上熱乎的。
▲ 圖 / @annnnnke
「5000元的雞肋咖啡機」
@般般:
我很喜歡喝黑咖啡,媽媽就在購物車裡放置了一個價值5000塊的華而不實的咖啡機,估計是想哪天買給我。為了打消她這個念頭,每次回家我都帶上一罐速溶黑咖啡,告訴她我喝這個就行,不用咖啡機,千萬不能再讓她誤會了。
「冰櫃」
@Quinn:
東北冬天要囤菜,每年除了買大白菜、大蘿蔔、大蔥放在樓下外,我媽還得在秋天買各種蝦蟹蔬菜,洗乾淨切好,凍在冰箱裡,直到冰箱抽屜滿到拉不開。去年,我們買了一臺冰櫃放在車庫,結果不製冷,換了一臺又有問題,我媽就消停了一年。我看了看她今年的購物車,冰櫃又給加進去了……還沒問她買沒買,但如果還沒動手的話,冰櫃可能是購物車裡一年一加的必備項目了。還有什麼醃酸菜的大缸啊,釀葡萄酒的大塑料瓶啊,整個購物車十分生活,看著特別像開飯店的。購物車裡另一類東西是陝西特產,專門給我爺爺買的,石頭餅、柿餅啥的,讓他總能吃到家鄉的味道。
「被關閉的訂單」
@苗:
出門的時候,媽媽喜歡逛街,看衣服,不過很少買。記憶最深刻的是,媽媽會偷偷拍下衣服衣領後面的標籤,然後上網去找。就這樣,我看到媽媽的淘寶訂單裡有很多衣服,但都是拍下後沒捨得付款被取消的訂單,時間過久了,訂單都自動關閉了。
「襪子」
@金元寶:
我從小就是人群裡拔尖的高個子,初中就超過170了。由於長勢過快,我特別費襪子,穿襪子最容易破大腳趾那一塊。小時候是姥姥姥爺幫我補,再長大一點學著自己補,不但補得醜,還不結實,有一次被我媽看到,嫌棄我了好一陣,經常趁我睡覺的時候檢查我的襪子破了沒,然後給我縫上。再後來我到外地上學,每次放假回家,我媽都要從淘寶上給我買好多雙襪子帶上,夏天是短的,冬天是長的,有純色的、卡通的、花紋的。久而久之,我的衣櫃裡一直有一堆新襪子。我媽媽買的襪子我基本都留下了,除非再也不能補救的那種,回家的時候穿給她看。我媽呢,嘴上嘲諷我笨手笨腳,但說完以後,又很開心地給我買襪子去了。
父母變老的證據
「發現這個手機殼的時候,
我第一次認識到媽媽也不是萬能的」
父母常常不願意顯露自己變老的跡象,總是剛強得像一棵不易傾倒的樹,但購物車裡的物件卻悄悄暴露了歲月對他們的改變,原來,他們也是會老的。
「老花眼鏡」
@乙行:
我跟媽媽一直都共用一個淘寶帳號,媽媽說這樣如果她有東西要買,方便讓我提意見。不過媽媽很少網購,大部分時間都是我在買,各種衣服、鞋子、化妝品。有時我會感慨共用一個帳號沒有隱私,但因為我和媽媽不會經常聯繫,所以看看淘寶訂單倒成了一種了解彼此近況的方式。
有天我打開購物車,發現裡面多了一個老花鏡,其實只是很小的事情,但那瞬間覺得有些難過。第一次有了媽媽正在變老的實感,家裡面唯一一個不需要戴眼鏡的人,也因為年齡問題要向現實屈服。我想今年過年回家,給媽媽買舒服的老花鏡當做禮物。
▲ 圖 / @乙行
「買錯了型號的手機殼」
@kogi:
看到這個徵集的一瞬間就想到了一件事情,大概是2012年,網購剛剛興起,媽媽也開始趕新潮,她在淘寶上購買的第一件東西是一個手機殼,但家裡卻沒有匹配的手機。第一次網上購物的媽媽,可能還不知道手機殼的型號區別,只是在搜索出「手機殼」後選擇了一個喜歡的,收到快遞後百般欣喜,或許還嘗試著往手機上套了一下,發現不合適便悄悄收起來了,藏在這個積灰的抽屜裡。那時候我大概十一二歲,當我從抽屜裡發現這個手機殼的時候,第一次認識到媽媽也不是萬能的,媽媽也會在成長的路上跌跌撞撞,要自己學會新的東西,然後再教給我。
「止痛藥膏」
@曾:
爸爸是一名中學老師,今年得了肩周炎,我放假在家的時候,還能給爸爸做一下針灸緩解疼痛,但是我開學之後,爸爸就只能偶爾去醫院做治療,回到家後靠淘寶上買的藥膏和治療儀。
「垃圾桶」
@文文:
前幾年在上海買了新房,老媽從老家過來幫我看軟裝。有一天她問我,「家附近哪兒能買垃圾桶?」我一方面心疼她每天路也不熟還開車出去,一方面也想給她普及新技能,於是就教她如何用淘寶。我給她示範,在購物車裡加了一個垃圾桶,還說你還想買什麼加進來就好了,我來付錢。下班回來,我媽興奮地拉著我說,「快來!」我以為是要付款,結果打開購物車,起碼有四五屏都是垃圾桶,大小顏色各異。我媽說,「快幫我選選,我看著都挺好。」我真是哭笑不得。我又用了我平時逛淘寶兩倍的時間,在裡面選出了一款。我自己平時都很隨意的,價錢差不多就買了,我媽會各種比較,那個垃圾桶,我用到了現在。
▲ 圖 / @文文
「兩三塊錢的佣金」
@R:
爸媽的購物原則是經濟、實用,有些時候看他們的淘寶訂單也會想,居然這麼便宜就可以買到?有一次,爸爸給剛剛畢業工作的我添置電飯煲,我強烈要求自己買單,他幫忙看好,我來付款。兩三天後,我收到他的推薦商品,末了他附了一句話:「從這裡打開吧,我也能賺些佣金。」因為這兩三塊錢的佣金,我突然覺得好心酸。
「一雙很便宜的老棉鞋」
@端端:
登錄爸爸的支付寶,輸入密碼後,被系統要求提供證明身份的方式:選擇以下曾經是你購買過的兩個商品。其中有熱水器,棉鞋、手套等,我先選了一個他們曾給我看過的點心。另一個是什麼?我憑感覺選了那雙最便宜的老棉鞋。猜對並登錄成功的那一刻,我鼻子一酸,我最最節約的父母總在網上淘些最便宜的東西。好像那一代人都是這樣,穿著哥哥姐姐的舊衣服長大,常常憶苦思甜說自己小時候的美食,儘管那只是些粗糧和小雜魚。
▲ 圖 / @端端
未能完成的遺憾
「連衣裙,再也不能穿在她身上了」
購物車裡有圓滿,同樣也有沒實現的缺憾,它像繩結紀事般,記錄了一個家庭裡的某一段往事。
「一件49塊錢的半高領毛衣」
@21歲失去母親的人:
2018年老媽手術後,在住院部整日穿著她的秋衣秋褲,套著廉價的寬鬆睡衣。有一天她打開淘寶,想買一件毛衣,既保暖又稍微好看點的那種,畢竟住院部人來人往,親戚時不時來探望,最後她加了一件毛衣進購物車。手術恢復了一個月,接著化療了幾個月,最後一切結束了,這件毛衣在購物車一直待了下去,直到現在,我偶爾打開她的淘寶,這件毛衣始終捨不得從購物車裡刪除。
▲ 圖 / @21歲失去母親的人
「一頂黑色長假髮」
@李包子:
從記事開始,媽媽都是一個愛美的人兒,出門會化妝,會打傘,會去染髮和燙頭,所以比同齡的父母顯得年輕。也是從記事開始,就知道父母感情一直不和,父親有家暴行為。後來我在外地讀書、工作,過年才會跟父母見面,時間少,也就相處得輕鬆。去年6月的一天,我收到媽媽的微信,說她不想活了,讓我照顧好自己。在送母親去醫院的路上,二舅跟給我回了電話,父母打架,我媽喝了農藥。在鎮上洗胃後,母親在市醫院的ICU住了半個月,病危通知書是我籤的。因為在ICU每天都會做大量血液透析,會出特別多汗,醫生剪了母親留了二十多年的長髮。
所幸,後來母親身體慢慢康復,跟父親離了婚,我和母親都不再提及那天的事情。有一次我的手機沒電了,拿母親的手機玩,淘寶跳出一條消息——您關注的假髮降價了。我點進去看,看見母親的購物車加購了好幾頂漂亮的假髮,有帶帽子的,有捲髮,也有黑長直發。那一刻心裡才稍稍放心,母親應該是能好起來了。後來,我給母親買了一頂黑色的長髮,到貨以後她像個小孩一樣拆快遞、試頭髮,戴好以後各個角度問我好不好看,我眼裡藏著淚水說,好看。第一次做別人的女兒,我想好好愛我的母親。
「一條連衣裙」
@jang:
我媽10月25走了。我拿著她的手機,翻了微信、微博、支付寶、淘寶。在淘寶,我看到她想買一條連衣裙,下單後取消,又下單又取消,來來回回好多次。突然想起,有一次她問我淘寶優惠券、店鋪紅包什麼的到底怎麼用。我說你買啥直接發我,我給你買,她說不用。後來這條連衣裙到底還是沒買。而如今,她走了,她竟然走了…我依然覺得這一切不是很真實,但我確確實實沒有媽媽了,連衣裙,也再也不會穿在她身上了。
「一份膠東特色的棗花大餑餑」
@朱小小:
淘寶裡有媽媽給我訂的婚禮餑餑,本來只是山東這裡的習俗,沒什麼特別的,但是媽媽收貨時,外公突然心臟不適,送去醫院搶救了,而第二天是我的婚禮。外公過世了,沒能參加我的婚禮,我當時並不知道他沒來的原因,因為婚禮前兩天我還去看他,他說自己年齡大了,婚禮現場太吵,他就不見證我的婚禮了。這些,我都是半個月後才知道的,媽媽在取餑餑時收到了消息,她為了讓我有個開心的婚禮,壓下了心裡所有的悲傷、送我出嫁。因為背負了很深的愧疚,媽媽後來患上了重度焦慮。
「無」
@臘腸:
我從來沒有關注過媽媽的購物車,總是問她有沒有想要的,卻從來沒有看過她最想買的。也從來沒有看過爸爸的購物車,他甚至還沒來得及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智能觸屏手機。記得他以前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抱著家裡的桌上型電腦看各種各樣的電影,如果還有機會,我想他的購物車裡,應該會是某個影視APP的會員吧。
「準備送給家人的衣服」
@永遠愛老冉的小冉:
媽媽和我都是淘寶達人,還設置了親情帳號,經常互相分享寶貝。一年前的冬天,媽媽病逝,在她最後的抗病日子裡 ,也不忘為家人添置衣物。媽媽走後,我常常翻看她留下的手機,想捕捉一些曾經發生的細節。媽媽最後分享給我的是兩件男裝,想要買給爸爸和舅舅,可還沒來得及下單,她的病情便迅速惡化,再也沒有機會了。後來那個冬天,我買下了它們,爸爸和舅舅都很喜歡,大小也合適。媽媽你放心,你的心意我們都收到了,我們會帶著你的愛好好的,好好的……
▲ 圖 / @永遠愛老冉的小冉
父母的自我
「這把彈弓,可能是某個小男孩曾經夢想得到的玩具吧」
還有讀者逛了逛爸媽的購物車後,發現了更多面的他們,購物車裡有他們鮮活生動的人生。比起為家人付出、極力壓低自己的父母,這樣的他們,陌生又真實。
「女性自慰用品」
@妮:
媽媽一直是積極生活的代表,看起來特別年輕,有時候覺得,她更像一個孩子。其實在我初中的時候,某天夜裡聽到父母夫妻生活的聲音,當時雖然覺得尷尬和好奇,但很高興,因為感覺父母的婚姻關係並沒有變得死水一潭。發現那個自慰用品,是因為我借媽媽的淘寶帳號買東西,看到時我先是不好意思,然後又很為媽媽開心,她可以自己買玩具滿足自己,之後我也覺得和她更加親近了。就算媽媽年紀大了,也擁有正常的生理欲望,並且知道如何排解,我為她驕傲。
「一個9塊9的眼膜」
@雪菜:
媽媽年輕時是個大美人,有了我之後就再沒買過化妝品,淘寶訂單裡只有一個9塊9的眼膜。我知道,她也是愛美的。
「DIY手工製作材料包」
@雨娃娃:
媽媽非常喜歡DIY手工製作,但常年要麼陪我讀書、做家務,要麼帶學生工作,只能偷空做一點。每次做完一個她都非常開心。她說等我長大自立了,她就去貴州的藝術村,待在那裡畫畫和做手工。
「爸爸的工裝」
@陪伴:
坐標北方不知名城市農村,爸媽之前一直不敢在網上買東西,今年疫情在家因為我經常網上購物,他們才學會用淘寶。爸爸現在做弱電、裝網線的工作,每天在建築工地奔波,所以總愛買一些便宜的工裝穿著幹活。爸爸的購物車裡多是工裝,也裝著買媽媽愛吃的各種水果。我在外地讀研,今天又重溫了《請回答1988》,慢慢長大、離開家,才發現家人永遠是你在遭遇挫折時最想念的人,也是成功時第一個想要分享的人。希望自己科研順利,早點回到爸媽身邊。
「小朋友的活動服裝、學習用具、獎勵物品」
@汪仔球球糖:
媽媽是一名小學老師,其實以前她是一名常帶高三的中學老師,因為身體原因和工作調動,陰差陽錯地變成她最不想當的「孩子王」。一開始她不習慣這種改變,孩子們太小,特別是剛教一年級,紀律問題都要糾正半個月,也常抱怨說小朋友太吵鬧。後來媽媽讓我幫忙選一選新的豆漿機,才發現她的購物車裡充滿了各種小孩子的東西,淘寶訂單裡也買過很多演出服裝、學習用具和獎品。
原本擔心她無法適應,後來終於放下心,她開始常常講述班上小朋友犯的啼笑皆非的小錯誤,開始分享學校藝術節哪個小朋友的水果拼盤還拿了獎,快50歲的媽媽仿佛變成了大孩子,被孩子包圍,變得有活力,自己去遊泳、健身,開心時候會大笑,說到激動處會手舞足蹈。我默默地感受到她的改變,不再是那個古板、嚴厲的高三班主任了,感謝可愛的孩子們的力量。
「彈弓」
@夏天:
我爸爸出生於70年代,第一部智慧型手機是我大學畢業那年給他買的,從此微信、支付寶、視頻軟體用得溜溜的,也在淘寶買一些日用品。有次我媽告訴我,我爸買了個彈弓,偷偷買的,一把彈弓和一盒類似小石子這樣的東西,後來也沒有見他玩過。想想我爸在一個農村大家庭長大,初中畢業就開始幹活掙錢,為生計奔波,這把彈弓,可能是某個小男孩曾經夢想得到的玩具吧。
▲ 圖 / @夏天
「電子專輯,因為追星而購買的明星代言化妝品」
@發財
我媽的淘寶故事很簡單,就是我們很熟悉的那種——為喜歡的明星花錢,買明星的專輯、明星代言的化妝品。但是由於她完全不化妝,那些化妝品就美其名曰是給我用,雖然我也不用,但媽媽這樣為了自己開心而花錢,而不是為了我和爸爸,我就很開心。希望所有的媽媽都可以自由快樂。
▲ 圖 / @發財
購物車裡,裝著每個人的瑣碎日常,真實的喜好,自己的秘密,還有對未來的嚮往…它是我們人生的側寫,每件商品背後,折射的是每個人截然不同的人生片段。
對父母來說更是如此,不善言辭的他們用網購來表達對家人的情感,也表達那一部分羞澀的自我。逛了逛爸媽的購物車後,我們突然發現了更多面的他們,更真實,更熟悉,也可能更陌生,購物車裡有他們的生活,也有我的生活。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微信公號(ID:meirirenwu)